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卫贤 《中外医疗》2011,30(15):53+55-53,55
目的 探讨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的分析2005年5月至2010年7月发生脂肪栓塞综合征15例.将其分为A组和B组:A组在治疗早期即给予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200mg);B组给予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100mg).结果 经过早期诊断和及时的处理,14例患者全部治愈,1例死亡.结论 FES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及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应用对脂肪栓塞综合征的预防效果。方法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成四组:A组为低分子右旋糖酐组、B组为甲泼尼龙组、C组为甲泼尼龙及低分子右旋糖酐联用组、D组为空白组。四组均采用油酸静脉注射诱发脂肪栓塞综合征,A组、B组、C组在静脉注射油酸前均接受相应药物的预防性使用。观察四组动物各个时间点肺组织病理变化、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白细胞、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等指标。结果检查结果显示各用药组对脂肪栓塞综合征都有预防作用,C组效果优于A组、B组;B组效果优于A组。结论甲泼尼龙及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应用能阻断脂肪栓塞综合症的某些病理生理环节,可以用于预防脂肪栓塞综合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伴骨折的高危病人中药物预防脂肪栓塞综合征(FES)的疗效。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根据预防方法的不同,将损伤严重度评分(ISS)>16的1481例骨折病人分为四组: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地塞米松组、低分子右旋糖酐组、地塞米松组及空白组,观察ISS、FES发病率及死亡例数,然后进行两两对比分析。结果:共发生13例FES,死亡2例,各组ISS差异无显著性(P>0.05);联用组FES发病率仅0.30%,明显低于其它各组,且其差异均具显著性意义(P<0.05);而其它各组问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地塞米松能有效地预防高危病人FES发生。  相似文献   

4.
卫淑娟  王晶  吕文艳  李晶晶 《河北医学》2023,(10):1730-1734
目的:研究环孢素A联合复方皂矾丸及十一酸睾酮治疗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SAA)的疗效。方法:以回顾性分析法,观察对象为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入院的80例NSAA患者,参考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研究组给予环孢素A基础上加用复方皂矾丸和十一酸睾酮治疗,对照组行环孢素A和司坦唑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CD4+、CD8+、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水平与治疗后肝功能指标[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移酶(GGT)、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水平、总有效率、副作用(毒副作用、肝功能异常)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前CD4+、CD8+、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治疗前,两组治疗后CD4+、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水平更高,CD8+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CD4+、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  相似文献   

5.
吕丽青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8):3371-3373
目的探讨卡络磺钠联合西咪替丁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及血小板计数的影响。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夏邑县中医院收治的7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西咪替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卡络磺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水平及血小板计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红蛋白水平及血小板计数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卡络磺钠联合西咪替丁可快速、有效地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及血小板计数。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血小板计数联合凝血四项检查在肾病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鄂州市鄂钢医院收治的50例肾病综合征失代偿期患者作为观察A组,选取50例肾病综合征代偿期患者作为观察B组,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三组均接受血小板计数与凝血四项检查。比较三组凝血四项与血小板计数水平,以肾穿刺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凝血四项与血小板计数诊断肾病综合征的准确率、特异度。结果:观察A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高于观察B组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低于观察B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PT、APTT、TT、FIB水平高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计数检查、凝血四项联合检查诊断肾病综合征的准确度、特异度高于单独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计数联合凝血四项检查诊断肾病综合征的效能较高,在病情评估方面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抗病毒治疗对HIV阳性产后妇女血常规的影响。方法纳入符合条件的82例参加者,随机分为产后继续服抗病毒药物组(A组,40例)与产后停止服抗病毒药物组(B组,42例),检测并比较两组0周、4周、12周、24周、36周、48周红细胞、中性粒细胞与血小板的计数。结果 0周两组比较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0周相比,B组产后48周内各时间点红细胞计数上升,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与B组相比,A组红细胞从4周开始至48周持续降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01);A组中性粒细胞从4周开始至24周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36周至48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12周开始至48周,A组血小板计数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结论 HIV阳性产后妇女48周红细胞计数上升,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均下降;抗病毒治疗使HIV阳性产后妇女48周内红细胞上升幅度减慢,产后早期中性粒细胞明显减少,但可改善HIV阳性产后妇女血小板下降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胎粪吸入综合征(MAS)患儿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等因子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95例MAS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病情发展程度分为轻型MAS组(A组,n=65)和重型MAS组(B组,n=30);将同期分娩的100例健康足月新生儿纳入对照组(C组,n=100)。对所有受试新生儿均行血常规检验,记录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法)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栓调节蛋白(TM)、纤溶酶原激活因子(t-PA)及D二聚体(D-D)检测,记录并对比检测结果差异。结果 1产后24 h及72 h时,A、B两组PAF、WBC、TM及t-PA水平显著高于C组,且D-D、PLT水平明显低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产后24 h A、B两组在TM、PLT等指标对比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PAF、D-D、WBC及t-PA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产后72 h时,A、B两组在D-D、WBC、PLT、t-PA等指标对比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PAF及TM水平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可将PAF、D-D、WBC、PLT、tPA、TM等指标作为诊断MAS、评估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郭剑   《四川医学》2018,39(8):913-916
目的探讨脂肪乳剂在儿童卡马西平中毒治疗中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卡马西平中毒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时间2010年3月至2016年5月,其中A组26例、B组22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基础治疗、血液灌流,A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加用了脂肪乳剂,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入院时,A组和B组患儿的卡马西平血药浓度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24h、治疗48h、治疗72h后,A组患儿的卡马西平血药浓度水平均显著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在治疗24h、治疗48h、治疗72h后,两组患儿的卡马西平血药浓度水平较入院时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前,A组和B组患儿的血清ALT、AST、BUN、S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A组患儿的血清ALT、AST、BUN、Scr水平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在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血清ALT、AST、BUN、Scr水平较入院时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A组的救治成功率为100. 00%,B组的救治成功率95. 45%,两组患儿的救治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脂肪乳剂在儿童卡马西平中毒治疗中有助于尽快降低卡马西平血药浓度水平,减轻对患儿肝肾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10.
黄娟 《黑龙江医学》2021,45(17):1812-1814
目的:探讨胎母输血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7月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进行产检及分娩的8例胎母输血综合征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将其纳入A组,并在同期行胎儿血红蛋白酸洗脱实验(HBF)的161份中随机抽取45例未出现胎母输血综合征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将其纳入B组.两组均记录并比较母血胎儿血红蛋白(HBF)、胎儿及胎盘的相关特征表现,记录并比较胎儿病死率及两组活产新生儿出生时阿氏(Ap-gar)评分、血红蛋白水平、脐血pH值、体重,以及住院时间.结果:A组孕产妇HBF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胎儿胎动减少、胎心监护异常及胎儿水肿以及胎儿胎盘绒毛间出血或局灶胎盘梗死发生率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胎儿病死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新生儿住院时间长于B组,1 min Apgar评分及血红蛋白水平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气pH值及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母输血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主要为孕产妇HBF水平升高,胎儿胎动减少、胎心监护异常、胎儿水肿、胎盘绒毛间出血或局灶胎盘梗死等情况高发;胎母输血综合征胎儿病死率高,活产新生儿出生1 min时Apgar评分及血红蛋白水平低,住院时间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比较低分子肝素和枸橼酸钠2种抗凝剂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中的抗凝效果及对其安全性进行分析评价。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在肾内科及重症医学科进行床旁CRRT治疗的106例患者作为研究资料,采用双盲法,将10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低分子肝素组(A组)、枸橼酸钠组(B组),每组各53例。比较两组的抗凝有效性、安全性、出血并发症事件。结果 B组血滤器抗凝效果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血滤器使用寿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与A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A、B组血小板计数、肌酐和总胆红素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并发症事件A组、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低分子肝素相比,枸橼酸抗凝效果更佳,但在降低血小板减少症,降低出血并发症及升高血滤器的使用寿命方面,低分子肝素和枸橼酸钠都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创伤骨折并发的脂肪栓塞综合征(FES)的早期诊断及治疗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入院治疗的21例创伤性骨折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综合治疗结合甲基强的松龙早期治疗患者前、后的PaO2、SpO2、Hb、血小板和心率情况。结果:经过甲基强的松龙早期治疗与综合治疗相结合后患者的PaO2、SpO2、Hb、血小板数目均有提高,心率下降,与治疗前相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P<0.01)。结论:对于创伤骨折并发的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要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甲基强的松龙药物治疗与综合治疗相结合对于患者的痊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拔出引流管的不同时机对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15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钙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后引流管的拔出时间不同分为3组:A组65例,术后24 h拔管;B组128例,术后48 h拔管;C组22例,术后72 h拔管。比较3组的术后伤口引流量、围手术期血红蛋白水平及血小板计数、术后伤口愈合情况及髋关节Harris评分等。结果术后伤口引流量A组<B组<C组( P<0.05);3组术后血红蛋白水平及血小板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乙级愈合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4),B、C两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136),但A组明显低于C组(P=0.023);3组术后2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均高于术前,而A组低于C组(P=0.004)。结论拔管的时机不同对总失血量影响不大。术后应用抗凝药物的情况下,术后24 h拔管在伤口愈合方面优于术后72 h拔管,但因为隐性出血的积存造成功能恢复较差。术后72小时拔管患者术后2个月的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好,但存在伤口渗出的问题。相比之下术后48 h拔管似乎为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4.
刘卫强 《当代医学》2021,27(19):82-84
目的 探究雷贝拉唑钠联合氯吡格雷片治疗心肌梗死伴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心肌梗死伴消化道出血患者76例,按交替分组法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雷贝拉唑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与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雷贝拉唑钠治疗心肌梗死伴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静脉免疫球蛋白及地塞米松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儿童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57例,依据患儿治疗方式的差异性划分为两组进行对照研究,其中治疗A组行静脉免疫球蛋白治疗,治疗B组行地塞米松治疗,均在治疗前后静脉取血检测血小板计数与免疫球蛋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A组患儿在应用静脉免疫球蛋白治疗后血清Ig G显著增加,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Ig G与Ig M指标并无明显变化,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B组患儿在应用地塞米松治疗后,其血清Ig G、Ig G以及Ig M指标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性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并无明显变化,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首先静脉免疫球蛋白,可在最大程度降压其药物对于患儿机体免疫功能影响,提升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非骨折后脂肪栓塞综合征(FES)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选取129例FES中非骨折后出现FES患者5例及文献报道9例,对其临床表现、诊治方法加以总结.结果 确诊的14例非骨折后FES患者经及时抢救治疗后11例恢复正常,2例出现大脑中动脉栓塞死亡,1例因呼吸衰竭死亡.结论 非骨折后FES的诊断及治疗与创伤性FES类似,早期诊断的关键在于临床医师的警觉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3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A、B组,各15例,均接受日常康复训练,A组使用r TMS刺激患侧大脑运动皮质区(M区),后行患侧下肢FES治疗;B组使用FES治疗,不进行r TMS刺激。治疗前后评定患侧下肢Fugl-Meyer和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分。结果:治疗4周后,A组Fugl-Meyer及BB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Fugl-Meyer及BBS评分与B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 TMS刺激结合FES能进一步增强治疗脑卒中患者偏瘫下肢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高血脂疾病患者的乳糜血对血常规各项指标的检查结果所产生的影响情况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高血脂疾病确诊患者53例,再抽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资料53例,分别定义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血常规各项指标水平进行测定,并对比检测结果和检测结果阳性率水平.结果 研究组研究对象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平均血红蛋白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五项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血小板体积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研究对象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平均血红蛋白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平均血小板体积等六项血常规指标检测结果的阳性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脂疾病患者存在的乳糜血会对血常规检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王与 《当代医学》2012,(32):108-109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下肢深静脉栓塞的诱因、症状、影像学检查和治疗手段,寻找防治此严重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11年9月住院确诊的16例糖尿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肽、C反应蛋白、下肢血管造影等临床资料,并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无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A组纠正时间2~7d,平均(4.6±1.3)d,B组纠正时间2~4d,平均(2.8±0.7)d,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病史比B组更长,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均高于B组,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B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病情危重,对于病史长、血糖高、炎症指标高的患者更应该注意合并深静脉栓塞的情况发生,临床要注意预防,发现问题及时溶栓等处理,多能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紫杉醇脂质体与普通紫杉醇治疗晚期乳腺癌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8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脂质体组和普通组,每组各40例。普通组用普通紫杉醇、阿霉素治疗,脂质体组用紫杉醇脂质体、阿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缓解率、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三项指标降低率、恶心呕吐发生率、皮疹过敏反应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患者Karnofsky评分的差异。结果:脂质体组临床缓解率跟普通组相似,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脂质体组Karnofsky评分跟普通组接近,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三项指标降低率、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皮疹过敏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脂质体与普通紫杉醇治疗晚期乳腺癌效果相似,在毒副作用方面也相似,但跟普通紫杉醇相比,紫杉醇脂质体可以明显减少皮疹过敏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