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序贯性机械通气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并发呼吸肌麻痹(RM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AOPP并发RMP 72例,随机分为序贯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序贯治疗组依次选择BiPAP→A/C→SIMV或SIMV PSV→BiPAP或PSV PEEP通气模式,而对照组选择A/C→SIMV通气模式.结果 序贯治疗组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撤机失败、住院时间及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OPP并发RMP采用无创-有创-无创性序贯通气是治疗RMP行之有效的手段,能明显缩短有创通气时间,降低VAP发生率,减少撤机失败,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致呼吸肌麻痹(RMP)治疗中机械通气(MV)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76例AOPP致RMP患者分为常规机械通气组(A组)40例和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组(B组)36例.除突击量氯磷定治疗外,尽快建立通气道进行机械通气:A组按常规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以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SIMV+PSV)方式,当呼吸恢复稳定4~6 h后脱机.B组先进行有创机械通气,当患者的自主呼吸能够触发呼吸机时即撤机拔管,进行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以后渐减压力水平直至脱离呼吸机.结果 A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为(123.7±36.9)h,B组为(94.4±21.6)h,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4.6±5.1)d,B组为(11.3±4.4)d,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为45.0%,明显高于B组的16.7%;A组存活率为90.0%,B组存活率为88.9%,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AOPP所致RMP进行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与常规机械通气比较,可以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东莨菪碱配合机械通气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4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用大剂量东莨菪碱配合机械通气抢救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 :1998年 1月— 2 0 0 1年 6月住院患者 4 1例作为治疗组 ;1998年前35例 AOPP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全部患者均为重度 AOPP,其中男 32例 ,女4 4例 ;年龄 17~ 6 3岁 ;甲胺磷中毒 5 8例 ,敌敌畏中毒 10例 ,乐果中毒 6例。1.2 治疗方法 :在彻底洗胃 ,足量阿托品、复能剂 ,对症支持治疗 ,机械通气基础上 ,治疗组予东莨菪碱 0 .3m g/次静注 ,每 30分钟 1次 ,呼吸好转后改东莨菪碱 0 .0 3~ 0 .0 5 m g/ kg持续静滴维持 ,直到呼吸衰竭纠…  相似文献   

4.
重用氯磷定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的防治探讨   总被引:46,自引:1,他引:45  
目的 探讨突击量氯磷定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AOPP)所致中间综合征 (IMS)的防治作用。方法 将 2 4 4例重度AOPP分为A、B两组。A组在治疗开始即采用突击量氯磷定治疗 ;B组开始给予常规量解磷定 ,在患者出现前驱症状后又分为C、D两组 ,C组给予突击量氯磷定治疗 ,方法同前 ;D组仍维持原治疗方案。结果 A、B两组患者在前驱症状发生率、呼吸肌麻痹 (RMP)发生率及病死率方面均具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1)。整个疗程中A组阿托品用量明显低于B组 (P <0 0 1)。B组患者 14 6例出现前驱症状 ,其中C组 112例 ,发生RMP者 5 8例 (5 1 8% ) ,D组 34例 ,发生RMP者 2 8例 (82 4 % ) ,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C组存活者机械通气时间较D组明显缩短 (P <0 0 1)。结论 突击量氯磷定不仅可以减少IMS的发生 ,而且对出现RMP者还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大大提高IMS治愈率 ,对IMS具有明确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5.
两种给药方法对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阿托品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的可行性.方法:观察组23例AOPP患者采用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阿托品。对照组23例AOPP患者采用间断静注阿托品,观察并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达阿托品化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统计分析表明。观察组患者入院后24h~72h体温、脉搏较对照组平稳,差异极显著(P〈0.01);两组的阿托品化时间、治疗时间及死亡例数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阿托品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的效果优于常规分次间断静注药物,是一种安全可靠,简便有效的给药方法。  相似文献   

6.
李朝红 《临床医学》2005,25(12):61-62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并大剂量氯磷定、参麦针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并呼吸肌麻痹(RM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0年3月~2005年3月住院的AOPP并RMP 36例为治疗组,在机械通气的基础上采用氯磷定1~2g持续静脉滴注,6~8h 1次;阿托品针0.5~2mg静脉注射,每30~90m in 1次,维持阿托品化;参麦针100~200m l静滴,每日1次。根据病情调整解毒药用量,共用7~10d。同时选择1997年10月~1999年10月采用常规方法治疗AOPP并RMP 33例患者作为对照,观察两组患者的氯磷定、阿托品、参麦针用量及呼吸机通气时间、重症监护时间、痊愈率。结果治疗组氯磷定、参麦针用量明显偏大,而阿托品用量则明显偏小,与对照组相比,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呼吸机通气时间、重症监护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1),痊愈率明显提高,达91.7%(33/3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机械通气并大剂量氯磷定、参麦针治疗AOPP并RMP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经面罩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与有创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动脉血气改善的治疗作用。方法:将COPD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抗感染、支持等一般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无创通气治疗,对照组加用有创通气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监测,并分别于治疗0、2~ 3、6、24、72 h、持续通气治疗结束前及结束后2 h动脉血气分析。并严密观察神志、呼吸、心率、血压等在各个治疗时期的变化。结果:共观察患者52例。治疗组29例,其中2例家属要求放弃治疗;2例改为有创通气.1例死亡。其余24例患者无创通气治疗后好转,机械通气治疗时间7.6±5.4 d,精神状态好转时间4.8±3.8(2~22)h,住院时间13.3±5.8 d。对照组23例,其中6例拒绝气管插管而改用无创通气治疗,2例放弃治疗,2例死亡;其余13例好转,好转率与治疗组比无显著置异(P>0.05),意识状态好转时间4.5±2.6(2~11)h(与治疗组比较,P>0.05),通气时间6.5±6.2 d(与治疗组比较, P>0.05),住院时间12.2±8.8 d(与治疗组比较,P>0.05)。动脉血气、心率、呼吸等变化,两组间无显著差异。治疗组面部压伤4例,腹胀5例;对照组4例机械通气6 d后并发肺部感染,腹胀4例。结论:无创通气治疗对于COPD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有较好改善动脉血气的作用,与有创通气疗效相似,而且肺部感染发生等不良情况发生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
微量注射泵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微量注射泵输注胰岛素与小剂量持续静脉滴注胰岛素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治疗中的疗效差异。方法:将我科住院DKA病人随机分成微量注射泵输注胰岛素治疗组(MIP组)15例和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组(对照组)18例,观察两组病人血糖、血酮、尿酮变化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血糖经治疗后均有明显下降,达目标血糖值所需时间:对照组(4.4±2.1)h,与MIP组(5.6±3.2)h比较,P>0.05。MIP组血酮恢复时间(3.5±0.7)d,较对照组(4.5±0.5)d明显缩短.P<0.001:尿酮转阴时间(27.2±11.1)h,亦较对照组(42.2±9.2)h明显缩短,P<0.001;MIP组低血糖发生率(0.9±0.3)次/人,较对照组(2.1±0.4)次/人明显减少,P<0.001。结论:微量注射泵输注胰岛素治疗DKA较常规小剂量静脉滴注胰岛素法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时阿托品静脉给药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艾莉 《护理研究》2004,18(6):487-488
[目的 ]探讨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 (AOPP)时阿托品最佳静脉给药方法。 [方法 ]将 2 40例中重度AOPP病人随机分为 3组 ,采用不同的方法静脉给予阿托品。A组采用微量泵静脉输注 ,B组采用人工间歇静脉注射 ,C组采用静脉输注 ,观察 3组用药过程中生命体征及皮肤的异常情况 ,临床用药效果 ,阿托品用量、达阿托品化时间及住院时间。 [结果 ]意识、心率、体温、瞳孔、皮肤的异常情况 ,临床用药效果 ,阿托品用量 ,达阿托品化时间及住院时间 3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 <0 .0 5或P <0 .0 1) ;B组与C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均P >0 .0 5 )。 [结论 ]微量泵持续泵入阿托品救治AOPP是一种安全、可靠及简便有效的给药方法  相似文献   

10.
血液灌流在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晓东  张荣国 《实用医学杂志》1999,15(12):1001-1002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目前常规应用洗胃、输液、胆碱酯酶复活剂和抗胆碱药物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但近年来,有关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中间综合征(IMS)[1],尤其是呼吸肌麻痹(RMP)报道越来越多[2],其中RMP是最具急救意义的危象。如何防治RMP是抢救AOPP的一项关键问题,RMP一旦发生,国内外几乎都采用机械通气来进行急救[3],但机械呼吸应用时间越长,并发症越多,病死率越高;有人应用突击剂量的氯磷定为主的急救治疗方案,亦取得了较好效果。作者近3年来,对门诊和住院的AOPP病人22例进行早期血液灌流治疗,…  相似文献   

11.
高申琴 《临床荟萃》2001,16(14):629-631
目的 :探讨无创压力支持通气辅助撤机的价值。方法 :把有创机械通气的COPD呼吸衰竭患者中 ,首次撤机失败的 2 9例分为经鼻无创压力支持通气组 (A组 )和对照组 (B组 )。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住呼吸疾病加强监护病房(RICU)时间、医疗费用及病死率。结果 :机械通气时间 :A组 (2 5± 6)天 ,B组 (5 4± 12 )天。住RICU时间 :A组 (18± 6)天 ,B组 (5 4± 12 )天。医疗费用 :A组 (5 3 4 78± 414 7)元 ,B组 (1163 14± 62 63 )元。病死率 :A组 2 0 % ,B组 85 .7%。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差性。结论 :感染有效控制后仍不能成功撤机的COPD呼吸衰竭患者 ,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BIPAP) ,可避免再插管 ,减少医疗费用 ,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集束化护理在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致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AOPP有效的救治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AOP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手段分为集束化护理组(A组)和常规护理组(B组),以AOPP患者住院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院内感染率为观察指标,探讨集束化护理对AOPP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A组住院病死率28.13%,明显低于B组52.78%;A组院内感染率12.5%,明显低于B组33.33%;A组机械通气时间(71.88±61.40)h,明显低于B组(147.06±21.83)h;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组ICU治疗时间(16.3±6.24)d,与B组(15.32±7.57)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较常规护理对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致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效果更佳,对改善预后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严重呼吸衰竭采用纤支镜联合有创加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老年COPD严重呼吸衰竭患者 ,随机分为纤支镜联合有创加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的纤支镜组 (A组 )和有创加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的对照组 (B组 ) ,比较二组病例呼吸衰竭纠正时间、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的时间、有创和总机械通气时间、机械通气后住院天数、病死率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的发生情况。结果 A、B二组除病死率 (10 .5 3% )和 (16 .6 7% )相仿 (P >0 .0 5 )外 ;呼吸衰竭纠正时间分别为 (9.2 7± 4 .6 7)和 (2 6 .6 1± 12 .35 )h(P <0 .0 1) ;出现感染控制窗的时间分别为 (4.93± 1.77)和 (9.1± 2 .3)d(P <0 .0 1) ;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 (5 .2± 2 .1)和 (9.2± 3.1)d(P <0 .0 1) ;总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 (11.4 8± 2 .37)和 (15 .13± 2 .5 9)d(P <0 .0 1) ;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例数分别为 0和 3例 ,(P <0 .0 5 ) ;机械通气后住院时间分别为 (18.11± 3.2 4 )和 (2 4 .5 6± 4 .6 2 )d(P <0 .0 1) ;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结论 纤支镜联合有创加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是治疗COPD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有效的手段 ,由于能迅速控制感染、缩短了有创机械通气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治疗方案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致呼吸肌麻痹(RM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2年2月~2005年4月共收治的33例AOPP致RMP患者随机分为二组;A组16例,给予突击量氯磷定为主的治疗方案;B组17例,在A组治疗方案上全程联用足量纳洛酮,比较二组临床疗效.结果A、B二组的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时间(P<0.05)、呼吸机使用时间(P<0.01)、治愈率(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救治AOPP致RMP患者,采用突击量氯磷定加纳洛酮治疗方案,有利于患者自主呼吸的恢复,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从而进一步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大黄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60例ARDS患者分为大黄治疗组 ( 4 0例 )和对照组 ( 2 0例 ,未用大黄治疗组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第 1、3、7天氧合指数的变化、机械通气时间、应急性溃疡的发生率以及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第 1天氧合指数均下降 ,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大黄治疗组患者氧合指数第 3天开始上升 ,7天后明显改善 (P <0 .0 5)。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大黄治疗组 1 0± 3.0天、非大黄治疗组 2 8± 9.0天 (P <0 .0 1 ) ;应急性溃疡的发生率大黄治疗组为 1 0 .0 %、非大黄治疗组为 35.0 % (P <0 .0 5) ;病死率分别为大黄治疗组为 2 5.0 %、非大黄治疗组为 4 5.0 % (P <0 .0 5)。大黄可以明显改善ARDS患者的氧合指数 ,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降低应急性溃疡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可作为救治ARDS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6.
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中间综合征的早期防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后并发中间综合征 (IMS)的早期防治措施。方法 :将中、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 30 5例患者随机开放式分为治疗组 15 8例和对照组 14 7例 ,治疗组采用早期、突击剂量应用胆碱酯酶复活剂的治疗方法 (第 1个 2 4h氯磷啶平均用量 8.4± 1.1g)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 (第 1个 2 4h氯磷啶平均用量 3.2 5± 0 .5 g) ,观察两组胆碱酯酶恢复的时间 ,IMS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胆碱酯酶活力与IMS发生的关系。结果 :治疗组胆碱酯酶平均恢复的时间 (5 .8± 1.5d)较对照组(19.3± 3.5d)明显缩短 (P <0 .0 1) ;治疗组IMS的发生率 (5 .6 6 % )及病死率 (1.89% )较对照组 (2 5 .0 9%和 10 .2 7% )明显降低 (P <0 .0 1) ;并发IMS患者的胆碱酯酶活力均在 6 0 %以下。结论 :早期 (中毒 2h内 )足量 (第 1个 2 4h氯磷啶用量 8~ 10 g)应用胆碱酯酶复活剂是减少有机磷中毒后并发IMS及降低其病死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序贯疗法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术后的意义及疗效。方法:将65例先心病患儿按入院时间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先应用常规呼吸机治疗,通气改善后尽早拔除气管插管,改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而后过渡至自主呼吸;对照组29例,应用常规机械通气,撤机后直接过渡到自主呼吸。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术后压力调节容量控制方式(PRVC)时间分别为(46.57&#177;5.12)h和(81.25&#177;4.75)h,机械通气总时间分别为(68.02&#177;8.42)h和(81.25&#177;8.75)h,分别有3例和10例患者行二次插管,有4例和12例患者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住院天数分别为(18.12&#177;4.23)d和(25.07&#177;3.82)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儿先心病术后应用机械通气序贯疗法能有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VAP和再插管的风险,缩短IOU滞留时间,临床应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心肺复苏时联合使用血管加压素、肾上腺素、盐酸纳洛酮的疗效。方法  5 6例呼吸心跳骤停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肾上腺素标准剂量组 (对照组 ) 2 6例 ,联合使用血管加压素、肾上腺素、盐酸纳洛酮 (治疗组 ) 30例 ,各组分别观察自主循环、呼吸恢复率 ;2 4小时存活率及出院存活率 ;自主循环、呼吸恢复时间。结果 对照组、治疗组自主循环恢复率分别为 2 3.1%、6 6 .7% ;自主呼吸恢复率分别为 11.5 %、5 0 % ;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分别为 (18.5±2 .5 )min、(7.5± 2 .2 )min ;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分别为 (12 0± 11.2 )min、(5 0± 8.5 )min ;2 4小时存活率分别为 11.5 %、4 3.3% ;出院存活率分别为 7.7%、33.3%。治疗组的自主循环、呼吸恢复率、2 4小时存活率、出院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治疗组的自主循环、呼吸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心肺复苏期间 ,联合应用血管加压素、肾上腺素、盐酸纳洛酮比单独使用标准剂量的肾上腺素能显著提高自主循环、呼吸恢复率、2 4小时存活率、出院存活率、缩短自主循环、呼吸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微量泵输注琥珀胆碱与普通静脉滴注法用于全麻下喉显微外科手术的效果.方法择期行全麻下喉显微手术患者40例,分为微量泵注组与普通静脉滴注组.对比2组术中肌松效果、用药量、术毕自主呼吸和意识恢复时间.结果与通静脉滴注组相比,微量泵注组的术中肌松效果好,用药量少,术毕自主呼吸和意识恢复时问明显缩短(P<0.05).结论琥珀胆碱微量泵输注法便于术中调控,利于术后自主呼吸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微量泵输注琥珀胆碱与普通静脉滴注法用于全麻下喉显微外科手术的效果。方法择期行全麻下喉显微手术患者40例,分为微量泵注组与普通静脉滴注组。对比2组术中肌松效果、用药量、术毕自主呼吸和意识恢复时间。结果与通静脉滴注组相比,微量泵注组的术中肌松效果好,用药量少,术毕自主呼吸和意识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琥珀胆碱微量泵输注法便于术中调控,利于术后自主呼吸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