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下肢深静脉血栓56例介入综合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介入治疗疗效。方法下肢DVT患者56例,予以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及溶栓(多途径给药)、抗凝、祛聚和对症支持治疗。结果 56例患者均于治疗后2~5 d,下肢肿胀明显消退,出院复查溶栓患者大部分血管再通;出院后随访无致死性肺动脉栓塞和下肢坏死,部分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结论介入综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导管直接溶栓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疗效。方法造影路径或超声引导下,经同侧腘静脉或对侧股静脉穿刺,将溶栓导管置于静脉血栓内,经导管持续灌注尿激酶溶栓5~7d。狭窄段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结果所有置管溶栓病例肢体肿胀均明显缓解,影像学检查血管完全或部分再通。结论导管直接溶栓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具有微创、安全、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颈内静脉置管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其中38例行颈内静脉置管后采用抗凝及经溶栓导管脉冲式灌注尿激酶综合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包含11例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另15例行患侧大隐静脉入路置管溶栓。术后3、6、12个月行彩超复查评价静脉通畅程度。结果经颈内静脉置管溶栓组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或消失,彩超提示下肢深静脉血流通畅。随访1年,无出血、肺动脉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综合有效率达100%(38/38),高于大隐静脉入路置管溶栓组的86.7%(13/15),在α=0.1的水平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76)。结论经颈内静脉置管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患侧深静脉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8月间,36例下肢DVT患者行经健侧股静脉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患侧深静脉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结果下腔静脉滤器置入36例均成功;溶栓治疗疗效显著效31例,其中24例血栓溶解完全,无肺动脉栓塞症及严重出血发生,下肢症状消失,7例血栓溶解不完全,但下肢水肿及症状消失;3例下肢水肿减轻但未完全消退;2例疗效不明显。结论采用经皮经股静脉穿刺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后患侧股静脉留置导管溶栓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不同途径输注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永进 《卫生职业教育》2005,23(22):106-107
目的探讨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理想给药途径。方法将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患肢远端浅静脉输注组14例,患肢足背动脉输注组12例,患肢股动脉输注组12例,上肢静脉输注组12例,溶栓治疗7~10天后,抗凝治疗维持,观察溶栓治疗效果。结果4组治愈好转率分别为:85.7%,83.3%,83.3%和66.7%。其中经患肢血管给药各组与经上肢血管给药组间疗效比较,治愈好转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经患肢远端浅静脉输注尿激酶溶栓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理想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综合应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手术取栓、胫后静脉溶栓治疗股青肿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途径及疗效.方法 3例股青肿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均经64排螺旋CT明确诊断,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成功后行手术静脉取栓并经胫后静脉埋置导管,术后辅以尿激酶进行溶栓.结果 所有患者均无肺栓塞发生,下肢闭塞血管均成功再通,临床症状消失,下肢周径恢复正常,治疗成功率100%.结论 综合介入、手术、溶栓治疗股青肿型下肢深静脉血栓不仅成功率高,而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永媛 《中外医疗》2009,28(24):148-148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治疗护理后,21例临床症状均消失。经彩超、血管造影了解血管栓塞与再通情况,完全再通15例,部分再通6例。随访半年,所有病人均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结论促进静脉血液回流、防止静脉内膜损伤、防止血液高凝状态能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做好一般护理、抗凝溶栓治疗的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密切观察肺栓塞征象能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溶栓抗凝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溶栓、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对106例DVT患者进行早期尿激酶溶栓,配合抗凝等综合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溶栓效果显著,75.3%以上的患者深静脉再通,无深静脉反流,总有效率为100%,发生出血并发症3例,无一例死亡。结论:对于DVT应进行早期溶栓、抗凝治疗,疗效显著、安全。  相似文献   

9.
在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手术取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在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手术取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 DVT)病人,先经对侧股静脉置入下腔静脉滤器于下腔静脉,然后手术取栓,术后溶栓、抗凝、去聚治疗。结果 全部病人无肺栓塞发生,肢体肿胀消除满意,静脉造影5例深静脉主干通畅、7例以再通为主,滤器无移位。结论 在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静脉取栓然后溶栓是治疗下肢DVT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王俊伟  金心富  张发强  杨华 《吉林医学》2013,(25):5106-5107
目的:探讨经导管溶栓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治疗中的应用。方法:DVT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置入临时滤网经导管灌注溶栓,对照组按照外周静脉给药溶栓。结果:住院时间(5.52±1.48)d、并发症发生率(7.41%)、复发率(7.41%)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率(81.48%)也高于对照组。结论:对DVT患者实施经导管溶栓是安全、快速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深静脉血栓是血管系统的常见疾病,发病率较高,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不同时期的声像图特征、栓塞程度、跟踪观察临床治疗疗效有很高的价值.我科自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期间随访了6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经临床溶栓后,37例完全再通,15例部分再通,完全阻塞形成侧支循环者8例.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颈内静脉溶栓及经股静脉放置腔静脉滤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间,15例下肢DVT患者行经颈内静脉溶栓及经股静脉放置腔静脉滤器。结果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全部成功,溶栓治疗显效15例,无肺动脉栓塞症及严重出血发生,下肢症状消失。结论腔静脉滤器植入后溶栓治疗下肢DVT,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采用间歇脉冲式小剂量尿激酶注射,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所收治的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血管造影确诊的4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事先分为两组,经健侧下肢股静脉向下腔静脉下段下方置滤网器溶栓之后,再经患肢浅静脉注药实施溶栓,A组24例,给予间歇小剂量尿激酶,B组24例,给予常规中等量尿激酶溶栓治疗,两组用尿激酶总量一致,其他治疗相同.结果 有效率:A组为95.8%,B组为83.3%,两组比较P〈0.01,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A组12.5%,B组50.0%.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间歇性小剂量患肢深静脉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可取得更好的疗效,简便易行、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14.
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治疗的护理要点,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逐一观察患肢肿胀、皮温、色泽、疼痛等情况,给予相应的护理.在抗凝溶栓期间,密切监测凝血指标,观察出血倾向,在置管溶栓期间应做好溶栓导管的护理,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肺栓塞的发生.本组经治疗护理,临床症状、体征完全缓解,深静脉管腔完全再通或部分再通.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16例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针对发病因素给予抗凝、溶栓、祛聚等临床治疗及有效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经治疗护理,所有病例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深静脉管腔完全再通(14例)或部分再通(2例),无复发及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不仅需要有效的临床治疗,而且应加强孕产期的护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介入导管溶栓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3月在我院血管外科治疗的5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为本实验的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均给予介入导管溶栓的治疗方法,观察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溶栓以后患者患侧大腿周径-健侧大腿周径平均值为1.67±1.32cm、患侧小腿周径-健侧小腿周径平均值为1.47±0.82cm,均明显小于手术前,差异明显(P〈0.05);患侧小腿消肿率为94.2%;血管完全再通率为86.5%。结论介入导管溶栓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同时能够降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手术安全性高,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超过7d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溶栓效果,探索治疗方案。方法对18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溶栓抗凝为主的非手术疗法,观察超过7d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结果108例病程超过7d的患者症状、体征在2周内消失或明显缓解,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有血栓形成的相关血管再通或部分再通。结论打破传统的溶栓时间限制观念,超过7d的溶栓仍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8.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一种严重而具有潜在危险的疾病,如未得到及时和适当的治疗易发展为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引起患肢肿胀、溃疡和坏疽,甚至发生肺栓塞造成死亡。90%以上PE患者来源于深静脉血栓,80%PE患者起病时无明显临床症状,是严重的致死性并发症。我科2008年9月开始,选择有肺动脉栓塞高危因素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经皮经股静脉穿刺植入下腔静脉滤器后患侧股动脉留置导管溶栓治疗3例,取得了预防肺动脉栓塞的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高亮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254-255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置管溶栓治疗对急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血管再通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郸城县人民医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68例行溶栓治疗的急性下肢静脉血栓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周围静脉置管溶栓治疗,观察组接受深静脉置管溶栓治疗,比较两组血管再通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周围静脉置管溶栓法相比,深静脉置管溶栓法能够提高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血管再通率,降低溶栓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卒中监护病房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及治疗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4年4月我院卒中监护病房发生的32例DVT临床资料。结果我院监护病房并发DVT的发生率为6.1%,经溶栓抗凝等治疗及相关护理,27例完全再通,4例部分再通,2例遗留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结论卒中监护病房并发DVT护理应以预防护理为主,对已形成的DVT应围绕治疗(溶栓、抗凝或扩容)进行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