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建立活体下颌骨与HYBRIDⅢ假人头结合的人体头部有限元模型。探讨下颌骨正面撞击时响应过程,研究其损伤的生物力学机制。方法:根据人体下颌骨的螺旋CT扫描图像,利用三维重建、图像处理和网格划分技术,建立人体下颌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根据颞下颌关节的解剖结构及其力学特点,将已建立的下颌骨模型通过关节和经过修改的HYBRIDⅢ假人头部模型相连接,从而建立活体下颌骨与HYBRIDⅢ假人头结合的人体头部有限元模型,对下颌骨进行初步边界约束。模拟计算此模型在下颌骨正中撞击正前方刚体试验。结果:下颌骨正中撞击正前方刚体,下颌骨会以颢下颌关节为轴向后轻微滑动,因而应力上升过程中有一回落,此处为滑动力。应力沿下颌骨外斜线向升支和颞下颌关节传递,髁突及髁突颈部应力有明显集中。骨结构的横截面积陡然减小的区域出现应力集中。在喙突(颞肌)边界约束条件下,喙突应力亦有一定改变。结论:髁突及髁突颈部相对于下颌骨体其骨结构的横截面积陡然减小,同时下颌骨以髁突为轴向后轻微滑动,造成此处较强的应力有集中。从理论上,这可能是下颌骨撞击损伤的生物力学机制之一。由于将活体下颌骨与HYBRIDⅢ假人头结合,有助于对下颌骨进行边界约束。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人下颌骨及颞下颌关节两种不同力学模型有限元模拟的结果.方法 通过CT扫描建立包含密质骨、松质骨的完整人下颌骨三维模型,将所获得的三维模型在ICEM CFD软件中划分网格.在建立的网格模型基础上,对前牙咬合的下颌骨分别建立被动肌力加载和主动肌力加载两种生物力学模型,计算并比较其应力分布.结果 两个模型中的应力分布有明显区别.被动肌力加载模型中,应力主要分布于下颌角、磨牙后三角、下颌切迹以及咬合点附近牙冠.主动肌力加载模型中,应力主要分布于髁状突顶点和颈部、下颌角、磨牙后三角以及咬合点附近牙冠.两者的应力分布有一定相似之处,但在髁状突处则有很大不同,这是由于两种模型下髁状突顶点反力的大小悬殊.结论 主动肌力加载模型更接近下颌骨及颞下颌关节的实际受力状态,主动肌力加载模型为前牙咬合下颌骨的合理生物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3.
不同程度下颌前伸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前伸下颌骨的作用机制.方法在建立的包括TMJ的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上,模拟下颌前伸:0.8 cm×0.4 cm和0.4 cm×0.2 cm,采用Super SAP(93)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计算和分析. 结果:①不同程度的下颌前伸不能改变髁突软骨表面的应力分布趋势,仅改变应力值的大小,即前伸范围越大,应力值也相应增大,即使水平向4 mm和垂直向2 mm的移位亦能产生相当大的Von Mises应力值;② 不同程度的下颌前伸不能改变髁突的前下位移和伴有一定的顺时针向旋转位移趋势;③在下颌前伸时嚼肌深层、颞肌中后束和颈突下颌韧带具有明显的约束作用.结论提示临床咬合重建时下颌前伸距离不宜太大,必要时应分次为宜.  相似文献   

4.
面神经下颌缘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观测了33具(66例)成人尸体标本面神经下颌缘支的分支类型、行程、神经与面动脉的位置关系以及神经穿出腮腺处和与面动脉的交叉处的体位位置。结果:面神经下颌缘支单干型居多,占576%,双干型占257%;合干型占167%;面神经下颌缘支走行于下颌骨下缘的上方者占766%,走行于骨下缘的下方者占234%;分别走行于骨下缘的上、下方15cm范围内;面神经下颌缘支经过面动脉的浅面和深面者分别占926%和74%;面神经下颌缘支穿出腮腺处的体表位置分别在下颌角上方和下颌支后缘前方1cm交点附近,神经与面动脉交处距于颌支后缘约4cm,距下颌骨下缘约1cm。笔者建议:在颌下区手术时,切口应在下颌骨下缘下方2cm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研究下颌骨截骨整形手术,建立生物力学相似性较高的无牙下颌骨和颞下颌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 以颅颌面系统正常的女性青年志愿者为标本,用CT断层扫描,结合Solidworks和Ansys软件建模.采用只承受拉力的Link10单元模拟下颌韧带和咀嚼肌约束,采用接触单元对关节窝约束进行模拟.结果 建立了包括颞下颌关节、肌肉和韧带的正常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总体模型.可根据实验设计建立实验分模型.结论 提高了模型的相似性,为进一步研究下颌角截骨整形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颞下颌关节(tempommandibular joint,TMJ)损伤根据外力的作用方式、部位可分为直接性损伤和间接性损伤。间接性TMJ损伤是指由于口腔颌面部外伤,特别是下颌骨颏部在遭受暴力时,外力通过下颌升支的传导使髁状突和颞下凹之间产生压力,导致TMJ软组织和硬组织受损。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间接性颞下颌关节损伤(TMJI)动物模型,探讨CT、MRI影像的病理基础。方法 对18只间接性THJI模型于伤后6小时、1周、1个月经CT和MRI后取其标本,制成切片,光镜观察。结果 关节盘、关节腔、关节凹及髁突、滑膜及关节囊等出现相应损伤性病理改变。部分对照组(侧)TMJ也有不同程度病变。结论 间接性TMJI可引起实验组(侧)关节结构损伤,同时也可引起对照组(侧)关节结构异常,是导致TMJ真性强直、颞下颌关节病和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作出可以在生物材料试验机上完成颏部下颌姿势位撞击试验的下颌骨模型并测试其有效性。方法:3具新鲜离体下颌骨标本,利用牙托粉和下颌骨,根据Hanau牙合架原理制备对牙合模型,在生物材料试验机上进行验证。结果:制备出下颌骨撞击模型,模拟符合实际的骨折类型,3例标本的响应时间分别为15.5ms、16.7ms、18.3ms,平均为16.83ms,撞击力峰值分别为2037.69N、2130.19N和2225.42N,平均为2131.73N。结论:下颌骨撞击模型可以完成颏部下颌姿势位的动态撞击试验,并为其他牙合位撞击试验和有限元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口腔专用锥形束CT(CBCT)对下颌后牙区骨内三维结构、走行特点以及毗邻关系进行观察和测量的临床可行性,运用easydent计算机软件进行图像重建和分析测量,得出下颌管、颏孔的正常位置,为临床操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患者CBCT影像资料。测量20岁以上不同性别分组人群第一、二前磨牙及第一、二磨牙根尖处下颌管位置的4个距离:下颌管上缘到牙槽嵴顶(MA)、下颌管下缘到下颌骨下缘最下点(MD)、下颌管外缘到与颊侧在同一水平线的颊侧点(MB)、下颌管内缘到与舌侧在同一水平线的舌侧点(ML)的距离,每个距离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并观察不同性别分组人群颏孔位置。结果:不同性别分组人群后牙区下颌管至周围MA、MD、MB、ML4个距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颏孔位于第一前磨牙根尖区2例(1.0%),第一、二前磨牙之间80例(40.0%),第二前磨牙根尖区107例(53.5%),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之间11例(5.5%)。结论:运用CBCT测量下颌后牙区骨内解剖结构,对临床操作中如进行正颌手术中下颌骨矢状劈开术(SSRO)、下颌骨囊肿刮治术、下颌骨种植术以及自体取骨术等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影像技术的进步和普及 ,在国内、外已经广泛开展影像工作。CT、MRI以诊断方便、无创伤而被广为利用 ,同时内窥镜在某些疾病的治疗中有安全、创伤小、疗效好的优点 ,成为一种新兴的好方法。但有关颞下颌关节的断层解剖学的研究的报道却很少 ,难以满足临床工作需要。为此 ,我们对头颈部连续断层标本的水平、矢、冠状断层标本进行观察 ,希望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颞下颌关节疾病提供解剖学基础。1 材料方法我们一共观察了 4 2例颞下颌关节的断层解剖标本 (每片标本的厚度约 1cm) ,其中矢状断层 16例 (左右各 8例 ) ,冠状断层 16例 ,(…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of a finite element model as an ideal research tool for human maxillofacial gunshot wounds.MethodsMandible CT scan data on the Chinese Visible Human were imported into MIMICS software to obtain the surface mesh of the mandible. Then, these surface-meshed models were imported into ANSA software for automatic net generation. Elements and nodes were partitioned on the basis of the mesh to obtain a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odel for the mandible with every internal parameter consistent with those of our previously developed model in the pig mandible.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was imported into LS-DYNA for computation. Finally, the LS-POST was used to complete the simulation and the measurements.ResultsA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odel was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 for gunshot wounds in the human mandible.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and the degree of injury were simulated dynamically for shots from two types of projectiles in the mandible at one entry angle and at three impact velocities.Conclusion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odels will become ideal research tools for treatment of ballistic wounds of the human maxillofacial region. Using this human mandibular model as a foundation, we will be able to successfully develop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odels for human maxillofacial gunshot wounds.  相似文献   

12.
刘华  高传平  郝大鹏 《当代医学》2009,15(20):111-114
目的探讨下颌骨恶性造釉细胞瘤CT表现,并与病理对比。方法2003年9月至2008年11月经病理证实的恶性造釉细胞瘤7例,6例行CT平扫,其中2例行三维CT重组;1例行CT增强扫描;分析CT表现并观察肿瘤组织学特点。结果7例恶性造釉细胞瘤发生在下颌骨体部4例,体部和升支交界区3例。病变横断面最大径的平均值为49mm(34mm~61mm)。7例恶性造釉细胞瘤均呈分叶状,破坏区边缘清楚,骨皮质破坏中断并有软组织肿块形成,其中5例(5/6)平扫时与肌肉相比呈等低混杂密度,1例(1/6)呈较均匀等密度,1例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匀强化。4例(4/7)有不全骨性分隔,5例(5/7)牙根吸收。2例术后复发,时间分别为13个月和17个月。1例术后14个月后肺内转移。结论恶性造釉细胞瘤CT表现缺乏特征性,诊断应结合病理学、临床表现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在计算机上建立下颌骨牵张成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方法。 方法 选择颅颌面发育正常青年男性,螺旋CT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建立下颌骨牵张成骨三维有限元模型。 结果 首次模拟了骨皮质断开,并加入二腹肌前腹的边界约束,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总体模型。 结论 模型有较高的相似性,为进一步研究人下颌骨牵张成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钟建国  袁建华  王振 《浙江医学》2011,33(6):822-824
目的 探讨不同扫描期胰周小静脉的显示率和多层螺旋CT(MSCT)及重建技术的应用.方法 对50例患者行胰腺螺旋CT双期扫描,即动脉晚期和静脉期(开始注射对比剂延迟扫描时间35s和70s)扫描.统计动脉晚期及静脉期胰周小静脉的显示率,观察胰周小静脉的CT及后处理的影像表现.结果 胰周小静脉胰腺十二指肠上后静脉、胰腺十二指肠上前静脉和胃结肠干在静脉期的显示率分别为86%、92%和96%,均优于动脉晚期.结论 胰周小静脉的显示率静脉期优于动脉晚期;MSCT及重建技术能提高胰周小静脉的显示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三维颌骨模型及其模型外科在外伤性髁突外脱位复位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9例下颌骨颏部骨折伴髁突外脱位患者,术前行CT扫描并通过快速成型技术制作三维颌骨模型。分析模型髁突外脱位的情况,进行模型外科操作,复位颏部骨折及髁突外脱位并预制个性化重建钛板。术中利用预制的重建钛板配合颌关系的引导,将颏部骨折复位。结果:9例患者在三维颌骨模型外科指导下完成手术,创口均Ⅰ期愈合,颌关系恢复,术后影像学检查见9例患者髁突均完全复位。术后随访6~28个月,患者最大张口度3.1~4.2 cm(中位数3.3 cm),颌关系及颌骨运动功能均正常。结论:三维颌骨模型能全面显示颏部骨折和髁突外脱位情况,利用颌骨的三维模型外科作为平台,可以准确塑形颏部重建钛板,在颏部骨折手术复位的同时将髁突外脱位复位,从而在外伤性髁突外脱位复位治疗中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6.
颞下颌关节三维影像重建与显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应用计算机三维影像重建与显示技术对正常志愿者的颞下颌关节CT影像资料进行了处理,三维影像重建技术使我们能够从任意角度和剖面观察颞下颌关节的解剖结构,可以将感举的结构成份提取出来,因而可以十分详细地了解髁状突和关节窝的表面结构情况,直观地研究颞下颌关节各有关结构成份之间的空间关系。  相似文献   

17.
李键  桂斌捷  袁正 《安徽医学》2012,33(5):547-550
目的采取有限元的方法,建立第二颈椎(枢椎)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该枢椎模型在外力作用下的生物力学行为,分析枢椎骨折的生物力学条件。方法利用螺旋CT扫描获得健康成年男性上颈椎原始DICOM数据图像,采用Mimic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导入ANSYS软件,得到枢椎骨性结构的三维实体模型。并且此模型上模拟头颅位于中立位、屈曲位及后伸位等条件下,枢椎承受的应力分布状况,分析枢椎可能出现的骨折类型。结果实验所构建枢椎骨性的有限元模型外形逼真,三维网格化后枢椎模型共包含1 717个节点,5 772个单元。模拟结果:头颅在中立、前屈、后伸位时枢椎最大应力集中于齿突基底部,次级应力集中区域为枢椎椎弓峡部;直接于齿突加载力模拟头部过度屈曲时,最大应力集中于齿突基底部。结论头颅位于中立位,屈曲位或者后伸位,枢椎齿突基底部及枢椎椎弓峡部是应力最集中的部位。头部过度屈曲时,齿突基底部是应力最集中的部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某医院改建CT机房的防护、CT机质量控制检测及放射防护设施等进行检查,确保辐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辐射安全.方法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采用现场调查检测的方法,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结果 CT机房的平面布局、屏蔽防护核查、机房防护、防护设施、应急预案等符合国标要求,CT机的质量控制检测项目:诊断床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