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老年人心房颤动的病因和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2001~2007年间70岁以上老年心房颤动的住院患者16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中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分别占29.5%、24.5%、46%,高血压是最常见的病因(42.6%),再者冠心病(28.5%),老年性瓣膜病(12.4%),糖尿病(10.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5%),余为不明原因的孤立性房颤。结论高血压和冠心病是老年人房颤的主要原因,甲状腺功能亢进是不容忽视的病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与分析老年人心房颤动的病因、临床特点和抗凝治疗的状况。方法选择2003-2008年在我院住院的心房纤颤患者136例,年龄〉65岁,观察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甲状腺功能的血清学检查等,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心房颤动病因复杂,多数伴有基础疾病或全身其它疾病。基础疾病依次为:冠心病61例(44.93%),高血压病35例(25.73%),老年瓣膜病13例(9.56%)。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持续性房颤比率达74.56%。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为31.26%。结论老年人心房颤动常见原因是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持久性房颤比率高。血栓栓塞是房颤的重要并发症,抗凝治疗应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龄老年人心房颤动的临床特点、防治对策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78例老年房颤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冠心病占35.9%,高血压占21.8%,风湿性心脏病占19.2%,其他如糖尿病性心脏病等只占一部分比例;阵发性心房颤动占33.3%,持续性心房颤动占66.7%,结论 老年人心房颤动常见原因是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持久性房颤比率高.血栓栓塞是房颤的重要并发症,抗凝治疗应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4.
我们对23例老年冠心病房颤病人用药物复律后,给予口服胺碘团来维持转复后的窦性心律,并对其疗效进行追踪随访,报告如下。临床资料①病例选择:23例老年冠心病房颤患者中,男17例、女6例,年龄65-83岁,平均69.38±11.26岁;均为确诊冠心病患者,并排除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病史;具有持续或频发阵发性房颤,复律后其它抗心律失常药物不能长期维持窦律;发作时伴有心悸、胸间或胸痛、心室年快速。②复律方法:静滴硝酸甘油、毛花甙丙0.4-0.6mg加入5%葡萄糖液20ml中静…  相似文献   

5.
胺碘酮治疗64例心房颤动患者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资料与方法 本院从2007年1—12月收治老年心房颤动患者64例,其中男39例,女25例,年龄58~75(55.4±2.28)岁,房颤病程6个月~15年,阵发性房颤40例,持续性房颤24例。其中冠心病30例,高血压心脏病22例,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12例。阵发性房颤每月发作3~5次,发作时间最长持续30min,持续性房颤发作时间少于2年。心功能分级(NYHA)标准,心功能Ⅱ级49例,Ⅲ级10例,Ⅳ级5例。入院后常规作胸部X线正常,腹部彩超除外胆囊炎疾患,游离甲状腺激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检查正常,心脏检查50例有心房增大,房颤均经心电图或24h动态心电图证实。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148例心房颤动患者进行分析,总结临床诊治经验。方法①药物控制心室率;②恢复窦性心律。结果148例房颤中,高血压并房颤47例(占34%),冠心病44例(占30%),风心病伴房颤30例(占20%),肺心病伴房颤15例(占10%),心肌病伴房颤12例(占6%)。结论心房颤动有多病因、发病率高、年青化特点。控制室率及预防血栓栓塞是治疗重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老年房颤并心力衰竭的发病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总结本院2008年6月-2010年12月老年房颤并心力衰竭住院患者51例的病历特点及治疗方落。结果老年房颤并心力衰竭的患者以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为主要病因。患者多种症状并存,总体胸闷、心悸多见。通过以改善血流动力学、阻断神经内分泌异常的综合治疗,显效28例(54.9%),有效21例(41.2%),无效1例(1.95%)(自动出院或转院治疗),死亡1例(1.95%)。结论对于老年房颤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应以改善心功能,控制心室率,改善心室重构,阻断神经体液分泌异常的综合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胺碘酮(可达龙)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疗效。方法可达龙1.2g/d静脉滴注,最多连用3d后改口服可达龙片0.2g,2次/d,7d后0.2g,1次/d,共3个月。结果45例维持窦律,总有效率77.6%。其中阵发性房颤36例,有效率85.7%,持续性房颤9例,有效率53.3%。可达龙治疗阵发性房颤有效率明显高于持续性房颤(P〈0.05)。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可达龙治疗心房颤动尤其是阵发性房颤疗效高,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60岁以上老年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持久性房颤分别为30.5%,17.1%,52.4%,82例患者有27存在器质性心脏病。结论高血压、冠心病是老年心房颤动的主要原因,针对病因以及加强抗凝治疗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范先尧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7):2663-2664
冠心病心房颤动是冠心病心律失常型中常见的心律紊乱为了探讨冠心病新房颤动的临床特点和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将我院2003~2007年问资料较完备的25例病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标准:(1)房颤为心电图新证实;(2)房颤发作次数至少2次以上,病程半年以上;(3)除外风湿性心脏病,肺原性心脏病,心肌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急性感染,手术时或手术后复发的心房颤动。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冠心病的标准。1.2发病情况:年龄与性别:男性占26例,女性占4例,年龄50-80周岁。本组年龄性别与我院收治对象有关。  相似文献   

11.
田峥 《中国医药指南》2011,9(18):260-261
目的探讨性分析101例心房颤动患者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来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就诊的101例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高血压性心脏病3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24例,风湿性心脏病13例,心肌病8例,肺源性心脏病9例,退行性瓣膜病6例。结论房颤病因中冠心病和高心病占主要地位,预防房颤应重点降低冠心病、高血压的患病人数。  相似文献   

12.
刘瑞丽 《中国基层医药》2013,(24):3791-3792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和胺碘酮治疗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方法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窦性心律维持情况以及左心房内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时,其窦性心律维持率91.67%、86.11%、83.33%、77.7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11%、77.78%、69.44%、63.89%(√值分别为3.92、4.12、4.36、4.45,P〈0.05);观察组治疗后9个月和12个月时,患者的左心房内径(36.2±1.2)mm、(36.4±1.1)mm明显小于对照组的(37.1±1.1)mm、(37.5±1.3)mm(t值分别为5.35、5.23,P〈0.05)。结论厄贝沙坦和胺碘酮联合用于治疗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研究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房收缩和电-机械时间(A和P-A)及其离散度的变化。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3例,其中阵发房颤组(PAF组)23例,无阵发房颤组(NAF组)80例。选择健康人20例为对照组。采用TDI技术分别测量左、右房室瓣环处A和P—A值(LA和LP-A,RA和RP—A)。并计算其离散度。结果:PAF组LA、LP—A、RA、RP—A值及其离散度较另外两组明显延长(P〈0.01或P〈0.05)。NAF组LP—A、RP—A值较对照组延长(P〈0.05)。LP—A与左房大小(LAd)、左室质量指数(LVMI)、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A)、二尖瓣环处心肌舒张早、晚期运动速度峰值(Ea、Aa)、Ea/Aa等指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LAd、LVMI、Ea/Aa、LP—A是预测高血压患者发生阵发性房颤的重要指标。结论:心房电-机械时间在高血压患者延长。在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延长尤为明显且离散度变大,其有望成为一种预测高血压患者发生阵发性房颤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1984年6月至1994年12月住院资料完整的52例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HCM),对其临床表现及特点进行讨论。临床资料52例中梗阻型18例,非梗阻型25例,心尖肥厚型9例。男34例,女18例;年龄23~77岁,平均sl.5岁,>60岁19例占365%;病程6个月~20年。仅《树两家系家族性发病,占77%。主要临床表现:胸闷52例,心悸50例,胸痛46例,头晕乏力40例,晕厥史5例,有心杂音40例占76.9%,伴有高血压8例,伴有心衰11例。误诊率:院外误诊45例占86.5%,误诊时间最长达20年。误诊为冠心病3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4例,阵发性房颤4例。肺心病…  相似文献   

15.
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据统计,60岁以上的人群中,房颤的发生率为1%,且随着年龄而增加。房颤常发生于原有心血管疾病者,常见于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缩窄性心包炎、心肌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及慢性肺心病等。本试验旨在观察左房内径对冠心病患者心房颤动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林劲  吴明  张敬文 《中国医药》2007,2(3):147-148
目的 探讨倍他乐克与盐酸地尔硫[艹卓]联用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阵发性房颤患者116例随机分为2组,倍他乐克加盐酸地尔硫[艹卓]联合治疗组60例,普罗帕酮组56例,疗程均为4周。结果 联合治疗组有效率75%,普罗帕酮组有效率64%,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为8.3%;普罗帕酮组为16.1%,与心脏有关的不良反应为7.9%。随访期间未发生严重心脏事件。结论 倍他乐克与盐酸地尔硫[艹卓]联合治疗阵发性房颤疗效优于普罗帕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老年人心房颤动病因、临床表现及诊疗方法.方法 对90例60岁以上老年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冠心病居老年房颤病因之首.本组中:冠心病41例,高心病18例,肺心病7例,风心病4例,瓣膜病4例,扩张型心肌瘸、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1例,甲亢性心脏病3例,孤立性房颤2例;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永久性房颤;心功能I级14例、II级42例Ⅲ级18倒、IV级16N.结论 冠心病、风心病、肺心病是老年房颤患者的重要原因,应根据老年房颤临床特点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心房颤动与心房扩大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琳  魏文娟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7):1062-1063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与左右心房大小的关系。方法采用12导联心电图、彩色多普勒显像仪检测133例心房颤动患者心房大小。结果随着年龄增大左心房内径明显增大(P〈0.01),右心房内径变化不明显。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增大占68%,其中高血压心脏病54例(40.46%)左心房增大.冠心病47例(35.33%),瓣膜病变19例(14.28%)。结论左心房增大与心房颤动有密切关系。我们认为,心房颤动促使左心房增大,而不是左心房增大而导致心房颤动。  相似文献   

19.
P波离散度与高血压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P波离散度与高血压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关系。方法选取高血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63例(阵发性心房颤动组),同期住院的高血压未发生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71例(对照组),记录12导联同步心电图,测量心电图P波最大时限(Pmax)、P波最小时限(Pmin),计算P波离散度(Pdisp),进行两组比较分析。结果阵发性心房颤动组与对照组比较,P波最大时限分别为(122.22±8.70)mm和(103.24±11.18)mm,(P〈0.01);P波最小时限分别为(71.11±7.43)mm和(64.51±10.25)mm(P〈0.01);P波离散度分别为(50.79±6.30)mm和(38.31±5.85)mm,(P〈0.01)。结论P波离散度为预测高血压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一个体表心电图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心脏瓣膜病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血小板功能,以及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将确诊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内皮及血小板功能进行检测,再用β受体阻滞剂对96例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患者血栓栓塞并发症的发生及血小板功能的活化情况。结果:在2周和6周后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含量的降低幅度非常显著;治疗的96例患者有效为87例,显效为71例,显效率为73%,总有效率为91.2%,无效8例,无效率为7.7%.死亡1例,死亡率为1.1%。结论:β受体阻滞剂对患者体内血小板活化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在常规治疗房颤合并收缩性心力衰竭的前提下,用β受体阻滞剂能提高疗效,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