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了解血液在保存期不同时间内炎性细胞因子(IL-1、IL-6、IL-8和TNF-α)含量的差异,探讨炎性细胞因子含量与非溶血性发热反应(FNHTR)的发生率的关系,为选择滤除白细胞时机提供依据。方法取合格红细胞悬液800袋(每袋2U),每袋无菌分装2等份(即每袋1U),其中一份滤除白细胞为过滤组,另一份未滤除白细胞为未滤组。分别于≤7天、8~14天、15~21天、≥22天不同时间段,测定血细胞指标和炎性细胞因子(IL-1、IL-6、IL-8和TNF-α)水平,并观察两组血液在不同保存期内临床输血发热反应(FNHTR)。结果过滤组在保存期内炎性细胞因子(IL-1、IL-6、IL-8和TNF-α)水平无明显升高。未滤组炎性细胞因子(IL-1、IL-6、IL-8和TNF-α)含量随保存时间延长而增高,尤以15~21天时间后更为明显。两组血液在不同保存期内临床输血发热反应(FNHTR)有明显差异。结论未滤组血液在保存期间能自发产生和积聚炎性细胞因子(IL-1、IL-6、IL-8和TNF-α),非溶血性发热反应(FNHTR)除同种白细胞抗体所引起外,可能与炎性细胞因子(IL-1、IL-6、IL-8和TNF-α)有关。血液保存最好当天或15天内滤除白细胞,可有效地减少临床输血FNHTR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洗涤法、过滤法滤除白细胞后对悬浮红细胞多项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9月临床使用的悬浮红细胞(规格1.5U)共400袋,平均分为2组,每组标本200袋。悬浮红细胞滤白前留取标本为对照组,采用洗涤法、过滤法滤白后的标本为检测组,观察对比滤白前后悬浮红细胞的红细胞溶血率及携氧能力的变化。结果除过滤法滤白后红细胞畸形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滤白前后悬浮红细胞的其余各项检测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洗涤法、过滤法滤白后,对悬浮红细胞多项指标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但过滤法应用于临床更加方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滤除白细胞对库存悬浮红细胞不同贮存时间溶血的影响.方法 选择60名健康无偿献血者捐献血液400 mL/人(份),血浆分离后制备成悬浮红细胞60份(300 mL/份),随机分为2组(30份/组):白细胞滤除组(滤白组)应用去白细胞输血过滤器去除白细胞;对照组未滤除白细胞.将2组均置于4℃常规保存,分别于保存0、7、14、21、28、35 d6个时间点取样,检测其游离血红蛋白(FHb)及保存液中Na+、K+.结果 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的FHb分别由(9.48±1.67) mg/L和(6.7±1.08) mg/L上升到(198.89±28.38)m∥L和(177.12±21.03) mg/L,贮存>21 d后2组分别为(198.89±28.38) mg/L和(177.12 ±21.03) mg/L(P<0.05).Na+、K+未见明显变化(P>0.05).贮存至35 d时2组均在可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内.结论 不论滤白与否,悬浮红细胞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红细胞溶血率增加,滤白悬浮红细胞自贮存至21 d起溶血率明显高于未滤白悬浮红细胞,但到贮存末期滤白悬浮红细胞FHb仍在国家标准范围内.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白细胞滤除对保存期红细胞流变性及形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30名健康献血者的血液制备成红细胞悬液,随机分为实验组(n=30):使用去白细胞输血过滤器去除红细胞悬液中的白细胞(简称滤白组);对照组(n=30):未滤白的红细胞悬液;2组一起常规保存.取采血后d0、d7、d14、d21、d28、d35的血标本作白细胞(WBC)和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血液高剪切力、低剪切力及细胞形态学检测.结果 过滤前后红细胞悬液内的WBC为(6.80±0.85)(× 109/L) vs (3.12±0.26)(×106/L) (P <0.01);保存d21时低、高切粘度分别为:对照组(11.28±1.88)1/s、(2.85±0.29)200/s,滤白组(12.36±1.57)1/s、(2.93±0.22) 200/s,较保存1~2周明显上升(P<0.05),但组间比较未见明显著变化(P>0.05);瑞氏染色结果显示2组细胞形态也有不同变化,滤白组红细胞形态保存较好.结论 白细胞滤除能有效减少白细胞崩解产物或分泌因子对红细胞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冻存前滤除白细胞对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的血液质量和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随机采集20名无偿健康献血者全血400mL×20袋,常规分离血浆制备成悬浮红细胞2μ×20袋。根据配对设计方法,将血液等量分成两份1μ×20袋,其中20袋在2~4℃静置2~4h后用一次性白细胞滤器滤除白细胞为滤白组,另20袋不做其他处理为非滤白组。两组红细胞经40%甘油化后冻结,保存在低于-65℃的超低温冰箱至少30d,解冻后红细胞复悬于MAP红细胞保存液中,4℃保存。分别在0、7、14、21d检测解冻红细胞的血液学和生化学指标。结果滤白组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较非滤白组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的溶血率低、氨浓度低及ATP浓度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滤白组可见LDH水平明显抑制,钾浓度增加速度相对较缓。结论滤白组解冻红细胞长期生存能力较非滤白组解冻红细胞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烧伤病人血液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5例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液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烧伤患者烧伤后1天和第3天血液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以及生存组和死亡组烧伤后1天和第3天血液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结果烧伤患者组血清G-CSF、GM-CSF、IL-1RA、IL-15、MCP-1、MIP-1β以及VEGF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烧伤患者组血清IL-8和IL-17A浓度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烧伤患者第3天血清G-CSF和IL-6浓度显著高于烧伤患者第1天(P0.05),烧伤患者第3天血清GM-CSF、IFN-γ、IL-1RA、IL-2、IL-9、IL-10、IL-17A、MIP-1β、PDGF-BB、RANTES、VEGF以及Eotaxin浓度显著低于烧伤患者第1天(P0.05);死亡组患者烧伤后第1天血清IL-1RA、IL-6以及MCP-1浓度显著高于生存组患者(P0.05),死亡组患者烧伤后第3天血清PDGF-BB浓度显著低于生存组患者(P0.05)。结论炎性细胞因子相关通路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网络参与烧伤患者的血液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调控,且IL-1RA、IL-6、MCP-1和PDGF-BB可作为烧伤患者预后指标,值得临床治疗过程中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浓缩血小板汇集、滤白后的质量指标,达到一血多用、节约血源的目的。方法将160袋(2 U/袋)浓缩血小板及20例(8袋/例)浓缩血小板汇集、滤除白细胞后分别留样,检测并比较制备过程中各步骤的血小板(Plt)、红细胞(RBC)、白细胞(WBC)的变化。结果血细胞(个/袋),浓缩血小板汇集、滤白前:Plt 3.059×1011、RBC 4.868×109、WBC 2.030×109;汇集、滤白后:Plt 2.823×1011、RBC 3.929×109、WBC 2.221×106。结论浓缩血小板经汇集、滤白后能有效滤除白细胞,保证血小板含量,可达到相对理想的输注效果,是解决当前血源紧张和临床供血不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储存前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在保存期内质量变化的研究.方法 选择20名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的献血者所献的400 mL全血,在24h内将其分成2份200 mL全血,将其中1份制备成红细胞悬液为对照组(n=20);另1份使用白细胞滤器去除白细胞后再制备成去白红细胞悬液为实验组(n=20),2组一起4±2℃保存.取采血后1d、7d、14 d、21 d、28 d、35 d对血标本作血常规(PBC、HGB、Hct、MCV)、生化(K+、Na+、Cl-)、血液流变学(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电泳指数)、红细胞渗透脆性、游离血红蛋白和储存期末溶血率检测.同时分别对2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去白红细胞悬液组和红细胞悬液组的K+、游离血红蛋白和储存期末溶血率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而有所升高,2组数据在相同储存时间差别不显著(P>0.05),均符合悬浮红细胞质量国家标准.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和红细胞电泳指数、全血粘度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而有所升高,在保存14 d后相同时间差别显著(P<0.05),红细胞悬液组高于去白红细胞悬液组.全血还原粘度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而有所升高,在保存28 d后相同时间差别显著(P<0.05),红细胞悬液组高于去白红细胞悬液组.其它指标变化不明显.结论 储存前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不仅白细胞滤除,红细胞的血流变学指标比未滤除的红悬液好,所以建议储存前滤白红悬液更能保证血液质量与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抗氧化剂虾青素(ASTA)对悬浮红细胞储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所采集的6名无偿献血者血液(400 m L/袋),制备成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简称悬浮红细胞)400 m L×6袋,每袋随机均分为4组,含3个实验组:分别在去白悬浮红细胞的MAP保存液内加入ASTA使其终浓度(μmol/L)分别为5(A组)、10(B组)和20(C组);1个对照组:只加入作为ASTA溶解液的DMSO(D组)。4组悬浮红细胞于2-6℃保存至d7、d14和d35时,采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悬浮红细胞内活性氧族ROS的表达状况,以荧光酶标仪测定红细胞内ROS含量,以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红细胞内MDA含量,以化学比色法测定ATP含量。结果悬浮红细胞保存至d7、d14和d35时,B组ROS含量(荧光强度/mg Hb)分别为148.13±5.49、156.02±13.79、196.98±23.53,与D组相同时间点的204.26±28.69、245.17±15.81、287.52±29.02相比明显降低(P0.05);B组MDA含量(μmol/mg Hb)分别为7.32±2.56、15.53±3.24、29.48±4.71,与D组相同时间点的23.55±5.08、33.01±4.42、50.76±7.59相比明显降低(P0.05);B组ATP含量(μmol/g Hb)分别为7.37±1.36、5.72±0.77、4.05±0.66,与D组相同时间点的3.81±0.40、3.14±0.45、2.36±0.47相比明显升高(P0.05)。A组和C组的ROS含量、MDA含量、ATP含量与相同时间点的D组相比,也均获得了与B组相同的结果,但其效果要逊于B组。结论 ASTA可通过抑制储存悬浮红细胞内的氧化应激水平,延缓ATP含量的降低,来改善保存质量。ASTA终浓度10μmol/L可能是保存红细胞的最适浓度。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与目的 一般认为,诸如白介素IL-1、IL-6、α肿瘤坏死因子(α-TNF)之类的炎性细胞因子可能与输注血成分,尤其是血小板浓缩液(PCs)而发生的许多非抗体介导的不良反应有关。本研究目的在于比较在几种条件下的保存过程中,诸如去白膜压积红细胞(RBCs)、经过滤的RBCs和全血(册)等含红细胞的不同血液成分中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材料与方法 WB以(CPD—A1、n=6)于2~6℃保存35天,在开始保存日、保存的第21、35天采集标本。将含添加液PAGGS-M(n=16)的去白膜RBCs一分为二,一份在开始保存日用滤器过滤以除去白细胞(WBC),这两份均于2~6℃下保存49天(标本:第0、21、49天)。去白膜未经过滤的SAG—MRBCs(n=16)制备之后即分成两份,2~6℃保存42天,(取标本时间为,0天、21天、42天)。其中一半在第3天于室温下保持24小时。用商品化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脂肪血制备的悬浮红细胞的质量变化。方法按常规制备滤除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方法处理轻、中、重度脂肪血及正常血,检测其过滤前后红细胞渗透脆性,观察红细胞在储存期K+、Na+浓度、pH值、游离血红蛋白浓度的变化。结果中、重度组红细胞渗透脆性在过滤后明显增高,轻度组、正常组无明显变化。储存期中、重度组红细胞K+浓度、游离血红蛋白浓度明显高于轻度组和正常组(P0.05)。Na+浓度、pH值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轻度脂肪血可采用弃其血浆,利用红细胞,而对于中、重度脂肪血应该选择报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血液标本在室温和冰箱两种放置条件下不同时间段的血细胞检测结果。方法随机选择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门诊40份血标本,每份标本稀释2管,第1管20℃室温放置(20℃组),第2管4℃冰箱放置(4℃组),分别在即刻,0.5、1.5、3.0h后用仪器对两组标本进行分析测定,取平均值。结果随放置时间的不同,两组各检测值与即刻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血细胞分析20℃组与4℃组比较中,中间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平均红细胞体积、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平均血小板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标本放置在室温(20℃)条件下应在1 h内检测完毕,置于冰箱保存,可适当延长测定时间,但不适宜超过2h,这样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李清泽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8):2179-2180,2182
目的 探讨血常规标本存放条件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所有全血标本室温或4 ℃条件下存放,连续5 d应用Sysmex KX-21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室温下存放标本,白细胞(WBC)于48 h、红细胞(RBC)于96 h、血小板(PLT)于24 h、血红蛋白(Hb)于120 h、血细胞比容(...  相似文献   

14.
保存人红细胞的新策略一抗氧化剂保养液保存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塑料血袋盛义务献血员的静脉血(含适量保养液)并置4℃冰箱保存。在保存前、后不同时间检查各项指标,旨在研究抗氧化剂保养液延长人血红细胞在4℃条件下的保存时间,以缓解血液保存供应的压力,为输血抢救创造有利条件。实验分3组:ACD组,GMA组和抗氧化剂(SOD)组)。研究结果表明,在4℃条件下保存75天后SOD组红细胞血红蛋白回收率为87.2%,血浆血红蛋白(mg/L)为193.2,P50(mmHg)为34.0(正常值为33.1),最大变形指数(DImax)为0.2413,即为正常值的74.3%,外观检查无明显溶血、变色、气泡和凝块。结论提示,用抗氧化剂保养液保存红细胞在4℃条件下可延长75天,其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浆血红蛋白回收率附合国家《血站基本标准》规定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不同保存期全血制备洗涤红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不同保存期的全血制备洗涤红细胞前后电镜下红细胞形态的变化。方法 采集CPD—A抗凝全血。实验分Ⅰ~Ⅵ组,分别于4℃保存7、10、15、20、25、30d。于制备前取全血1滴,5%戊二醛固定,经2000r/min离心10min后,分出血浆,取样检测血红蛋白。余下的红细胞再加等量生理盐水,1500r/min离心5min,连续2次,取样为制备后测定组。结果 组Ⅰ和组Ⅱ制备前后红细胞成双面凹的圆盘结构,细胞均匀混悬。组Ⅲ制备前红细胞形态正常,制备后少数红细胞出现聚集状、球形或边缘不整齐,并有棘形红细胞出现。组Ⅳ、组Ⅴ、组Ⅵ于制备前血浆微红;制备后,球形红细胞、棘形红细胞、中问漏孔的红细胞增加。结论 制备洗涤红细胞的最佳时间应在4℃保存10d内的全血,保存15d以后的全血制备洗涤红细胞形态发生异常变化,出现棘形红细胞,囊泡化后的红细胞易溶血,红细胞寿命缩短,影响洗涤红细胞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The collection of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s by apheresis is a procedure used with increasing frequency in bone marrow transplant. The Spectra Apheresis System is an automated machine allowing the procedure to be tailored to every patient for optimal safety and comfort. The ability to constantly view the products allows the operator flexibility to control the results for an optimal result. © 1994 Wiley-Liss, Inc.  相似文献   

17.
脐血与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及细胞组成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脐血与外周血的细胞组成情况及二者树突状细胞含量变化,探索获得树突状细胞的来源及脐血再利用的可能性。方法正常成人外周血9例,脐血12例,分离单个核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使用CD4、CD8、CD19、CD34、CD38、CD83、CD1a、CD11c、和CDw123单克隆抗体,测定正常成人外周血和脐血细胞的细胞表面抗原变化及树突状细胞情况。结果正常成人外周血CD4 细胞占35.36%、CD8 细胞23.44%、CD19 细胞5.07%、CD38 细胞5.07%,CD34 造血干细胞数为0.02×105/ml、树突状细胞CD1a 细胞为0.01×105/ml、CD11c 细胞为4.32×105/ml、CD83 细胞为1.31×105/ml、CDw123 细胞1.41×105/ml。脐血单个核细胞中CD4 细胞占33.43%、CD8 细胞18.9%、CD19 细胞5.98%、CD38 细胞25.04%,而CD34 造血干细胞数为0.22×105/ml、树突状细胞CD1a 细胞0.27×105/ml、CD11c 细胞为5.87×105/ml、CD83 细胞为1.94×105/ml、CDw123 细胞为2.73×105/ml。结论脐血与正常成人外周血都含有一定量的造血干细胞和树突状细胞,脐血的造血干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含量明显多于外周血,这些树突状细胞作为抗原提呈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上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BC-6900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法(简称仪器法)检测外周血有核红细胞(NRBC)的方法 学特点,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同时用仪器法和显微镜检查法(简称镜检法)检测100例外周血标本中的NRBC,以镜检法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方法的计数结果 ,并从批内精密度、稳定性、携带污染率、人机比对方面分析BC-6900...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旨在观察口服茶多酚对被试者血液有形成分的影响。方法 临床病例67例,给予茶多酚(250mg/次),每日3次口服,疗程1个月,分别于服药前和服药后30天检测被试者外周血之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等含量。结果 口服茶多酚除可轻度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外(P>0.05),对被试者外周血之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和血小板等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 口服茶多酚对被试者外周血之有形成分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