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神经精神性狼疮临床特征与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精神性狼疮的临床特征与疗效。方法对60例伴神经精神性狼疮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表现,多项免疫学指标,并发症和伴发症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神经精神性狼疮的临床表现中以癫痫发作出现几率最高(28.3%),其次为狼疮头痛(23.3%)、意识障碍(18.3%)。并发症和伴发症阻性率在神经精神性狼疮组(85%)分布明显高于非神经精神性狼疮组(32%),且以狼疮肾炎最高(58%)。其余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甲强龙加环磷酰胺冲击疗法病情缓解率(80%)明显高于单用甲强龙冲击疗法(51%)。结论神经精神性狼疮临床表现多样,以癫痫发作、狼疮头痛及意识障碍最多见。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有并发症和伴发症可提示神经精神性狼疮的发生几率增加。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冲击治疗疗效好。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护理领域对循证护理认识的深入,临床护理人员已将循证护理的方法逐渐整合到临床护理实践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约有14%~75%的患者累及神经系统,称之为神经精神性狼疮(NPSLE),即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SLE脑损害发病率较高,仅次于狼疮性肾病和继发感染,是SLE的主要死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抗心磷脂抗体在神经精神性狼疮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心磷脂抗体在神经精神性狼疮中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93份血清(包括NPLE患者33例,无神经精神症状的狼疮患者35例,非SLE所致脑血管意外患者25例)和17例脑脊液(包括NPLE患者6例,无神经精神症状的狼疮患者5例,非SLE所致脑血管意外患者6例)中的抗心磷脂抗体。结果血清中抗心磷脂抗体(ACA)IgG、IgM阳性率分别为59.1%、57%,其中33例神经精神性狼疮患者阳性率为90.9%,87.9%,35例无神经精神症状的狼疮患者阳性率为34.3%,25例非系统性红斑狼疮脑血管意外患者阳性率为52%,48%各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05)。NPLE患者组与无神经精神症状的狼疮患者组及非系统性红斑狼疮脑血管意外患者组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脑脊液中ACA—IgG、ACA—IgM阳性率分别为6/17、5/17,NPLE患者组与无神经精神症状的狼疮患者组及非系统性红斑狼疮脑血管意外患者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33例NPLE患者,血清ACA—IgG、IgM检测、认为、弥漫性表现患者与局灶性表现患者比较,血清ACA、抗体水平不同,局灶性表现患者升高较明显(P〈0.05)。结论血清中ACA与NPLE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弥漫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病,主累及皮肤黏膜、骨骼肌肉、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同时还可以累及肺、心脏、血液等多个器官和系统。本病好发于青年女性,发病高峰为15—40岁。大多数为散发皮肤病变出现,如盘状红斑(DLE),是SLE的慢性皮肤损害,约有2%~10%的DLE可发展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神经精神性狼疮(NPSLE)是SLE的中枢神经或周围神经系统的弥漫性或局灶性受累而导致的一系列神经精神性临床表现的综合征。约40%在发病时即出现神经精神性症状,  相似文献   

5.
神经精神性狼疮(neuropsychiatriclupuserythematosus,NPLE)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精神神经系统常见的并发症,也是SLE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神经精神性狼疮是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的弥漫性或局灶性或混合性损害的后果,也被称为狼疮性脑病或狼疮性周围神经病。这些病症有些是SLE本身引起的,有些则继发于如尿毒症、感染、高血压、药物等原因。神经精神性狼疮的发病率从7.3%~71%不等,一般大宗病例报告发病率较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神经精神症状多在发病1年内出现,以神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神经精神性狼疮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改变,加强对神经精神性狼疮的认识。方强回顾分析52例神经精神性狼疮(NPSLE)患者在出现症状后1d~2个月内头部MR检查。另选取26例无神经系统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和27例健康志愿者行MR检查并与NPSLE组比较。结果NPSLE的MRI主要表现为斑点状和大片状脑炎样病变、出血、脑梗死和脑萎缩,额、顶叶和基底节区好发。表现为点状病灶的临床以精神障碍和头痛为主要表现,片状病灶以癫痫和偏瘫为主要表现。NPSLE病例组和无NP对照组的片状病灶阳性率(P〈0.01)和病灶总面积(F=4.8433,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NPSLE的MRI检查有助于明确脑病性质及更准确的评估病情和预后,从而指导治疗和评价疗效。  相似文献   

7.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组累及全身多器官、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当病变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时称为狼疮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识别、记忆、定向障碍、意识障碍、癫痈发作、脑卒中等[1],其在SLE早期发生率为25%,在治疗过程中可达到60%[扪。狼疮脑是SLE病情危重的征兆,也是SLE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我们1996年1月~2001年1月共收  相似文献   

8.
神经精神性狼疮(neuropsychiatric lupus erythematosus,NPLE)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精神神经系统常见的并发症,也是SLE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脑电图检测和临床转归,观察甲基泼尼松龙和环磷酰胺单剂及联合冲击治疗神经精神性狼疮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36例神经精神性狼疮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应用甲基泼尼松龙(A组)、环磷酰胺(B组)、甲基泼尼松龙联合环磷酰胺(c组)冲击治疗;动态观察脑电图改变、SLE疾病活动指数、血清补体C3、IgG含量及AN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的转阴率,评估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1)治疗6个月后显效的15例患者脑电图完全恢复正常者13例;好转的11例患者中4例恢复正常;无效的10例患者轻度异常2例,中度异常4例,重度异常2例。(2)治疗后1、6个月后3组SLE疾病活动指数降低、血清补体C3、IgG含量及AN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的转阴率均增高,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而且C组的上述指标变化显著优于A、B两组(P〈0.05或0.01);(3)治疗1、6个月后,C组显效率(40%/60%)明显高于A组(14%/28%)、B组(17%/42%),P〈0.05或0.01;A、B两组显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甲基泼尼松龙和环磷酰胺联合冲击治疗神经精神性狼疮疗效优于单剂冲击治疗.脑电图改变与临床改变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蒋艳  王晓杭  侯群 《浙江医学》2013,35(13):1278-1280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伴有多系统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而癫痫或痫样发作又是狼疮的常见表现。大多数神经精神性狼疮患者病程中仅有1次或数次痫样发作,而少部分患者痫样发作可反复发生,正确识别这两类患者有助于对易于发展为癫痫患者提供早期抗癫痫药干预。笔者回顾了我院31例SLE合并癫痫或痫样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评估痫样发作反复发生进展为癫痫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在神经精神性狼疮患者康复中的意义。方法:选择笔者所在科收治的18例神经精神性狼疮患者,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同时根据不同治疗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对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后,所有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针对性护理能促进神经精神性狼疮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提倡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王会杰  陈莉  施丽  周英姿 《吉林医学》2010,31(19):3179-3180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器官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狼疮肾炎(LN)是SLE较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为SLE的主要死亡原因,至少50%以上的SLE患者临床上有肾脏受累的证据。传统的糖皮质激素与细胞毒药物的联合应用,以及近年来应用的新型免疫抑制剂如霉酚酸酯(MbfF)、来氟米特(LEF)等药物,均使LN患者的生存率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也带来了多种不良反应,降低了LN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导致药物疗效下降。因此,对于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变得日益重要。现将我院接受联合免疫抑制治疗的217例LN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刘梅莹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8):232-232
系统性斑狼疮(SLE)是一种累积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而横贯性脊髓炎(TM)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少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据文献报道为1%~3%。我科2008年收治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急性横贯性脊髓炎的患者,经过激素冲击、免疫抑制剂应用和营养神经及抗感染综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3个月后症状明显缓解。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张家盆  王维平  仇圣刚 《吉林医学》2013,(34):7132-7134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其和神经精神狼疮的鉴别。方法:回顾分析资料完整的16例SLE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的病例资料,并与12例SLE合并神经精神性狼疮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组发病时激素用量大,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明显低于神经精神狼疮组;临床表现以发热、头痛为主;脑脊液压力、细胞数和蛋白质高于神经精神狼疮组。结论:SLE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临床表现复杂,可以从临床表现、活动指数及脑脊液改变等方面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5.
郝伟  徐志香  张兰 《河北医学院学报》2010,(9):1088-1088,1092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可累及全身各个脏器和组织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当仅仅累及神经系统,且以神经系统临床表现为主要症状时称为神经精神性狼疮(neuropsychiatric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NPSLE)。由于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人们对其认识多局限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上,常称之为狼疮脑病,但实际上是不全面的或者不准确的,因此对以脑病症状及周围神经损害为首诊原因者,  相似文献   

16.
神经精神性狼疮的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响神经精神性狼疮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死亡为阳性结局,对性别、年龄、病程、并发症,狼疮活动指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措施等36项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OR值及其95%CI。结果95例神经精神性狼疮患者中23例死亡,占24.2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器质性脑病、脑血管意外、肾功能不全、肝功能损害、心功能不全、合并感染、SLEDAI〉30、MRI阳性、CTX冲击治疗、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和MTX/DXM鞘内注射均与NPLE的预后有关。进一步多因素分析发现,脑血管意外、心功能不全以及SLEDAI〉30是神经精神性狼疮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规则的CTX、甲强龙冲击治疗和MTX/DXM鞘内注射是保护性因素。结论神经精神性狼疮患者合并脑血管意外、心功能不全、和SLEDAI〉30提示预后不良;规则运用CTX、甲强龙冲击治疗和MTX/DXM鞘内注射可以减少死亡,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神经精神性狼疮(NPLE)患者的脑脊液(CSF)水平。方法检测25例NPLE和20例非NPLE狼疮患者脑脊液的脑压、常规、生化以及一些免疫指标,包括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anti-dsDNA)抗体,检查方法同血清测定。结果NPLE组的脑脊液压力、细胞数、蛋白含量水平升高(P〈0.05)。NPLE患者的ANA,anti-dsDNA抗体阳性率均高于非NPLE患者(P〈0.05)。两组患者脑脊液中糖及氯化物含量正常,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SLE患者脑脊液的改变与神经系统受累的严重程度一致,检查CSF,尤其是一些免疫学指标,对NPLE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神经精神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MRI表现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reythemato.SUS,SLE)是一种原因未明的累及多系统脏器的疾病。SLE患者中约25%~75%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其中以脑损害最多见,可产生各种神经精神症状,称为神经精神性红斑狼疮(neuropsychiatric SLE,NPSLE)或狼疮性脑病。其临床表现多样,轻重程度不一,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但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临床上如何判断患者有无脑损害及其程度仍是一个相当困难的问题,故早期发现病变并给以正确及时的治疗是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探讨NPSLE的MRI表现特点及其临床价值,进行了此项研究。  相似文献   

19.
 神经精神性狼疮(neuropsychiatric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NPSLE)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累及神经系统而产生各种神经、精神症状的一组严重并发症。目前NPSLE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多种免疫反应相关。小胶质细胞(microglia,MG)是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的免疫细胞。本文总结了MG参与SLE中枢神经受累的证据,并对MG通过吞噬作用和神经毒性作用参与NPSLE发生发展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探索NPSLE的发病机制,研究NPSLE的有效治疗方法提供新的思路与线索。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在终末期肾衰前后狼疮的活动性。方法:对55例以透析治疗的SLE病人进行分析,确定狼疮的活动性,依照SLE疾病的活动性指数,即SLEDAI(SLEDisease Activ-ity Index)。结果:大多数病人肾功能的恶化是在2年多的时间里缓慢进展的。终末期肾衰开始透析后,最大的肾脏外疾病活动性和药物使用明显关少,透析的5年生存率为89%。结论:SLE病人终末期肾衰后依靠透析有良好的生存率。他们的狼疮活动性在透析过程中减轻,但没有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