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福妹 《上海护理》2012,12(3):44-46
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综合医院护士的压力来源及应对压力的方式.方法 2011年4-7月选择上海市青浦区2所2级综合医院和1所专科医院的25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护理工作压力源量表与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结果 护士的压力源以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得分最高,其中工作量大和晋升少以及护士社会地位低排在前列;护士与护师应对压力以消极应对为主;护士与护师经常失眠的比例高,其中以监护室和急诊室护士最高.结论 护理工作是充满高压力的工作,护理管理者和教育者要重视护士的健康问题,正确引导护士面采用积极的压力应对方式,避免消极的压力应对方式,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
不同职称护士工作中发生护理缺陷的原因分析与防范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对不同职称护士发生护理缺陷原因进行分析,制定防范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按护士、护师、主管护师3个层次,分别统计缺陷发生例次及发生率,进行两两比较的χ2检验和统计学分析。结果:主管护师、护师与护士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有效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的措施是:加强对工作1~5年的护士进行法律、法规及职业道德教育,增强责任感;强化专科知识学习、提高业务水平;科学合理地配置人员;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不同层次临床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情况。方法:按比例随机抽取276名值班的各层级护理人员进行考核。并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考核优良者80名,仅占参考护士的28.98%;合格者144名,占52.17%;不及格者52名,占18.84%。护师考试成绩优于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和护士,而副主任护师和主管护师优于护士;护士对患者的基本情况、病情、治疗措施、观察重点及护理措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结论g应加强护理人员整体护理相关知识的培训力度和广度,使护理人员的知识面适应系统化整体护理,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4.
通过不记名问卷方式,就有关信息意识问题进行了调查,发卷405份,收回有效卷289份.调查结果经x~2检验表明,不同职称、学历对收集信息的态度不同,护士组与主管护师组比较P<0.005,护师组与主管护师组比较,P<0.05存在显著差异,护师与护士组比较P>0.1,无差异.还有其它方面的因素也影响护理人员获取信息的意识.为强化护理人员的信息意识,适应护理学科发展,根据调查所得的结论,提出了改变现状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解末位淘汰制对护士的心理影响,从中总结出其对辅导的需求,以探讨与医院改革发展相适宜的护理管理对策.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随机抽样调查外科92名护士.按不同年龄段和不同职称收集资料.结果30岁以下倾向正面看法的护士人数明显高于30岁以上护士(P≤0.01);对压力的正面应对,护士高于护师、主管护师(P≤0.01).结论护士对末位淘汰制持肯定态度,但不同层次的护士对压力应对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特勤科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以最有效的措施及方法缓解特勤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提高其工作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心理测查的方法,抽查我院12名特勤科护理人员。结果被调查护理人员中平均压力程度达68%,其中被调查压力源中有4项压力源是本次调查中最常见的压力源,占此次调查的92%以上。结论护理人员应加强身心保健工作,通过各种保健及心理疏导等方法,应对职业压力,树立从事护理专业的自信心,保证特勤科护士的身心健康,以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5):2724-2726
目的通过对医院急诊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并总结其针对性防护措施以降低急诊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方法统计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急诊科内28例护理人员日常工作过程中出现的职业暴露事件,并结合急诊科护士职业暴露相关预防知识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急诊科护士职业暴露相关的危险因素,并总结其有效的防护措施。结果 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急诊科护理工作中共发生职业暴露危害285次,其中利器损伤132次,化学试剂损害98次,物理损害55次;发生于无职称护理人员209次,护士42次,护师25次,主管护师9次。在急诊科护士职业暴露相关防护知识掌握程度调查中,无职称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措施与防护行为的认知掌握程度最低,主管护师掌握程度最高。结论医院急诊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导致其职业危险程度相对较高,护理人员频繁接触锐器、物理化学、生活、心理生理性危害因素,导致其职业暴露发生风险较高,应积极加强急诊科护士职业暴露相关预防知识的掌握程度,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进而保证急诊科护士的身心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8.
星级护理在老年病房整体护理中的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颖 《临床误诊误治》2008,21(11):88-89
星级护理是医疗行业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其目的是对护理人员进行量化考核、动态评定,使各级人员明确责任目标,同时将患者的满意程度、护理工作的优劣与护士的切身利益挂钩,以极大地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是一种责任落实到个人的科学管理模式.我院老年病房自2004年9月开展星级护理服务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总结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心血管内科护士综合能力现状,以便对护士的岗位管理与合理培训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理论考核、操作考核、医生和护士评价及工作实绩四大项进行评估。结果:工作年限较高的护师及主管护师并没有全部进入相应的较高层级,部分主管护师及护师人员综合能力评估分值较低。结论:通过综合能力考核评估及分层,可使护士明确自己的临床护理能力,有利于护理人员分层使用,优化心内科护理人员的能力结构,充分调动各层次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进而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户娟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2):120-121
目的:探讨护士压力状况及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78名临床护士的压力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不同科室护士压力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护士压力状况优于大专、中专护士(P<0.05);主管护师及以上护士压力状况优于师、护士(P<0.05).结论:护理管理中应充分重视护士的压力原因,认真维护护士身心健康,确保护理质量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护理人员述情障碍现状及其觉察压力.方法 应用多伦多述情障碍20个条目量表(TAS-20)及觉察压力量表(PSS),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年龄在18~45周岁的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述情障碍总分在25~84分;述情障碍临界状态发生率为38.5%,述情障碍发生率为26.0%;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的护理人员的述情障碍之间无差异;普通护士TAS-20总分高于护理管理人员,但是识别情感障碍因子,护师得分高于护士和主管护师以上职称的护理人员.非述情障碍组、临界状态组和述情障碍组护理人员觉察压力水平逐次增高,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述情障碍在护理人员中发生率较高,有述情障碍的护理人员觉察压力增高,普通护士及护师需要引起更多关注并给予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尽可能采取措施减少或降低各种有害的压力因素对护理人员的身心危害。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抽查我院急诊护理人员25名。结果被调查护理人员中平均压力程度达到64%,其中被调查压力源中有三项压力源是本次调查中最常见的压力源,占总调查人员90%以上。结论护理人员应加强自身保健工作,通过各种保健及心理疏导等方法,应对职业压力,树立对护理专业的自信心,保证急诊科护士的身心健康,以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将全方位个体化控制和清理(OEC)管理模式应用于护理管理中,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 建立护理管理目标,健全护理质量考核评价标准。通过病人评价、同行评价及质量考评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值的不同评选出三星、二星、无星护士,不同星级护士享受不同待遇。结果 通过星级护士评选前后的满意度调查及护理质量检查两方面内容分别进行统计学处理经X~2检验,P<0.01,P<0.05。结论 以星级护士评选的形式引入OEC管理模式与护理管理中可以进一步规范护理服务行为,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末位淘汰制对护士的心理影响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志纯 《现代护理》2001,7(4):21-22
目的 为了解末位淘汰制对护士的心理影响,从中总结出其对辅导的需求,以探讨与医院改革发展相适宜的护理管理对策。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表,随机抽样调查外科92名护士。按不同年龄段和不同职称收集资料。结果 30岁以下倾正面看法的护士人数明显高于30岁以下护士(P≤0.01);对压力的正面应对,护士高于护师、主管护师(P≤0.01)。结论 护士对末位淘汰制持肯定态度,但不同层次的护士对压力应对压力应对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5.
夏瑞莲  杨艳 《护理学报》2009,16(6):10-12
目的 了解骨科专科医院手术室护士主要的工作压力源及应对方式,帮助护理人员减轻或消除工作压力.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9名骨科专科医院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及应对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本组护士的主要工作压力源依次为骨科手术室护士所存在的问题、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护理专业及工作、工作环境及资源、病人护理、管理及人际关系;在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不同年龄、不同工作年限护理人员在其压力程度上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本组护士积极应对方式为(1.50±0.67)分,消极应对方式为(1.02±0.82)分.结论 骨科专科医院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来自多方面,其偏向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建议从管理及个人角度减少或消除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建立积极的应对措施,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中初级职称护士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270名中初级职称护士进行压力源调查。[结果]中初级职称护士的主要压力源是工资及福利待遇低、护理工作社会地位太低、晋升机会太少、担心出差错事故、护士数量少、非护理性工作多、未被病人家属承认、经常倒班、担心出差错事故、病人的要求太高和医生的过分挑剔;工作压力评分护师高于护士,主管护师高于护师。[结论]中初级职称护士中职称越高压力越大,应采取相应措施减轻中初级职称护士的压力。  相似文献   

17.
陈静洁  洪荔华 《护理研究》2008,22(2):112-113
[目的]了解护士对缓解护理工作压力措施的认同状况,以制定有效缓解护理工作压力的对策.[方法]选择137名护士为调查对象,以国内护理专家研究结果为依据编制调查问卷,用评分法测试护士对缓解护理工作压力有效应对措施的认同程度.[结果]护士对缓解护理工作压力有效应对措施的认同程度与国内相关护理研究者的建议相一致,认为有效减压措施排序居前3位的分别是工资福利、自我提升、减轻工作量,管理者对护士定期培训位于各项目的末位.[结论]应对护理工作压力的有效措施是解决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工作量及时间分配的问题,缓解工作压力应以自身提升为主导.建议管理者应关注护士应对工作压力的研究,制定有效的压力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李淑丽 《临床医学》2011,31(6):123-124
目的分析急诊护士压力源相关因素,采取相应防范对策,以减轻或消除压力因素对护理人员造成的身心危害。方法抽查急诊护理人员20名,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结果被调查护理人员平均压力程度达到65.4%,其中有4项压力源是本次调查中最常见的压力源,占总调查人员的90%以上。结论护理人员应加强自身保健及心理疏导以应对各种压力,树立对护理专业的自信心,达到改善护士身心健康,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上海3家医院临床护士心理防御方式的总体情况及特点.方法采用防御方式问卷,对566名临床护士的心理防御方式进行团体测查和统计学分析.结果566名护理工作人员防御方式问卷得分与温州地区护理人员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主管护师组与护师组、护士组比较,在成熟型、不成熟型、中间型防御机制以及掩饰因子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护师组中间型防御机制的得分高于主管护师组(P<0.05);护士组的成熟型防御机制得分显著低于护师组和主管护师组(P<0.01);不同职称间护士组的掩饰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随着职称的提升,其在职业环境下的防御方式也趋于成熟,提示应重视低职称年轻护士的心理健康和心理防御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护理工作压力因素出现频率及压力程度,帮助管理者及护士正确认识并设法应对压力。方法以加拿大护士协会确认的医院护理人员压力因素为基础,结合我省护理工作涉及的相关项目和医院护理工作现状设计的问卷,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2002年以来四川省各级医院在成都地区参加进修及培训的护理人员480例压力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人员的压力处于中上等水平;职务与压力程度有关;压力因素的发生频率与压力程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责任重大、危重症病人多、轮班工作、要求随叫随到、与护理有关的问题得不到解决、缺乏培训等因素发生频率较高。结论护理管理者应通过减少各种压力因素出现频率来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护士应重视自身的心理调节,减轻自身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