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探讨研究多排螺旋CT早期增强扫描对肾癌亚型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12月临床诊断肾脏占位并就诊于铜陵市人民医院的患者67例,所有收入病例均经病理证实,病例中肾透明细胞癌54例、肾乳头状细胞癌9例、肾嫌色细胞癌4例。结果皮髓早期扫描肾透明细胞癌标准化CT值高于肾乳头状细胞癌(P=0.000)与肾嫌色细胞癌(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肾乳头状细胞癌与肾嫌色细胞癌间无明显差异(P=0.553);延迟期扫描肾透明细胞癌与肾乳头状细胞癌(P=0.916)、肾透明细胞癌与肾嫌色细胞癌(P=0.386)及肾乳头状细胞癌与肾嫌色细胞癌(P=0.418)之间标准化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排螺旋ct皮髓早期增强扫描,可以初步将肾透明细胞癌与肾乳头状细胞癌及肾嫌色细胞癌鉴别开,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肾乳头状细胞癌及肾透明细胞癌进行MRI增强检查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入选该院2013年5月—2014年4月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肾细胞癌患者96例,包括肾乳头状细胞癌50例,肾透明细胞癌46例,进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比较肾乳头状细胞癌及肾透明细胞癌的MRI影像学特征。结果肾乳头状细胞癌与肾透明细胞癌的排泄期、实质期、皮髓期的增强相对强度评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肾乳头状细胞癌MRI平扫时T2WI、T1WI均主要为高、低、等混杂信号,而肾透明细胞癌MRI平扫T2WI主要为混杂信号,T1WI主要为等、低混杂信号,其次为等、高、低混杂信号;肾乳头状细胞癌MRI增强扫查主要为轻中度持续性强化,而肾透明细胞癌主要在实质期显著降低,呈快进快出征象,而皮质期呈中重度显著强化。结论肾乳头状细胞癌及肾透明细胞癌进行MRI增强扫描对二者之间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在肾透明细胞癌和肾乳头状细胞癌鉴别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8例肾透明细胞癌和9例肾乳头状细胞癌的临床表现及超声造影特征。结果:肾透明细胞癌和肾乳头状细胞癌的超声造影灌注特征有显著差异。结论:超声造影在鉴别肾透明细胞癌和肾乳头状细胞癌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肾细胞癌是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主要包括肾透明细胞癌、肾乳头状细胞癌、肾嫌色细胞癌,其治疗方法在过去20年中发生较大变化。临床上,晚期肾细胞癌的治疗较为棘手,单药治疗易出现耐药性,联合治疗是其治疗趋势。本文综述联合治疗在肾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肾细胞癌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具有决定性意义。肾细胞癌为多血管的实体肿瘤,把肾细胞癌血管生成方面的分子病理学指标微血管密度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肾细胞癌灌注成像相结合,有助于深入了解肾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机制,并进一步评价肾细胞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波形蛋白在肾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志新  何辉  宋天保 《陕西医学杂志》2006,35(11):1425-1427
目的:研究波形蛋白(v im entin)在肾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从细胞骨架蛋白角度阐述肾细胞癌侵袭转移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W estern印迹法检测52例肾细胞癌组织及26例癌旁正常肾组织中v im entin的表达差异情况,并分析其与肾细胞癌分级、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肾细胞癌组织中v im entin的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肾组织。对v im entin蛋白条带的灰度值分析显示,v im entin的相对表达水平与肾细胞癌的分级与分期均显著相关,随着肾细胞癌分级、分期水平的增高,其相对表达量也逐渐增多。结论:v im entin可能在肾细胞癌的进展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可能为早期监测肾细胞癌发生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分析肾透明细胞癌与肾乳头状癌CT、MRI的影像学差异,以探讨两者对两种肾细胞癌的鉴别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肾透明细胞癌及乳头状癌患者34例,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分为两组,肾透明细胞癌组25例,肾乳头状癌组9例,均行CT、MRI扫描,对比其影像学差异。结果肾乳头状癌组平扫CT值明显高于肾透明细胞癌组(P<0.01);肾透明细胞癌组在皮髓期、实质期及排泄期三期增强扫描时的CT值明显高于肾乳头状癌组(P<0.01)。肾透明细胞癌组在皮髓期、实质期及排泄期三期增强扫描时增强相对强度明显高于肾乳头状癌组(P<0.01)。MRI检查显示:肾透明细胞癌组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以边缘强化为主,病灶呈不均匀强化。其中14例皮质期出现明显强化,8例轻中度强化。肾乳头状癌组T1WI呈低~中等信号,T2WI呈等~低信号,MRI动态强化特征与CT结果一致。其中6例均匀强化,1例欠均匀强化,2例呈不均匀强化。结论 CT、MRI对肾透明细胞癌与肾乳头状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CT增强扫描最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偶发性肾细胞癌的治疗方法。方法: 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偶发性肾细胞癌22例,对侧肾正常的肾细胞癌17例,对侧肾存在病变或潜在功能受损2例,移植肾肾细胞癌1例,先天性孤立肾1例,vonhipple-Lindau综合征1例。结果: 术后随访6~62个月,仅1例术后复发。结论: 保留肾单位手术是应用于偶发性肾细胞癌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肾细胞癌亚型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肾癌患者组织标本87例,其中透明细胞癌34例,乳头状癌30例,嫌色细胞癌13例,囊性肾细胞癌10例。观察比较不同肾细胞癌亚型患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肿瘤大小、侵犯及预后情况。结果不同肾细胞癌亚型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多发情况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囊性肾细胞患者肿瘤直径为(5.62±1.51)cm,高于其他类型肾细胞癌患者(P0.05);透明细胞癌和乳头状癌表现为出血比例分别为47.06%和56.67%,高于嫌色细胞癌和囊性肾细胞癌患者(P0.05),囊性变比例分别为11.76%和6.67%,低于嫌色细胞癌和囊性肾细胞癌患者(P0.05);不同肾细胞癌亚型侵犯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明细胞癌、乳头状癌、嫌色细胞癌和囊性肾细胞癌TNM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明细胞癌患者3、5、10年的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5.0%、90.3%和80.1%,乳头状癌患者3、5、10年的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6.2%、92.4%和82.2%,囊性肾细胞癌患者3、5、10年的无瘤生存率分别为100.0%、100.0%和92.1%,均好于嫌色细胞癌患者(P0.05)。结论透明细胞癌、乳头状癌和囊性肾细胞癌预后较好,其中透明细胞癌和乳头状癌出血表现较普遍,囊性变比例较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使用超声检查对肾细胞癌的诊断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取肾细胞癌患者33例,通过仪器诊断,对这些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结果:患者肿瘤的位置大多分布在左右两侧,大部分是患肾透明细胞癌,肾细胞癌2 D回声分型中低回声比例最高,肾细胞癌CDFI中抱球型较多。结论:使用超声对肾细胞癌进行诊断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TP-BAS基因在原发性肾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各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利用Northern印迹技术检测31例肾细胞癌及其癌旁组织中PTP-BAS mRNA表达水平.结果:肾细胞癌组织的PTP-BAS mRNA表达明显弱于相应的癌旁组织(P<0.01),肾癌细胞系786-O细胞呈低表达;肾细胞癌的PTP-BAS mRNA表达与临床各病理特征无关.结论:PTP-BAS基因在肾细胞癌组织的表达降低,推测其可能是肾细胞癌的一个抑癌基因,且与肾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2.
<正>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简称肾癌,它来源于肾小管上皮,发生在肾实质内,是最常见的肾脏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3%,占肾脏恶性肿瘤的90%[1-3]。根据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肾脏肿瘤分类,成人散发性肾细胞癌分为10个亚型,其中透明细胞癌占75%,乳头状肾细胞癌占10%,嫌色细胞癌占5%,而其他类型肾细胞癌较少见[2]。不同亚型的肾细胞癌恶性度差别很大,以透明细胞癌恶性最高,预后差;而嫌色细胞癌恶性度最低,预后好[2]。肾细胞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aspase-3在肾细胞癌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1例肾细胞癌和12例正常肾组织中Caspase-3的表达;应用原位细胞凋亡检测TUNEL法检测肾细胞癌组织中细胞凋亡状况.结果Caspase-3在肾细胞癌中阳性表达率为51.0%,显著低于正常肾组织的83.3%,P<0.05.Caspase-3表达与肾细胞癌表达分期、分级、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大小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肾细胞癌Caspase-3阳性表达者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高于阴性表达者,P<0.01.结论Caspase-3表达减少导致细胞凋亡减少、与肾细胞癌发病有密切关系,但不是肾细胞癌有价值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报道两例肾嫌色细胞癌病例.方法主要通过病理检查并结合文献分析讨论.结果病理诊断为肾嫌色细胞癌.结论肾嫌色细胞癌是一种独立类型的肾细胞癌,通过病理形态、特殊染色、免疫组化、染色体分析可与其他类型的肾细胞癌相鉴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与肾乳头状癌的CT、MRI表现差别。方法选择2001年2月~2010年12月我院收入的肾透明细胞癌与肾乳头状癌患者共98例,其中肾透明细胞癌75例,乳头状肾细胞癌23例,对两组患者行CT、MRI扫描。对比两组患者的影像学差别。结果两组患者各扫描期CT值对比显示,乳头状肾细胞癌组平扫CT显著高于肾透明细胞癌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透明细胞癌组皮髓期、实质期以及排泄期CT值显著高于乳头状肾细胞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增强相对强度对比中显示,肾透明细胞癌组皮髓期、实质期以及排泄期增强相对强度对比与乳头状肾细胞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乳头状肾细胞癌MRI检查显示T1WI上病灶呈现低~中等信号,T2WI呈现等、低信号,MRI动态增强时肿瘤强化特征与CT增强相似。其中11例呈现均匀强化、5例呈现欠均匀强化、7例呈现不均匀强化。肾透明细胞癌中T1WI上病灶低信号,T2WI呈现高信号,多以边缘强化为主,全瘤均呈不均匀的强化。其中24例皮质期明显强化,轻中度强化46例。结论CT及MRI对鉴别肾透明细胞癌和乳头状肾细胞癌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中肿瘤的增强程度是鉴别两者之间最有价值的参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在人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正常肾脏组织及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PTTG蛋白的表达.结果 在正常肾脏和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PTTG蛋白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P<0.001),肾透明细胞癌中PTTG蛋白表达率(74.56%)明显高于正常肾组织(11.11%).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PTTG蛋白表达阳性率与肾透明细胞癌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Fuhrman分级呈正相关,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9、0.008和0.035).结论 PTTG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高表达,与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I3K、Akt、PTEN信号转导途径与肾细胞癌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寻找新的治疗肾细胞癌的靶点提供一定的方向和理论依据。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肾透明细胞癌及癌旁组织标本中PI3K和Akt蛋白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40例肾透明细胞及癌旁组织中PI3K、AKT、PTEN mR-NA。结果 PI3K和Akt蛋白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在癌旁正常组织中均低表达;PI3K和AKT蛋白在肾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PTEN蛋白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均呈低表达,在癌旁正常组织中均呈高表达。结论 PI3K、Akt蛋白在肾细胞癌中的异常表达,说明两者可能与肾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吴海峰  陈林宝  陈福宝 《宁夏医学杂志》2012,(12):1194-1196,1188
目的探讨Akt和mTOR蛋白是否可作为一种新的诊断肾透明细胞癌标志和药物靶向治疗的靶点。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60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和30例癌旁正常肾组织中的Akt和mTOR的蛋白及mRNA表达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Akt和mTOR蛋白及mRNA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均呈高表达,在癌旁正常组织中均呈低表达(P<0.05);mTOR和Akt蛋白在肾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结论 Akt、mTOR蛋白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高表达与肾细胞癌的发生有关,可作为一种新的肾细胞癌诊断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观察VEGF在肾细胞癌患者癌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 ,观察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对 1 4例肾细胞癌患者癌组织行VEGF蛋白和VEGFmRNA表达测定 ,定量SABC -ELISA法对 2 4例肾细胞癌患者血清和 2 0例健康对照行血清中VEGF测定。结果 VEGF在 1 4例肾细胞癌癌组织中 ,不论是免疫组化染色还是原位杂交均为强表达 ,而在肾细胞癌癌周组织中 ,两者均为弱表达或不表达。肾细胞癌患者血清VEGF中值 (476ng·L- 1 )较对照组 (3 1 2ng·L- 1 )明显增高 (P <0 .0 1 )。肾细胞癌分级、分期中 ,高级和高期VEGF阳性表达者与低级、低期者相同。结论 肾细胞癌患者不论是癌组织中还是血清中VEGF表达明显增强 ,相应的癌周组织中无VEGF表达或为弱表达 ,VEGF在肾细胞癌的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可能与其起始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认识肾细胞癌的CT诊断及分期,分析肾细胞癌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肾细胞癌的CT表现。结果:CT检查对肾细胞癌极为敏感,本组CT诊断肾细胞癌9例,正确率90%,误诊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CT分期与病理符合者8例,符合率80%,典型肾细胞癌CT表现为平扫肾实质性肿块,肾轮廓变形隆起,增强扫描肾实质明显强化而肿瘤中心区不强化或轻度强化。结论:根据肾细胞癌的典型表现,CT不仅可以作出准确诊断,而且对肾癌进行术前CT分期可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