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伤寒论》34条云:“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侵者,表未解也。瑞而汗出者,葛根黄羊黄连汤主之。”历代医家认为本条属里热挟表证,其症是表邪未能全部内陷,故原文用“表未解也”之词;然笔者临床观察似觉原文有误,现述如下。太阳病桂枝证,本应使用解表法,若失表可化热火里,此例加之医误用下法,引邪入里,化热迫肠伤津,故利下不止,其脉促者,显然是里证明象,接下“表本解也”之语,里应“表巴解也”。加之“喘而汗出”进一步说明表邪入里追肠伤律后,出现的又一里热象征,热蒸则开出,热邪上逆于肺则喘急。所以张…  相似文献   

2.
金陵版《本草纲目》引《日华子本草》误注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草纲目》是以《政和本草》为蓝本编撰的,所引《日华子本草》资料均来源于《政和本草》。用《大观》、《政和》同《纲目》核对,发现《纲目》所引《日华子本草》很多资料出处均与《大观》、《政和》不相同。表现为《纲目》误注“日华子”文为其他文;《纲目》误注其他文为“日华子”文;《纲目》引“日华子”文脱漏标记;《纲目》所引“日华子”文不见于《证类本草》。这是由于当时李时珍所参考《政和本草》版本不同所致,或因抄录或因刻版所误。这些讹误容易以讹传讹,造成文献上的混乱。  相似文献   

3.
一、《金匮》所论消渴的含义是什么? 答:《金匮》所论消渴的含义有二:一指症状。如原文所说:“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不肯止”。条文中的“消渴”仅指外感热病过程中的一个严重的口渴症。二指病名。如原文所说:“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 这里的“消渴”即指或多饮、或多食、或多尿为特征的病证,属杂病之一。  相似文献   

4.
《金匮》所论肺胀,亦即咳嗽上气。《素问·脏气法时论》云:“肺病者,喘咳逆气”,丹波元简谓:“肺胀即后世呷嗽哮嗽之属”,《金匮》亦明确指出:“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咳嗽上气言其症状,肺胀言其病机。多因痰饮伏肺所致,易因外邪袭肺诱发。肺胀的治疗,《金匮》投以射干麻黄汤等六方,诸方或表里兼治,或寒温并施,或攻补同用,或宣收结合,其配伍重点突出,法度严谨,颇具特色。述要如下。一、表里同治治里为主痰饮伏肺为肺胀之根本原因。因肺主皮毛,主司卫表,若邪伤肺气,卫虚肌疏,则极易感受外邪。内外合邪,碍其宣通,肺气胀满,则为寒热、喘咳、胸满等表里并见之肺胀证。风寒外束,水饮内留,单解表则饮停  相似文献   

5.
从"气一元论"浅析"八法"之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曰:“百病生于气也”。张景岳明确指出:“盖气有不调之处,即病本所在之处也。“一有不调,则无所不病。”中医认为,“治病必求于本”,欲求其本,调气为先,邪在表,散而调之;邪在里,行而调之;寒者温而调之,热者清而调之,虚者补而调之,实者泻而调之。“各安其气,则无病不除,是皆调气之大法也。”总而言之,“八法”施方用药,暗合利气玄机于其中。法虽众而治则一也,即治病皆以“调气”为原则,所谓“大气一转,其结乃散”是也,“善医者,调其气而已”。  相似文献   

6.
再论"肾主水液"之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肾主之水,《内经》有两种说法:一指人体水液,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肾者主水”;一指人体津液,如《素问·逆调论》曰“肾者水藏,主津液”。至于水、津、液之间,到底有何内在联系与区别?分而言之,清者为“津”,可化为气,属阳;浊者为“液”,可化为水,属阴;“循津液而流者”  相似文献   

7.
4 中风中风又名“卒中”,以卒然昏仆、人事不省、口眼歪斜、舌强言蹇、半身不遂、肢体不仁为主要特征。多由忧思恼怒、饮食不节、纵酒纵欲等原因造成,以致阴阳失调、脏腑气偏、气血错乱。本病起病急剧、变化迅速,与《伤寒论》所说的外感症(太阳中风)之“中风”不同。 中风的辨证,按病情轻重,分为中络、中经、中腑、中脏四个类型。《金匮要略》说:“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人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对猝然昏仆,不省人事者,又有闭证和脱证的区别。中风是由脑血管病变引起急性或恶性起病的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表现的一种病变。多见于老年人尤其是高血压或动脉硬化者。中风可分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大类。缺血性中风又可分为动脉硬化性脑梗塞和脑栓塞。出血性中风又分 为高血压性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它们各有不同症状与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方由葛根、黄芩、黄连、甘草 4味药组成 ,见于《伤寒论》34条 ,原文为“太阳病 ,桂枝证 ,医反下之 ,利遂不止 ,脉促者 ,表未解也 ;喘而汗出者 ,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本方在《方剂学》中列入解表清里之剂。一般认为本方有解表清里之功 ,主治身热下利 ,胸脘烦热 ,口中作渴 ,喘而汗出的病证 ,并认为本方为太阳、阳明经药。如 :《医方集解》:“此足太阳、阳明药也 ,表证尚在 ,医反误下 ,邪入阳明之腑 ,其汗外越 ,气上奔则喘 ,下陷则利 ,故舍桂枝而用葛根 ,专治阳明之表 (葛根能升阳明清气 ,又为治泻圣药 ) ,加芩连以清里热 ,甘草以调胃气 ,…  相似文献   

9.
《内经》“五精所并”出于《素问·宣明五气篇》 ,文曰 :“五精所并 :精气并于心则喜 ,并于肺则悲 ,并于肝则忧 ,并于脾则畏 ,并于肾则恐 ,是谓五并 ,虚而相并者也。”对这段原文的意义古今医者作释不清 ,疑问尚存。笔者学习后略有一得 ,现公之与同道共研。1 “五精所并”的含义及实质“五精” ,即五脏所藏之精气 ,是五脏进行正常生理活动的基本物质 ,也是与五脏相关的组织器官及精神活动的营养保证。“并” ,《说文》云 :“并 ,相从也。”《词海》释为“合” ,故“并”有相从、聚合、汇合之意。对“五精所并”的发生原因 ,原文有明确阐述 …  相似文献   

10.
仲景用大枣者计65方,其中《伤寒》40方,《金匮》25方(其中枣肉、枣膏各一)。仲景原文中,未见加大枣之句。《本经疏证》认为“姜以主卫,枣以主营”;《伤寒用药研究》以生姜为“体和润而缓通,安定为用。”从仲景原文分析,大枣的功用可归纳为五: 1、安中和营 凡邪于外而宜发散者,每伍大枣以防散药之峻热,如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之治淤热发黄,大青龙汤之治无汗烦躁,越婢汤之治风水等。凡邪于内而宜外者,则伍人参而助其不及,如生姜泻心汤,旋复代赭汤、吴茱  相似文献   

11.
气是脏腑、经络、形体产生机能的物质基础。气和则安,气乱则病,气绝则死。人的生老病死,莫不与气有关。气的作用既大,气的病变也多。然气之为病,总不外乎两种情况:或因邪犯而致气病;或因气病而生邪癖。这样,临床运用调气法也就相应有所区别。先有邪者,祛邪之意在调气;先病气者,调气之方即祛邪。具体运用调气法,除以上所述外,还应根据患者体质、病位、主症等情况而有所变通,切不可拘于一方一法。正如张景岳所说:“夫所谓调者,调其不调之谓也”,“如邪气在表,散即调也;邪气在里,行即  相似文献   

12.
试论邪     
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体内部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正所谓“天人合一”人只有适应天地阴阳之变化 ,调节自身阴阳之盈缺 ,才能使五脏充盛 ,气血调和 ,“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而病者 ,正邪之盛虚 ,正盛则邪退 ,邪盛则正虚。邪者 ,何也 ?1 邪之概念《难经》始曰一切病人之气为邪。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言邪 :有大邪、小邪、清邪、浊邪、谷饪之邪诸称。可见 ,邪 ,与人体正气相对而言 ,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及其病理损害。包括存在于外界环境之中和人体内部产生的各种具有致病或损伤正气作用的因素。一切致病因素皆归于邪的范畴 ,诸如六淫、疫气、…  相似文献   

13.
四逆散证见于《伤寒论》的少阴病篇第318条,原文即:“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近世方书却将其列入和解剂中,作为调和肝脾之方加以阐发,认为四逆散功在“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相似文献   

14.
《内经》“是动病”“所生病”辨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灵枢·经脉》篇在叙述完每条经的循行起止后 ,均有两段关于疾病的记载 ,一段前冠以“是动则病” ,一段冠以“是主……所生病者” ,把它们归纳成“是动病”和“所生病”两个专用名词 ,则是从《难经·二十二难》开始的。原文说 :“经言脉有是动 ,有所生病 ,一脉变为二病者 ,何也 ?然 ,经言是动也 ,气也 ,所生病者 ,血也。邪在气 ,气为是动 ,邪在血 ,血为所生病。气主煦之 ,血主濡之 ,气留而不行者 ,为气先病也 ,血壅而不濡者 ,为血后病也 ,故先为是动 ,后所生也。”就是说 ,“是动病”为气病 ,“所生病”为血病。后世遂把“是动病”、“所生…  相似文献   

15.
《内经》“气”字即指精微物质、生理功能、物质和功能、病邪、脉象、气血、气分、气候、矢气、药性、针感及五运六气之气等十三个方面的含义,通过对“气”字各种含义的了解并熟悉其不同的语言环境,书有助于对“气”字作具体辨析且有益于正确理解和引用《内经》原文。  相似文献   

16.
太阳误下“其气上冲”与否利弊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伤寒论》15条(宋本编码,后同)云:“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此言本为太阳表病,误施下法后,出现其气上冲或无气上冲之病变及其治法。对于“其气上冲”,古今医家多认为此系病人自觉胸中有逆气上干的症状,为正气抗邪向上向外的表现,是一种较好的病理反应。而于“若不上冲”,则认为是太阳之气已不能御邪于表,邪已内陷,表证不复存在的反应,当然是一种不好的病理变化。但经前后互参条文,仔细揣摩经义后,笔者认为,太阳误下后,出现“其气上冲”,实有利有弊,不可尽作佳兆;而“若不上冲”,亦含好的机转,并非皆为邪陷。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试从仲景论气上冲症状特点及误下之后气冲与否条文例析两方面讨论于后。  相似文献   

17.
眩晕病;内伤为主,多系本虚标实,其病变以肝、脾、肾为重点。三者中以肝为主。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可见于多种疾病亦可单独出现。1历代沿革眩晕最早见于《内经》,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又如《灵枢大惑论》说:“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人于脑则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念则目眩以转矣”;吸枢》海论篇云:“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口问篇曰:“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统上所述《内经)}认为其病在肝在脑,病机属民,属虚,外邪乘虚而入所致。历代医家在…  相似文献   

18.
哮喘以呼吸急促,喉间有哮呜声为主证,其发病机理,多由痰气交阻,闭塞气道,肺失肃降之权所致。《证治汇补》说:“哮为痰喘之久而常发者,因而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阻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喘。”《诸病源候论》说:“肺主于气,邪乘于肺,肺胀则肺管不利,不利则气道涩,故气上喘逆,鸣息不通”。由上所引,可知本病的病位在肺,病机主要为痰阻气道,闭塞不通,所以喉间痰鸣,气逆胸闷。其与喘证的区别,喘但气促而无喉间痰呜,哮则既喘促又有痰呜。朱丹溪谓:哮喘“专主于痰”  相似文献   

19.
黄芪味甘微温,入肺、脾二经,生用可益气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多用于治疗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之证。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古代医家已经逐渐认识到黄芪的宜忌之证,并初步观察了药证不符所产生的药物反应,如朱震亨首先提出“黄芪,补元气,肥白而多汗者为宜,若面黑形实而瘦者,服之令人胸满。”此论颇有创见,所以《本草纲目》列入“发明”栏。后世文献亦多记载凡实证明虚阳盛之人忌用黄芪,如《医学入门》云:“苍黑气盛者禁用,表邪旺盛者亦不可用,阴虚者亦宜少用。”。关于生黄芪引起过敏性药疹的反应,近…  相似文献   

20.
《素问·咳论》首先论述了寒邪从皮毛、胃两条途径侵肺而致内外合邪,导致咳嗽;总结咳嗽病机时又强调曰“此皆聚于胃,而关于肺”。各注家对此注解有异,如王冰从中上焦关系进行解释,认为两焦受病,邪气熏肺而肺气满逆,故而咳嗽涕唾;《医宗金鉴》则把主要病机归为胃有邪而浊,进而影响致肺;《太平圣惠方》根据前后文义把所属之邪定为寒气;《医学三字经》则认为是不能输布之水谷之气,随热化痰,随寒化饮,痰饮为患,致肺喘咳;《内经讲义测直接认为水饮聚于胃而关于肺,并认为本句经文含义可相当于“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