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 探讨新生大鼠七氟醚麻醉对发育期认知功能和海马乙酰胆碱酯酶( AChE)活性的影响.方法 出生7d的SD大鼠80只,体重12 ~ 16 g,雌雄各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5组(n=16):A组和B组分别吸入3%七氟醚6h和2h;C组和D组分别吸入1.5%七氟醚6h和2h;E组只吸人氧气.待大鼠生长至断乳期(出生后16~21 d)和性成熟期(出生后55~60 d)时,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认知功能.分别于出生后21和60d水迷宫实验结束后30 min处死大鼠,取海马组织,采用比色法测定AChE活性.结果 与E组比较,A组出生后17~20 d、B组和C组出生后18、19 d、D组出生后18d时逃避潜伏期延长,A组出生后21 d时AChE活性升高(P<0.05或0.01);与A组比较,B组和C组出生后19、20d时逃避潜伏期缩短,出生后21 d时海马AChE活性降低(P<0.05或0.01);与B组和C组比较,D组出生后19、20d时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五组大鼠原平台象限活动时间和穿越原平台次数、出生后60d时AChE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成熟期各组逃避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大鼠接受七氟醚麻醉后,可短暂降低发育期认知功能,且与吸入浓度和时间有关,其机制可能与增强海马AChE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卵裂期和囊胚期胚胎移植对妊娠安全性及出生性别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行助孕治疗的19 684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胚胎移植时间及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卵裂期胚胎移植组(D3组,13 968个周期)和囊胚移植组(D5组,5 716个周期),D3组又分为D3鲜胚组(13 566个周期)和D3冻胚组(402个周期);D5组分为D5鲜胚组(153个周期)和D5冻胚组(5 563个周期)。分别比较各组的妊娠结局及出生男/女性别比情况。结果 D3组的移植胚胎数显著高于D5组(P0.05),但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活产率均显著低于D5组(P0.05),出生男/女性别比亦显著低于D5组(P0.05),多胎率、流产率、早产率、围生儿死亡率和低出生体重儿率则显著高于D5组(P均0.05);D3鲜胚组的胚胎种植率显著低于D5鲜胚组(P0.05),多胎率、流产率、早产率和低出生体重儿率显著高于D5鲜胚组(P均0.05);D3冻胚组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剖宫产率和活产率显著低于D5冻胚组,流产率则显著高于D5冻胚组(P均0.05);D3鲜胚组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活产率显著低于D5冻胚组(P0.05),出生性别比亦显著低于D5冻胚组(P0.05),多胎率、流产率、早产率、剖宫产率、围生儿死亡率、胎儿畸形发生率、低出生体重儿率则显著高于D5冻胚组(P均0.05)。结论囊胚移植在移植较少胚胎的情况下,仍可获得较高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同时降低多胎率,且不增加过期产、巨大儿和胎儿畸形的风险。但其可能会提高出生男/女性别比,其对性别比的长远影响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孕期和出生后暴露对子代雄性大鼠生殖系统发育相关指标以及ER-β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玉米油)、大豆异黄酮50、200、400 mg/kg体重和已烯雌酚(DES)0.1 mg/kg体重组,母鼠从妊娠0 d开始灌胃各组药品,子鼠21 d断奶后开始灌胃直至处死。子代雄性大鼠每组随机取6只分别在49 d、90 d处死,观察生殖系统发育相关指标并检测睾丸组织ER-β受体表达情况。结果:①对于不同年龄段子代雄鼠,大豆异黄酮各剂量组以及DES组每日平均摄食量均无显著性差异,但49~90日龄子鼠大豆异黄酮200 mg/kg体重、400 mg/kg体重组以及0.1 mg/kg体重DES组的食物利用率显著下降。②大豆异黄酮剂量为50 mg/kg体重以上时,不同年龄段的子鼠体重均显著下降(P<0.05)且90日龄子代雄鼠体重变化大于49日龄子代雄鼠。③随着大豆异黄酮剂量的增加,睾丸重量、睾丸精子头计数和每日精子生成量呈显著下降趋势且90日龄子鼠以上指标的变化比49日龄子代雄鼠变化更加明显。④随着大豆异黄酮剂量的增加,不同年龄段子代雄鼠各剂量组ER-β受体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均呈上升趋势且90日龄子代雄鼠上升趋势大于49日龄子代雄鼠。结论:大豆异黄酮孕期和出生后暴露可干扰子鼠雄性生殖系统的发育,ER-β受体表达变化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期体重增长(GWG)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普通产科规律产检并分娩的709例单胎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孕前体重指数(BMI)及不同GWG进行分组,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检验GWG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及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 (1)709例孕妇妊娠期平均增重(13.92±4.56)kg,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3 306±456)g;孕前低体重孕妇与正常体重孕妇比较,巨大儿发生率(0vs.6.6%)显著减少(P0.05),小于胎龄儿(SGA)发生率(16.7%vs.8.6%)则显著增多(P0.05)。(2)GWG过少(IGWG)组、体重适宜组和GWG过多(EGWG)组3组间比较,巨大儿发生率(1.8%vs.6.1%vs.10.5%)有显著性差异(P0.05);IGWG组的SGA发生率(13.8%)显著高于其他两组(8.9%、4.8%)(P0.05)。(3)EGWG(OR=1.91,95%CI:1.01-3.61)、妊娠期糖尿病(GDM)(OR=2.74,95%CI:1.38-5.45)是巨大儿发生的危险因素,而高龄(OR=2.36,95%CI:1.24-4.51)、孕前低体重(OR=2.15,95%CI:1.04-4.46)是SGA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GWG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存在密切关系,EGWG与GDM是巨大儿发生的危险因数,高龄和孕前低体重则是SGA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完全弗氏佐剂所致慢性炎性疼痛对新生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发育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10窝新生SD大鼠,每窝6只,随机分为疼痛组和对照组,在大鼠出生后第2天,疼痛组大鼠左足底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20μl,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在大鼠出生后第10天和第21天,两组每窝各取1只幼鼠处死后取海马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测定海马前脑啡肽mRNA的表达。幼鼠出生后第21天开始,两组每窝各取1只幼鼠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隐藏平台实验中,在出生后第21天和第24天疼痛组大鼠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P<0.05),在空间探索实验中,疼痛组大鼠穿过平台所在象限游泳时间与总游泳时间、路径与总路径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大鼠可视平台实验中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生后第10天和第21天,疼痛组大鼠海马前脑啡肽mRNA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炎性疼痛可影响新生大鼠海马学习记忆功能的发育,海马前脑啡肽表达的下调可能是其中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腔镜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对子宫壁间肌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近期收治的150例子宫壁间肌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75)与B组(n=75),分别采用腹腔镜、宫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术后肌层愈合率、术后复发率、首次妊娠距手术时间、术后妊娠率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等。结果:B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血红蛋白降低量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肌层愈合率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术后妊娠率、新生儿出生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首次妊娠距手术时间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壁间肌瘤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创伤,加快术后康复进程,更适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D5和D6的冻融囊胚移植后的新生儿结局,进一步为复苏囊胚的选择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辅助生育中心进行复苏囊胚移植并已分娩的515例患者资料。按照冷冻前形成囊胚的时间D5或D6进行分组,比较两组的新生儿出生结局;并根据分娩胎数将患者分为单胎组和双胎组,分别比较单胎组和双胎组的新生儿结局。结果 (1)单胎组:D5组的孕龄、出生体重和出生身长分别为(266.5±14.5)d、(3 387.4±584.8)g和(50.1±2.7)cm,与D6组[分别为(268.5±12.6)d、(3 379.7±540.8)g和(50.1±2.1)cm]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D5组男女性别比略高于D6组(1.21vs.1.08),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2)双胎组:D5组新生儿的孕龄、出生体重和出生身长与D6组相比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D5组新生儿的出生体重[(2 531.0±505.4)g]略低于D6组[(2 601.8±503.0)g];D5组的低体重新生儿发生率(42.3%)高于D6组(31.4%),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D5组的男女性别比(1.20)高于D6组(0.92),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单胎组或双胎组,D5与D6的囊胚冻融移植后出生的新生儿孕周、出生体重和体长均无统计学差异,但是呈现出D6组新生儿体重偏大的趋势;D5组的男女性别比高于D6组,但由于例数所限,未出现统计学差异,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慢性疼痛对新生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神经细胞粘附分子(NCAM)表达的影响,探讨海马NCAM表达在慢性疼痛影响学习记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10窝新生SD大鼠60只,每窝随机分为疼痛组和对照组(n=30)。疼痛组在出生后2d(P2)左脚掌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20μl,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20μl。分别于出生后11d(P11)和出生后22d(P22)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CA3区和齿状回NCAM的表达,并从P22开始,进行为期8d的水迷宫测试,分析其空间学习记忆功能的改变。结果疼痛组在水迷宫测试的P22和出生后26d寻找水中隐藏平台的潜伏期长于对照组(P<0.05)。疼痛组海马CA3区和齿状回NCAM的表达在P11和P22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完全弗氏佐剂炎性疼痛对新生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炎性疼痛抑制海马CA3区和齿状回NCAM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出生及生后持续小体格(IUGR-NCU)大鼠长骨软骨生长板和胃促生长素(ghrelin多肽)水平的变化及其对生长的影响. 方法 采用母鼠妊娠期饥饿法建立IUGR动物模型.选取新生鼠生后4周体质量和身长持续低下者为IUGR-NCU组.正常怀孕娩出和生长的大鼠为正常对照组.测量4周龄时幼鼠下肢长骨长度并比较胫骨生长板形态学,免疫组化法测定生长板IGF-1表达量,同时测定血清ghrelin、IGF-1、IGFBP3浓度. 结果 IU-GR-NCU大鼠血IGF-1水平、生长板各指标、生长板增殖期软骨细胞IGF-1表达均显著小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IUGR-NCU大鼠血ghrelin水平较高(P<0.05),但同时并不伴有生长板各指标的改善. 结论 持续小体格鼠存在软骨生长板局部生长轴受损伴纵向生长障碍;其ghrelin水平升高但并未起相应的促生长效应,体内可能存在ghrelin抵抗.  相似文献   

10.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三胎妊娠减胎术结局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早期选择性减胎术对妊娠并发症和新生儿的影响,评价其安全性。方法收集本中心2000年1月至2003年2月经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 ET)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受孕的三胎妊娠减灭为双胎妊娠35例(A组)及同期双胎妊娠166例(B组)。比较两组妊娠期并发症、剖宫产率、围产期死亡率、新生儿畸形率、平均出生体重及孕周。结果两组自然流产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生率、分娩率、剖宫产率、早产率、围产期死亡率、畸形率、平均出生孕周差异均无显著性;胎膜早破率和先兆早产率A组分别为30%、7.7%,B组分别为13%、5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平均出生体重A组(2410.8±570.0)g,明显低于B组(2560.9±530.6)g(P<0.05)。结论三胎妊娠早期选择性减胎术后胎膜早破和先兆早产率明显升高,胎儿存在低出生体重可能性。因此,预防多胎妊娠,限制胚胎移植数目,仍然是辅助生育技术实施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中玻璃化冷冻囊胚复苏移植与新鲜胚胎移植的围产期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07年11月经我院生殖中心实施玻璃化冷冻囊胚复苏移植术后妊娠分娩132例(A组)的围产结局,以同期IVF-ET新鲜卵裂球期胚胎移植250例(B组)的围产期状况作为对照。比较两组的早产率、双胎出生率、剖宫产率、新生儿男女性别比;另外对两组单、双胎妊娠的新生儿胎龄、出生体重、身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出生缺陷及新生儿死亡的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A组132例共分娩163个新生儿,男女性别比为1.26:1;B组250例分娩332个新生儿,男女性别比为0.91:1;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O.05)。单胎新生儿分析:A组单胎新生儿共有101个,平均胎龄为(277.4±15.1)d,平均体重和身长分别为(3,377.1±580.0)g和(49.9±2.6)cm;B组单胎新生儿共有165个。平均胎龄为(273.4±17.7)d,平均体重和身长分别为(3,257.9±542.6)g和(49.3±2.8)cm;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巨大儿出生率A组(15.8%)显著高于B组(7.3%)(P〈0.05);两组低体重出生率、极低体重出生率、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出生缺陷和新生儿死亡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O.05)。双胎新生儿分析:A组和B组中双胎分别有62个和168个新生儿,两组的新生儿平均胎龄、平均体重和身长,分别为(266.7±15.1)d和(258.9±17.8)d;(2.643.6±642.6)g和(2.468.6±501.7)g;(47.7±2.7)cm和(46.8±3.1)cm;低体重出生率分别为21%和37.1%,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双胎新生儿的极低体重、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出生缺陷及死亡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玻璃化冷冻囊胚复苏移植后妊娠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对体外受精周期中胚胎种植情况及围产期状况的影响。方法对626例接受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治疗并进行新鲜胚胎移植的不育患者随机分组,使用富含透明质酸的EmbryoGlue作为移植液的296名患者为实验组(A组),使用不含透明质酸的G-2作为胚胎移植液的3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B组),比较两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多胎妊娠率、流产率及异位妊娠率等胚胎种植结局,比较早产率、出生体重、男女比例、剖宫产率、新生儿出生缺陷及新生儿死亡率等围产期状况。结果 (1)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相似,无统计学差异。(2)实验组患者的种植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35.62%vs.25.95%,P0.05);临床妊娠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55.07%vs.41.82%,P0.05);多胎妊娠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22.30%vs.13.64%,P0.05);异位妊娠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2.45%vs.7.25%,P0.05);(3)两组围产期状况如早产率、男女比例、胎龄、出生体重、新生儿出生缺陷等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富含透明质酸的EmbryoGlue移植液可以促进IVF-ET中胚胎种植,并可降低异位妊娠的发生,不增加新生儿出生缺陷,死亡率、早产率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程序化冷冻与玻璃化冷冻卵裂期胚胎复苏周期移植的母婴结局。方法对102例程序化冷冻复苏周期及109例玻璃化冷冻复苏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结局及新生儿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相似;程序化冷冻组和玻璃化冷冻组的胚胎复苏率分别为89.7%和99.6%(P<0.05),两组的临床妊娠率、着床率、活产率分别为56.6%、38.1%、79.2%和54.1%、33.3%、7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的孕周、出生体重、出生缺陷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玻璃化冷冻组早产率(19.2%)有高于程序化冷冻组早产率(12.3%)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玻璃化冷冻显著提高胚胎复苏率,能提高胚胎利用率,程序化冷冻组与玻璃化冷冻组相比拥有相似甚至更好的母婴结局,玻璃化冷冻在成为常规工作之前还需加强对其母婴结局的后续研究及子代的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体外受精(IVF)、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以及补救性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R-ICSI)3种授精方式单胎出生儿的结局,探讨ICSI/R-ICSI授精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5年至2012年本中心接受辅助生殖技术(ART)助孕治疗并单胎分娩的周期4 051例,根据授精方式不同分为:IVF组(3 406例)、ICSI组(558例)和R-ICSI组(87例)。分析各组出生儿早产率、低体重比率、性别比和新生儿出生缺陷数据。结果 IVF、ICSI和R-ICSI 3组出生儿早产率分别为4.2%、5.2%和5.7%,无统计学差异(P0.05);低体重儿比率分别为14.0%、13.4%和17.2%,无统计学差异(P0.05);出生儿性别(男/女)比分别为1.005∶1、1.036∶1和0.64∶1,无统计学差异(P0.05);新生儿出生缺陷分别为2.14%、2.53%和3.61%,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辅助生殖技术方法不影响单胎儿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袖状胃切除术与胃旁路术治疗大鼠非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30只GK大鼠随机分为袖状胃切除术组(SG组)、胃旁路术组(RYGB组)、假手术组(SO组),每组10只。观察术后各组存活情况,并根据情况检测各组术前及术后第1、4、8周的体质量、空腹血糖、口服糖耐量试验峰值、糖化血红蛋白比值及血清胰岛素水平。结果:SG组大鼠手术存活率100%,RYGB组手术存活率90%,SO组大鼠全部健康存活,3组手术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5)。术后8周时,各组体质量均超过术前,RYGB组明显低于SO组和SG组(P0.05)。空腹血糖在SG组和RYGB组术后第1周即有下降趋势,术后8周时SG组较SO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YGB组较SO组明显降低(P0.01),RYGB组与SG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糖耐量试验峰值在SG组和RYGB组术后1周即有下降,术后8周时SG组较SO组虽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YGB组较SO组明显降低(P0.01)。术前各组糖化血红蛋白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8周时SG组较SO组降低(P0.05),RYGB组较SO组明显降低(P0.01),RYGB组与SG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8周后胰岛素水平SO组与S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YGB组在8周后升高明显,与前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袖状胃切除术与胃旁路术术后存活率相近,但胃旁路术治疗GK大鼠的疗效优于袖状胃切除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数目与母儿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05年1月至2007年9月IVF-ET术后受孕322例,比较单胎妊娠及多胎妊娠母儿结局。结果临床妊娠322例,分娩243例,多胎妊娠率为27.6%(89/322)。多胎妊娠各种并发症中妊高征发生率最高(25.42%),多胎妊娠组其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以及胎膜早破、妊高征等妊娠并发症的发病率均明显高于单胎妊娠组(P0.05),单胎妊娠者其孕龄及新生儿出生体重均大于双胎妊娠者(P0.01)。结论IVF-ET术后多胎妊娠率较高,多胎妊娠者其OHSS、胎膜早破、妊高征等并发症及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发病率均较单胎妊娠者高,应限制胚胎移植数目以改善IVF-ET妊娠后母儿结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男性不育患者实施卵母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6年行ICSI治疗的1 224例男性因素不育病例临床结局.以同期健康人群自然受孕1 555例为对照比较其临床结局.结果:男性不育患者行1 224个周期治疗,374个周期获临床妊娠,移植周期妊娠率30.55%.活产率25.14%.与健康人群比较,其多胎率、早产率高,出生体重略低,男女婴性别比略低(P<0.05),先天畸形发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SI是治疗男性不育患者安全而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分析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周期中精子形态与临床妊娠率及子代安全性的关系。方法281个IUI周期按精子形态分为轻、中、重度畸形精子症和正常形态4组,统计临床妊娠率;观察IUI的子代安全性,以1,226例自然妊娠者为对照组,比较两者的多胎率、流产率、早产率、剖官产率、出生缺陷率和围生儿死亡率。结果畸形精子症组的总临床奸娠牢为9.20%,正常形态组临床妊娠率18.6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轻、中、重度畸形精子症组的临床妊娠牢分别为12.86%、7.46%、5.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IUI组与自然妊娠组多胎率(11.11%vs.3.75%)、异位妊娠牢(13.89%vs.4.65%)、剖宫产率(76.00%vs.46.63%),均有显著差异(P〈0.05),流产率(16.67%vs.10.69%)、早产率(13.33%vs.7.03%)、出生缺陷率(3.57%vs.5.02%)和围生儿死亡率(0%vs.0.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子形态影响IUI的临床妊娠率;对于畸形精子症患者,IUI是一种安全的助育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监测晚孕期高危妊娠患者胎儿脐动脉(UA)及子宫螺旋动脉(SA)血流参数指标,探讨晚孕期高危妊娠胎儿脐动脉、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以及两者联合监测对预测围产儿结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20例单胎晚期妊娠妇女胎儿的脐动脉及母体子宫螺旋动脉的血流进行检测,分别测量以下血流参数:收缩期峰值速度与舒张期末速度之比值(S/D),阻力指数(RI)及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80例高危妊娠与40例正常妊娠组作对照分析。结果(1)高危妊娠组胎儿脐动脉及子宫螺旋动脉血流S/D、RI、PI值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高危妊娠组围产儿结局异常的百分比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当胎儿脐动脉和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参数指标都异常时,围产儿结局不良发生率为80.00%,明显高于胎儿脐动脉或子宫螺旋动脉单独异常组,且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晚期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胎儿脐动脉、子宫螺旋动脉的血流状态,对预测妊娠结局的发生有临床价值;两者联合检测比单纯胎儿脐动脉或子宫螺旋动脉监测对预测高危妊娠胎儿不良结局更有价值;子宫螺旋动脉可以作为脐动脉预测不良妊娠结局的补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选择性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亚型AT1拮抗剂坎地沙坦不同剂量对大鼠急性胰腺炎(AP)的影响。方法: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P组、AP+低剂量坎地沙坦组(2 mg/kg)、AP+高剂量坎地沙坦组(10 mg/kg)。腹腔注射20%L-精氨酸溶液建立AP动物模型;坎地沙坦用大鼠灌胃针灌注。各组大鼠分别在造模后12 h、24 h、48 h分批次等数量(6只/组/批)心脏取血处死。取胰腺组织观察胰腺病理变化并评分(按Rongione标准),胰腺/体质量比,检测大鼠血清脂肪酶、TNF-α、IL-10的变化。结果:AP组胰腺炎症评分,胰腺/体质量比,血清脂肪酶、TNF-αI、L-10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其中胰腺/体质量比于造模后12 h已有明显升高,于48 h达到高峰;而血清脂肪酶和胰腺TNF-αI、L-10于造模后12 h达到高峰,此后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较高水平。坎地沙坦干预的实验组胰腺炎症评分,胰腺/体质量比,血清脂肪酶、TNF-α以及胰腺TNF-α较AP组降低(P〈0.05),但低剂量坎地沙坦组与高剂量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本实验中,应用坎地沙坦对AP大鼠血清及胰腺IL-10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应用AT1受体拮抗剂坎地沙坦可以明显减轻L-精氨酸诱导大鼠急性胰腺炎的炎症及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