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欧柏电  刘娟 《临床医学》2013,33(1):79-81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新生儿窒息后心肌酶谱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轻度窒息和重度窒息组新生儿按照治疗与否分成治疗组和非治疗组,治疗组给予1,6-二磷酸果糖营养心肌治疗,同时选择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各组新生儿均在入院时及生后3、7d检测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脱酸氢酶(HBDH),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入院时重度窒息组与轻度窒息组和正常组比较、轻度窒息组与正常组比较心肌酶谱各指标明显升高(P均<0.05).生后3d重度窒息组与轻度窒息组和正常组比较、轻度窒息组与正常组比较心肌酶谱各指标仍明显升高(P均< 0.05).生后7d重度窒息组与轻度窒息组和正常组比较心肌酶谱各指标仍明显升高(P均<0.05),轻度窒息组与正常组比较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3d后重度窒息组与轻度窒息组和正常组比较、轻度窒息组与正常组比较心肌酶谱各指标仍明显升高(P均<0.05).治疗7d后重度窒息组与轻度窒息组和正常组比较心肌酶谱各指标仍明显升高(P均< 0.05),轻度窒息组与正常组比较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生后3d轻度窒息治疗组与未治疗组比较心肌酶谱各指标明显下降,重度窒息治疗组与未治疗组比较心肌酶谱各指标明显下降(P均< 0.05);生后7d轻度窒息治疗组与未治疗组比较心肌酶谱CK、HBD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CK-MB、LD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重度窒息治疗组与未治疗组比较心肌酶谱各指标明显下降(P均< 0.05).结论 新生儿窒息可导致早期新生儿阶段心肌酶谱异常,1,6-二磷酸果糖治疗有助于改善心肌损害,应早期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联合心肌酶谱检测在早产窒息新生儿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鉴别诊断及治疗早产患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5月在该院住院的早产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50例,并分为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同时选取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患儿100例设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同型半胱氨酸(Hcy)及心肌酶谱各指标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轻度窒息组及重度窒息组患儿Hcy、TBIL及各项心肌酶谱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临床资料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早产窒息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有3例诊断为心肌炎,29例诊断为亚临床心肌炎,46例诊断为疑似心肌炎。结论早产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心肌细胞存在不同程度损伤,常规测定Hcy及心肌酶谱对临床诊断新生儿心肌炎及亚临床心肌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肌酶CTnⅠ含量与CK-MB活性变化在窒息新生儿心肌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12月端州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出生24小时内窒息新生儿113例,分为轻度窒息组83例;重度窒息组30例;并选取同期正常新生儿4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轻、重度窒息组与对照组患儿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含量、磷酸肌酸同工酶(CK-MB)活性变化情况;对比轻、重窒息组治疗前后血清CTnⅠ含量与CK-MB活性变化情况。结果重度窒息组患儿CTnⅠ含量与CK-MB活性变化均高于轻度窒息组,而轻度窒息组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轻、重度窒息组患儿CTnⅠ含量与CK-MB活性变化与治疗前比较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酶CTnⅠ与CK-MB活性变化检测在窒息新生儿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反应新生儿心肌损伤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变化与病情程度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窒息新生儿心肌酶变化与窒息程度、器官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 4 2例窒息新生儿进行心肌酶测定 ,分别按窒息程度、器官损害程度分组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与轻度窒息组、单器官损害组比较 ,重度窒息组、多器官损害组心肌酶各项指标明显升高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心肌酶谱测定有助于判断新生儿窒息程度和器官损害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与32例无窒息新生儿进行测定心肌酶谱,包括AST、LDH、CK-MB、α-HBDH,对比检测结果,评价心肌损害程度。结果:新生儿窒息时心肌酶谱不同程度增高,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与窒息程度成正比。结论:心肌酶谱测定可作为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早期、灵敏、特异的重要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6.
陈秀玲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9):4613-4613
目的 探讨血清CK-MB和cTnI与新生儿窒息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106例窒息新生儿于生后1 d及5 d后查CK-MB及CTnI水平.结果 轻度和重度窒组生后1 d内CK-MB及cTnI检测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度窒息组又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重度窒息组新生儿在治疗5 d后CK-MB、cTnI检测仍明显高于治疗前.结论 血清CK-MB及心肌CTnI可为新生儿窒息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窒息合并心肌损害血清心肌酶变化(附1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肌酶水平对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2例窒息新生儿为实验组,另外收集10例同期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两组新生儿经股静脉穿刺采血2 ml,分离血清,在24 h内测定心肌酶活性,同时做心电图检查,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结果两组血清心肌酶测定结果比较显示两组血清心肌酶均值间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窒息组均出现心电图改变。结论血清心肌酶活性测定及心电图检测可作为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早期监测和诊断的指标,为早期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的状况。方法:对82例新生儿窒息患者进行测定心肌酶谱、心电图(ECG)等项目检查,以评价其心肌损害程度。结果:82例中并发心肌损害66例,血清心肌酶谱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心电图异常48例。结论:血清心肌酶谱及ECG可作为早期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窒息后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心肌酶谱在窒息后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伤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窒息新生儿40例,按照窒息程度分为2组分别于生后24h内和生后第3d、第7d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心型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并将同期住院的非缺氧新生儿2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患儿,出生后24h内及生后第3d的CK、CK-MB、LDH、α-HBDH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有显著性意义(P<0.01);重度窒息组与轻度窒息组之间CK、CK-MB、LDH和α-HBDH亦有显著性意义(P均<0.01);(2)24小时内重度窒息组与轻度窒息组CK-MB升高最为明显;生后第3天,CK和LDH、α-HBDH逐渐达高峰;第7d轻度窒息组CK、CK。MB、α-HBDH呈下降趋势,逐渐降至正常水平,而LDH仍呈升高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1)新生儿窒息早期即有心肌酶的改变,表现缺氧程度与心肌酶水平升高呈正相关;(2)缺氧性心肌损害与新生儿窒息程度有相关性;(3)心肌酶谱检测对进一步诊断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有重要价值;(4)新生...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血清酶学改变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斌  何亚薇 《华西医学》2003,18(3):366-367
目的:了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心肌酶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住院的63例高胆新生儿为治疗组同期门诊体检的健康新生儿20例作对照组行血清心肌酶检测,并作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心肌酶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肌酶改变与黄疸程度一致。结论:高胆新生儿存在心肌损害,对其应常规作为心肌酶谱及心电图检查,加强对心肌的保护性治疗。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窒息对心脑损伤及血清电解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且随窒息程度加重而增高 ;缺氧程度愈重 ,心电图心动过缓、ST T异常发生率愈高 ;血清钙、镁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且随窒息程度加重而降低更明显 ;颅脑损伤与HIE多见 ,单纯颅内出血在轻度窒息时较少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各项心肌损伤的指标、心肌酶谱等的变化及与各种围生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99例窒息患儿为研究对象(轻度窒息54例,重度窒息45例;心肌损伤47例,非心肌损伤52例),以45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浆N端脑钠肽原(NT-proBNP)水平,同时检测心肌酶、肌钙蛋白I、心电图、X线胸片等。结果心肌损伤组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非心肌损伤组和对照组(P〈0.01);重度窒息组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和对照组(P〈0.01);Spearman秩和相关分析显示,窒息患儿血浆NT-proBNP水平与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NT-proBNP可作为窒息新生儿早期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对于早期发现窒息合并心肌损伤、判断病情程度、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围产期急、慢性缺氧新生儿血清尿酸水平判断新生儿脑肾功能损伤程度。方法:选择2003-10/2004-11在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出生的轻度窒息新生儿34例为轻度窒息组,重度窒息新生儿31例为重度窒息组。选择本院同期住院的明确诊断为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pregnancyinducedhypertensionsyndrome,PIH孕妇所分娩的新生儿30)例为母亲重度PIH组。选择本院同期出生的正常新生儿30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所有患儿及正常新生儿血清尿酸、尿素、肌酐水平,并行脑电图(EEG)检查。结果:轻、重度窒息组、母亲重度PIH组血清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重度窒息组和母亲重度PIH组新生儿血清尿酸水平犤(349.76±128.41),(330.70±176.14)μmol/L犦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犤(246.95±109.19)μmol/L犦(P<0.01,0.05)。重度窒息组新生儿异常和可疑EEG所占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母亲重度PIH组(P<0.01),重度窒息组EEG异常率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P<0.05)。结论:有围产期急慢性缺氧史的新生儿血清尿酸水平较高,其含量对判断缺氧程度和脑、肾等脏器损伤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肺炎支原体肺炎新生儿心肌酶谱动态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新生儿心肌酶谱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普通细菌感染及肺炎支原体感染肺炎患儿分别54、40例,在发病后第5天、第10天及2周进行急性期血清心肌酶谱测定,与36例正常健康新生儿进行对比并进行相互比较。结果发病后第5天MP组、N-MP组患儿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且N-MP组心肌酶谱均高于M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0天MP组、N-MP组心肌酶谱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但MP组高于N—M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周N-MP组心肌酶谱基本降至正常,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P组心肌酶谱仍明显高于MMP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新生儿血清心肌酶谱水平升高出现迟、程度重、恢复慢;对新生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高度重视心肌损伤方面的监测,常规不同时段反复检测心肌酶谱,以了解其心肌损害情况,以便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相似文献   

15.
肺炎支原体肺炎新生儿心肌酶谱动态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新生儿心肌酶谱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普通细菌感染及肺炎支原体感染肺炎患儿分别54、40例,在发病后第5天、第10天及2周进行急性期血清心肌酶谱测定,与36例正常健康新生儿进行对比并进行相互比较。结果发病后第5天MP组、N-MP组患儿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且N-MP组心肌酶谱均高于M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0天MP组、N-MP组心肌酶谱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但MP组高于N-M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周N-MP组心肌酶谱基本降至正常,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P组心肌酶谱仍明显高于N-MP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新生儿血清心肌酶谱水平升高出现迟、程度重、恢复慢;对新生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高度重视心肌损伤方面的监测,常规不同时段反复检测心肌酶谱,以了解其心肌损害情况,以便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外周血清miRNA-210与新生儿窒息早期脑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2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窒息新生儿4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于我院出生的健康新生儿30例为对照组。将观察组患儿按照阿氏评分(Apgar)分为重度窒息组12例与轻度窒息组28例。此外,将观察组患儿根据是否存在脑损伤分为脑损伤组15例与非脑损伤组25例。分别对各组新生儿血清中的miRNA-210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重度窒息组与轻度窒息组、脑损伤组与非脑损伤组的血清miRNA-210水平。结果观察组新生儿血清miRNA-210表达水平为4.19±0.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0±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窒息组新生儿血清miRNA-210表达水平为6.07±0.33,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的3.49±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损伤组新生儿血清miRNA-210表达水平为6.22±0.37,明显高于非脑损伤组的4.0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窒息新生儿外周血清miRNA-210呈明显高表达,且随着新生儿窒息程度的逐渐加剧,其表达水平不断升高,且与早期脑损伤存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窒息后新生儿52例血心肌酶谱变化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方法对52例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患者(心肌损害组)与52例无窒息新生儿(对照组)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酸(LDH)及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进行对照检测。结果测定的血清AST、CK、LDH及α-HBDH值,心肌损害组较对照组稍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血清CK—MB值心肌损害组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新生儿窒息时心肌酶谱中CK—MB明显增高,治疗1周后CK—MB显著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心肌酶谱定量测定可作为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早期、灵敏、特异的重要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心肌酶水平与新生儿窒息缺氧危害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新生儿窒息患者64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新生儿50例为对照组。根据窒息分级得到轻度窒息患儿37例,重度窒息患儿27例。对比几组患儿心肌酶水平,并分析心肌酶水平与新生儿窒息缺氧危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轻度窒息组AST、CK、CK-MB、LDH均显著低于重度窒息组;并且轻度窒息组中出现心肌酶升高、合并心肌损伤病患比例均显著低于重度窒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最后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到心肌酶中AST、CK、CK-MB、LDH与新生儿窒息缺氧均呈显著的正相关(r=0.784,P0.001;r=0.819,P0.001;r=0.728,P0.001;r=0.803,P0.001)。结论血清心肌酶水平的检测是诊断新生儿窒息的敏感指标,为新生儿窒息早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围产期急、慢性缺氧新生儿血清尿酸水平判断新生儿脑肾功能损伤程度。方法:选择2003—10/2004—11在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出生的轻度窒息新生儿34例为轻度窒息组,重度窒息新生儿31例为重度窒息组。选择本院同期住院的明确诊断为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 syndrome,PIH)孕妇所分娩的新生儿30例为母亲重度PIH组。选择本院同期出生的正常新生儿30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所有患儿及正常新生儿血清尿酸、尿素、肌酐水平,并行脑结果:轻、重度窒息组、母亲重度PIH组血清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lt;0.01);重度窒息组和母亲重度PIH组新生儿血清尿酸水平[(349.76&;#177;128.41),(330.70&;#177;176.14)μmol/L]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246.95&;#177;109.19)μmol/L](P&;lt;0.01,0.05)。重度窒息组新生儿异常和可疑EEG所占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母亲重度PIH组(P&;lt;0.01),重度窒息组EEG异常率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P&;lt;0.05)。结论:有围产期急慢性缺氧史的新生儿血清尿酸水平较高,其含量对判断缺氧程度和脑、肾等脏器损伤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选取我院2009年1月1日~2014年7月31日50例出生时窒息新生儿作为治疗组,另选取48例正常出生的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新生儿的CK、CK-MB、AST、LDH和HB-DH等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和p H、Pa CO2、Pa O2和BE等脐动脉血气各项指标,比较两组新生儿检测的结果。结果通过CK、CK-MB、AST、LDH和HB-DH等各项心肌酶谱指标的比较,发现治疗组的新生儿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各项指标,治疗组新生儿的p H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的p H,新生儿窒息预后理想的患儿与效果差者相比明显较低,预后理想患儿的血气p H明显高于预后效果较差的患儿,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早期诊断可以将心肌酶谱与脐动脉血气检查结果作为标准,同时还可以作为预后的标志物,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