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影响儿童免疫规划的因素.方法 抽取2个居民小区的1 205名0~7岁儿童,采用相关知识问卷及核查疫苗接种记录的方式,对入组儿童的疫苗接种情况、居住地变更情况、父母文化程度、家长对接种疫苗的态度以及家长免疫规划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做详细调查.结果 2个小区0~7岁儿童计划免疫建卡率为93.61%;五苗的接种率分别为麻疹类疫苗96.38%、卡介苗96.33%、脊髓灰质炎疫苗95.87%、乙肝疫苗94.29%、百白破疫苗96.01%,"五苗"全程接种率为94.59%.结论 0~7岁儿童的计划免疫现状较好,但流动儿童与本区常住儿童相比疫苗接种率和"五苗"全程接种率均较低.所以,应加强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的宣传教育工作,以减少相应传染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0~2岁儿童家长有关风疹的知识、态度及行为,探讨风疹宣传干预的有效措施,为制定风疹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0~2岁儿童家长300人,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0~2岁儿童家长对风疹知识知晓率较低,不同学历、居住地家长对风疹认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学历=33.609,P学历0.05;χ2居住地=19.500,P居住地0.05),与家庭收入正相关(r=0.256,P0.05)。被调查儿童含风疹成分疫苗第1剂次实际接种率91.4%、及时接种率62.4%,第2剂次实际接种率82.2%、及时接种率32.9%。结论 0~2岁儿童家长对风疹认知较差,其认知、态度及行为受学历水平、现居住地和家庭收入影响。儿童风疹疫苗及时接种率较低,应采取多渠道措施加强风疹防控宣传。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清新县预防接种门诊儿童乙型肝炎疫苗及时接种率,全程接种率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两样本之间的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 乙型肝炎疫苗应种儿童人数4207人,其中本地儿童2353人,流动儿童1854人,及时接种率:首针90.18%(本地儿童90.74%,流动儿童89.48%),第二针97.50%(本地儿童97.62%,流动儿童97.34%),第三针93.68%(本地儿童94.60%,流动儿童92.50%),全程及时接种率为83.15%(本地儿童85.00%,流动儿童80.79%,χ2=1.20,P≥0.05),全程接种率91.49%(本地儿童92.61%,流动儿童90.08%,χ2=0.38,P≥0.05).乙型肝炎疫苗不及时接种的原因:首针不及时接种主要是新生儿出生后有疾病、低体重(<2.5kg)、早产儿等禁种/缓种,其次为医护人员重视不够及未住院分娩;第二针不及时接种主要为家长不重视(忘记接种时间或工作忙),其次孩子有病及不知什么时候接种;第三针不及时接种主要为家长因素/或小孩有病,其次为接种单位未及时安排接种.结论 加强专业人员培训、管理,增强责任心,加大宣传力度,加强预防接种通知,提高家长认识及重视,提高乙型肝炎疫苗及时接种率及全程接种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昌宁县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接种及乙肝感染现状,评价乙肝疫苗基础免疫状况,为下一步采取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970名5岁及以下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 Ag)、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抗体(HBs Ab)检测。结果全县5岁以下儿童预防接种证建证率为99. 79%;乙肝首针及时接种率为83. 81%,随年龄增长,乙肝首针及时接种率成下降趋势; 1针、2针乙肝疫苗接种率各年龄组间为99. 56%~100. 00%; 3针接种率在96. 90%~100. 00%之间,2人进行加强免疫; HBs Ag阳性率为0. 31%; HBs Ab阳性率为72. 20%,各年龄组在59. 29%~89. 43%之间,随年龄增长,表面抗体呈下降趋势;各地区之间乙肝首针及时接种率、乙肝疫苗3针接种率、乙肝抗体阳性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 780,P <0. 05;χ2=10. 78,P <0. 05;χ2=34. 511,P <0. 05);男女间乙肝首针及时接种率、表面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 122,P <0. 05;χ2=22. 706,P <0. 05)。民族间首针及时接种率、1针接种率、2针接种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 336,P <0. 05;χ2=26. 742,P <0. 01)。结论昌宁县乙肝疫苗基础免疫取得一定成效,建证率、1针接种率、首针及时接种率、2针及3针接种率较高,乙肝感染率较低,但乙肝保护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强化免疫率较低。应对5对以下儿童进行乙肝疫苗强化免疫及查漏补种工作,以巩固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探索促进相关工作的干预措施,为流动儿童免疫规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拦截法对前来接种疫苗的流动儿童家长进行包括干预需求、疫苗使用、传染病知识等基线调查,随后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播放宣传短片、举办知识讲座等方式实施健康干预。干预后使用相同的问卷再次进行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并在项目实施前及实施1年半后对辖区流动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和二类疫苗的接种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接受问卷调查的530名对象中,91.7%的人群表示有了解预防接种知识的需要;67.5%的人希望是在孩子刚出生时获得相关知识;干预前后对免疫规划相关知识知晓率由24.2%提高至7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3.08,P<0.05)。辖区流动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一类疫苗)的全程接种率从71.46%提高至9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8.87,P<0.05)。二类疫苗的接种率也显著提高。结论流动儿童家长普遍对免疫规划健康教育有需求,开展免疫预防知识宣传,提高流动儿童家长参与免疫预防的自觉性、主动性,是提高流动儿童接种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甘肃省1~59岁人群乙型肝炎疫苗(HepB)接种情况,为乙肝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确定1~59岁调查对象,对抽样人群HepB接种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甘肃省1~59岁人群HepB接种率为48.18%,其中1~4岁儿童为89.37%,10~14岁儿童为55.40%,15~59岁人群仅为10.99%,HepB接种率呈现随年龄年龄增加而降低;托幼儿童接种率高于散居儿童,农民最低,医务人员接种率为46.15%;不同职业人群HepB接种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14岁儿童HepB首针及时接种率为46.79%,2岁儿童最高为72.81%;HepB首针及时接种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结论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出生的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高,15岁以上人群接种率低,要加速我国控制乙肝步伐,必须提高重点和高危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包头市东河区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方法:调查东河区1~6岁常住儿童202名及流动儿童198名,根据卫生部标准统计接种记录,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流动儿童的建证率、卡介苗(BCG)、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百白破联合疫苗(DPT)、麻疹减毒活疫苗(MV)接种率分别为59.4%、53.2%、52.6%、57.4%,均低于常住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动儿童的四苗全程接种率:Hep B(流行性脊髓膜炎)首针及时、Hep B全程的接种比例分别为41.8%、47.2%、42.6%,远远低于常住儿童的81.4%、86.9%及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相对较低,这跟其家长的文化程度、对免疫预防知识的了解程度等有着直接关系,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健康教育在计划免疫工作中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健康教育使儿童家长了解计划免疫知识,促进计划免疫工作开展。方法以多种形式对2007年在我院产科住院的1400名产妇及辖区内0-7岁1800名儿童的家长开展计划免疫知识宣教。结果辖区内计划免疫知识知晓率达到99﹪,新生儿建卡、建证率100﹪,新生儿乙肝和卡介苗首针接种率达到100﹪,及时率达到98%以上。流动儿童建卡率达到100%。结论健康教育使计划免疫工作开展顺利,提高了新生儿建卡率和流动儿童接种率,有效地控制了相关传染病发生,提高了儿童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南通市消灭脊髓灰质炎免疫策略效果。方法 :根据 1980~ 2 0 0 0年南通市计划免疫资料 ,通过EXCEL电子表格计算历年来脊髓灰质炎疫苗 (OPV )常规免疫接种率、校正接种率、调查接种率、流动儿童接种率、强化免疫接种率、核查服苗率 ,除用上述指标分别评价基础免疫、强化免疫外 ,还用出生队列分析评价强化免疫。结果 :1980~ 2 0 0 0年OPV基础免疫报告接种率、校正接种率、调查接种率均在 90 %以上 ,0~ 7岁流动儿童OPV基础免疫接种率在 88.94%~ 97.6 8% ,1998~ 2 0 0 0年度寄外儿童与寄内儿童OPV接种率在统计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1990~ 2 0 0 0年强化免疫报告接种率均大于 95 % ,出生队列分析表明 0岁组儿童漏种率较高 ,漏种儿童的比例逐年下降。结论 :南通市OPV的免疫接种率稳定在高水平 ,免疫策略达到预期效果 ,提示做好流动儿童免疫接种将是今后免疫策略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时孝丽 《当代医学》2013,(1):160-161
目的探讨系统化健康教育在儿童计划免疫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6月128名计划免疫接种儿童家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儿童家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名。对照组给予常规接种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化健康教育,观察两组儿童的及时预防接种率、家长对接种知识掌握情况和对计划免疫接种的信心、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儿童计划免疫及时接种率为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81%(P<0.05)。观察组儿童家长掌握情况、计划免疫接种信心和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化健康教育有效提高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提高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的认知水平和对接种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分析儿童计划免疫与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率以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在我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预防接种门诊中进行免疫接种的儿童共2860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通过对所有适龄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以及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乙肝疫苗接种率,并分析其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在2017年至2018年儿童乙肝疫苗总全程接种人数2774例,接种率为96.99%,其中HepB1及时接种人数2660例,接种率为95.89%,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户籍儿童的全程接种率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率受到出生地、户籍、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对比广州市黄石街实施社区卫生服务属地管理前后0~3岁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情况、儿童家长计划免疫和传染病知识知晓率变化,分析影响儿童及时接种的因素,探讨社区卫生服务属地管理模式对儿童计划免疫和传染病控制工作的意义。方法采用PPS抽样的方法,对黄石街0~3岁儿童及家长进行调查。结果黄石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社区卫生服务属地管理前后卡介苗、脊灰疫苗、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成分疫苗和乙脑疫苗“六苗”的全程接种率分别为90.00%、97.50%,全程接种及时率分别为84.76%、95.00%。实施属地管理前后儿童家长计划免疫和传染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6.46%、93.16%。影响儿童及时接种的因素包括家长对疫苗及传染病的认识、间隔时间、接种次数等因素。结论实施社区属地管理对提高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控制辖区传染病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吴忠市区流动儿童免疫接种情况.方法 2008年6月对吴忠市区0~6岁儿童免疫接种及其家长免疫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共调查0~6岁流动儿童65名,建卡率93.85%,建证率92.31%,卡证相符率92.31%;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麻疹疫苗、乙型肝炎疫苗单苗合格接种率分别为93.85%、92.31%、92.31%、93.85%、93.85%.儿童家长免疫接种知识来源于预防保健医生(占93.85%).结论 要高度重视流动儿童的免疫规划管理工作,加大免疫规划宣传力度,提高流动儿童家长预防保健意识和免疫规划的知晓率,提高流动儿童免疫规划接种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在计划免疫中的具体应用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计划免疫的180名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名,对照组给予常规接种预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儿童及其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儿童疫苗接种预防情况和儿童家长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儿童疫苗接种率(100.0%)和儿童家长满意率(98.9%)均高于对照组(93.3%、9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常规接种预防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计划免疫儿童接种率和儿童家长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5.
林华贵 《吉林医学》2012,(1):145-146
目的:探讨2009年东莞市石龙镇麻疹强化免疫效果。方法:对8个月~14周岁的(1994年2月29日~2008年6月30日出生)儿童实施一次麻疹强化免疫并分析免疫结果,同时调查免疫后的麻疹发生情况。结果:全镇摸底调查接种率为97.6%,快速调查接种率为97.5%;免疫前后接种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保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9年6月-2010年12月全镇麻疹发病率为0,疫情得到较好控制。结论:强化接种可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降低麻疹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脑性瘫痪(脑瘫)患儿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现状。方法选取2007年10月—2009年6月在我院儿童康复中心接受治疗的脑瘫患儿28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本地患儿98例,外地患儿187例;根据诊断脑瘫时的年龄分为0~个月组68例,3~个月组71例,6~个月组73例,9~12个月组73例。调查患儿12月龄内完成卡介苗(BCG)、脊髓灰质炎减毒疫苗(OPV)、百白破联合疫苗(DPT)、麻疹疫苗(MV)及乙型肝炎疫苗(HepB)的接种情况;患儿家长对预防接种的必要性及不良反应的认识;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85例脑瘫患儿的建卡率为98.6%(281/285),卡疤率为95.1%(271/285);BCG、OPV、DPT、MV接种率分别为98.6%(281/285)、60.0%(171/285)、61.4%(175/285)、59.3%(169/285);四苗全程接种率54.7%(156/285),HepB首针及时接种率96.8%(276/285),HepB全程接种率60.0%(171/285)。本地患儿组和外地患儿组BCG、OPV、DPT、MV、四苗全程及HepB全程接种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诊断年龄组患儿OPV、DPT、MV、四苗全程及HepB全程接种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家长对预防接种的必要性及不良反应认识情况好51例(占17%),认识情况一般96例(占33.7%),认识情况不好138例(占48.4%)。仅1例出现轻度发热,因OPV疫苗引起,合并癫痫的45例脑瘫儿的癫痫发作与预防接种无直接关系。结论脑瘫患儿尤其是外地的,计划免疫完成率低,流动性、部分医务人员及家长对脑瘫接种后不良反应不恰当的评估是影响接种率的主要因素,应建立法规性文件防止因各种非正常因素导致的脑瘫患儿接种率的下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2012年淄博市临淄区0~4岁儿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现状。方法:采取单纯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2个镇(街道办事处)24个村(居)0~4岁儿童720名,入户调查其建卡、建证率及卡证符合率,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基础免疫接种率和加强免疫接种率,首针乙肝疫苗和麻疹成分疫苗接种及时率。结果:0~4岁儿童建证率达100%,建卡率达99.58%,卡证符合率达98.89%;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基础免疫接种率均达95%以上;加强免疫接种率随年龄增大而下降,麻疹成分疫苗接种率最高达98.33%,4岁脊灰疫苗接种率最低达93.75%;首针乙肝疫苗接种及时率达96.53%,但近几年呈逐年下降趋势,而麻疹成分疫苗首针接种及时率达91.25%,且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临淄区适龄儿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均达国家要求,但大年龄组儿童接种率相对较低,需查找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进一步提高接种率和接种质量,保护儿童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相城区0~6月龄儿童家长对非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预防保健科首次建立预防接种证的2 200名0~6月龄儿童家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基本资料、非免疫规划疫苗知识、接种意愿等资料,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本研究共回收问卷2 103份,有效问卷2 093份,有效回收率为99.52%。家长文化程度、儿童户籍地、是否知晓非免疫规划疫苗、是否知晓非免疫规划疫苗和免疫规划疫苗的区别、是否有必要接种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非免疫规划疫苗是否安全、对非免疫规划疫苗价格接受程度是0~6月龄儿童家长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知晓非免疫规划疫苗,认为完全有必要、部分有必要、没想好是否要接种非免疫规划疫苗,认为接种非免疫规划疫苗安全,对非免疫规划疫苗价格接受程度在200~499元、500~999元、≥1 000元是0~6月龄儿童家长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意愿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0~6月龄儿童家长对非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意愿较高,对非免疫规划疫苗的认知和接...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青海省儿童预防接种及监护人对预防接种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KAP),促进青海省免疫规划工作发展,提高免疫服务工作质量,为制定免疫规划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化隆、循化、共和、海晏4个项目县采取入户调查的方法对724名儿童及监护人,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接种率和KAP调查。结果乙肝疫苗24 h内首针及时接种率77.4%;93.9%的家长认为接种疫苗对孩子有好处,66.0%的家长知道孩子出生后需要接种疫苗;82.5%的家长认为接种疫苗可以预防疾病,72.2%的家长不知道孩子出生时需要接种乙肝疫苗,46.4%的家长不知道孩子出生后需办理预防接种证。结论应加大免疫规划工作的相关法规的宣传以及免疫规划配套政策的执行力度,提高乙肝及时接种率和其它疫苗的接种率,提升儿童家长/监护人对疫苗针对疾病的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流动儿童免疫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索促进相关工作的干预措施,为流动儿童免疫规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流动儿童监护人免疫规划需求、疫苗接种、疾病预防等相关知识进行基线调查,随后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家长课堂、播放宣传短片等方式实施健康干预。干预后使用相同的问卷再次进行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并在项目实施前和实施1年半后对辖区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和部分二类疫苗的接种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接受问卷调查的383名对象中,84.5%的监护人表示有了解预防接种知识需求,干预前后对免疫规划相关知识知晓率由10.4%提高至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辖区内流动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一类疫苗)的全程接种率从59.27%提高至9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类疫苗的接种率也显著提高。结论针对流动儿童监护人的免疫规划干预措施效果显著。提示免疫规划工作应重视流动儿童,加大对流动人群的免疫规划宣传力度,提高对免疫规划的知晓率,提高流动儿童家长参与预防接种的自觉性、主动性,是提高流动儿童接种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