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古代养生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历史上曾为中华民族的繁衍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受到了世界医学界的重视。养生古称“摄生”、“保生”、“卫生”、“道生”等,是通过各种方法和一定程序使人体的生命状态得到休养生息、滋补调理,获得最佳生命质量和功能状态,增强体质、防病祛疾以达到延年益寿、尽终天年的理论和方法。中国的传统养生学融合了哲学、医学、佛学、儒学、道学、武学、物理学、天文学、地理学等多种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并兼容了现代的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保健医学、运动医学、医学心理学、生命工程学及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一些内容,既有完整系统的养生理论和原则,如天人相应与天人合一的生命整体观,以精、气、神为基础的生命本质观,以运气与振动为特征生生不息的生命运动观,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医学是伴随和维护中华民族成长完整和成熟的科技,也是世界上既科学又哲学的一种独立不改、周行不殆的医学体系。 中药的制作既科学,又不违背自然,适应性超强,不破坏原生命结构,是特等的智慧和辩证方法论的结晶。 中药既是治疗的,又是预防的。 中医学更是中华民族本土科技仅存的硕果,它代表着中国的国魂和中华文化的光辉。[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生与死是人类一个永恒的生命主题,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命探索中,形成了乐天知命的哲学,对待生死持一种豁然达观的态度。儒家人世,善待生命,虽重生讳死、拒抗死亡,但认识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讳死不惧死,善始善终,只要人活着尽职尽责,离开人世时也是安宁的,  相似文献   

4.
<正>中医学伴随着中华文明而产生、发展,源于数千年的生活和医疗实践,其理论体系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集中体现了中国古典哲学对人自身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辨,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生命观及健康观,长于从宏观的角度把握与分析生命和疾病,从时空动态的视角研究和解决生命与健康问题,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医药学也是世界医学宝库中独具特色的财  相似文献   

5.
中药作为中华民族发展几千年的化瑰宝,在现代生物医药时代却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近日举行的“浦东创新创业周”活动中,上海中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惠永正呼吁,中国的中药专家与生命科学家应该大胆“牵手”,共同推进传统中药走向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四、“本神”篇的哲学意义中医学的发展,自古以来一直是与哲学密切联系着的。“本神”篇质朴地阐明了《内经》中的若干唯物主义哲学观点,因此从哲学角度也证明了《内经》的科学实质。关于生命的起源,本篇简而赅之指出“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德”,是一个含义很广的概念。  相似文献   

7.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阐释事物对立统一规律的一对范畴,在对中医发展的指导过程中逐渐渗透于理论之内,并成为中医理论的核心内容。所以,几千来中医学便被中国哲学包裹着发展至今,乃至理论发展难以深入,更不可能有创新和突破。不少学者认为,这是导致中医理论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中医学的发展受中国哲学影响至深,阴阳的应用到了“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的程度,但是,哲学的“阴阳”和中医学中的“阴阳”在含义上是否就完全是一回事呢?严格地说,二者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客观地认识二者的区别,有利于我们寻找突破哲学层面、走向具体科学的中医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而“中医文化循中国传统文化的轨迹发展而来,蕴藏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其深刻的哲学性、科学性和伦理观,横跨自然科学、哲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以她为底蕴的中医学理论体系、各家学说和诊断技术无不闪耀着中华民族智慧和东方思维的熠  相似文献   

9.
祖国医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在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中医学的进步对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有过其它文化形式难以替代的作用,因而被称之为“国粹”。众所周知,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理论思维,离不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振兴中医药事业,也同样需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给我们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因而,要认识和传承祖国医学,就必须弄清中医和哲学的关系。中医学和中国古代哲学存在着紧密相联的关系。中医学的元气论、阴阳五行学说正是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  相似文献   

10.
管窥中医人体学的探索与认知思维模式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不仅是对以往认知客观规律的总结,也必须是能提供给人以进一步探索奥秘的思维模式或思辨角度”。以《内经》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医药学理论体系,是现存能系统反映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的精品载体,也是能集中反映中国传统知识体系中有关生命科学、人体科学等探索思维模式、思辨切人途径的大成著作。所以,深人研究和整理《内经》中使用的人体学探索思辨方法与探索境界,不仅是光大中国传统文化、哲学以及促进中医药学持续发展与现代化的需要,也是促进中华民族继续为人类科学技术进步发展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11.
试述中医神明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展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26(10):721-722
“神明”原本是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一个哲学的概念,中医学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故而潜移默化地借用一些传统文化概念来诠释生命现象,认识人体的生理活动与病理状态及人与自然的关系。《黄帝内经》在先秦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在探索生命本质的过程中借用“神明”的概念,并赋予新的元素,将其内涵进一步丰富与完善,从而诠阐了一个主宰生命活动的神明系统。  相似文献   

12.
“天人合一”是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也是中国古代哲学研究的核心思想。《中华思想大辞典》说:“主张天人合一,强调天与人的和谐一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基调。”中医学是专门探讨人类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禀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基因,《内经》提出“人与天地相参”“与天地相应”的观点。两者血脉相连,但含义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3.
日前,在山西中医药学术年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博士后李安纲作了专题报告,他从中医药文化与中华民族复兴的关系谈开,对“传统”进行了重新定义,指出传统包含过去、现在和未来,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中医药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要通过弘扬发展我们的中医药肩负起复兴中华民族的重大责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伊斯兰医学中“活”字发生学轨迹。方法:从词源、伊斯兰哲学和中国哲学探讨“活”字之源。结果:“活”是真一演化出的最宝贵的生命品性。结论:“活”只代表生命万类中的动物特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医学是伴随和维护中华民族成长完整和成熟的科技,也是世界上既科学又哲学的一种独立不改、周行不殆的医学体系。中药的制作既科学,又不违背自然,适应性超强,不破坏原生命结构,是特等的智慧和辩证方法论的结晶。中药既是治疗的,又是预防的。中医学更是中华民族本土科技仅存的硕果,它代表着中国的国魂和中华文化的光辉。  相似文献   

16.
"气化"概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化”是中国古代哲学和自然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概念,是对宇宙万物发展变化过程的认识,其理论形成与“元气论”或气一元论关系密切。而中医气化理论是在气化哲学思想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影响下形成的用以解释自然生命运动规律的理论体系,属于中医基础理论范畴,其理论思想对中医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如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等的构建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日前,在山西中医药学术年会上,系谈开,对“传统”进行了重新定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博士后李安指出传统包含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重要代表,要通过弘扬发展我们的中医药肩负起复兴中华民族的重大责纲作了专题报是承前启后、任。告,他从中医药文化与中华民族复兴的关继往开来的,中医药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8.
加速康复是现代外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将加速康复理念与中医药临床疗法结合应用到患者全程治疗康复中,能够达到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的效果。“气”生命理论产生于古代哲学,是构成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石。“气”生命理论认为气是推动和调控各脏腑功能活动的动力,维持着人体的生命活动。“气”生命理论对于中医快速康复管理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基于“气”生命理论构建中医快速康复外科新体系有利于发挥中医在外科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文章对“气”生命理论及其在在围术期管理中的指导作用进行了系统论述,以期构建与完善中医快速康复外科新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中医养生中的哲学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古代哲学本质上是一种生命哲学,儒、道诸家均十分重视对人道及长生久视之道的研究。《内经》认为医学的目的就在于“保命全形”。因此,中医养生学与中国古代哲学常常呈现出一种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局面。其中,天人观、形神观、动静观、中和观、无为观等哲学思想。在中医养生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它们不仅是中医养生的原则和方法论,同时也是中医养生所追求的目标和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20.
开放的圆——中国传统生命科学的哲学命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开放的圆——中国传统生命科学的哲学命题张其成(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1)关键词生命圆开放性生命,是一个似乎永远猜不透的谜。古往今来,人们在对生命的探求中提出了一个个假说,其中“圆形”理论可称为中华古贤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对生命科学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