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而消化性溃疡是在慢性胃炎的基础上发生的,庆大霉素可用于治疗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HP感染,有效而且安全.雷尼替丁可有效地抑制基础和夜间胃酸的分泌.为此,我院自2004~2007年,用庆大霉素与雷尼替丁合用治疗消化性溃疡,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幽门螺杆菌 (HP)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 ,而消化性溃疡是在慢性胃炎的基础上发生的 ,庆大霉素可用于治疗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HP感染 ,有效而且安全。雷尼替丁可有效地抑制基础和夜间胃酸的分泌 ,为此 ,我科自 1997年~ 1998年 ,用庆大霉素与雷尼替丁合用治疗消化性溃疡 ,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本文 4 2例均在治疗前作胃镜证实为消化性溃疡 ,并且用尿素酶法测定HP。合用组 2 4例 :男 2 0例 ,女 4例 ;年龄 2 5~ 4 6 (平均 35 5)岁 ;平均病程 5 8年 ;其中胃溃疡 8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15例 ,复合溃疡 1例 ;单用组…  相似文献   

3.
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简称HP)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与胃癌发生有密切关系。我院采用低剂量四联1周疗法,选用雷尼替丁、丽珠得乐、阿莫西林、替硝唑四联药物,治疗经胃镜检查及尿素酶检测HP( )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与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HP)分型检测结果差异性比较。方法用免疫印迹法观察69例慢性胃炎与77例消化性溃疡组不同类型HP感染的构成比。结果消化性溃疡I型HP感染率高于慢性胃炎组,消化性溃疡患者I型HP感染的构成比显著高于Ⅱ型。结论用免疫印迹法进行HP分型对消化性溃疡及慢性胃炎的病情判断有利,对是否进行HP根除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关系密切,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表现是胃脘痛,单纯的西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运用中西医联合治疗可以获得比较良好的长期的效果。本文运用阿莫西林、雷尼替丁与胃苏颗粒中西药制剂,获得溃疡愈合率88%,HP清除率75%,并且用药期间未见有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及胶体果胶铋对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对5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行幽门螺杆菌(HP)检测,并对HP阳性的25例给胶体果胶铋(CBP)及雷尼替丁对照治疗。结果HP阳性者47例(87%),多伴胃窦炎或十二指肠炎。CBP在改善症状,促进溃疡愈合方面与雷尼替丁相似,而在清除HP,改善伴随症状方面明显优于雷尼替丁(P〈0.01)。结论HP感染与溃疡的发生有密切关系。CBP对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7.
<正> 自从1982年Marshall首次分离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y,HP)以来HP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 系一直是胃肠病学、微生物学、病理学,免疫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大量研究资料表明,HP是慢性胃炎的病原菌;在预先存在十二指肠胃化生的情况下,Hp可感染十二指肠引起十二指肠炎;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炎是消化性溃疡的高度危险因素;一旦根除了Hp,十二指肠溃疡的复发率明显降低。 1 HP与慢性胃炎 早先人们就注意到消化性溃疡常合并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与胃炎的相差性可以有三种解释:(1)胃炎仅是消化性溃疡的结果;(2)胃炎是消化性溃疡的致病  相似文献   

8.
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研究表明幽门螺旋杆菌(HP)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我院采用奥美拉唑、丽珠得乐、克拉霉素、阿英西林四联药物治疗胃镜检查及尿素酶检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 (O)、呋喃唑酮 (F)、阿莫西林 (A)即OFA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 (HP)及治疗HP相关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HP阳性的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 4 0例 ,给予OFA三联治疗 ,奥美拉唑 2 0mg ,呋喃唑酮 0 .1g ,阿莫西林 1.0 g ,均为 2次 d ,疗程 7d。观察记录HP根除率 ,胃炎及溃疡病愈合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 结果  36例完成治疗及复查 ,失访 4例 ,HP根除率分别为慢性胃炎 90 .0 % ,消化性溃疡 93.7% ,总根除率 91.6 % ,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有轻微不良反应 ,但不影响治疗。结论 OFA 7d治疗方案具有药物剂量小 ,疗程短 ,HP根除率高 ,副作用少 ,价格低廉等优点。是目前根除HP、治疗HP感染的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较为理想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幽门螺杆菌 (Hp)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 ,而消化性溃疡是在慢性胃炎的基础上发生的[1,2 ] ,故Hp是消化性溃疡的一个重要发病因素 ,我国学者发现呋喃唑酮 (痢特灵 )可促进溃疡愈合及消灭幽门螺杆菌[3 ] 。雷尼替丁可有效地抑制基础和夜间胃酸的分泌 ,为此 ,我科自 1999~ 2 0 0 1年 ,用呋喃唑酮与雷尼替丁合用治疗消化性溃疡 ,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本文 42例均在治疗前作胃镜证实为消化性溃疡 ,并且用尿素酶法测定Hp。合用组 2 4例 ,男 2 0例 ,女 4例 ;年龄 2 5~ 46 (平均 35 .5 )岁 ;平均病程 5 .8年 ;其中胃溃疡…  相似文献   

11.
观察雷尼替丁、羟氨苄青霉素、痢特灵三联用和单用雷尼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对 88例消化性溃疡分别进行雷尼替丁、羟氨苄青霉素、痢特灵三联用药和单用雷尼替丁治疗比较。结果 :两组比较三联用药的治愈率 93.2 % ,幽门螺杆菌 (HP)消除率为 81.8% ;单用的治愈率 6 3.7% ,HP消除率为 5 5 .5 %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三联用药组治疗消化性溃疡病疗效甚佳 ,HP消除率高 ;而单用组疗效尚可 ,HP消除率较低。  相似文献   

12.
王胜娟 《医学综述》1997,3(9):444-445
<正>我院于1995年4月~1996年3月应用安西林、庆大霉素、替硝唑,分别与丽珠得乐合用,治疗幽门螺旋菌(HP)相关性慢性胃炎和/或十二指肠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共63例,探讨了3组药物清除HP的效果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是一种多病因疾病已为公众所接受。自从1983年Warreh和Marshall从慢性胃炎的胃粘膜中成功地分离出幽门螺旋杆菌(HP)并指出与慢性胃炎有关以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HP不但与慢性胃炎的关系密切,而且该病原菌已成为消化性溃疡和消化不良的一个病原体。在第4届东京国际幽门螺旋杆菌会议上,已经确认HP是慢性活动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病因。近2年来,人们不再怀疑HP为组织学胃窦胃炎以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的病因,从而对PU的认识和治疗产生了一次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4.
杨铁骊 《中原医刊》2005,32(11):34-35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发病的重要原因,根除HP可促进消化性溃疡的愈合并预防复发已成共识。本文对201例HP感染伴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分4组用不同方案进行治疗,以评价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对HP的根除率,并随访2年,分析HP对消化性溃疡愈合和复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郑吉胜 《新疆医学》2009,39(9):85-86
本文对我院2000年~2005年消化性溃疡(PU)住院及门诊病人79例分成两组。一组用雷尼替丁加庆大霉素,另一组单用雷尼替丁进行治疗,比较6周症状缓解和溃疡愈合率及一年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感染幽门螺杆菌是引起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诱发胃癌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可以促进胃炎的好转,加速溃疡面的愈合,预防胃癌的发生。过去,临床医生常联合使用阿莫西林、雷尼替丁和甲硝唑这三种药物来根除幽门螺杆菌,  相似文献   

17.
消化性溃疡的抗菌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3年Marshall报告胃幽门螺杆菌(HP)以来,已明确HP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PU)的发生、发展及复发相关,HP在消化性溃疡、特别在十指肠溃疡(DU)发病学上的作用受到重视。“无HP无溃疡”的新观点正逐渐为人们所接受,虽然HP如何引起溃疡还不十分清楚,但临床上抗HP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良好疗效及发病率减低已公认。  相似文献   

18.
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伴发慢性胃炎7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亚君 《吉林医学》2010,(35):6495-6496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伴发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41例消化性溃疡伴发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1例,采用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70例,采用雷尼替丁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4%;对照组总有效率84.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美拉唑能有效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杀灭幽门螺杆菌,快速缓解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防止复发,是治疗消化性溃疡伴发慢性胃炎的有效药物,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杨洪兵  陈若飞  戴海英  顾菊红 《医学综述》2007,13(11):880-880,F0003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ti,HP)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关系密切。流行病学调查提示,HP与胃癌呈正相关。早在1994年美国国立卫生院和WHO癌症研究中心分别宣布HP为胃炎、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也是胃癌的第一类致癌因子㈨。国内外报道根治HP的方案很多,多为铋制剂、  相似文献   

20.
胃病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状况及药物敏感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常见胃病的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情况及其HP感染患者药物敏感分析。方法取1038例胃病患者(浅表性胃炎695例,萎缩性胃炎20例,消化性溃疡274例,残胃炎24例,胃癌25例)胃黏膜活组织行采用HP培养及鉴定,对HP菌株采用抗菌药物药敏试纸片琼脂扩散法作药物敏感试验。结果1038例患者中有328例感染HP,胃癌、消化性溃疡、残胃炎、慢性胃炎HP阳性率分别为44.0%、40.5%、33.3%、27.7%。328例HP阳性患者对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克拉霉素、呋喃唑酮及甲硝脞耐药率分别为2.1%、2.7%、26.8%、26.5%、98.5%。结论HP感染是多种胃病的致病因素,对HP感染患者首选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治疗,呋喃唑酮与克拉霉素不作首选,甲硝唑普遍耐药,不宜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