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调查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临床特点及细菌耐药。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肺炎的临床资料和细菌耐药。结果这两种细菌引起的肺炎无特异性。两者基础疾病,主要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其次为恶性肿瘤、心功能不全、脑中风及支气管扩张。两者主要症状是发热(73%),咳嗽(92%),氯急。胸部X线表现肺部间质病变13例。药敏结果显示出这两种细菌多重耐药,但阿米卡星,哌拉西林、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头孢曲松、头孢哌酮为较敏感的抗生素。结论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肺炎之间无特异性临床特点。两菌肺炎患者的气急病人因以控制感染为主,诊断依靠病原学并结合临床及X线检查,治疗应根据药敏并联合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2.
慢支病人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的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我院呼吸内科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住院病人痰的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对20种抗菌药的耐药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期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病人的痰培养所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136株和不动杆菌127株,其对20种药物敏感试验抗菌药的耐药率差值。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的2004,2005年耐药菌株比2003年明显增加。鲁氏不动杆菌的2004,2005年耐药菌株比2003年没有明显增加,鲍曼/溶血不动杆菌的2004,2005年耐药菌株比2003年明显增加(P〈0.05)。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的耐药比率逐年上升。据此,调控抗菌药的使用。  相似文献   

3.
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92.3%,对头孢噻肟最低,敏感率仅24.3%,而其余10种抗生素敏感率均处于30%~48%之间.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已显现多重耐药性,对亚胺培南有较高不敏感菌株,应引起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铜绿假单胞菌抗菌物质对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用交叉条带试验方法测定铜绿假单胞菌对15株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鲍曼不动杆菌体外抑菌活性良好,15株产色素铜绿假单胞菌中,除4、8、14、15号菌株外,其余铜绿假单胞菌对鲍曼不动杆菌的抑制率均为100%。并发现铜绿假单胞菌产色素菌株的抗菌活性显著优于不产色素菌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通过产生的绿脓素抑制鲍曼不动杆菌的生长。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产生的抗菌物质对鲍曼不动杆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5.
呼吸系统感染中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是一种严重而又常见的感染,其发病率不断增加。是目前医学界关注的焦点。在临床工作中选择有效的、适宜的抗菌药物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对我院呼吸系统感染者痰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了药物敏感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菌株来源:103株铜绿假单胞菌分离自我院因呼吸系统感染住院的103位病人送检的痰标本。每位病人均先后二次送检痰标本同为铜绿假单胞菌。经常规方法培养、分离,并用API试剂条码鉴  相似文献   

6.
铜绿假单胞菌致下呼吸道感染的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炜  蒋捍东  马红 《山东医药》2006,46(34):10-11
目的探讨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PA)感染的药敏情况,供临床用药参考。方法对82例3次痰培养为PA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扩张症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进行药敏分析。结果VAP耐药率最高,COPD、支气管扩张症相似;敏感性较高的药物依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美洛培南及亚胺培南。结论下呼吸道感染PA耐药率高,且VAP高于COPD及支气管扩张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儿童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药物敏感性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病区送检的痰标本进行微生物病原学培养分离铜绿假单胞菌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分离出32株铜绿假单胞菌,前5种敏感药物:100%敏感药物为丁氨卡那霉素,罗米沙星和菌克单,其次氧哌嗪青霉素/Tazobac为59.38%,妥布霉素为53.13%。前5种耐药药物依次为氨苄青霉素、头孢吡肟、头孢塞肟、替卡西林/棒酸、庆大霉素。结论根据药敏结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病原微生物抗药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呼吸道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PA)的血清型分布状态及抗生素敏感性。方法采用Vitek—Ams GNI卡作PA株鉴定,GNS—GA卡作抗生素敏感性试验。20型一套诊断血清作PA血清分型。结果 115株中分出14个血清型,分型率较高的是PA6型(29株),占分型率的31.8%,PA1型(17株),占分型率18.6%,与文献资料报导相符;14个血清型分布较散,相对集中的是外科(20株)呼吸科(18株),尚有(24株)占20.8%未能分型,未能分型的PA株均属遗传变异性株,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困难。 抗生素敏感性较高的依次是:TOB(110株)95%,其中<=0.5mg/L 103株,<=1mg/L6株,<=2mg/L 1株。TIC(102株)88%,其中<=16mg/L 26株,<=32mg/L 18株,<=64mg/L 58株。CIP(101株)87%,其中<=0.5mg/L 101株。GEN(98株)85%,其中<=0.5mg/L 4株,<=1mg/L 12株,<=2mg/L 64株,<=4mg/L 18株。CA2(97株)84%,其中<=8mg/L 97株。提示:TIC、GEN抑菌浓度均有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2004年3月—2005年3月,我们对74株铜绿假单胞菌(PA)进行耐药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铜绿假单胞菌属于条件致病菌,可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医院获得性肺炎(特别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囊性纤维化患者中的下呼吸道感染,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本文将对铜绿假单胞菌肺炎主要类型、发病机理、微生物学诊断、抗生素治疗及预防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合并鲍曼不动杆菌(Ab)感染的临床特点,以及分析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入住山东省胸科医院的肺结核合并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129例,采集合格痰标本分别接种至血琼脂、巧克力琼脂及麦康凯琼脂培养基分离培养,采用VITEK 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将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生素如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等共计18种药物的敏感性试验数据进行耐药性分析.数据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细菌耐药性监测软件WHONET5.6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129例患者中共分离出138株鲍曼不动杆菌,2009年25株(18.1%),2010年32株(23.2%),2011年39株(28.3%),2012年42株(30.4%).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逐年上升,其中耐药率上升最快的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2009年对上述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4.0%(1/25)、12.0%(3/25);2010年分别为9.4%(3/32)、18.8%(6/32); 2011年分别为26.6%(10/39)、28.2%(11/39);2012年分别为50.0%(21/42)、45.2%(19/42).结论 与2009年相比,2012年结核病合并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比率明显上升,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也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体外联合药物敏感试验对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的效果,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自2007年3月至2008年2月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27株标本,以E test法和琼脂稀释法测定7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以肉汤稀释棋盘法进行联合药物敏感试验,用时间杀菌试验检测米诺环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协同率.结果 肉汤稀释棋盘法结果提示,米诺环素与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环丙沙星的协同率分别为74.1%、28.0%、48.1%,阿米卡星与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的协同率分别为23.1%、37.0%,头孢哌酮-舒巴坦与环丙沙星的协同率为7.1%.米诺环素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后药物浓度均降至非耐药范围内.时间杀菌试验结果提示,米诺环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协同率为100%.结论 针对临床上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推荐使用米诺环素加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1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老年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115例老年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患者的症状、体征、肺部影像学改变、痰细菌培养、药敏实验及治疗转归等。结果老年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多于基础疾病的危重期起病。临床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征性。肺部X线影像学变化以小片状浸润影多见(占82%)。痰培养鲍曼不动杆菌占检出革兰氏阴性杆菌的11.9%;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为5.4%~95.1%。患者住院病死率为20.9%。结论临床上应警惕并重视鲍曼不动杆菌所引起的老年肺部感染。对老年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患者须注意病原菌及其耐药率的监测。  相似文献   

14.
鲍曼不动杆菌是医院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近年来,多重耐药及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日渐增多,对临床构成严重威胁.本文就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主要使用的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ICU肺炎患者中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其耐药性情况。方法:2013年1月到2016年2月选择入住我院ICU病房后诊断为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患者98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按照2:1的比例选择在我院ICU病房诊治的非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患者49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都采集痰液标本进行耐药性分析,同时调查了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与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对于头孢噻肟、哌拉西林、亚胺培南、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四环素、头孢他啶都高度耐药,仅对多粘菌素敏感。除哌拉西林、多粘菌素外,对照组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感染前住院时间、入院24h内APACHEⅡ评分、GCS评分、深静脉置管、机械通气等因素与 ICU 内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性肺炎显著相关(P<0.05)。非条件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感染前住院时间、入院24h内APACHEⅡ评分、GCS评分导致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ICU肺炎患者中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比较常见,糖尿病、感染前住院时间、入院24h内APACHEⅡ评分、GCS评分为主要的危险因素,其对于绝大多数抗菌药物有耐药性,可导致患者预后变差与随访死亡率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231例脊柱结核患者的耐药特点,为临床医生制定脊柱结核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231例脊柱结核住院患者信息,采用分枝杆菌微孔板药物敏感性检测技术测定来自231例脊柱结核患者的结核分枝杆菌对链霉素(Sm)、异烟肼(INH)、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MB)、利福喷丁(Rft)、左氧氟沙星(Lfx)、阿米卡星(Am)、卷曲霉素(Cm)、丙硫异烟胺(Pto)、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Pa)、莫西沙星(Mfx)、对氨基水杨酸(PAS)、克拉霉素(Clr)、利福布汀(Rfb)、卡那霉素(Km)和氯法齐明(Cfz)的敏感性。结果:脊柱结核患者对16种药物的总耐药率为34.63%(80/231),复治患者的总耐药率(75.44%,43/57)显著高于初治患者(21.26%,37/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660,P<0.001)。脊柱结核患者任一耐药率顺位为:Sm(24.68%,57/231)>INH(22.51%,52/231)>Rft(19.05%,44/2...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神经重症ICU患者机械通气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及耐药情况。方法对本院神经重症医学科住院机械通气患者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见抗生素耐药情况进行分析,并对治疗效果评价。结果 98例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见药物耐药非常严重,大部分均在60.00%以上,对多粘菌素敏感性最高,98例患者66例治愈或者好转,32例对治疗无效,其中死亡15例。结论本院神经重症医学科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非常高,多粘菌素可作为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首选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2008-01-20120-12临床分离的221株鲍氏不动杆菌(ABA)的标本来源、感染科室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常规方法对感染性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调查221株ABA的标本来源和感染科室,统计ABA对12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221株ABA中有182株来自痰液,占82.4%;其次是脓液和手术切口引流物、血液等。医院感染ABA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占51.6%;其次是呼吸内科24.4%和神经外科19.5%。药敏结果显示:ABA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逐年增长,ABA耐药率最低的抗生素是头孢哌酮/舒巴坦,其次是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对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氨曲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呈高度耐药(90%),且表现出多药耐药性。结论:ABA医院获得性感染率逐年增加,并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且多药耐药性明显,应引起临床尤其是ICU病房和呼吸内科高度重视,应严格做好各种侵入性操作的无菌技术,合理使用抗生素,以降低医院感染率、提高治愈率,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鲍曼不动杆菌基因分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用于鲍曼不动杆菌基因分型的方法很多,主要包括质粒图谱分析、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REP—PCR)、稀有限制区聚合酶链反应(IRS-PCR)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等方法,本文就这5种方法的原理、特点、实验方法和应用实例等方面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