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探讨蛋白酶与抗蛋白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中的作用及与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6例COPD患者和21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α1-抗胰蛋白酶(α1-AT)、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水平,分析其与肺功能及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①NE在COPD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组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无统计学差异(P>0.05)。α1-AT在COPD急性加重期低于稳定期和对照组,稳定期低于对照组(P<0.01)。MMP-9、TIMP-1在COPD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高于对照组,急性加重期高于稳定期(P<0.05)。②COPD急性加重期NE、MMP-9水平与FEV1%呈负相关,与RV/TLC及吸烟量呈正相关(P<0.05或<0.01);α1-AT水平与FEV1%呈正相关,与RV/TLC及吸烟量呈负相关(P均<0.01);TIMP-1水平与FEV1%呈负相关(P<0.01)。COPD稳定期NE、MMP-9水平与吸烟量呈正相关(P均<0.05);α1-AT水平与FEV1%呈正相关,与RV/TLC呈负相关(P均<0.05)。③COPD急性加重期TIMP-1与NE水平呈正相关(P<0.01)。COPD稳定期MMP-9、TIMP-1与NE水平、MMP-9、TIMP-1与α1-AT水平均呈正相关(P<0.01或<0.05)。结论 NE与α1-AT、MMP-9与TIMP-1在COPD的发病中起协同或拮抗作用;NE分泌增多和α1-AT含量相对不足是肺气肿形成的重要因素;MMP-9、TIMP-1可直接影响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肺功能水平;吸烟是COPD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2.
Guo LJ  Luo XH  Xie H  Zhou HD  Liao EY 《中华内科杂志》2005,44(2):125-128
目的 研究 1, 25 二羟维生素D3 [ 1α, 25 (OH)2D3 ]对人成骨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 1、MMP 2、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 1 (MT1 MMP)、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 1 (TIMP 1 )的影响,探讨 1α, 25(OH)2D3 调节骨代谢作用机制。方法 人成骨细胞用 1α, 25 (OH)2D3 干预。Western杂交检测MT1 MMP蛋白质表达。MMP 1、MMP 2、TIMP 1的分泌及MMP 2的活性用ELISA检测。Northern杂交检测维生素D受体、MT1 MMPmRNA表达。结果  1α, 25 (OH)2D3 对人成骨细胞MMP 1、MMP 2、TIMP 1表达无影响, 10-10 ~ 10-8 mol/L 1α, 25 (OH)2D3 干预诱导成骨细胞MT1 MMP表达呈剂量依赖性 (P值均 <0 05);促进MMP 2激活呈剂量依赖性 [MMP 2活性分别为(42 3 ± 8 6)、(64 4 ±11 4)、(93 5 ±9 9)μg/L, P值均<0 05]。结论 由于MT1 MMP在骨吸收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1α, 25(OH)2D3 可通过诱导成骨细胞MT1 MMP表达刺激骨吸收。  相似文献   

3.
赵铭锋  刘鲁英  曹璋  吴淑华 《肝脏》2012,17(4):261-263
目的 研究α干扰素( IFNα-1b)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CD147、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表达的影响,探讨IFN-α抗肝细胞癌生长和转移复发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培养HepG2细胞,在不同剂量的IFNα-1b干预下,于不同时间提取上清液,通过ELISA方法检测MMP-2、TIMP-2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CD147浓度变化.结果 在HepG2细胞培养24及48 h后,IFN-α剂量为3 000 IU/mL时的MMP-2蛋白浓度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分别为(1 725.3±300.7)及(2 899.8±343.2) p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段TIMP-2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MP-2与TIMP-2浓度比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8h IFN-α干预组CD147平均荧光强度为54.6±23.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剂量的IFN-α可通过抑制HepG2细胞CD147表达水平降低MMP-2的分泌性表达,下调MMP-2与TIMP-2浓度比值,并呈剂量效应关系.IFN-α对HepG2细胞CD147、MMP-2表达的抑制作用在其抗肝细胞癌生长和转移复发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HIF)-1α、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及MMP-9在腹主动脉瘤(AAA)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8例AAA及20例正常腹主动脉组织中HIF-1α、MMP-2及MMP-9的表达,并分析三者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HIF-1α表达于AAA中膜及外膜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的细胞核中,MMP-2表达于AAA中膜及外膜平滑肌细胞的细胞质中,MMP-9表达于AAA中膜及外膜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的细胞质中,三者在正常腹主动脉组织中均不表达。AAA中HIF-1α、MMP-2及MMP-9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腹主动脉(P<0.001)。AAA中动脉瘤直径≥5.0 cm的患者HIF-1α、MMP-2及MMP-9的表达高于动脉瘤直径<5.0 cm者(P<0.001);AAA中有发生心脑血管意外史患者HIF-1α、MMP-2及MMP-9的表达高于未发生者(P<0.001)。AAA中HIF-1α、MMP-2及MMP-9与年龄、性别、有无吸烟史及高血压无关。同时AAA中HIF-1α、MMP-2及MMP-9表达两两呈正相关。结论 HIF-1α在AAA中高表达,并与MMP-2及MMP-9起协同作用,在AAA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PNS)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脑屏障损伤相关蛋白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130只,分为PNS组(60只)、模型组(60只)和假手术组(10只),PNS组于再灌注后给予尾静脉注射PNS 18mg/(kg·d),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替代。观察PNS组和模型组大鼠7d存活率。再灌注24h取材(每组10只),以脑组织HE和尼氏染色观察缺血半暗带神经元形态以及核心区神经元存活数,以ELISA法检测半暗带皮质HIF-1α、MMP-2及MMP-9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神经元数量较假手术组明显减少[(190.0±59.4)个/mm2 vs(582.5±31.2)个/mm2,P0.01];PNS组神经元数量较模型组显著增加[(372.5±41.1)个/mm2 vs(190.0±59.4)个/mm2,P0.01]。模型组缺血再灌注24h MMP-2、MMP-9和HIF-1α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P0.01);PNS组缺血再灌注24h MMP-2、MMP-9和HIF-1α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NS对短暂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起到神经元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Ca2+/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对PDGF诱导下人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colla-genα1(Ⅰ)合成的影响。方法 CaMKⅡαsiRNA转染对HSC内CaMKⅡα进行干扰,real-time PCR法检测HSC collagenα1(Ⅰ)及TIMP-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collagenα1(Ⅰ)及MMP-2、TIMP-1表达的变化,ELISA法检测HSC collagenα1(Ⅰ)分泌的变化。结果 CaMKⅡαsiRNA可显著抑制PDGF诱导下HSC collagenα1(Ⅰ)及MMP-2、TIMP-1的转录、蛋白表达以及collagenα1(Ⅰ)的分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MKⅡα信号参与了PDGF诱导下HSC collagenα1(Ⅰ)的产生与分泌,同时通过抑制MMP-2、促进TIMP-1的表达而阻止胶原的降解,是肝纤维化发展过程中PDGF信号的重要调控分子和肝纤维化的潜在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7.
病毒性心肌炎中肿瘤坏死因子-α与心室重构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CVB3m重复感染导致的病毒性心肌炎的心室重构的关系。方法:连续4次注射CVB3m病毒液感染小鼠,分别于末次感染后5、10、306、0 d处死动物,Western Blot法测定心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和组织型MMP抑制剂(TIMP)的蛋白含量;ELISA法检查血清中TNF-α水平;氯胺T氧化法检测心肌中胶原蛋白的含量。结果:心肌中的MMP-1和TIMP-1蛋白水平和血清中TNF-α变化趋势一致,即先升高,然后下降,但TIMP-1的变化稍延迟。心肌中的胶原蛋白水平则与MMP-1和TIMP-1蛋白含量比值呈负相关(r=-0.9903,P<0.01)。结论:CVB3m重复感染可导致血清中TNF-α水平持续升高,增加的TNF-α与MMP-1和TIMP-1的高水平表达有关,TNF-α与病毒重复感染导致的心室重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小泛素相关修饰体(SUMO)特异性蛋白酶1(SENP1)解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的小泛素样修饰蛋白1(SUMO1)修饰。方法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传代后分对照组、高糖组及SENP1组;Western blot法检测SENP1、SUMO1、PGC-1α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核呼吸因子2α(NRF-2α)和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α(ERRα)的mRNA表达;ELISA测定乳酸脱氢酶(LDH);细胞划痕愈合方法、Transwell方法和体外血管模拟形成实验分别检测细胞自愈、迁移和形成血管拟态的能力。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共价SUMO1、PGC-1α和活化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SENP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TFAM、NRF-2α和ERRα的mRNA表达明显降低,细胞划痕修复能力及模拟血管形成能力下降(P<0.05,P<0.01)。与高糖组比较,SENP1组SENP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共价SUMO1、PGC-1α和活化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TFAM、NRF-2α和ERRα的mRNA表达明显升高,细胞划痕修复和迁移能力及模拟血管形成能力明显改善(P<0.05,P<0.01)。对照组、高糖组和SENP1组细胞上清液中LDH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66±6.39)ng/ml vs(302.45±30.54)ng/ml vs(174.08±21.03)ng/ml,P<0.01]。结论SENP1能够诱导PGC-1α发生去SUMO修饰,解除其对PGC-1α下游转录因子的抑制作用,改善线粒体功能,抑制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性,探究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HIF-1α、MMP2在46例大肠癌组织及20例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HIF-1α、MMP2在大肠癌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大肠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IF-1α、MMP2的表达均与Dukes分期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通过相关性分析,两者呈正相关(r=0.357,P0.05)。结论HIF-1α、MMP2可能与大肠癌的发生、浸润及转移有关,两者的协同作用可能参与了大肠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虹  孙梅  周卓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15(22):2382-2386
目的:通探讨谷氨酰胺(Gln)和地塞米松(Dex)对脓毒症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ip大肠杆菌脂多糖(LPS)制备幼年大鼠脓毒症模型,按照ip药物不同分为对照组(C,n =8,ip生理盐水1 mL/kg);内毒素组(L,n=40,ip LPS 4 mg/kg),治疗组(T,n=40,ip LPS 4 mg/kg后1 h ip Dex 5 mg/kg Gln 1 mL/kg),在注射内毒素后0 h(只限对照组),2,4,6,24和72 h取肝右叶,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蛋白质合成水平。结果:与C相比,L组TNF-α蛋白质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4 h达高峰,72 h虽然有所降低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组各时点TNF-α蛋白质表达均高于对照组,但增高幅度明显低于L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L组MMP3蛋白质表达明显升高,24 h达高峰,72 h有所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T组较L组明显减低(P<0.01)。L和T组肝脏组织中TNF-α与MMP3改变均呈明显正相关(r= 0.928,r=0.939)。结论:联合应用谷氨酰胺与地塞米松可以抑制TNF-α和MMP3的合成,从而减轻脓毒症幼年大鼠的肝脏损伤和重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急性加重期、稳定期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和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 (tissue inhibitor of met...  相似文献   

12.
Lao QF  Zhong XN  He ZY  Liu GN  Lü ZL  Wan P 《中华内科杂志》2011,50(10):839-844
目的 研究肺功能正常吸烟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腺泡动脉炎症的病理特点。方法 取手术切除的远离周围型肺癌的正常肺组织,分肺功能正常不吸烟组(A组,10例)、肺功能正常吸烟组(B组,13例)、吸烟COPD稳定期组(C组,10例),比较3组肺腺泡动脉病理结构改变、炎性细胞在非肌型动脉(NMA)、部分肌型动脉(PMA)外膜,肌型动脉(MA)内、中、外膜的浸润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1)B组(32.7±7.7)、C组(37.4±4.5)较A组(24.4±5.0)MA比例增高,MA内、中膜增厚,C组MA外膜胶原纤维增生,面积明显增大。(2)B组和C组CD+45白细胞、CD3+总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在各型肺腺泡动脉表达的范围和程度均较A组增高,以CD8+T淋巴细胞增高为主,炎性细胞浸润以肺腺泡NMA最为明显,在MA以外膜最显著,且C组较B组明显;而CD4+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在3组各型肺腺泡动脉浸润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CD45+白细胞、CD3+总T淋巴细胞、CD8+T 淋巴细胞在MA的浸润程度与MA管壁厚度、吸烟指数呈正相关,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呈负相关,CD3+总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浸润程度与BODE指数呈正相关,CD8+T淋巴细胞浸润程度与6 min步行距离呈负相关。结论 肺功能正常吸烟者和COPD患者均已出现以CD8+T 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的同性质炎症反应,炎症累及各型肺腺泡动脉,肺动脉炎症是影响COPD临床病程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粒细胞活化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 (histone deacetylase 2,HDAC2)表达与重症哮喘的关系,以探索早期预测和辨别重症哮喘的生物标志物.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受试者血清粒细胞活化标志物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NE)及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 cationicprotein,ECP)水平,Western-blot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 HDAC2活性,分别比较重症哮喘组、轻中度哮喘组及健康对照组各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重症哮喘组受试者粒细胞活化指标MPO[(102.43±28.19)μg/L]、MMP-9[(992.97±176.44) ng/L]、NE[(9.40±0.99)μg/L]及ECP[(232.85±48.37) μg/L]浓度值均显著高于轻中度哮喘组[MPO、MMP-9、NE及ECP分别为:(48.56±8.78) μg/L、(554.35±99.03) ng/L、(8.01±1.27) μg/L、(105.30±26.93) μg/L,P值均<0.05]和正常对照组[MPO、MMP-9、NE及ECP分别为:(37.46±9.93) μg/L、(374.00±79.08) ng/L、(4.66±0.64) μg/L、(40.87±15.35) μg/L,P<0.05];轻中度哮喘组受试者外周血MMP-9、NE及ECP浓度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轻中度哮喘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PO浓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重症哮喘组PBMCs HDAC2活性(HDAC2/GAPDH:0.19±0.09)较轻中度哮喘组(0.60±0.08)及正常对照组(1.09±0.26)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度哮喘组PBMCs HDAC2活性较正常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MPO、MMP-9、NE及ECP与FEV1% pred之间呈负相关,双侧Pearson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0.60、-0.75、-0.43和-0.67,P<0.01);与FEV1/FVC之间呈负相关,双侧Pearson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0.52、-0.60、-0.42和-0.50,P<0.05);与ACT之间呈负相关,双侧Pearson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0.69、-0.67、-0.50和-0.70,P<0.01);④HDAC2与FEV1%pred及FEV1/FVC之间呈正相关,双侧Pearson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0.68和0.61,P<0.01);与ACT之间呈正相关,双侧Pearson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68,P<0.01).结论 粒细胞活化指标MPO、MMP-9、NE和ECP升高提示重症哮喘患者存在中性粒细胞和嗜酸粒细胞活化,其程度显著高于轻中度哮喘患者;PBMCs HDAC2在重症哮喘组明显降低提示该类患者的皮质激素敏感性降低,激素治疗的效果可能不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测定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和稳定期患者血清和诱导痰中?-防御素1-3(HNP1-3)水平,以探讨HNP1-3在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2006年10月至2007年9月收集30例AECOPD患者(AECOPD组),21例COPD稳定期患者(COPD稳定期组)及22例健康受试者(健康对照组)的血清和诱导痰,分别进行痰细胞计数和分类,用ELISA法检测血清和诱导痰中HNP1-3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并分析HNP1-3水平与中性粒细胞、IL-8、气流阻塞之间的相关性.应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多组数据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卡方检验,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 AECOPD组诱导痰HNP1-3的中位数(四分位间距)[9 652(4 272~12 576)n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4 194(700~10 505)ng/L]和COPD稳定期组[7 011(6 658~7 319)ng/L],AECOPD组、COPD稳定期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HNP1-3的中位数(四分位间距)分别为51(39~173)ng/L、135(113~241)ns/L和130(13?60)ng/L,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75,P>0.05).诱导痰中HNP1-3水平与IL-8、中性粒细胞数及比例呈正相关(r值为0.29~0.53,P均<0.01),与FEV1占预计值%、FEV1/FVC和PaO2呈负相关(r值为-0.33~-0.44,P均<0.01).结论 HNP1-3参与COPD的炎症过程.此过程与中性粒细胞和IL-8等炎性因子有关.痰中HNP1-3水平可以作为COPD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外周血IL-17和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将72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作为哮喘组,根据发作的严重程度分为3组,其中重度组20例、中度组28例、轻度组24例;18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应用ELISA法分别进行入组者外周血IL-17、TGF-β2检测;哮喘患者进行规范化梯度治疗3个月后复测IL-17、TGF-β2、肺功能,分析IL-17、TGF-β2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①随着哮喘严重程度逐渐增加,患者外周血IL-17、TGF-β2浓度逐渐增加,FEV1%pred逐渐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7.794、27.557,P<0.01);各组间IL-17、TGF-β2相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外周血IL-17、TGF-β2水平与患者年龄、BMI无相关性(P>0.05);与FEV1% pred呈负相关(r=-0.794、-0.468,P<0.01);外周血IL-17与TGF-β2水平呈正相关(r=0.527,P<0.01).③经规范化梯度治疗3个月后72例哮喘患者外周血IL-17、TGF-β2较前明显降低,FEV1%pred明显升高,较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其IL-17、TGF β2水平仍高于对照组,FEV1% pred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哮喘患者外周血上升的TGF β2、IL-17和哮喘的发病密切相关,两者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TGF-β2、IL-17的测定对哮喘严重程度的判断、炎症水平及气道重建程度的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选择素(P-selectin)、CD44、整合素α6β1对宫颈癌淋巴转移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比检测35例宫颈鳞状细胞癌原发灶及其淋巴转移灶中P-selectin、CD44、α6β1的表达。结果与原发灶相比,淋巴转移灶中P-selectin阳性率显著降低(P0.05),CD44阳性率无显著变化(P=1.2305),ICAM-1阳性率则显著增高(P0.01)。原发灶中P-selectin与CD44、P-selectin与ICAM-1表达水平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性(r=0.8737,P0.01;r=0.7957,P0.01),而CD44与α6β1则呈明显负相关(r=-0.6583,P0.01);淋巴转移灶中P-selectin、CD44、α6β1表达水平之间均不存在相关关系;P-selectin原发灶与淋巴转移中表达水平存在明显正相关(r=0.7534,P0.01),CD44原发灶与淋巴转移中表达水平之间无明显相关,α6β1原发灶与淋巴转移中表达水平之间存在明显负相关(r=-0.5361,P0.01)。原发灶中P-selectin表达与肿瘤分化、淋巴结转移存在正相关(r=0.8420,P0.01和r=0.7689,P0.01);CD44表达与肿瘤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之间存在正相关(r=0.6782,P0.01;r=0.8634,P0.01);α6β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存在正相关(r=0.6548,P0.01)。结论P-selectin、CD44、α6β1都与宫颈癌淋巴转移相关,其中P-selectin、CD44在淋巴转移的始动阶段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不同病期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浆谷胱甘肽(GSH)水平的变化,以了解同型半胱氨酸在COPD患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收集46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COPD急性发作期组)、45例COPD缓解期患者(COPD缓解期组)及38例健康受试者(健康对照组).测定各组的多项指标:吸烟指数、体质量指数、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浆GSH、肺功能和动脉血气.结果 ①COPD急性发作期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高于健康对照组和COPD缓解期组,(31.93±26.19) μmol/L vs (10.79±2.32) μmol/L,(21.98±9.13) μmol/L,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08,P<0.01).②COPD缓解期组血浆GSH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和COPD急性发作期组,(71.72±76.36) mg/L vs (166.38±63.51) mg/L,(145.18±80.41) mg/L,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11,P<0.01).③COPD患者不论急性发作期,还是缓解期,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GSH均呈明显负相关(COPD急性发作期:r=0.579,P<0.01;COPD缓解期:r=-0.721,P<0.01);COPD急性发作期血浆GSH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呈正相关(r=0.488,P<0.05).结论 COPD患者存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参与COPD的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心率恢复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肺动脉高压(SLE-PAH)女性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2009年11月到2015年9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住院治疗的21例SLE-PAH女性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右心导管检查、肺功能测试及心肺运动试验,并以同期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上匹配的32名女性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SLE-PAH患者的峰值公斤摄氧量(Peak VO2/kg)、峰值摄氧量占预计值百分比(PeakVO2% pred)、峰值心率(Peak HR)、摄氧效率平台(OUEP)及OUEP% pred显著下降(t=-8.59~-2.49,P<0.05),最低通气效率(Lowest VE/VCO2)及Lowest VE/VCO2% pred明显升高(t=4.85、5.48,P<0.01),2组间基础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4,P>0.05),而SLE-PAH患者的HRR1、HRR2[(19.1±7.4)次/min、(34.7±11.1)次/min]却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28.0±6.3)次/min、(42.0±8.3)次/min](t=-4.73、-2.73,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SLE-PAH患者HRR1及HRR2与Peak VO2% pred、OUEP% pred、心输出量(CO)、心指数(CI)均呈中度正相关(r =0.47~0.69,P<0.05),与Lowest VE/VCO2% pred呈中度负相关(r=-0.62、-0.55,P<0.05),与mPAP无相关性(r=-0.35、-0.11,P>0.05).此外,HRR1还与肺血管阻力(PVR)呈弱正相关(r=-0.45,P<0.05),而PVR与HRR2无相关性(r=-0.31,P>0.05).ROC曲线显示HRR1及HRR2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7(敏感度84.4%,特异度71.4%)及0.676(敏感度68.8%,特异度71.4%)(P<0.05),HRR1及HRR2在ROC曲线上的分界点分别为23次/min及40次/min.结论 HRR1及HRR2均可以用来评估SLE-PAH女性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因此,我们可以把HRR作为早期发现SLE-PAH的一个重要参数,并对疾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从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气道炎症和肺功能、下气道细菌定植(lower airway bacterial colonization,LABC)的关系.方法 随机入选45例稳定期COPD门诊患者和28名健康志愿者,行肺功能、血常规和胸片检查.采用痰诱导方法 留取深部合格痰液,COPD患者的痰液行细菌定量培养,两组研究对象的痰液均行细胞因子检测.结果 稳定期COPD组痰液中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0、IL-19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50%组痰液中IL-8、TNF-α、IL-19明显高于FEV1%pred≥50%组(P<0.05),而IL-10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本实验中LABC量≥107CFU/ml者占总人数的33.33%,主要的下气道定植菌为卡他莫拉菌、副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LABC量≥107 CFU/ml组痰液中IL-8、TNF-α、IL-19明显高于LABC<107 CFU/ml组(P<0.05),而IL-10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IL-19与IL-10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548(P<0.05),IL-19与IL-8、TNF-α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702(P<0.05)、r=0.708(P<0.05).FEV1%pred<50%组细菌定植量明显高于FEV1%pred≥50%组(P<0.05).FEV1%pred<50%预计值组的吸烟指数明显高于FEV1%pred≥50%组(P<0.05).结论 稳定期COPD患者存在气道炎症,既与LABC有关,又与吸烟有关,这种与LABC和吸烟相关的气道炎症可能是导致COPD患者肺功能进行性下降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清生物标志物在COPD中的变化和在气流受限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稳定期COPD患者41例为COPD组,另外选取健康吸烟者35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和多因子流式分析方法,测定2组人群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D (pulmonary surfactant protein D,SP-D)、基质金属蛋白酶2、3、9(matrix metalloprotease-2、3、9,MMP-2、3、9)、CXC趋化因子配体10 (CXCchemokine ligand-10,CXCL10)、Clara细胞蛋白16 (Clara cell protein 16,CC16)、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soluble 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sRAGE)含量,完善肺功能检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稳定期COPD患者血清MMP-2水平较对照组减低(t=19.960,P<0.05),MMP-3(t=44.592,P<0.05)、CXCL10(z=-0.263,P<0.05)较对照组升高;2组SP-D、CC 16、sRAGE、MMP 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年龄、吸烟量等因素后显示MMP-3与COPD相关(OR=l 368,P=0.045,95% CI:1.008~1.858).在COPD患者中偏相关性分析发现MMP-3与FVC% pred、FEV1% pred、FEV1/FVC、MMEF%均无相关件(P值均>0.05).随着疾病加重血清MMP 3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MMP-3可能在气流受限中起作用,有可能对COPD有诊断价值,但本研究中与COPD患者气流受限程度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