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倩 《临床医学》2014,(5):96-97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法(ELISA)与电化学发光法(ECLIA)检测患者血清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的水平。方法选取息县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57例样本,应用 ELISA、ECLIA 方法分别对血清内 AFP 予以检测。结果两种方法均可以有效显示 AFP 水平,ELISA 与 ECLIA 相比较,系数高于0.99,高度具有相关性;95%可信度下,经 t 检验,双尾检验 P =0.299,由此可知酶联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检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酶联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 AFP 肿瘤标志物时保持一致性,具有良好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期16 451例ELISA法检测及15 541例ECLIA法检测的HBs Ag、抗-HBs、HBe Ag、抗-HBe、抗-HBc的结果,并收集205名临床患者的血清标本,采用2种方法检测,用Kappa检验判断各方法学检验结果的一致性程度。结果 ECLIA和ELISA法检测HBs Ag、抗-HBs、HBe Ag、抗-HBe和抗-HBc的符合率分别为100%,94.6%,92.2%,82.4%和74.6%。结论 ECLIA法与ELISA法检测HBV标志物符合率较好,但ECLIA法为半定量检测,敏感度更高,更适于在血站筛查以及临床手术等对结果极为敏感的情况下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电化学发光法(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ECLIA)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及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time-resolved fluoroimmunoassay,TRFIA)测定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血清标志物诊断乙肝的一致性。方法 300例体检及就诊患者,分别采用TRFIA、ECLIA及ELISA检测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统计3种方法对乙肝的诊断率,并应用Kappa检验3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TRFIA诊断乙肝248例(82.67%),ECLIA诊断257例(85.67%),ELISA诊断251例(83.6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pa检验结果显示,ECLIA与ELISA(Kappa=0.89,P=0.03)、ECLIA与TRFIA(Kappa=0.94,P=0.01)具有较高一致性。结论 ECLIA与ELISA及TRFIA在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诊断乙肝上具有较高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和评价6项肿瘤标志物测定试剂盒[微阵列酶联免疫法(Array-ELISA)]在肿瘤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Array-ELISA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检测相同标本的6项临床常见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和糖类抗原153(CA153)。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 2种方法检测AFP、CEA、PSA和CA125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CA199和CA153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种方法对AFP、CEA、PSA、CA125和CA199的检测结果总符合率均>85%,仅CA153的总符合率为61.1%。2种方法对6项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结果显著相关(P<0.01),相关系数(r)为0.695~0.960。2种方法检测AFP、CEA、PSA、CA125和CA199对相关肿瘤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介于0.62~0.99之间;用Array-ELISA检测CA153对乳腺癌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低于ECLIA。结论 Array-ELISA与ECLIA对6项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均有良好一致性,可以引入Array-ELISA检测6项肿瘤标志物作为常规体检项目和筛查项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电化学发光法(ECLI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癌胚抗原(CEA)和甲胎蛋白(AFP)检测结果的差异。方法以体检标本为研究对象,ELISA测定CEA和AFP,随机选取其中20例阴性标本,连同筛选出的阳性标本用ECLIA测定。结果 4 450份体检标本ELISA法检出CEA阳性25例,AFP阳性13例。ECLIA定量检测,25例CEA标本7例阳性,符合率28%;13例AFP标本9例阳性,符合率70%。20例阴性标本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无差异。阳性标本结果无可比性。结论 ELISA检测CEA有较高的假阳性率,AFP相对较低。ELISA检测为CEA和AFP阳性时,建议受检者进行ECLIA测定。医生应综合受检者其他检查结果与临床体征作出正确判断。  相似文献   

6.
甲胎蛋白(AFP)是胚胎发育时期一种主要血清蛋白,成人由肝细胞产生,正常血清中含量极微.AFP是肝细胞肝癌诊断和判断预后的首选血清肿瘤标记物[1],目前AFP的常用检测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ELISA)、放射免疫法(RIA)、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ELISA法操作简单,但其线性范围较窄,而且存在"钩状效应",现已经逐渐被其他3种方法替代[2],本文分别用RIA、ECLIA、TRFIA 3种方法对AFP进行测定,并进行方法学评价和比较,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酶联免疫吸附法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HBeAg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ECLIA)以其自动、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等优点逐步运用于临床检验。ECLIA技术定量检测人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抗体标志物,灵敏度为1 pmol/L,达到和超过了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等方法的水平。国内外已有专业人员用ELISA和ECLIA对HBsAg、anti-HBc等项目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现将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两对半检测收费模式  相似文献   

8.
不同方法学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结果的评价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凡  单咏梅  周宏  万海英 《检验医学》2010,25(9):723-726
目的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TRFIA)、化学发光法(CLIA)、电化学发光法(ECLIA)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的结果进行分析,评价不同方法学检测结果之间是否具有一致性。方法用ELISA、TRFIA、CLIA、ECLIA分别检测100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和50名正常体检者的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以ECLIA作为参考方法,通过Kappa检验评价不同方法学检测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结果 4种方法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结果具有高度以上一致性,CLIA和ECLIA在检测敏感性上更有优势。结论目前广泛使用的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为实验室结果互认提供了依据。其中ELISA适用于人群初筛,CLIA和ECLIA对于肝炎患者疗效判断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法(ELISA)、电化学发光法(ECLIA)及聚合酶链式反应法(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对临床诊断的对比分析。方法应用ELISA、ECLIA及PCR法同时检测200例HBV患者或HBV携带者血清标本的HBV病毒,比较不同方法 HBV病毒检出率差异。结果 ELISA对HBV病毒有5份漏检,而PCR、ECLIA没有。PCR、ECLIA和ELISA方法对HBV的检测结果与临床符合率分别为99.5%、100.0%及93.5%。HBV-DNA的检测结果与ECLIA法检测HBV病毒一致性较好。结论 ELISA分别与ECLIA及PCR检测HBV病毒的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ELISA比较适合初筛,ECLIA相对准确性更好一些,而PCR检测HBV-DNA用于判断体内HBV病毒复制与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TRFIA)、电化学发光法(ECLIA)3种不同的检测方法对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检测的灵敏度及运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120份HBV感染血清及50份健康人群血清,分别采取3种不同方法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ELISA与ECLIA、TRFIA与ECLIA检测结果之间对照分析,结果具有一致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0,χ2=1.33,P>0.05)。结论目前临床常用的3种HBV表面抗原检测方法具有高度的一致性,ELISA比较适合临床乙型肝炎的初筛,TRFIA与ECLIA相对检测准确性更好一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改进磁分离酶联免疫法(MEIA).方法 采取预加微量标本、将磁铁置于微孔侧壁和扣除上清液A值法,改进MEIA建立了差异磁分离酶联免疫法(DMEIA).求DMEIA回归方程、线性范围、变异系数(CV),比较DMEIA和全自动电化学发光法(ECLIA)配对检测100份血清AFP结果差异.结果 DMEIA检测AFP的回归方程Y=3.94X+16.45,r=0.992,线性范围5~500 ng/ml,批内CV=7.7%,批间CV=8.5%;DMEIA和ECLIA测定血清AF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检验,P>0.05);检测原倍高浓度AFP时(21 460~501 690 ng/ml)两法均未出现hook效应.结论 DMEIA可基本克服hook效应,可用普通微孔板和酶标仪比色,可省去洗涤,检测AFP结果接近ECLIA,但线性范围小于ECLIA.  相似文献   

12.
人体对发生发展中的肿瘤产生反应或肿瘤自身所产生的蛋白质、激素、酶及癌基因等物质统称为肿瘤标志物,正常人的血清中不存在或仅有很低浓度,且不同肿瘤患者血清中所表达的标志物也各有不同,故对特异性标志物的检测可作为相关肿瘤的观察指标,如早期诊断、评估预后、疗效观察以及术后复发、转移等。CA125是卵巢癌诊治过程中最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本实验分别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A)和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糖类抗原125,对检测数据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3.
电化学发光法和ELISA法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结果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电化学发光技术在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选择132例随机标本和88例乙肝血清标志物ELISA检测少见模式标本,用电化学发光法对其进行检测,并与ELISA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①在132例随机标本中,ELISA和电化学发光法在对HBsAg,HBsAb,HBeAg,HBeAb和HBcAb检测差异均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②在88例临床ELISA检测少见模式标本中,ELISA和电化学发光法在对HBsAg,HBeAg测定中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χ2=43.00,P〈0.01;χ2=30.03,P〈0.01);③在88例临床ELISA检测少见模式标本中,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出其中常见模式有48例(54.55%).结论 在临床常规标本检测中,电化学发光法与ELISA检测结果相似;但在ELISA检测少见模式标本中,电化学发光法准确性高于ELISA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ECL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低值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结果,为选择最佳临床检测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先以时间分辨免疫荧光(time resolved fluorescence immunoassay,TRFIA)试剂盒进行血清标本HBsAg定量,再分别用ECLIA进口试剂盒、ELISA国产试剂盒做定性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348例TRFIA法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浓度介于(0.5~1.0)ng/ml的临床标本中,ECLIA和ELISA 2种方法检测HB-sAg皆为阳性的有310例;电化学发光检测阳性有340例,ELISA检测阳性有312例,二者阳性符合率90.8%。对32例二者不符合的标本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复查,ECLIA(+)ELISA(-)的30例TRFIA复检仍为阳性;ECLIA(-)ELISA(+)的2例TRFIA复检亦为阳性。ECLIA与ELISA在对低水平HBsAg的检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781,P<0.01)。结论 ECLIA比ELISA的特异性好和敏感度高。在临床诊治与检测低水平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建议用具有更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电化学发光法(ECLI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的模式特征及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5月以ELISA检测的11 923例标本及2011年同期以ECLIA检测的8 786例标本的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结果.应用SPSS17.0软件对上述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ELISA检测的11 923例患者及ECLIA检测的8 786例患者中,男性患者HBsAg阳性率分别为10.75%和13.60%,女性患者分别为9.36%和10.81%,男性阳性率均高于女性.与ELISA相比,ECLIA可检出4种新模式,即345、1235、1345、12345阳性模式,5种ELISA模式ECLIA未能检出.不同月份间,ECLIA检测2、25及245模式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LIA及ELISA对HBsAg与抗HBs双阳性标本的检出率分别为0.88%和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5、245阳性模式组抗HBs定量中位数分别为167.9、136.8、245.3 IU/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CLIA与ELISA可检出HBV血清标志物不同模式结果,在审核和解释检测结果时需加以注意.抗HBs浓度水平可能与是否存在抗HBe和(或)抗HBc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6.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AFP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法)国产试剂盒与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法)检测血清AFP作比较分析,了解两种方法 特点.方法 分别采用国产TRFIA法试剂盒与ECLIA法检测正常人50例、肝癌患者40例血清AFP的含量:用高、中、低3种浓度AFP标准品采用两种方法 进行批内测定,n=10,观察重复性,所得结果 计算CV值;将高值标准品血清(250 ng/ml)按1:1比例加入每份正常对照组血清中,肝癌组病人血清与生理盐水按1:1稀释后再按1:1比例加入高值标准品血清(250ng/ml).每份检测2 次(TRFIA法)取平均值,计算回收率.结果 肝癌组AFP值(TRFIA法:558±319.10ng/ml;ECLIA法:552.31±302.67g/ml)明显高于正常组(TRFAIA:6.51+5.42ng/ml;ECLIA法:6.32±5.14ng/m)(P<0.05),两种方法 结果 无显著差异(P>0.05).其相关系数为0.9150,测定结果 呈正相关.高、中、低3种浓度标准品的重复性试验TRFIA法与ECLIA批内变异系数分别低于7.9%和3.1%,后者优于前者,两种方法 略有不同.无明显差异(P>0.05).回收试验结果 ,TRFIA法回收率在92.3%~103.9%.结论 国产TRFIA法试剂盒和ECLIA法检测AFP相比较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灵敏度和稳定性也较好,可应用于临床血清AFP检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通量ELISA法和电化学发光(ECLIA)法测定血清癌胚抗原(CEA)的可比性。方法分别用ECLIA法和高通量ELISA法对标本中的血清CEA浓度进行定量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种检测方法均能相对准确地反映血清中CEA浓度,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通量ELISA法CEA检测结果在线性范围内与ECLIA法高度相关(r=0.9228,P<0.01)。结论高通量ELISA法可准确检测血清中CEA浓度。  相似文献   

18.
江雁琼  迟琼  詹铀超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9):1071-1073,1075
目的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电化学发光法(ECLIA)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两种方法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结果的模式特征。方法从检验系统数据库中分别查询出2010年3~5月用ELISA检测的11 923例住院患者以及2011年3~5月用ECLIA检测的8 786例住院患者的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结果。应用Excel和SPSS17.0软件对上述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ELISA检测的11 923例患者中以及ECLIA检测的8 786例患者中,均发现男性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2011年3月用ECLIA检测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后,出现4种新的模式,即3、4、5,1、2、3、5,1、3、4、5,1、2、3、4、5阳性模式,同时原先用ELISA检测可见的5种模式未能重现。ECLIA检测结果分析表明,2011年3、4和5月的住院患者之间2,2、5及2、4、5这3种模式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2、5,2、4、5这3种阳性模式组抗-HBe定量中位数分别为167.9、136.8和245.3U/L,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24,P<0.01)。结论应用ECLIA检测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可能出现不同于ELISA检测的结果模式,临床上在审核和解释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结果时需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法与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A)所测肿瘤标志物结果的符合性。方法:蛋白芯片法与ECLIA检测相同标本的阳性率较高的6项肿瘤标志物,比对两种方法的符合性。结果:糖类抗原19—9(cA19-9),甲胎蛋白(AFP),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糖类抗原125(cA125)等4项指标,两方法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癌胚抗原(CEA)和铁蛋白(Ferritin)指标两方法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蛋白芯片法与ECLIA检测cA19—9,AFP,PSA,CA125的特异性和灵敏度相近;CEA和Ferritin指标检测的符合性较差,可能与检测方法、参考值标准等存在差异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三种不同血清HBV标志物检测方法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化学发光法(CLIA)、电化学发光法(ECLI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三组研究对象进行检测。其中组A为26份HBsAg高水平阳性HBeAg及HBcAb阳性血清,组B为11份HBsAg偏低水平阳性,组C为11份HBsAg低水平阳性血清进行检测。结果:用三种试剂检测后,48份标本最后结果模式完全相同的只有3份。其中HBsAg阳性CLIA48份,ECLIA48份,ELISA45份;HBeAg阳性CLIA37份,ECLIA35份,ELISA3份;HBeAb阳性CLIA25份,ECLIA34份,ELISA9份;HBcAb全部阳性。观察发现用不同方法和不同厂家检测,结果有明显差异。由于选用的标本为HBeAg低水平,所以HBeAg和HBeAb差异最大。结论:应用不同方法检测血清HBV标志物结果存在差异,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