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对手工MGIT液体培养系统(manual mycobacteria growth indicator tube system, M-MGIT)检测分枝杆菌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北京市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门诊初诊患者526例,收集首次痰标本526份,分别对同份标本进行罗氏(Lowenstein-Jensen,L-J)固体培养、全自动BACTEC MGIT 960 系统培养(A-MGIT)和M-MGIT系统培养,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526份标本中,3种分离培养方法共分离出261株分枝杆菌菌株,检出率为49.6%;M-MGIT法、A-MGIT法和L-J法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8.7%(256/526)、49.0%(258/526)和41.3%(217/526)。M-MGIT和A-MGIT培养法检出率均高于L-J培养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84、6.45,P值均<0.05),但M-MGIT和A-MGIT培养法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P>0.05)。M-MGIT法、A-MGIT法和L-J法阳性菌株平均报告时间分别为13d[(13±6)d]、12d[(12±6)d]和24d[(24±9)d],M-MGIT和A-MGIT法阳性报告时间明显短于L-J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5.84、18.32,P值均<0.05),M-MGIT和A-MGIT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9,P>0.05)。M-MGIT法、A-MGIT法和L-J法污染率分别为4.6%(24/526)、4.9%(26/526)和4.1%(43/10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4,P>0.05)。结论M-MGIT液体培养系统能快速检测分枝杆菌,检出率高,阳性报告时间短,成本低廉,适合基层结核病实验室应用。  相似文献   

2.
李志媛 《临床肺科杂志》2007,12(12):1360-1361
结核病人的细菌学检查,是发现传染源的主要途径和手段,是确定结核病诊断和化疗方案的重要依据,也是考核疗效,评价治疗效果的可靠标准[1]。本文就结核病常用的细菌学检查方法作一概述。一、痰涂片痰涂片直接镜检法是结核病实验室最基本的细菌学检查方法,其特点是简便、快速、价廉,但无法辨别死菌活菌;敏感性低,通常需5000~10000条菌/ml才能够得到阳性结果;特异性差,各种抗酸杆菌均可着色。但仍具有实用性,对结核病早期诊断起到重要作用[2]。操作方法:挑取干酪样/脓样,血丝,颗粒块等标本0.1ml均匀涂于玻片上,涂成2.5cm×2.0cm,呈卵圆形的薄膜,…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利用分枝杆菌液体培养法联合菌种鉴定技术诊断HIV与分枝杆菌双重感染,以了解目前华北地区HIV与分枝杆菌双重感染的情况。 方法 对2009-2011年收治的53例疑似HIV与分枝杆菌双重感染患者的可疑感染部位标本进行分枝杆菌液体培养及菌种鉴定。收集所有经确诊为HIV与分枝杆菌双重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与总结。 结果 53例疑似HIV与分枝杆菌双重感染的患者中,病原学证实存在分枝杆菌感染的患者为19例,11例(57.9%)为单纯肺脏累及,2例(10.5%)为肺外累及,4例(21.1%)为分枝杆菌血症, 2例(10.5%)为肺脏累及和分枝杆菌血症并存。16例患者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3例患者为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体感染。15例(78.9%,15/19)患者CD4+ T淋巴细胞计数<100个/μl。 结论 联合应用液体培养法与菌种鉴定技术对于诊断HIV与分枝杆菌双重感染是有效的,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核病患者手术切除标本进行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罗氏培养、液体培养及定量RT—PCR方法检测12例不同化疗疗程后行手术,术中取材的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结果不同化疗疗程的手术标本中可以应用罗氏培养法及液体培养法检测到结核分枝杆菌,并有病例存在结核分枝杆菌持留菌特征性ICL及ACR的高表达。结论手术标本是结核菌培养及持留菌检测的很好材料,对患者术后化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痰涂片检查结核菌质量控制情况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1989 ̄1993年质量控制,本省痰涂片、染色、镜检质量逐年提高,假阳性及假阴性率逐年下降,1993年分别为2%、3.5%,达到质控指标。认为将痰膜面积、厚度、完整性作为涂片质量指标;脱色、有无红色团块、染色性作为染色质量指标;假阳性率、假阴性率作为镜检质量指标,用于痰涂片检查质量控制是可行的,并认为在强调脱色完全的同时,要掌握脱色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结核病患者手术切除标本进行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罗氏培养、液体培养及定量RT—PCR方法检测12例不同化疗疗程后行手术,术中取材的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结果不同化疗疗程的手术标本中可以应用罗氏培养法及液体培养法检测到结核分枝杆菌,并有病例存在结核分技杆菌持留菌特征性ICL及ACR的高表达。结论手术标本是结核菌培养及持留菌检测的很好材料,对患者术后化疗指导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结核病患者手术切除标本进行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罗氏培养、液体培养及定量RT-PCR方法检测12例不同化疗疗程后行手术,术中取材的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 结果不同化疗疗程的手术标本中可以应用罗氏培养法及液体培养法检测到结核分枝杆菌,并有病例存在结核分枝杆菌持留菌特征性ICL及ACR的高表达。 结论 手术标本是结核菌培养及持留菌检测的很好材料,对患者术后化疗指导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1989~1993年质量控制,本省痰涂片、染色、镜检质量逐年提高,假阳性及假阴性率逐年下降,1993年分别为2%、3.5%,达到质控指标。认为将痰膜面积、厚度、完整性作为涂片质量指标;脱色、有无红色团块、染色性作为染色质量指标;假阳性率、假阴性率作为镜检质量指标,用于痰涂片检查质量控制是可行的,并认为在强调脱色完全的同时,要掌握脱色时间。  相似文献   

9.
依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体外诊断试剂研究与质量控制有关指导原则与《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的相关规定,参考《肺结核诊断标准》和《结核病诊断实验室检验规程》,探讨了结核分枝杆菌胶体金法和酶联免疫法抗体检测试剂的原辅材料、生产工艺、质量控制,以及临床评价研究的基本要求,为从事结核病血清学诊断试剂生产、研究单位及临床评价单位的同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以罗氏培养基作为培养检测介质,验证采用PEG600纳米磁珠富集临床标本中分枝杆菌的可行性。 方法 采用PEG600纳米磁珠富集法、离心法(3000×g,20 min)和直接接种法3种方式处理94份临床标本(来源于南京市胸科医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间门诊和病房的94例肺结核患者),在固体罗氏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比较3种方法的培养阳性率、污染率以及平均初生长时间。对于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以 Kolmogorov-Smirnov法检测正态性,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直接接种法、离心法、磁珠富集法的阳性率分别为29.79%(28/94)、43.62%(41/94)、41.49%(39/94);污染率分别为2.91%(3/103)、4.85%(5/103)、3.88%(4/103);平均初生长时间[中位数(上下四分位数)]分别为28(21,40)、21 (21,35)、21 (21,35) d。磁珠富集法、离心法阳性率均高于直接接种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09、11.08,P值均<0.01)。磁珠富集法、离心法的初生长时间均短于直接接种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983、-3.980,P值均<0.01)。离心法与磁珠富集法之间在阳性率与平均初生长时间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阳性率比较:χ2=0.25,P=0.62;平均初生长时间比较:Z=-0.557,P=0.577)。 结论 磁珠富集法在培养的阳性率与初生长时间上均优于直接接种法,与离心法所得结果相似;由于其对环境的污染概率小,易于批量处理,具备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适合我国各级实验室开展的痰涂片室间质量控制模式?方法 设计了在不同地理条件下应用不同督导方式进行痰涂片镜检室间质控?结果及结论 经培训后直接督导和间接督导之间?山区和平原之间复检痰片的各项符合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直接督导费用明显高于间接督导;山区督导费用明显高于平原(P<0.05)?结合二种督导方式在各自实施中的特点,认为培训和室间质控是提高痰检质量的必要手段,在我国现阶段可根据各地区的疫情?结防力量?痰检水平和经费等实际情况,采取两种督导方式相结合?偏重其中一种模式进行痰涂片镜检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昆明地区结核病患者和疑似结核病患者中Mtb培养检测情况和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1928例结核病患者和疑似结核病患者2046份标本,包括痰、支气管刷检物或肺泡灌洗液、胸腹腔积液、脑脊液、尿液、脓液、其他标本(淋巴液、心包积液、分泌物、穿刺液等)。使用BACTEC MGIT 960全自动分枝杆菌快速培养仪和中性罗氏培养基进行培养,分别记录初始抗酸涂片结果,BACTEC MGIT 960全自动分枝杆菌快速培养仪、中性罗氏培养基报告阳性后的涂片结果。分别对培养时间、培养阳性率、培养污染率及5种一线抗结核药物(S、INH、RFP、EMB和PZA)的耐药情况作统计分析。结果 BACTEC MGIT 960全自动分枝杆菌快速培养仪和中性罗氏培养基阳性率分别为38.2%(782/2046)和32.6%(666/2046);结核诊断率37.3%(719/1928);抗结核一线药耐药率为41.9%(212/506),耐多药率(至少同时耐INH和RFP)为20.0%(101/506)。结论 昆明地区结核病患者对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情况严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痰模型涂片法检测抗酸杆菌的价值。 方法 对1089份初诊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分别应用模型涂片法、目测涂片法检测抗酸杆菌,并与罗氏培养结果进行比较。检测结果比较采用χ2检验和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模型涂片法阳性检出率31.68%(345/1089),高于目测涂片的24.24%(264/1089)(χ2=14.955;P<0.05),模型涂片法与目测涂片法的质量指标合格率分别为痰细胞(94.21%,86.41%)、痰膜大小(98.99%,75.30%)、厚薄(96.14%,74.29%)、染色(94.49%,87.60%)、痰膜脱落(97.43%,86.41%),较目测涂片法均明显提高(χ2值分别为37.915、272.799、206.432、31.683、89.011,P值均=0.001)。以罗氏培养结果为标准,模型涂片法灵敏度为82.69%(344/416),Kappa值为0.853,优于目测涂片法[灵敏度为63.46%(264/416),Kappa值为0.682],说明模型涂片法与罗氏培养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结论 模型涂片既继承了目测涂片检测抗酸杆菌的简便快速,又较目测涂片制片质量和阳性检出率明显提高,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适合基层实验室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分枝杆菌培养中同步筛检依赖利福平结核分枝杆菌(依R菌)的临床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依R菌早期发现提供帮助。 方法 采用临床典型依R菌株在罗氏(L-J)培养基上的最佳生长利福平药物浓度100μg/ml(简称“L-J R100”),建立临床依R菌初代筛检模式,即在临床分枝杆菌BD960快速分离培养中,平行接种L-J R100 管和罗氏空白对照管(L-J对照)培养;按照其模式对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2011年3月7日至2012年2月15日期间共5362份临床标本平行培养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结果录入瑞美检验网络LIS系统)。 结果BD960、L-J R100和L-J对照管3种方法平行培养的总阳性检出率为43.92% (2355株/5362份),其中BD960阳性检出率39.56%(2121株/5362份),L-J对照管阳性检出率25.57%(1371株/5362份)。BD960阴性但L-J对照管培养阳性者234份;L-J R100阳性703株,占检出阳性的29.85%(703株/2355株);发现有依R菌现象的258株(合计221例,其中重复出现依R菌现象2次的33例、3次的1例、4次的3例,另外有14株L-J R100阳性而对照为阴性的绝对依赖株),占L-J对照管阳性的18.82%(258株/1371株),占L-J R100阳性的36.70%(258株/703株)。 结论 临床分枝杆菌培养中同步筛检依R菌能分离到绝对依赖株,可提早为临床提示分离阳性株是否为利福平依赖菌或耐药菌;同时可提高分枝杆菌培养阳性检出率;其方法简单易行,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噬菌体裂解法与BACTEC-460法在结核分支杆菌快速检测及鉴定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噬菌体裂解法和BACTEC-460法分别检测30株结构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10株非结核分支杆菌和7株非分支杆菌,以及60份临床确诊的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结果:所有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噬菌体裂解试验均为阳性,而非结核分支杆菌和非分支杆菌均为阴性。41份BACTEC-460培养阳性和19份BACTEC-460培养阴性的痰标本中,噬菌体裂试验分别有34份(82.9%)和5份(26.3%)阳性。结论:噬菌体裂解法可以简便,快速地检测结核分支杆菌,并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以培养滤液MPT64抗原作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MTBC)生长指示实验(简称“MPT64检测法”)的检测效能,为建立新型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799例应用BACTEC MGIT 960分枝杆菌快速培养仪器法(简称“仪器法”)进行分枝杆菌培养的培养液在培养的第42天进行MPT64检测,对1265例每隔7 d(即培养第1~6周末)进行1次 MPT64检测,以出现阳性检测结果或第42天为检测终点,并和仪器法比较。应用χ2检验统计分析所有样本(2064例)的检测结果,分析MPT64检测法的准确度;对1265例监测样本应用t检验分析MPT64检测法的快速性。 结果 (1)在2064例分枝杆菌培养的临床样本中,仪器法报告298例MTBC、108例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1521例培养阴性及137例污染(后三者即无MTBC生长),其中分别有279、6、0、2例MPT64检测阳性(即有MTBC生长),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 P=0.742);与仪器法的总体一致性为98.69%(2037/2064);对仪器法报告为MTBC者MPT64检测法的阳性率为93.62%(279/298),具有较高的阳性符合水平。(2)在每周进行MPT64监测的1265例培养液样本中,两种方法均检测到MTBC者168例。其中:仪器法在培养1~6周报告阳性率分别为25.60%(43/168)、66.67%(112/168)、92.26%(155/168)、98.21%(165/168)、98.81%(166/168)和100.00%(168/168);MPT64检测法的阳性检出率则分别为17.26%(29/168)、61.90%(104/168)、89.88%(151/168)、95.24%(160/168)、98.81%(166/168)和100.00%(168/168)。两者阳性报告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8,P=0.366)。 结论 MPT64检测法具有准确、快速、简便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结核分枝杆菌抗原胶体金法结合涂片形态学特征鉴别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的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涂片形态学特征和结核分枝杆菌抗原胶体金法对853株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鉴别并与传统菌种鉴定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涂片法鉴别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度为98.4%(750/762),特异度为96.7%(88/91);胶体金试验鉴别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度为99.0%(754/762),特异度为98.9%(90/91);两种方法均为阳性,可报告菌株中含有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TC),其阳性预测值为100.0%(741/741);两种方法均为阴性,可报告非结核分枝杆菌(NTM),其阴性预测值为100.0%(87/87)。 结论 结合涂片形态和结核分枝杆菌抗原胶体金两种方法鉴别结核分枝杆菌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是一种快速、简便,适于各级实验室使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液体培养在我国HIV感染者与AIDS患者结核病早期诊断中应用的可行性,为Mtb与HIV双重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 方法 实验组选取安徽、河南、新疆、广西、云南5个省、自治区中开展中国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Mtb与HIV双重感染防治工作的10个地市(实际纳入8个地市),在新发现和既往可随访的15 199例HIV感染者与AIDS患者中选取符合条件的2162例进行液体培养,记录相关结果信息,并与同期收集的同地区全部15 199例和全国67 186例HIV感染者与AIDS患者(对照组)通过常规结核病检查方法获得的结核病诊断率进行比较。 结果 实验组样本阳性率14.2%(306/2162),明显高于同地区同期总体结核病诊断率5.2%(793/15 1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4.9,P<0.0001);实验组阳性率(14.2%)与同地区总体结核病诊断率(5.2%,793/15 199)也都分别高于全国同期HIV感染者与AIDS患者的结核病诊断率(2.3%,1525/67 1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50.7、393.8,P值均<0.0001)。 结论 液体培养与结核病症状筛查、痰涂片和X线胸片检查等常规结核病检查方法相比,可以显著提高HIV感染者与AIDS患者的结核病检出率,对于HIV感染者与AIDS患者的结核病早期诊断有着重要意义,适合在我国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