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比较晚发性与非晚发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精神药物使用特点。方法:对晚发性与非晚发性各1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精神药物用药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晚发组治疗以单用奋乃静居多,用药频率及方案列前三位,依次为奋乃静、氯丙嗪、氯氮平、氟哌啶醇用药量较小,安坦使用率48.15%;非晚发组则以单用氯氮平为多,用药频率及方案列前三位依次为氯氮平、氯丙嗪、舒必利,安坦使用率65.35%。结论:二组用药存在一定差别,但均以单一用药为主,用药趋向合理,安坦使用率较高,存在滥用现象,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比较女性晚发性非晚发精神分裂症的差异。方法:对50例女性晚发精神分裂症与61例非晚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历进行临床对照分析。结果:晚发组文化程度较低,以急性、亚急性起病较多,非晚发组以慢性起病为主,晚发组以妄想、幻听、幻、焦虑抑郁、消极言行居多,非晚发组以妄想、联想障碍、行为紊乱、伤人、毁的、自笑为主要表现。结论: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5.
目的:了解女性晚发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方法:对45岁以后首次发病的女性患者,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4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女性晚发性精神分裂症绝大多数文化程度较低,以急性或亚急性起病较多,幻觉妄想为特征,偏执型多见。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多,单一用药为主,近期疗效好。结论:女性晚发性精神分裂症,从临床症状,治疗预后均有一定规律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早发和晚发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行为学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早发和晚发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方法 用MMPI 量表对80 例早发性精神分裂症和79 例晚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早发组遗传倾向明显, 病前性格异常,冲动行为、思维障碍、情感淡漠等症状发生率高。晚发组女性明显多于男性,精神因素,幻觉、被害妄想、偏执观念、情绪障碍等症状突出。结论 早发和晚发性精神分裂症各有其临床特征,治疗方法亦有异同。 相似文献
7.
为了比较晚发和早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本文对408例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晚发组女性居多,更多见幻听、感知障碍、被害妄想、嫉妒妄想,更易于治疗;而早发组更多见情感淡漠、情感不协调且发病时家中同住人口多。提示两者可能为一种疾病的不同亚型。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晚发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增加,其临床特点越来越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为探讨其临床特点,现将73例晚发性与150例早发性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对照性分析。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本院1991年1月至1997年1月住院患者40岁以后首次发病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比较晚发和早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本文对408例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晚发组女性居多,更多见幻听、感知障碍、被害妄想、嫉妒妄想,更易于治疗;而早发组更多见情感淡漠,情感不协调且发病时家中同住人口多,提示两者可能为一种疾病的不同亚型。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早发与晚发性精神分裂症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及追踪观察等方面进行比较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我院 1983年 1月~ 1999年 6月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以初次发病年龄 <4 0岁和 >4 0岁分为早发与晚发组 ,早发组病例系随机抽取。以中国精神病分类及诊断标准 ,第 2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特点及其差异。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1990年12月至2002年12月首次发病住 院的24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案资料,其中年龄在16岁及其以下87例(甲组)、40岁及其以后60例(丙组),同时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20至 30岁的100例(乙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组精神分裂症患者之间症状分布有显著差异,思维联想障碍乙组占56%显著高 于其他两组,思维内容障碍丙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情感及意志行为障碍乙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发病 年龄关系密切,发病年龄越晚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奎的平和氯丙嗪治疗晚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分别采用国产的奎的平与氯丙嗪随机治疗96例晚发精神分裂症,奎的平组48例,200~400mg^-1氯丙嗪组48例,200~400mg^-1,连续观察8周,以PANSS、CGI和TESS量表评定症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奎的平与氯丙嗪对晚发精神分裂症有确切疗效,奎的平有效率75.00%,氯丙嗪有效率72.92%,两组无显性差异,奎的平组比氯丙嗪组有较少的不良反应。结论:奎的平是一种治疗晚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好、安全、不良反应少、病人服用依从性好的药物。 相似文献
目的分析新生儿晚发型败血症临床特点、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0年8月34例晚发型败血症临床特点、血培养结果及药物敏感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晚发型败血症临床无特征性,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其中表皮葡萄球菌占第1位,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性偏低,对氨基糖苷类及喹诺酮类较敏感,而对青霉素有较高耐药性。结论新生儿晚发型败血症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早期宜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再根据药敏调整,合理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与氟哌啶醇进行比较。方法:72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奎硫平和氟哌啶醇治疗8周,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疗效评定,以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8周末奎硫平组有效率94.5%,氟哌啶醇组为91.7%,两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奎硫平组认知症状评分显著低于氟哌啶醇组(P〈0.05);奎硫平组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89%,氟哌啶醇组为75%,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总体疗效与氟哌啶醇相当,认知症状改善优于氟哌啶醇,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氟哌啶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早发性和迟发性药源性强迫症状临床特征的差异,以进一步了解药源性强迫症状.方法:采用自编调查表、CGI 及自知力评定工具,调查分析723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出现药源性强迫症状的比率、时间及药物使用情况,并对其中19 例早发性药源性强迫症状患者(早发组)和43 例迟发性药源性强迫症状患者(迟发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①精神分裂症伴强迫症状者127 例,药源性强迫症状73 例,以服用氯氮平致强迫症状发生率高;②两组患者相比,迟发组患者中强迫症状荒谬性较多,对疾病的自知力较差,迟发组患者疗效差,CGI-SI 评分高于早发组;③在强迫的分布上迟发组仅有强迫行为较多.结论:早发性和迟发性药源性强迫症状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后者对症状的认识较差,疗效欠佳. 相似文献
16.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涛 《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6,26(1):14-15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剐给予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阿立哌唑组显效率80%。利培酮组显效率82.5%。利培酮组的锥体外系副反应稍高于阿立哌唑组。结论: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等。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52例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一般情况及临床资料调查分析。结果: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情绪、行为异常较为常见,可伴有幻觉、妄想,以未定型为主。结论: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症状多样化,对情绪问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30名健康体检者血清中Hey的含量以及比较各组的Hcy异常增高率。结果疾病组患者Hcy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疾病组治疗后Hey水平较治疗前也明显降低,疾病组Hcy异常增高率明显高于治疗后及健康对照组(P〈0.05)。男性患者的Hcy水平明显高于女性患者,且对男女患者的Hcy异常增高率比较,差异也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高,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可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监测及药物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