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经耳咽管鼓室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难治性突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耳咽管鼓室注入曲安奈德治疗经常规方式治疗无效的难治性突发性聋(sD)的疗效.方法 对23例常规方法 治疗无效的SD患者采用经耳咽管鼓室径路隔日一次注入曲安奈德0.2mL(40mg/mL)共5次,用药期间密切观察患者主观感觉的变化情况,23例患者于治疗完成后2d复查纯音测听.结果 痊愈2例,显效7例,0.25~4kHz听阈平均提高36.8dB;无效14例;有效率为39.13%.结论 经耳咽管鼓室注入曲安奈德治疗难治性突聋疗效显著,对于常规方法 治疗无效的难治性突聋患者再次提供了治疗的机会,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耳后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方法65例突聋患者分为耳后注射组(32例)和鼓室给药组(33例),除常规治疗外,两组分别经耳后注射和鼓膜穿刺给予地塞米松0.5 mg,1次/3 d,疗程14 d。结果耳后注射组和鼓室给药组听力改善分别为(13.2±8.6)dB 和(14.6±11.1)dB,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良反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突聋患者耳后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效果明显、操作简单、不良反应低,可作为鼓室给药有禁忌时的备选疗法。 相似文献
3.
4.
球后注射曲安奈德治疗Graves眼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长效糖皮质激素曲安奈德治疗Graves眼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用曲安奈德10 mg行患眼球后注射,两周1次,5次为一疗程,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1个月观察记录症状及眼征情况.结果治疗195例324眼,治疗前后平均眼球突出度分别为(17.6±2.6) mm和(14.8±1.5) mm,相差非常显著(P<0.01),眼球突出回退率为85.2%(276/324);平均睑裂宽度分别为(12.2±1.8) mm和(9.3±1.2) mm,相差非常显著(P<0.01),睑裂高度回缩率为87.7%(284/324);61只视力下降眼中,53只眼(86.9%)视力改善;76例斜视和复视者,17例(22.4%)消失,35例(46.1%)得到改善,24例(31.6%)无明显变化;绝大部分患者畏光流泪、眼胀眼痛等症状及结膜充血水肿、眼睑水肿等体征得到明显改善或消除.结论球后注射曲安奈德对Graves眼病的眼征具有明显改善或消除作用,副作用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王涌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4,(3):274-275
目的观察球后注射曲安奈德(TA)治疗急性视神经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急性视神经炎患者81例(84眼)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43眼)予TA球后注射治疗、对照组39例(41眼)予地塞米松注射液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球后注射TA是治疗急性视神经炎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球后注射曲安奈德佐治原田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11例(22眼)初发原田病患者,给予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1周后减量口服,共4个月,期间辅以间断球后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每20 d 1次,共10次,随访观察18个月.结果 治疗后最终视力:0.8~1.0者12眼,0.6~0.8者8眼,2眼视力维持在0.5;球后注药发生眼睑皮下瘀血2眼,疼痛感4眼.注药后平均眼压为15.64 mmHg,未发生高眼压.全身用药疗程结束后复发3例(6眼),及时球后注射曲安奈德后视力恢复.随访至18个月均无复发.结论 球后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佐治原田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马文豪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8,30(3):456-456
目的探讨球后注射曲安奈德治疗中度活动性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36例49眼中度TAO予球后注射曲安奈德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畏光、流泪、眼球突出,眼睑肿胀、上睑退缩和复视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或减轻,有效率为80%~100%。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曲安奈德球后注射治疗中度TAO无严重糖皮质激素全身副作用和局部注射并发症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治疗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的最佳给药途径.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患者43例分为静脉组22例,给予静脉注射地塞米松;鼓膜穿刺组21例,给予耳后乳突区皮质下注射甲泼尼龙.结果 静脉组和耳后注射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3.64%和80.9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突发性耳聋患者耳后注射糖皮质激素用量少,靶向性好,疗效显著,作为一种新型的给药方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寻求治疗四肢湿疹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00例四肢湿疹患者采用穴位注射加口服抗组胺药物治疗.结果:总有效率100%.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评价局部注射曲安奈德和口炎清颗粒治疗MJAU的疗效。方法将确诊的58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均予以局部封闭曲安奈德加口炎清颗粒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维生素C口服及局部西瓜霜涂布。两组治疗1年后分别对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1年后,治疗组治愈率为93.3%,对照组为3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曲安奈德局部注射加口炎清颗粒是治疗MJAU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将曲安奈德加入复方氯已啶含漱液中治疗各型口腔扁平苔藓以及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治疗溃疡型口腔扁平苔藓。方法:80例OLP患者,随机抽样平分,试验组若伴发溃疡者予以4%曲安奈德局部封闭,用维生素E涂患处。4%碳酸氢钠液含漱和用曲安奈德加入复方氯已啶中交替含漱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强的松15mg,清晨顿服,服两天停五天,后逐渐减量至5mg/d,然后停药,用药2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月后比较2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时间对照组的病损多无愈合,无效35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曲安奈德加入复方氯已啶中含漱治疗各型口腔扁平苔藓以及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治疗溃疡型口腔扁平苔藓具有较好的短期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TA)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玻璃体腔注射TA的92只眼分别于术后第1、3、7、30、60、90天行眼压、视力、裂隙灯及间接眼底镜检查,术前及术后30 d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结果 92只眼中,术后眼压高者19只眼,给予5 g/L噻吗洛尔眼液点眼,7 d后14只眼眼压恢复正常;2只眼控制在4 kPa以下,持续用药2个月后降至正常;3只眼眼压在注药后2个月才出现高眼压,联合用药后1只眼眼压仍在3.47~4.67 kPa.8只眼术后第1天出现前房闪辉,第2天消失.2只眼术后第1天出现前房积脓,玻璃体腔混浊,经局部及全身抗炎治疗,局部应用复方托吡卡安散瞳,1周后炎症消退.3只眼术后第1天发现视网膜局部小片状出血.本组病人未出现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白内障等严重并发症.5只眼在注药后3个月黄斑水肿复发,给予二次注药.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TA后并发症主要有高眼压、炎症反应、视网膜毒性及黄斑水肿复发,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曲安奈德(TA)注射液在玻璃体手术中辅助剥除玻璃体后皮质的作用.方法 行玻璃体切割术病人148例(152只眼),手术中在切除轴心及后段玻璃体后,向玻璃体腔注入40 g/L的TA混悬液0.02~0.03 mL,使之尽可能与残存玻璃体皮质接触吸附,将黏附TA颗粒的玻璃体皮质切除.结果 TA辅助玻璃体切割术中清晰可见TA白色颗粒黏附于残留玻璃体皮质,易于剥除玻璃体后皮质;术后炎症反应轻,未出现眼压升高、晶状体混浊加速、眼内炎等并发症.结论 TA辅助玻璃体切割术可清晰地显示透明的玻璃体,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16.
用声频共振耳聋治疗系统仪治疗突聋52例、52耳,并与右旋糖苷相对照,治愈率为34.92%,有效率为84.62%,对照组分别为14.71%和72.06%,差异有显著性(P<0.05)。声频共振治疗仪输出的声、频、热、电、磁叠加共振效应与药物相配合,能加速改善耳蜗及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提高治疗突聋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鼓室注射桉柠蒎肠溶软胶囊联合曲安奈德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将105例(137耳)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68耳)与对照组(53例,69耳),患者在治疗前后均行纯音听阈及声导抗检测。二组患者均给予口服大环内酯类药物2周,曲安奈德喷鼻4周。观察组患者同期给予鼓膜穿刺抽出鼓室积液后鼓室内注射桉柠蒎肠溶软胶囊联合曲安奈德。对照组患者给予鼓膜穿刺抽出鼓室积液后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9.71%高于对照组66.67%。观察组纯音听阈改善率为86.76%明显高于对照组改善率57.97%( P<0.05);声导抗检测改善率为92.65%,明显高于对照组改善率63.77%(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鼓室注射桉柠蒎肠溶软胶囊联合曲安奈德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方法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8.
利多卡因星状神经节阻滞辅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星状神经节阻滞(SGB) 辅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0例突发性耳聋病人分为2组.对照组42例采用加压氧和扩血管药、糖皮质激素常规治疗;治疗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患侧加用SGB治疗,两组治疗均14 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1.20%,对照组为61.9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18,P<0.05).结论 利多卡因SGB是目前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有效辅助措施. 相似文献
19.
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黄斑水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TA)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引起的黄斑水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经散瞳间接眼底镜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及眼底血管荧光造影(FFA)检查证实为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病人35例35只眼(其中人工晶体眼9例9只眼),玻璃体腔内注射40 g/L的TA 0.1 mL及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随访3~10个月,观察视力、眼压、晶状体、炎症反应、眼底情况,OCT检查视网膜厚度改变,FFA检查黄斑区毛细血管渗漏情况.结果 治疗1、2个月时,所有患眼视力提高,在FFA指导下分次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最终随诊视力0.3~0.4占48.6%,视力≥0.5占28.5%,与治疗前比较97%患眼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3%患眼视力无改善,无视力下降.3只眼在注药后1~3周眼压先后出现不同程度升高,达到3.1~4.3 kPa,2只眼在注药后第2、3天时出现下方局限性视网膜下小片状出血; 3只眼注药后第3天出现前房炎症细胞,积脓1 mm,3只眼均为人工晶体眼,1周内炎症细胞消失.所有病人晶状体未受影响.结论 玻璃体腔内注射TA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可以有效治疗RVO引起的黄斑水肿,提高视力,部分病人可出现高眼压、黄斑水肿复发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杏丁注射液对突发性耳聋病人血液流变学和血清SOD活性、LPO含量的影响。方法将15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杏丁注射液治疗组86例,对照组66例,检测各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血清SOD活性和LPO含量。结果突发性耳聋病人杏丁注射液治疗组有效率为89.53%,对照组74.24%(P<0.01),经杏丁注射液治疗后血液粘度下降、血清SOD活力提高、LPO含量下降,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杏丁注射液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有效药物,能改善突发性耳聋病人的血液流变学,并具有清除自由基提高SOD活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