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给予低蛋白饮食的大鼠.用手术方式造成其皮肤开放性损伤,然后观察在伤口愈合过程中,肌成纤维细胞及破纤维细胞的情况.实验结果与对照比较显示,伤口愈台推迟4~5d;电镜观察发现,与伤口收缩有关的肌成纤维细胞及与改建有关的破纤维细胞均出现较晚.表明营养不良可能影响这些细胞的分化与增殖,从而延长了伤口愈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杨杰  章跃民  朱新生 《当代医学》2012,18(24):41-42
目的 探讨和评价可冲洗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腹部手术后感染伤口的临床效果.方法 140例腹部手术后感染伤口,分为观察组(可冲洗负压封闭引流组)和对照组(无冲洗负压封闭引流组),每组70例,观察比较两组在浅部感染伤口、深部感染伤口中的愈合情况.结果 对于浅部感染伤口,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伤口清洁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换药次数明显减少(P<0.05);而对于深部感染伤口,在伤口清洁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及换药次数等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6.6±2.1)d比(9.2±3.4)d,(14.3±4.3)d比(18.8±5.3)d,(1.8±0.3)次比(3.2±0.8)次,均P<0.05].结论 应用可冲洗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腹部手术后感染伤口,尤其是深部感染伤口,其效果优于无冲洗负压封闭引流.  相似文献   

3.
陈荣德  张艳 《重庆医学》1997,26(6):321-322
伤口微环境的愈合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在伤口不同时期渗出液的质和量的变化。本文比较研究伤口不同天数渗出液对修复细胞的影响,探讨伤口微环境在调控修复细胞增殖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1、3、7、日伤口渗出液可刺激修得细胞生长,而9、11、15日在高浓度胎牛血清(FCS)存在时对修复细胞生长呈抑制作用,在低胎牛血清时,后期伤口渗出液可诱导细胞死亡,可能系细胞凋零。愈合过程的后期伤口微环境中存在细胞生长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对瘢痕切除创面成纤维细胞生长环境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1月于笔者医院行植皮手术的四肢瘢痕切除术后患者60例,根据植皮手术前是否接受VSD治疗分为负压组(n=30)和包扎组(n=30),负压组均于一期植皮前接受VSD治疗,包扎组未接受VSD治疗。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首次植皮存活率、创面感染率、住院时间之间的差异。并用TUNEL染色、CD34染色法对比瘢痕标本中成纤维细胞凋亡指数及血管生成情况。结果 负压组菌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包扎组(P<0.05),植皮存活率明显高于包扎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疼痛评分、随访VSS评分间比较,负压组均明显较低(P<0.05)。负压组成纤维细胞凋亡指数明显较低,微血管计数明显较高(P<0.05)。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可以减轻瘢痕切除创面感染率,有效减轻炎性水肿,且可以通过改变局部血液循环微环境以及机械应力作用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分裂,提高创面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5.
慢性难愈合创面多发生于感染、创伤、烧伤、糖尿病、静脉曲张、动脉硬化及截瘫等患者,其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病理机制复杂,病程长,需要多学科联合治疗[1]。研究表明,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能够改善创面血供,减轻局部组织水肿,促进创面愈合,可为后期修复手术创造条件[2],已被广泛应用于骨科、普外科、整形外科及烧伤外科等领域[3]。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持续冲洗重组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aFGF)合并负压引流对难愈性创面愈合过程的修复效应。方法以入院病例号为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将80名难愈性创面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40例。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予以5支rh-aFGF配成冲洗液,冲洗创面,并合并负压引流;对照组患者给予生理盐水配成冲洗液,同观察组冲洗方法进行冲洗。观察创面愈合情况以及深部组织外露面积。结果肉眼观察,观察组患者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优于对照组肉芽生长情况;引流10d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64.2±3.2)%和(27.6±2.6)%,前者优于后者(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伤腔容积减少值分别为(16.4±2.2)mL和(5.9±2.6)mL,前者优于后者(P<0.05)。结论 Rh-aFGF持续冲洗创面能够营养创面周围神经,可促进皮肤修复过程,优化难愈性创面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7.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地震骨折伤员感染创面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在地震骨折伤员创面中防治感染、修复创面中的作用。 方法:收集2008年5月12日至2008年6月19日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并接受VSD治疗的22例开放性四肢骨折合并创面感染?plusmn;K胁±谠擞肰SD之前,均对创面进行扩创,并全身应用有效抗生素。给伤员施加-18~-14 kPa负压,术后VSD引流8~10 d,严密观察负压引流量丈⑿灾?定期做引流液细菌培养,观察并记录肢体肿胀消退情况及全身炎症反应情况。 结果:22例伤员中无1例出现创面活动性出血或透明薄膜脱落现象。3例术后出现引流管堵塞现象,采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引流管、去除淤塞的坏死组织后保持通畅。13例有骨外露的伤员在封闭负压引流的作用下,肉芽组织生长良好。2例术后局部红肿热痛炎性症状缓解不明显,再次行扩创,彻底清除坏死感染组织后症状缓解,其余?plusmn;谑鹾?~5 d内肿胀明显消退,红肿发热也相应缓解。结论:VSD技术的正确应用能够有效缓解感染创面的炎症反应,限制感染的扩散,在有骨外露的创面,VSD还能促进新鲜肉芽组织从周围向中心平整生长,减少II期为覆盖骨外露转移皮瓣的面积。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负压引流系统联合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aFGF,recombinant human acid-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治疗难愈性创面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入选3个研究中心194例深Ⅱ度烧伤、Ⅲ度烧伤、糖尿病足溃疡、血管性慢性溃疡患者,根据随机数列表、多中心分层随机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98例,对照组96例。治疗组采用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同时引流前,引流中给予rh-aFGF冲洗治疗。对照组采用VSD治疗,同时围引流期给予生理盐水水冲洗。连续治疗15 d,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结果联合VSD治疗,rh-aFGF干预后肉芽组织生长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6±1.5)分vs (1.9±1.4)分,P=0.027],此外治疗组完全愈合时间[(14..6±5.2) d]比对照组[(19.5±7.9) d]短,治疗组住院时间[(13.4±4.7) d]明显短于对照组[(16.4±5.2) d],引流后残余创面面积明显[(15.4±1.9) cm2]明显小于对照组[(19.3±2.1) cm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此外远期随访显示,rh-aFGF有利于降低愈合后创面感觉异常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5.16,P=0.000)。结论负压引流与rh-aFGF联合治疗可显著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两者联合治疗可作为难愈性创面重要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手术损伤范围大 ,术后伤口并发症发生率高 ,这与伤口的引流方法和护理亦有一定关系。 1998年 1月至 1999年 1月我们护理 34例乳腺癌手术病例 ,其中 2 4例术后伤口采用持续负压引流 ,10例采用体位自然引流 ,对术后伤口引流管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防治进行了对照观察。认为充分有效的持续负压引流是防止术后皮下积液 ,感染等并发症十分有效的方法[1] 。现将临床观察情况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34例均为女性 ,年龄 2 7~ 6 2岁 ,平均 42 .8岁。 34例乳腺癌均属TNMⅠ~Ⅲ期 ,手术切口平均 15cm。手术方式及伤口引流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难治性感染伤口治疗中的作用.方法:自2010年7月~2011年9月将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用于治疗我院收治的复杂难治性感染伤口16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经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7~35天,1例直接自行愈合,6例经Ⅱ期缝合后治愈,9例经植皮或皮瓣转移等治疗后愈合.结论:VSD技术的应用有其他引流技术不可比拟的优点,在褥疮、四肢感染的治疗中取得非常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负压封闭技术是一种治疗急、慢性创伤创面和(或)创腔的新疗法,包括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和封闭负压辅助闭合技术,该项疗法能促进创面肉芽生长,使创面或创腔达到持续封闭的有效引流,促进炎症消退,有利于大创面的二期修复,因此负压封闭技术在临床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现就其在伤口治疗中的机制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高温高湿环境下局部负压伤口治疗对创伤愈合的影响。方法 以免背部皮肤全层皮肤缺损的急性创面为模型,将24只创伤兔随机分为常温对照组、常温实验组、高温对照组、高温实验组。每组6只。实验组给予局部负压伤口治疗,对照组用纱布覆盖,不给予负压引流。在相应干预后的不同时间对各组动物的创面大体情况、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百分比、病理形态学进行观察和检测。结果高温对照组与常温对照组比较。创面愈合时间、创伤后7d创面愈合率、创面感染率及组织损伤程度显著增高(P〈0.05),而实验组较相应的对照组则显著降低(P〈0.05)。结论 高温高湿环境是阻碍创面愈合的重要因素之一,局部负压伤口疗法具有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介绍一种便携式负压创面引流治疗装置的技术原理、结构设计、技术指标和临床使用情况。方法该装置采用负压引流的技术,对装置进行智能化、便携式设计,专门应用于病人创面治疗的封闭式负压引流。结论应用该装置治疗各种急慢性创面,能够加快创面直接愈合或为手术修复创面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4.
负压引流与创面修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负压引流(VSD)促进创面修复的可能机制,寻找促进创面修复的最佳负压引流条件.本文回顾性分析了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总结VSD技术促进创面修复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5.
17例维斯第负压封闭引流在骨科临床应用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萍 《中国医疗前沿》2009,4(16):104-104,88
笔者报道17例采用维斯第负压封闭引流病人的护理观察,认为应用维斯第技术可控制的全方位引流去除创伤后受损组织产生的毒素分解产物,减少机体组织对其重吸收,将开放创面变为闭合创面,促进组织新生和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VSD负压引流术在慢性伤口或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伤口和创面修复患者共10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换药方法,观察组使用VSD负压引流术.比较2组慢性伤口或创面修复情况、VSD使用时间、愈合时间、清洁时间.结果:观察组慢性伤口或创面修复情况均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犬咬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有效的2016年5月-2019年4月于来院就诊的62例犬咬伤患者,根据蒙特卡洛随机数算法分为对照组(n=31)与观察组(n=31),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负压引流法,对比2组患者的CRP指数与治疗时间以及感染率情况.结果:观察组第2期缝合时间及伤口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自制小型负压引流装置在乳腺甲状腺疾病术后引流中的作用。 方法 将200例入选的乳腺、甲状腺手术患者回顾性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伤口分别采用橡胶引流膜、T型引流管,实验组患者伤口使用自制小型负压引流装置,比较两组间的引流时间、引流量,敷料更换次数,切口感染等。 结果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探讨负压球结合引流袋应用于骨科脊柱手术及关节置换术后引流效果及安全性,旨在探究适合骨科手术术后引流的最佳引流方法,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8月来我院行脊柱手术和关节置换术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术后观察组患者采用负压球联合引流袋引流法引流,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引流。观察并比较两组总引流量、持续引流时间、引流管更换次数和平均住院天数等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发生感染、引流失血、神经血管损伤及关节肿胀等并发症情况。结果:(1)观察组患者总引流量、持续引流时间、引流管更换次数和平均住院天数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58/60),较对照组83.33%(50/60)偏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相比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0.00%(12/60),观察组患者出现感染、引流失血等并发症概率为6.67%(4/60),远偏低,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球联合引流袋应用于骨科脊柱手术及关节置换术后引流效果较常规引流方法效果好,其安全性也较高。  相似文献   

20.
背景 负压伤口治疗是全球公认的有效技术,国外广泛应用于医院、社区和家庭。国内主要在医院环境中实施,研究能否在家庭环境中安全、有效开展此技术,对提高我国慢性伤口患者的家庭治疗水平和效果有积极意义。目的 评价家庭模式负压治疗处理慢性伤口的安全性与效果,为在家庭中开展此技术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1月-2018年12月共纳入128例慢性伤口患者,非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和干预组66例,对照组在伤口护理门诊接受负压伤口治疗(门诊模式),干预组在家庭环境中接受负压伤口治疗(家庭模式),均连续治疗14 d,然后采用标准湿性疗法随访治疗3个月。安全性指标:负压治疗过程中观察伤口出血、皮肤浸渍、漏气报警、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效果指标:观察负压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细菌阳性率、面积缩小率、深度缩小率及随访治疗3个月的伤口治愈率、愈合时间。结果 对照组脱落率为8.1%(5/62)、干预组脱落率为1.5%(1/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57例、干预组65例完成了3个月的负压治疗和随访,两组负压治疗时间接近〔(17.5±7.6) d比(18.4±7.9) d,P>0.05〕。两组皮肤浸渍、漏气报警次数及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一例发生伤口出血。干预组治疗14 d的面积缩小率〔(49.4±22.1)%〕高于对照组〔(33.4±2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的伤口治愈率比较〔(81.5%(53/65)比54.4%(3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愈合时间短于后者〔(51.7±16.9) d比(61.9±17.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模式负压伤口治疗能够安全、有效地用于各类慢性伤口,改善伤口治疗效果,可用于慢性伤口的家庭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