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估价运动试验中R波振幅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本文对23例冠心病、37例可疑冠心病和32例正常者进行次极量踏车运动试验。以ΔR>0和ΔRST>0为异常。通过运动试验后ST段,ΔR和ΔRST变化的分析,发现运动后三组的ΔR>0分别为82.6%、37.8%和6.3%;ΔRST>0为91.3%、40.5%和9.4%;ST段压低则为65%、21.6%和3.1%。三组的检出率均有显著差异。冠心组ΔR>0和ΔRST>0的阳性检测率分别为82.6%和91.3%,均较ST段压低的65%为高。此外,ΔR>0组病人,在静息时的射血前期/左心室射血对间,射血分数等心功能指标,运动试验时出现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和超声心动图中的左心室节段性收缩等异常反应与ΔR<0组相比,也有显著差异。因而认为,R波振幅改变的指标,不但可以提高运动试验的检出率,而且可作为一非侵入性的左心室功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TET)过程中引起R波电压降低或T波增高的特征、临床意义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通过对672例行TET检查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筛选出R波电压降低或T波增高患者,对其心电图特征进行分析并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进行对比观察。结果22例患者在试验中出现R波电压降低,其中17例开始于运动中2~8min,5例发生于运动结束后2~6min;R波电压降低持续4~6min;出现在V4~V6导联16例,Ⅱ、Ⅲ、aVF导联6例。11例在试验中出现T波增高,其中9例开始于运动中2~8min,2例发生于运动结束后2—4min;T波增高持续2~6min;出现在V2~V4导联9例,Ⅱ、Ⅲ、aVF导联2例。33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均有管腔狭窄病变,其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病变20例,左冠状动脉回旋支病变4例,右冠状动脉病变4例,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右冠状动脉病变5例。结论TET检查诱发R波电压降低或T波增高是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病变较为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平板运动试验(TET)过程中引起R波电压降低或T波增高的特征、临床意义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通过对672例行TET检查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筛选出R波电压降低或T波增高患者,对其心电图特征进行分析并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22例患者在试验中出现R波电压降低,其中17例开始于运动中2~8 min,5例发生于运动结束后2~6 min;R波电压降低持续4~6 min;出现在V4~V6导联16例,Ⅱ、Ⅲ、aVF导联6例.11例在试验中出现T波增高,其中9例开始于运动中2~8 min,2例发生于运动结束后2~4 min;T波增高持续2~6 min;出现在V2~V4导联9例,Ⅱ、Ⅲ、aVF导联2例.33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均有管腔狭窄病变,其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病变20例,左冠状动脉回旋支病变4例,右冠状动脉病变4例,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右冠状动脉病变5例.结论 TET检查诱发R波电压降低或T波增高是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病变较为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运动试验前后QT离散度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QT离散度 (QT dispersion,QTd)是指不同部位心肌复极差异在 12导联体表心电图上的反映。心肌缺血时 QTd明显增加。运动可以加重冠心病心肌缺血。本文通过分析 96例受检者运动试验前后 12导联心电图 QTd的变化来探讨其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 病例选择 :1995年 5月~ 1998年 12月在我院临床上诊断或疑诊为冠心病者 96例 ,行冠状动脉造影术 (coronary angiography,CAG) ,在 CAG前后 1个月内行次极量平板运动试验 (exercise treadmill test,ETT)。入选前除外心瓣膜病、左心室扩大、心力衰竭、肾损害、心房颤动、束支阻滞…  相似文献   

5.
6.
本文报道120例冠心病与50例正常人的次极量卧位踏车运动试验的结果。用运动试验后R波振幅改变的各种参数及传统的ST段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照。结果表明△R、△RST、ΣR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分别为71.7%、75%、68.3%;特异性分别为84%、80%、84%。与ST段指标的敏感性72.5%、特异性76%大致相同。对冠心病的阳性预测值亦相仿。若联合应用各指标,以平行复合试验法计算,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可提高到88.3%;以系列复合试验法计算则特异性可提高到94%。对ST段阴性而R波参数呈阳性者,亦应考虑冠心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心电图负荷测验ST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因其敏感性及特异性较低,成为医学界长期争论的议题。我们以△R为指标,分别对冠心病组(50例)及正常组(100例)作为对照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1.1 受检对象 冠心病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45  相似文献   

8.
U波改变对冠心病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阮虹 《心电学杂志》1996,15(4):246-247
U波在心电图上较小,因而易被忽视。近年来研究发现U波异常与冠心病有密切关系,故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正常U波位于T波后0.02—0.04s,其形态上升肢较陡直,下降肢较平缓,与正常T波形态相反,方向与T波相同,时间0.10—0.30s,电压0.05—0.30mV(电压肢体导联较低,胸导联较高)。冠心病常见的U波变化如下。  相似文献   

9.
运动试验T波正常化对冠心病诊断价值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对照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探讨T波正常化在诊断冠心病中的价值。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84例患者行平板运动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观察运动试验引起的T波正常化与冠状动脉造影阳性之间的关系,并分别与运动试验阳性、阴性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相对比。结果84例中T波正常化11例,其中冠造阳性7例,运动试验阳性53例,其中冠造阳性34例;运动试验阴性20例,其中冠造阳性5例。结论T波正常化者冠造阳性率63.6%,与传统运动试验阳性标准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所以可以将T波正常化作为运动试验阳性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0.
左束支传导阻滞的预后与基础心脏病的存在及程度密切相关,最常见的是冠心病。由于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固有电异常,对平板运动试验中ST段反应的诊断价值意见不一。大多数认为经典的缺血性ST标准并无帮助。最近,对一些正常传导病人的研究提示,运动诱发的R波振幅增高当与ST段压低结合分析时,可增加踏板运动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本文旨在评价在获得性在束支传导阻滞病人中,用运动诱发R波振幅改变以检出冠心病的价值。方法:美国空军学校常规检查发现的44例获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平板运动试验(TET)QRS波改变对诊断女性冠心病(CHD)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临床可疑女性CHD患者382例,1周内相继完善TET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对TET的QRS波改变与CAG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TET的QRS时限延长检出女性CHD的敏感性为89.1%,特异性为65.48%,阳性预测值48.13%,阴性预测值94.36%,预测准确性为71.73%.TET的QRS积分检出女性CHD的敏感性为88.46%,特异性为76.62%,阳性预测值58.60%,阴性预测值94.67%,预测准确性为79.84%.结论 TET的QRS波改变是目前诊断女性CHD较理想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1 资料和方法 1.1 正常组42例,男性30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34岁(30—48岁)。经病史、体检和静息心电图检查无心脏和其它疾病。 1.2 冠心病组43例,男性27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49岁(37—54岁)。冠心病的诊断和运动试验ST—T改变阳性的判断,均以1994年修订的冠心病诊断参考标准为依据。并除外心瓣膜病、心肌病、心肌梗塞、各种心律失常及使用洋地黄或β—受体阻滞剂者。 运动试验是不论年龄、性别,令患者平板运动3—6分钟,使其心率达到同年龄组最大心率的85%,即近  相似文献   

13.
运动试验隔Q波变化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55例正常人和22例冠心病人作运动试验,观察运动后CM_5导联上隔Q 波的变化。结果表明:正常组有50例(90.1%)运动前隔Q 波振幅>1mm,有53例(96.4%)运动后隔Q 波较运动前加深;冠心病组仅有3例(13.6%)运动前隔Q 波振幅>1mm,仅有8例(36.4%)运动后隔Q 波较运动前加深(P<0.01),而有14例(63.6%)运动后隔Q 波较运动前变浅或不变。运动后隔Q 波变浅或不变,对冠心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运动试验后QRS时间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电图运动试验(TET)前后QRS时间变化对冠心病辅助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冠心病者(A组,n=66)和非冠心病者(B组,n=45),在全程心电图监护情况下行TET。测量运动前后的QRS时间改变,并与ST段指标等常规TET诊断标准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运动后QRS时间延长(F=17.45,P<0.01),而B组缩短(F=13.32,P<0.01)。用Bazett公式校正QRS波群时间,A组运动后明显延长(F=32.56,P<0.01),B组无改变(F=0.91,P>0.05)。以QRS波群变化±4ms以上为标准,A组运动后QRS波群时间延长39例,占59.1%,而B组运动后QRS波群时间缩短26例,占57.8%。结论 TET后QRS时间改变,可在ST段等指标基础上提高对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运动试验已被证明可用于识别急性心肌梗塞后危险性增加的患者。以往研究分析运动试验中R波振幅变化曾产生有争议的结果。本文研究的目的是估价初发急性心肌梗塞后运动试验中R波振幅变化的预后意义,并确定是否这些变化与随访中心脏性猝死,复发性心肌梗塞或心绞痛的发生有关。作者选择303名患者进行研究,均在初发急性心肌梗塞2月内进行运动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停用抗心绞痛药物48小时以上进行踏车运动试验,记录3个导联(V_2、V_5和aVF)心电图,R波振幅测量采用RS标准即V_5导联R波和  相似文献   

16.
运动试验心电图QRS波振幅间期乘积诊断心肌缺血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经(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明确有心肌缺血(n=21)和无心肌缺血(n=17)病人的运动试验心电图QRS波振幅(△R_v5和∑_R)、间期及其乘积的变化.心肌缺血组运动后3项指标明显增加(4.1和7.9mm、10.6ms、45.2和88.7mmms);而无心肌缺血组运动后反而下降(-1.4和-2.8mm、-3.4ms、-5.1 和-10.1mmms).QRS波振幅间期乘积运动前后变化与心肌缺血范围关系优于QRS波单纯振幅或间期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平板运动试验中不同导联ST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我科行平板运动试验阳性患者300例,进行了冠脉造影检查,回顾性总结分析其平板运动试验中不同导联ST段变化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平板运动试验阳性患者300例。冠脉造影检查阳性231例,其中肢体导联阳性组37例,胸导联阳性组89例,肢体导联 胸导联阳性组105例,胸导联ST改变较单纯肢体导联ST改变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平板运动试验诊断中胸导联ST改变较单纯肢体导联ST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照平板运动试验(TET)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的结果,评价TET对冠心病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2007年6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临床拟诊为冠心病,行CAG并于CAG前10d内已行TET检查的患者192例,以CAG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对比TET与CAG结果,分析TE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等指标,并对影响TET结果的各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CAG检查确诊冠心病107例,测得TET诊断冠心病敏感性为78.5%,特异度为69.4%,符合率为74.5%。假阳性30.6%,假阴性21.5%;②双支、三支冠脉病变的TET敏感性(83%,95.2%)均明显高于单支病变(64.1%,P〈0.05)。结论:TET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尤其对于存在多支血管病变的患者;可作为冠心病临床诊断、评估预后的首选无创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19.
女性运动试验前后QT离散度变化对冠心病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女性病人运动试验前、后QT离散度(QTd)的变化和其对冠心病诊断的价值。对临床上以胸痛为主诉的84例女性病人,先后行运动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测量运动试验前、后体表12导联心电图QTd。结果:在冠心病病人中,无论运动试验阳性还是阴性,运动试验后QTd明显大于运动试验前,差异有显著性(53.59±16.93msvs32.05±14.18ms,P<0.01);在非冠心病病人中运动试验前、后QTd无显著性差异(30.98±12.00msvs29.27±12.33ms,P>0.05)。以运动试验后即刻和运动试验前QTd的差值≥20ms作为指标,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7.18%、特异性为80.00%、准确性为83.33%。结果提示运动试验与QTd相结合可提高对女性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平板运动试验(TET)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的结果,探讨TET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396例有胸闷、胸痛者,进行TET和CAG,对比两者结果,分析TE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396例中,TET阳性192例,其中CAG阳性158例,CAG阴性34例。TET阴性204例,其中CAG阴性156例,阳性48例。TET的敏感性为76.7%,特异性为82.1%,预测准确性为81.35%,假阳性率为17.9%,假阴性率为23.3%。双支、三支冠脉病变的TET敏感性为81%和95%均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的63.5%。结论 TET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和特异性较高,并可估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且操作简单,是目前诊断冠心病较理想的非创性检查方法,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