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回顾性分析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北京老年医院收治的溃疡坏死型及肉芽增殖型初治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共67例,均采用3HRZE/9HRE抗结核治疗,同时给予异烟肼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患者34例纳入治疗组,其中气管镜下单纯冷冻治疗患者19例,冷冻后仍有明显狭窄接受了球囊扩张术治疗患者15例,其余33例仅内科药物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对治疗6个月的患者痰菌、影像变化及气管镜下病变情况进行分析。两组间计量资料以(x±s)表示,正态分布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 治疗6个月后痰菌阴转率治疗组(89.7%,26/29)高于对照组(65.4%,17/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4,P=0.030);影像显示病灶吸收有效率治疗组(85.3%,29/34)高于对照组(57.6%,1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33,P=0.012);支气管镜下治疗有效率治疗组(73.5%,25/34)高于对照组(48.5%,1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3,P=0.035);而治疗组中冷冻联合球囊扩张治疗的镜下有效率(93.3%,14/15)高于单纯冷冻治疗的镜下有效率(57.9%,1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结论 内科化疗方法联合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溃疡坏死型及肉芽增殖型支气管结核优于单纯内科抗结核治疗,而冷冻联合球囊扩张术缓解支气管狭窄优于单纯冷冻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探讨气管、支气管结核纤维支气管镜 (简称纤支镜)下注药加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经纤支镜检查、痰找抗酸杆菌以及临床明确诊断的气管、支气管结核分为化疗加纤支镜下注药治疗组和单纯化疗组,观察两组疗效,以及镜下不同类型有效率比较。结果 治疗 2个月后纤支镜组的临床症状、胸部X线表现、痰菌阴转率以及纤支镜下改变与单纯化疗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及显著性差异 (P<0.01,P<0.05),治疗 6月后痰菌阴转率及纤支镜下改变纤支镜组与单纯化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镜下分型以肉芽增殖型、溃疡坏死型纤支镜组优于单纯化疗组,支气管炎型和瘢痕狭窄型纤支镜组与单纯化疗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肉芽增殖型、溃疡坏死型气管、支气管结核可采取化疗加纤支镜下注药,该治疗方法不仅能迅速缓解病人临床症状,而且能促进病灶吸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给药对耐多药肺结核病的治疗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目的 评价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局部给药配合全身化疗对耐多药肺结核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纤支镜导致病灶区或相应的段支气管,清除病灶分泌物后,再注入4%碳酸氢钠、丁胺卡那霉素(A)、氧氟沙星(O)、异烟肼(H)注射液,配合全身化疗治疗耐多药肺结核44例,与单纯全身化疗30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经纤支镜给药治疗组满9个月时痰菌阴转率93.2%,病灶有效率90.9%,空洞闭合率40.5%。均显著高于单纯全身化疗组的60.0%,56.7%及16.1%(P<0.01,P<0.05)。结论 经纤支镜给药配合全身化疗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全身化疗,而且未见严重的并发症和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注入利福平治疗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治疗的86例支气管结核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口服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口服化疗药物同时接受由纤维支气管镜注入利福平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痰菌转阴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100% vs 75.0%,P〈0.05);观察组治疗后1月,2月,6月及12月痰菌阴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纤维支气管镜注入利福平治疗支气管结核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促进痰菌阴转.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电导经皮透药治疗复治空洞性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西安市结核病胸部肿瘤医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8月,经痰涂片或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确诊为复治继发性涂阳肺结核且合并空洞者183例,按照完全随机法(抽签法)分为化疗联合超声电导组(92例)、单纯化疗组(91例),两组化疗方案均为2 HRZES/6 HRE,超声电导组在全身化疗的基础上加用超声电导经皮透药治疗(采用超声电导仪及超声电导凝胶贴片进行药物靶位透入,凝胶贴片含有异烟肼注射液0.1g),观察治疗后1、3、6个月3个时间点各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痰菌阴转率、结核病灶治疗有效率、结核空洞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 超声电导组2例患者因经济原因未完成疗程退组,单纯化疗组1例患者因出现严重肝损伤退组,共计3例患者观察期未满1个月.超声电导组治疗后1、3和6个月时痰菌阴转率分别为50.00%(45/90)、66.67%(60/90)和83.33%(75/90),显著高于单纯化疗组(31.11%,28/90;40.00%,36/90;52.22%,47/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660、12.857、19.943,P值均≤0.01);结核空洞超声电导组治疗有效率为40.00%(36/90)、50.00%(45/90)和83.33%(75/90),显著高于单纯化疗组(15.56%,14/90; 31.11%,28/90;50.00%,45/9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3.460、8.149、22.540,P值均<0.01);超声电导组与单纯化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0%,9/90;14.44%,13/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29,P=0.363).结论 超声电导经皮透药治疗复治空洞性肺结核可以提高患者的痰菌阴转率及空洞治疗有效率,是一种结核病治疗的新型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低温冷冻联合化疗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行全身抗结核化疗同时,经支气管镜介入冷冻病灶,追踪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经支气管镜低温冷冻联合抗结核化疗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症状明显改善、气道恢复通畅、影像学改变明显,不良反应少。结论:经支气管镜冷冻联合抗结核化疗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早期干预,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支气管纤维镜介入治疗疑似气管及支气管结核病临床疗效。方法 74例气管及支气管结核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规范化抗结核治疗,观察组在规范化抗结核治疗的同时给予纤维支气管镜镜下注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痰涂片抗酸杆菌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治疗联合纤维支气管镜镜下注药治疗支气管结核效果较好;抗酸杆菌阴转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电子支气管镜多指标联合检测对菌阴肺结核合并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我院诊断的78例菌阴支气管结核患者治疗前电子支气管镜下表现及气管内病变分布,并统计分析支气管镜刷检涂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涂片、BALF培养、病理活检及术后连续3d痰涂片检查的结果,比较上述5种方法单独和联合检测对气管支气管结核诊断的阳性率.结果 78例受检患者中72例镜检发现异常,镜下病理分型主要以炎症浸润型(Ⅰ型100.0%,78/78),肉芽增殖型(Ⅲ型37.2%,29/78),瘢痕狭窄型(Ⅳ型34.6%,27/78)为主.刷检涂片、BALF涂片、BALF培养、术后痰涂片、病理活检的阳性率分别为33.3%(26/78)、39.7%(31/78)、12.8%(10/78)、26.9%(21/78)、66.7%(28/42),这5种方法单独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 =38.94,P<0.01).而细菌学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62.8%(49/78),病理活检与细菌学联合检查的阳性率为78.2%(61/78).结论 支气管镜检查时应强调多种采样方法相互配合,减少单一检查方法的局限性,从而提高菌阴支气管结核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采用3种支气管镜介入技术(气道内给药治疗、冷冻治疗及冷冻联合气道内给药治疗)对炎症浸润型气管支气管结核进行早期干预,对比分析3种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5年11月至2017年6月期间于哈尔滨市胸科医院住院治疗的初治、无耐药炎症浸润型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药物灌注组、冷冻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每组各60例;每组达到60例患者即停止纳入。三组均给予常规2H-R-Z-E/10H-R-E抗结核化疗及每周一次的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药物灌注组采用支气管镜下局部灌注异烟肼0.3g进行治疗,冷冻治疗组单纯采用冷冻进行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支气管镜下局部灌注异烟肼0.3g联合冷冻进行治疗。跟踪观察记录每组患者治疗1、2、6个月后的临床症状(咳嗽、咳痰)改善情况、支气管镜下病灶吸收情况、痰菌阴转情况、肺部显示阻塞性肺炎吸收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支气管镜下治疗次数显示,冷冻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治疗次数的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均为4(3,5)次,均明显少于药物灌注组治疗次数[6(4,7)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28.62,P<0.01)。治疗1个月时,冷冻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痰菌阴转率[88.3%(53/60)和90.0%(54/60)]、支气管镜下病灶有效吸收率[71.7%(43/60)和73.3%(44/60)]、临床症状(咳嗽、咳痰)好转率[95.0%(57/60)和96.7%(58/60)]、肺部CT扫描显示阻塞性肺炎吸收率[77.3%(17/22)和78.9%(15/19)]均明显高于药物灌注组[70.0%(42/60)、51.7%(31/60)、66.7%(40/60)、40.0%(8/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10.37、7.73、28.52、8.63,P值分别为0.006、0.021、<0.01、0.013)。治疗2个月时,冷冻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痰菌阴转率[100.0%(60/60)和100.0%(60/60)]、支气管镜下病灶有效吸收率[96.7%(58/60)和96.7%(58/60)]均明显高于药物灌注组[90.0%(54/60)、85.0%(51/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12.41、8.12,P值分别为0.002、0.017);药物灌注组、冷冻治疗组、联合治疗组阻塞性肺炎病灶有效吸收率分别为80.0%(16/20)、90.9%(20/22)和89.5%(17/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1.26,P=0.534);临床症状(咳嗽、咳痰)均消失。治疗6个月时,三组患者痰菌全部阴转,病灶、临床症状(咳嗽、咳痰)和阻塞性肺炎均消失。 结论 冷冻治疗能较快地促进炎症浸润型气管支气管结核痰菌阴转、病灶吸收,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恢复支气管的通畅,且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耐多药肺结核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的远期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介入配合全身化疗治疗耐多药肺结核(MDR-TB)的效果。方法经痰结核菌培养确定的复治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均采用3DZVThAk/15DVTh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同时使用不同药物进行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结果满疗程时,治疗组痰菌阴转率(涂片与培养)、病灶显著吸收率、空洞闭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随访2年,对照组复发率高于治疗组。结论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联合全身化疗对耐多药肺结核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全身化疗,能促进痰菌阴转、病灶吸收、空洞闭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CD4+CD25+CD127 low调节性T细胞与结核病的发病及抗结核治疗转归的关系。 方法 纳入对象包括32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25例Mtb潜伏感染者、45例健康对照者。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L-17和CD4+CD25+CD127 low调节性T细胞表达强度。结果以x±s表示,所有数据均使用Prism 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非配对t检验,多组间的比较采用ANOVA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肺结核患者组治疗前IL-17表达为(3.25±1.68)%,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4.62±1.46)%](F=6.633,P<0.0001)。比较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组IL-17表达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4.17±2.27)%]、治疗6个月[(5.58±1.66)%]时的检测结果,发现治疗3个月时高于治疗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244,P=0.057);而治疗6个月时明显高于治疗前(F=12.244,P<0.0001)和治疗3个月时(F=12.244,P=0.004)。健康对照组CD4+CD25+CD127 low调节性T细胞表达为(4.97±1.60)%,与Mtb潜伏感染组[(5.00±1.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986,P=0.937);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组治疗前表达为(6.59±1.73)%,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及Mtb潜伏感染组(F=11.986,P<0.0001)。比较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8.28±2.04)%]、治疗6个月[(7.46±1.87)%]时的CD4+CD25+CD127 low调节性T细胞表达,发现治疗3个月时的表达明显高于治疗前(F=6.458,P=0.001);治疗6个月时的表达低于治疗3个月时(F=6.458, P=0.08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个月与治疗前的表达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6.458,P=0.068);治疗6个月CD4+CD25+CD127 low调节性T细胞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t=6.255,P<0.0001)。 结论 结核病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明显减少,经有效抗结核治疗后,Th17细胞逐渐增加,表明Th17细胞在抗结核免疫中起保护作用。结核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 low调节性T细胞明显增多,经抗结核治疗后CD4+CD25+CD127 low调节性T细胞逐渐减少,进一步说明CD4+CD25+CD127 low调节性T细胞在抗结核免疫中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声支气管镜下穿刺活检(EBUS-TBNA)对于纵隔淋巴结结核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上海市肺科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影像学及临床诊断为纵隔淋巴结结核但气管镜检查无异常的患者共87例;其中男51例,女36例,年龄21~70岁,平均(48.5±11.5)岁。所有患者行EBUS-TBNA,标本送检病理、抗酸杆菌涂片、培养和体外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进行诊断性治疗并随访3个月,治疗无效者进行纵隔镜检查,最终统计EBUS-TBNA在纵隔淋巴结结核诊断中的诊断率。应用统计软件SPSS 13.0进行数据分析和计算。 结果 66例患者通过EBUS-TBNA直接确诊结核病,1例确诊为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感染(菌型鉴定为鸟-胞内分枝杆菌,MAC);5例确诊肺癌,2例确诊结节病,13例未得到任何阳性证据;13例中6例通过诊断性抗结核治疗确诊结核病,7例行纵隔镜检查,其中3例确诊淋巴瘤,3例肺癌,1例结核病。因此87例患者中最终确诊结核病73例,其中通过EBUS-TBNA确诊66例(90.41%,66/73)。经过EBUS-TBNA确诊结核病的66例中21例(31.82%,21/66)为结核分枝杆菌涂片和(或)培养阳性(3例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提示耐药);40例(60.61%,40/66)结核分枝杆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阳性,38例(57.58%,38/66)病理检测结果为干酪样坏死或者结核性肉芽肿。 结论 EBUS-TBNA在纵隔淋巴结结核特别是耐药纵隔淋巴结结核的早期诊断上可能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初治涂片阳性(简称“涂阳”)支气管内膜结核联合口服抗结核药物治疗的效果。 方法 将我科2010年2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初治痰涂片阳性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80例,按照完全随机(队列法)分为两组,纤维支气管镜介入加口服抗结核药物治疗为介入组,共40例,平均年龄(35.6±8.5)岁,其中男11例,女29例;单纯口服抗结核药物治疗为对照组,共40例,平均年龄(35.2±6.8)岁,其中男17例,女2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χ2=1.978,P=0.241)和年龄(t=0.218, P=0.828)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相关治疗方案均告知患者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数据录入采用Excel软件,介入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采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包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介入组40例中,显效和有效3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40例中,显效和有效2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0.0%(28/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46,P<0.05)。 结论 经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注药加口服抗结核药物治疗,疗效优于单纯口服抗结核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在学校开展结核病防控的方法和效果。方法①开展"六岁防痨工程",每年进入6岁的儿童统一作一次结核病免疫应答监测,有病早治,无病早防;②对入学新生结核病进行预防性体检;③对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学生进行预防性治疗;④在学校进行结核病健康教育;⑤制定落实《学校结核病应急处置预案》;6、和学校签订结核病防控目标管理责任书。结果①学生新发结核病患者占全市新登记患者的比率由1996年的14.4%下降到2013年的3.2%,年均递降率为8.5%,递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075,P0.05);而学生中排菌的肺结核病人的下降幅度更大,年均递降率为10.0%,由1996年的12%下降到2013年的2.0%,递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33,P0.05)。②学生活动性结核病发病率年均为18.9/10万(8.4/10万±36.1/10万),由1996年的25.9/10万下降到2013年的10.9%,年递降率为5.0%,递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66,P0.05);学生涂阳肺结核发病率年均为4.1/10万(1.0/10万±8.8/10万),由1996年的8.8/10万下降到2013年的1.0/10万,年均递降率为12.0%,递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14,P0.05)。18年来,新密市各学校没有发生结核病聚集性发病现象。结论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能有效降低学生结核病  相似文献   

15.
成人血行播散性肺结核202例临床及影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临床资料的分析,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8年收治的成人血行播散性肺结核202例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点、误诊情况及治疗反应。结果(1)中青年患者占80.2%, 老年患者占19.8%。(2)痰涂片查抗酸杆菌(AFB)阳性率为20.7%;31例AFB阴性患者中35.5%纤维支气管镜检抗酸杆菌阳性。(3)12.9%X线胸片早期表现为肺间质磨玻璃样改变,51.5%表现为大小、密度、分布均匀的粟粒结节。(4)胸部高分辨CT显示55.0%急性血行播散型表现双肺弥漫分布的大小、密度均匀的粟粒结节;另48例亚急性和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表现以上中肺野为主的3~7mm大小、密度及分布不均匀的结节。46.8%的肺野内可见斑片、结节、纤维条索状影;43.1%伴纵隔和/或肺门淋巴结肿大。(5)20例活组织检查60%病理阳性。 (6)44.6%合并肺外结核,常见于脑膜、浆膜腔、淋巴结、脑、肝、脾、骨等。(7)42.1%入院前被误诊为其他疾病。(8)除8例外其余患者抗结核治疗后体温在3d到12周内降至正常。(9)79.7%在抗结核治疗2个月后胸片显示病灶不同程度吸收。结论痰涂片、HRCT、纤维支气管镜及器官组织活检是早期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MAC)肺病和脓肿分枝杆菌肺病的CT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住院并经临床及实验室证实的16例MAC肺病患者和15例脓肿分枝杆菌肺病患者的CT及高分辨率CT(HRCT)的表现.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两组的CT表现、常见病变的分布特点进行四格表x2检验.由于患者总例数<40例,用确切概率法计算统计结果,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患者中肺实变影(28/31)、支气管扩张(28/31)、小叶中心性结节影及树芽征(28/31)的影像学表现多见.MAC肺病患者上叶发病优势(10/16)高于脓肿分枝杆菌肺病患者(2/15)(确切概率法,P<0.01).MAC肺病患者以空洞型为主(11/16),而脓肿分枝杆菌肺病患者以结节支气管扩张型为主(11/15)(确切概率法,P<0.05).MAC肺病患者肺实变、空洞病变、小叶中心性结节影及树芽征累及肺区范围(分别为55/96,33/96,68/96)多于脓肿分枝杆菌肺病患者(分别为26/90,18/90,48/90)(确切概率法,P值分别为<0.01、<0.01、<0.05).MAC肺病患者于右肺中叶(11/16)及左肺舌叶(12/16)出现肺实变者多于脓肿分枝杆菌肺病(右肺中叶及左肺舌叶均为4/15)(确切概率法,P<0.05).结论 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MAC)和脓肿分枝杆菌肺病的CT表现有一定相似性,但亦有各自一定的特点,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可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2010年中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简称“流调”)发现患者在调查前出现症状、就诊、确诊、报告至开始治疗的全过程并比较城乡差异。方法以2010年在全国77个城镇调查点、99个乡村调查点进行结核病调查发现的≥15岁的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统一结构化的问卷,以面对面询问的形式进行社会经济情况及发病、就诊、治疗过程中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按照1301例患者(其中城乡患者分别为373例、928例)自然就诊报告过程进行分析,采用y。检验(显著性水平设为0.05)比较城乡差异并探讨其原因。结果城镇患者中49.3%(184/373)在流调前出现了肺结核相关症状,低于乡村患者(59.9%,556/9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15,P〈O.01)。城乡有症状者中就诊者分别占47.3%(87/184)、46.6%(259/556),城乡有症状就诊者中确诊肺结核者分别占41.4%(36/87)、34.0%(88/259),确诊结核病后进行了传染病报告者分别占69.4%(25/36)、70.5%(62/88),开始了抗结核治疗者分别占91.7%(33/36)、88.6G(78/88),以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1.52、0.01、0.03,P值均〉0.05)。总结患者在流调前发病、就诊、诊断、治疗全过程,可见患者分流的最主要环节是无症状不就诊、有症状未就诊、有症状就诊诊断为其他疾病,分别占所有患者的42.1%(548/1301)、30.3%(394/1301)、17.1%(222/1301),最终仅有8.5%(111/1301)的患者出现了症状后确诊并开始了抗结核治疗,另有1.0%(13/1301)的患者虽未出现症状但因为其他原因确诊患了肺结核。结论患者有症状不就诊、就诊未确诊、确诊未治疗应被视为防控策略需重点注意的薄弱环节,城乡患者主要在出现症状的比例上存在差异,乡村患者无症状比例较低,其有症状就诊、就诊者确诊、确诊者治疗比例与城镇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姚戈  袁冶  肖音  聂琦  涂盛锦  张红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9):1251-1252
目的探讨纤支镜介入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结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26例初治菌阳支气管结核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抗结核和纤支镜介入治疗,治疗组加用雾化吸入治疗。结果治疗组在痰菌转阴速度、病灶吸收好转速度、临床症状改善速度、管腔内病变吸收速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且治疗组纤支镜介入治疗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了患者的费用。结论纤支镜介入联合雾化吸入是治疗支气管结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细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抢救清醒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以细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抢救清醒呼吸衰竭105例(细镜组),以普通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抢救清醒呼吸衰竭102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 细镜组105例均经鼻插管成功,成功率为100.0%,鼻腔出血率为5.7%(6例);对照组经鼻气管插管成功率为73.5%(75例),鼻腔出血率为20.0%(15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是清醒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抢救有力手段,具有安全、快速、成功率高的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