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层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的薄弱环节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黄丽娟  任珊娜 《全科护理》2008,(30):1861-1861
为了提高再生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质量,采取更新理念,建立清洁三部曲;规范清洗流程,强化管理,合理使用酶制剂;用放大镜检查及细菌内毒素监测再生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等措施,以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再生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质量,采取更新理念,建立清洁三部曲;规范清洗流程,强化管理,合理使用酶制剂;用放大镜检查及细菌内毒素监测再生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等措施,以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随着胃肠内镜广泛应用于临床,它不仅提高了诊断水平,而且还提高了部分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水平。由于胃肠内镜材料特殊,构造精密,管腔多,不能使用高压蒸汽消毒和环氧乙烷消毒,通常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或灭菌。胃肠内镜消毒不严不仅会引起幽门螺旋杆菌、结核杆菌等细菌感染的危险,而且还会引起肝炎、艾滋病等疾病,  相似文献   

5.
内镜清洗消毒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镜在临床诊断和治疗方面应用广泛,但由于内镜构造精细、管道细长、弯角狭小、材质特殊、许多部件不耐高温,给清洗消毒工作带来诸多困难.内镜如果消毒不严,可能会造成幽门螺杆菌、结核杆菌、乙肝病毒、丙肝病毒甚至艾滋病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医源性传播[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床手术精密医疗器械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办法。方法通过流程化管理和特殊处置方法,对本医院临床精密医疗器械进行规范化管理。结果结果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处理102 010件。通过对精密医疗器械的规范化管理,使其临床使用满意度达99.89%。结论对精密医疗器械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可有效保障精密医疗器械的良好工作状态,有助于提高手术质量,同时也降低了精密医疗器械维修的成本。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医疗器械清洗中使用的酶类清洗剂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要求必须对内镜采用多酶清洗剂进行清洗.酶类清洗剂种类繁多,质量要求、企业生产标准和产品规格各不相同,这给选择酶类清洗剂造成了许多困难.为在医疗器械清洗消毒过程中合理应用酶类清洗剂,我们根据市场上酶清洗剂的作用特点、种类、重要性、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提出合理选择酶清洗剂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麻醉喉镜清洗消毒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组织,确立“提高麻醉喉镜消毒管理质量”课题,对品管圈应用前麻醉喉镜消毒管理质量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并组织实施.比较品管圈实施前后麻醉科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满意度和喉镜清洗消毒的合格率.结果 应用品管圈后,麻醉科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满意度分值由(95.55±1.91)分提高到(98.12±0.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7,P<0.01).麻醉喉镜的清洗消毒合格率由83.3%提高到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5,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开展后,护士参与管理的意识增强,能力得到了提升,促进了麻醉喉镜消毒质量的持续改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医院消毒质量监测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医院消毒质量状况,以便改进和提高。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医院近3年消毒质量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结果3年共监测5033份,合格4601份,平均总合格率91.42%,2006~2008年合格率依次为82.70%、93.20%、98.32%。结论通过加强消毒质量监测及持续改进,消毒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医务人员手和室内空气合格率仍偏低,需进一步重点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东至县医院消毒质量状况,以便改进和提高。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医院近3年消毒质量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3年共监测4 454份,合格4 269份,平均总合格率为95.85%,2007-2009年合格率依次为92.23%、95.77%和98.63%。结论通过加强消毒质量监测及持续改进,消毒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医务人员手合格率偏低,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改进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流程,以提高消毒效果和医院感染防控效果。方法通过细菌定量检测和医院感染监测方法,对改进内镜清洗消毒流程的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改进前消化内镜和活检钳消毒效果合格率分别为75.0%和78.1%,消化内镜诊疗患者医院感染率为1.0%。改进清洗消毒流程后,消化内镜和活检钳的消毒效果合格率分别98.0%和100.0%,消化内镜诊疗患者未发生医感染病例。结论改进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流程有效提高了消毒效果和医院感染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12.
根据《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要求,软式内窥镜的清洗消毒要在清洗槽内进行,即便是使用清洗消毒机,也要在手工清洗、酶洗后方可入机。清洗消毒槽各医院的制作、设计有所不同,有不锈钢、有机玻璃、塑料、瓷砖镶砌的多种多样槽。使用中发现,由于受房间面积限制,胃、肠镜清洗不能做到分池;有的洗槽太宽,消毒液用量大。为此,我们针对上述存在问题,自行设计了不锈钢内镜清洗槽。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中医诊疗活动在临床开展越来越广泛,中医药事业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而中医诊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是中医诊疗活动中的重要一环,其清洗、消毒、灭菌问题也不容忽视[1],主要问题包括针刺类器械清洗、消毒、灭菌缺乏规范性,火罐清洗、消毒、灭菌力度不够,刮痧板材存在清洗、消毒、灭菌缺陷,以及清洗、消毒、灭菌管理制度亟待完善,本文浅谈存在的上述4种问题及其改进措施。1 存在的问题1.1 针灸针清洗、消毒、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提高内镜器械清洗消毒质量的有效措施,保证灭菌质量。方法运用流程管理改进内镜器械清洗消毒时机、流程,提高内镜器械清洗消毒质量。结果 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清洗内镜器械1 000余次,改进流程管理前后,不合格率由4.38%降至1%,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严格并细化手术室内镜器械清洗消毒流程,建立健全手术室内镜器械清洗消毒的各项规章制度,是预防内镜手术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正>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是影响其灭菌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彻底清洗使用后器械上的污渍是保证灭菌成功的关键〔1〕。医疗器械上任何有机污物的存在,都会起到保护微生物的作用,影响消毒灭菌效果〔2〕。因此,医疗器械使用后进行彻底的清洁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医疗器械包的质量,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对全院各科室包括医院下属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所有医疗器械由传统分散式管理改为集中式管理。结果基层医院医疗器械集中式管理,延长器械寿命、节约成本,提高消毒灭菌质量,控制医院感染,加强职业防护,减少职业危险。结论医疗器械集中式管理较传统分散式管理更为科学。  相似文献   

17.
<正>消化内镜作为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医疗仪器,已经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内镜。其内部结构精细复杂,软而长,有细长小孔、交叉连接、盲端、锐角、阀门,有吸附材料,怕热,病原微生物容易残留。有研究表明在患者使用后,内镜上病原微生物载量为106~109 cfu,国内外文献调查研究也表明,内镜管理存在清洗人员知识缺乏、操作不规范、重视不够等问题,因此内镜相关感染风险日益增高〔1-4〕。我国的内镜清洗消毒管理一直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  相似文献   

18.
医疗器械清洗是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疗器械灭菌前过程管理的重要环节,清洗是否彻底关系到医疗护理管理安全。医疗器械的清洗是否达到洁净要求,达到洁净程度的依据是什么,如何判断医疗器械清洗的质量,成为各级医院在消毒供应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监控器械清洗洁净质量,关系到复用器械灭菌品质。一直以来,医疗器械清洗洁净度检测都没有统一规范方法,基本靠肉眼观察或隐血试验,既不客观,也比较粗糙。为掌握医疗器械清洗质量,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引进清洗监测制品血迹残留试验盒,对清洗后器械清洗效果进行监测并取得一定经验。  相似文献   

19.
医院消毒管理中的薄弱环节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我国卫生部连续颁发加强对医院消毒、控制医院感染管理的文件后,医院普遍提高了对消毒工作的重视,但在监督检查中仍发现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现介绍于下,以引起有关人员重视。  1医院消毒管理中的薄弱环节11购进消毒药械的管理制度待完善按规定,我国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或卫生部向生产单位颁发的消毒药械卫生许可证才是有效的。卫生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并每年复核。此外,销售的消毒药械应有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明。监督检查发现,由于医院对有关内容未作明确规定,购进的消毒药械中,有的无卫生许可证,有的卫生许可证已过有效期或未复核,有的是…  相似文献   

20.
庞敏 《全科护理》2013,(32):3049-3050
对基层医院消毒供应室工作进行现状分析,指出工作环境较差、设备老化与简陋、领导思想上不重视、护士观念落后与知识缺乏、质量管理控制落后、护士防护意识淡薄等是基层医院消毒供应室工作存在隐患的原因,提出加强供应室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加强复用器械各环节的质量管理、完善各项监测管理制度等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