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螺旋CT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螺旋CT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术前均行螺旋CT检查,其中8例经工作站行多平面重建(MPR)与三维重建技术处理回顾性分析其CT征象。结果:腹膜后恶性肿瘤15例,病灶平均直径较大,CT表现为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有远处转移、毗邻大血管被包绕或被侵犯,并常侵犯邻近的组织器官。腹膜后良性肿瘤5例,其表现与恶性者大致相反。结论:螺旋CT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能精确地进行定位诊断;其CT表现除对分化好的脂肪类肿瘤与非何杰金淋巴瘤进行定性诊断外,对于其他肿瘤为非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23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CT资料。结果23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有11种病理结果。间叶组织来源的14例,12例为恶性;神经组织起源的4例,均为良性;残余胚胎组织起源的4例,3例为良性,1例为恶性;来源不明的1例为恶性。大部分具有此部位肿瘤共同的CT征象,但又各具有一定特征。结论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种类繁多,观察肿瘤的CT征象,同时结合病人的病史、年龄、部位有助于正确的组织学分类诊断,从而提高对其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3.
螺旋CT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imary retroperitoneal neoplasm,PRN)临床少见,因临床症状无特征性,生长范围广泛,部位深在,依赖临床定性诊断有相当难度,而影像学检查对诊断有重要的意义。收集我院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螺旋CT资料,分析其表现,旨在提高对腹膜后肿瘤的诊断水平。1材料与方法本组23例中,男17例,女6例,年龄24~57岁。临床症状:全部因腹部包块、腹痛就诊。采用GE Hispeed NX-I螺旋扫描机,扫描条件120~140kV,250~280mA,矩阵512×512,Pitch:1,层厚间隔为5mm或10mm。本组病例全部进行平扫,20例作了增强扫描,增强均用团…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成人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MSCT表现,旨在提高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成人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结合文献,分析各类肿瘤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20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中,恶性肿瘤11例,包括脂肪肉瘤3例,纤维肉瘤2例,平滑肌肉瘤1例,尤文氏肉瘤1例,恶性淋巴瘤4例;良性肿瘤9例,包括神经鞘瘤4例,神经节瘤1例,畸胎瘤2例,间叶瘤1例,囊性间皮瘤1例.结论 MSCT能显示腹膜后肿瘤的部分特征表现,是其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因其位置隐蔽,早期临床上缺乏特异症状和体征,多数患者就诊时,肿瘤已相当大,需与腹膜后继发性肿瘤,腹膜后器官的肿瘤以及腹腔肿瘤等特别,本文收集16例资料完整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结合文献,复习其CT表现特点,以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6.
CT征象分析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_目的:探讨特定 CT 征象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简称腹膜后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9例腹膜后肿瘤的 MSCT 资料,确定对良恶性肿瘤鉴别有价值的征象,探讨生长方式、内部结构特点及增强表现对特定类型肿瘤的诊断价值。结果:67例(84.8%)定位诊断正确。32例(76.2%,32/42)良性肿瘤及35例(94.6%,35/37)恶性肿瘤定性诊断正确,提示恶性肿瘤有价值的征象包括病灶体积较大、浸润性生长、中重度强化、坏死、囊变及钙化。匍匐状生长对诊断淋巴管瘤及神经源性肿瘤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及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75.0%、98.4%、92.3%、93.9%。脂肪密度对诊断脂肪肉瘤与畸胎瘤的敏感度、特异度、PPV 及 NPV 分别为85.0%、98.3%、94.4%、95.1%。水样密度对诊断淋巴管瘤与畸胎瘤的敏感度、特异度、PPV 及 NPV 分别为80.0%、93.2%、80.0%、93.2%。囊肿样表现对诊断淋巴管囊肿的敏感度、特异度、PPV 及 NPV 分别为100%、98.6%、90.0%、100%。钙化对诊断神经源性肿瘤及畸胎瘤的敏感度、特异度、PPV 及 NPV 分别为51.2%、87.5%、80.0%、64.8%。强化程度接近血管对诊断副神经节瘤的敏感度、特异度、PPV 及 NPV 分别为77.8%、98.6%、87.5%、97.2%。结论:CT 征象分析有助于腹膜后良恶性肿瘤的鉴别及特定肿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分析(附2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表现特征,旨在提高对此类少见肿瘤的认识.方法 回顾原发性腹膜后肿瘤24例,与病理对照,分析各类肿瘤的影像学特点.结果 脂肪(肉)瘤8例,以脂肪性成分为主;纤维肉瘤2例,周围浸润明显;平滑肌肉瘤2例,呈多中心融合形;神经鞘瘤4例,好发脊柱旁,易囊变;节细胞神经瘤1例,密度低,特征性不明显;神经母细胞瘤1例,大片状钙化;副神经节瘤1例及化学感受器瘤2例,增强明显;异位嗜铬细胞瘤1例,增强明显有囊变;神经内分泌瘤1例,无特征;畸胎瘤1例,三胚层组织共存.结论 CT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定位准确.肿瘤CT表现多样化,仅部分肿瘤特征性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膜后原发性肿瘤的CT特点,试图进一步提高对该类病变的认识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8例腹膜后肿瘤的CT图像,观察肿块的位置、形态、大小及强化程度,并结合病理结果分析腹膜后肿瘤的CT特点。结果脂肪肉瘤3例,平滑肌肉瘤4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3例,胃肠外恶性胃肠间质瘤2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神经鞘瘤4例,副神经节瘤2例,嗜铬细胞瘤3例,神经内分泌肿瘤1例,皮样囊肿1例,脉管瘤3例,囊性淋巴管瘤1例。其CT表现各不相同,CT定位腹膜后的准确率为71.42%(20/28),其中准确定性率为21.42%(6/28)。另有8例错误定位于腹膜后的脏器。结论腹膜后肿瘤种类多,其CT表现有很多重叠,但CT对腹膜后肿瘤的定位诊断率较高,对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也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CT在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来源于间叶组织的腹膜后脂肪肉瘤较少见,肿瘤所在的部位深,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均无特异性,不易被早期发现,手术切除后复发率高,预后不良。目前CT已成为肿瘤诊断的常用检查方法,为加深对本病的认识,笔者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3例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患者的CT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CT、MR检查对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7例腹膜后原发肿瘤患者术前螺旋CT和/或MR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或病理活检的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本组27例中,其中神经源性11例(神经鞘瘤4例,嗜铬细胞瘤3例,神经纤维瘤2例,副神经节瘤1例,神经内分泌瘤1例),淋巴瘤3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3例,淋巴管瘤2例,成熟畸胎瘤2例,脂肪肉瘤2例,平滑肌肉瘤2例,脂肪瘤1例,表皮样囊肿1例.本研究正确诊断腹膜后肿瘤21例(84%),误诊6例.结论 正确识别CT和MR特征性表现对原发腹膜后肿瘤定位、正确诊断或缩窄诊断范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螺旋CT对腹膜后原发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腹膜后原发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2例经CT引导下穿刺活检、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腹膜后原发肿瘤的螺旋CT征象进行回顾性探讨。结果CT显示腹膜后肿瘤的定位诊断正确为76例(92.7%),良恶性诊断正确59例(72%)。病理类型估计准确率31例(37.8%)。腹膜后原发肿瘤的形态及边缘是否规则,对周围组织脏器有无侵犯,密度是否均质及强化程度,CT均有较大的判断价值。结论螺旋CT对腹膜后原发肿瘤的定位诊断价值大,定性诊断次之,对病理类型估计有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12.
腹膜后原发肿瘤的CT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腹膜后原发肿瘤的特征性CT表现。材料与方法 对 2 5例经穿刺活检或手术后病理证实的腹膜后原发肿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T显示腹膜后原发肿瘤的敏感性为 10 0 % ,定位诊断正确率为 84.0 % ,良、恶性定性诊断率为6 8.0 %。肿瘤径线较大 ,腹膜后器官和相邻的血管受压移位 ,肿瘤与邻近腹腔内器官间的脂肪间隙中断或消失 ,以及与邻近盆壁和/或腹后壁间界限不清均为肿瘤定位、定性特征性CT表现。结论 CT对腹膜后原发肿瘤定位、定性诊断有一些重要的征象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后腹膜肿瘤的CT诊断(附29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叙述2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后腹膜肿瘤的CT表现。指出CT能够清楚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范围、密度及与邻近结构等的关系,同时,CT对于后腹膜肿瘤的鉴别诊断,作者提出了诊断的要求,旨在提高原发性后腹膜肿瘤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的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要点.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的CT资料.20例均行CT平扫,19例行增强扫描.结果 (1) 肿瘤大小约10 cm×14 cm×16 cm~15 cm×17 cm×30 cm;肿瘤的形态绝大多数不规则.所有肿瘤均位于腹膜后间隙.(2) 20例脂肪肉瘤中,17例肿块中含有典型的脂肪成分,其CT值为-20~-130 HU,增强扫描时肿块内的脂肪成分无强化,软组织成分轻度强化,其中1例伴有钙化;1例肿瘤的上部呈软组织密度,下部呈囊性改变;另2例为黏液型脂肪肉瘤,平扫CT值为20 HU,1例增强无强化,另1例未行增强扫描.结论 CT在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的定位诊断以及判断肿瘤与邻近器官的关系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而且对分化型脂肪肉瘤或含脂肪的其他类型脂肪肉瘤能够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腹膜后原发性肿瘤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表现特点。探讨CT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40例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CT平扫及增强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33例为初诊,另7例为术后复发,根据肿快大小、形态、相邻器官、腹壁和血管受累情况,密度特点及增强表现。总结定位定性征象。结果:定位正确率87.5%(术前84.8%,28/33)。定性正确良性5/13,恶性14/20,肿块边缘不整,邻近结构分界不清或粘连、肿块的实性或混杂强化以及体积较大对提示恶性较有意义。结论:CT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诊断及术后随访有重要价值。强调了增强扫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的CT表现。方法:回顾经CT检查并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20例的资料,分析其CT特征表现。结果:浆液性囊腺癌11例,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1例,粘液性囊腺癌2例,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2例,颗粒细胞瘤2例,恶性畸胎瘤2例。结论:CT可显示肿瘤的内部特征,对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的病理类型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螺旋CT术前诊断十二指肠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十二指肠肿瘤诊断及术前分期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 :对 2 5例十二指肠肿瘤的患者行螺旋CT扫描 ,其中 15例行增强扫描 ,并结合三维重建进行观察。结果 :螺旋CT对十二指肠肿瘤术前分期准确率可达79% ,结合钡餐、内镜定性诊断可达 96%。结论 :螺旋CT结合钡餐、内镜检查有助于对十二指肠肿瘤的定位、定性及肿瘤分期。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腹膜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CT诊断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提高对原发性腹膜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CT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或CT导引下穿刺活检病理证实原发性腹膜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CT表现。13例均行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CT平扫肿瘤大小11~19cm,平均15cm。肿瘤形态不规则伴明显分叶,坏死部分占肿瘤体积的大部分,病灶呈浸润性生长。6例伴瘤内出血,4例伴瘤内钙化。增强扫描肿瘤实质部分不均匀性中度强化,6例可见轨道征。结论:原发性腹膜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CT表现主要为肿瘤较大并向周围浸润生长,肿瘤内部坏死显著,瘤内出血常见。轨道征对诊断该病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CT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诊断中的价值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估CT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诊断巾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0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平扫和增强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腹膜后肿瘤的主要定位征象为腹膜后器官和血管受压前移或侧移,肿瘤与相邻后腹壁或盆壁肌肉、脂肪间隙不清晰或消失,肿瘤与腹腔内脏器间隔的完整.术前CT定位诊断准确率为867%(26/30);对良恶性判断的准确率为833%(25/30);神经源性肿瘤表现为水样密度或软组织密度,脂肪肉瘤呈现为囊实性或软组织密度肿块,嗜铬细胞瘤以囊变和明显强化为主要表现,畸胎瘤、脂肪瘤各有特征性表现,术前病理组织类型判断准确率为33.3%(10/30)。结论:CT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定位诊断可靠.对肿瘤良恶性预测具有帮助作用,对病理组织类型估计能提供线索和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