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18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药物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82例患者采用以针刺为主配合内服药物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平均治疗2个疗程后,痊愈102例(56.04%),显效69例(37.91%),无效11例(6.04%),总有效率93.96%.结论 针刺配合药物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具有疏通经络、消炎止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王秀兰 《辽宁中医杂志》1995,22(12):561-561
针刺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50例王秀兰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唐山063000)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疾病之一。此病好发于中青年,女性略多见,一般多发生于单侧,偶有双侧者。临床上以颞下关节运动障碍、疼痛、弹响3大症状为特征。近年来笔者...  相似文献   

3.
4.
林琳 《新中医》1994,26(4):35-35
针刺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40例林琳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疾病之一,临床以功能障碍性病变为多见。此病好发于中青年,多发生于单侧,并伴同侧头痛,张口或咀嚼时症状明显。自1986年以来,我院采用针刺疗法治疗该病4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  相似文献   

5.
笔者采用针刺结合 TDP照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4 0例 ,并与单纯用 TDP治疗本病 38例作对照进行疗效观察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 ,治疗组 4 0例中 ,男 2 2例 ,女 18例 ,年龄 2 0~ 5 6岁 ,病程在 1周~ 2年 ;对照组 38例中 ,男 2 1例 ,女 17例 ,年龄 18~ 5 8岁 ,病程 5天~ 2年 ,两组年龄、病程无显著性差别。1.2 诊断标准 :本文所有病例临床均参照《口腔病防治学》第 14章 [1]的诊断标准 ,经五官科、口腔科转诊而来。1.3 治疗方法1.3.1 治疗组 :取患侧下关、颊车、听会 ,健侧合谷、内庭。…  相似文献   

6.
马德元  姜军 《辽宁中医杂志》2004,31(11):954-954
颞下凳关紊乱综合征是口腔和面部常见的疾病之一 ,其病因尚不完全明了 ,因此在治疗上无十分有效的方法 ,其临床表现为颞颌关节面部疼痛 ,关节弹响及张口受限之大症状。近 5年 ,笔者采用针刺加艾条灸治疗本病 6 0例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 0例 ,均为  相似文献   

7.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口腔颌面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表现以下颌关节运动异常 ,开口和咀嚼运动时关节区或关节周围肌群疼痛 ,关节弹响和杂音为主 ,X线摄片常示髁状突位置不正常或运动受限。祖国医学认为本病与痹证相关。笔者在对本综合征翼外肌功能亢进型和翼外肌痉挛型 75例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疗效 ,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以有上述临床表现的患者 75例为治疗对象。其中男 2 8例 ,女 47例 ,男 :女为 1 :1 .7;年龄最小为 1 5岁 ,最大为 6 6岁 ,平均为 2 6 .5岁 ;病程最短为 5天 ,最长为 4年。其中翼外肌功能亢进患者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西药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8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予口服布洛芬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2组均治疗12d。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及最大张口度的变化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6.67%(P=0.001);2组治疗后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最大张口度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提高最大张口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疾病之一。在颞下颌关节疾病中,此病最为多见。20-40岁的青壮年多发,一般见于一侧,亦可累及双侧。笔者采用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此病3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艾灸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针刺配合艾灸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33例。结果:总有效率96.9%。结论:针刺配合艾灸是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以颞下颌关节疼痛、弹响、张口受限为特征 ,常因精神紧张、寒冷刺激或咀嚼用力不当等因素而诱发 ,严重时可出现耳鸣、耳闷、眩晕等症。常发于 30岁左右 ,女性多于男性 ,临床上有渐进性及反复发作的特点。笔者自 1 999年 6月至 2 0 0 1年 2月 ,在针灸科门诊 ,运用针灸的透刺方法治疗了 5 6例此病患者 ,效果颇佳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患者 5 6例 ,男性 1 9例 ,女性 37例 ;年龄最大者 80岁 ,最小者 2 2岁 ,平均年龄 35 .7岁 ;病程最长 1 1年 ,最短 7天 ;首次发病者 38例 ,发作两次以上者 1 8…  相似文献   

12.
13.
针灸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自1998年6月~2004年6月笔者用针灸方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8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针刺为主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简称TMD)是累及颞下颌关节和(或)咀嚼肌系统的,具有相关临床问题(如疼痛、弹响、开口受限等)的一组疾病的总称[1]。一般由精神因素,因素和健康不良,肌肉的神经调节功能失调、咬切创伤、风湿等原因引起。此病病程较长,治疗较困难。笔者以针刺为主治疗功能性TMD42例,疗效尚可,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2例均为我科门诊病例,均经X线摄片排除器质性病变。其中男15例,女27例;双侧患病3例,单侧39例;关节弹响16例;13~19岁18例,20~35岁17例,35~50岁7例;病程5天到1年。2治疗方法2.1按摩患者坐位,医者用一指禅手法点按、揉…  相似文献   

15.
正2007年以来,笔者采用针刺阿是穴为主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52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52例均来自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门诊,其中男32例,女20例;病程最短为1周,最长3年。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颞下颌关节区疼痛、酸胀,咀嚼不适,运动时有弹响,部分病例在下颌头外侧后方、关节盘处或其附近有明显压痛,病程较久者有开口形态异常表现。所有病例均经下颌关节X线检查,无骨折、脱位或半脱位,个别病例或有局部肌纤维增厚、关节间隙变窄表现。部分病例接受  相似文献   

16.
颞下颌关节紊乱症是以颞下颌关节区疼痛、关节强直、活动时发出弹响声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症,多发生于20~40岁的青壮年。患者多因咀嚼困难而就诊。笔者采用针刺配合艾灸治疗本病患者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刘爱群 《中医研究》1998,11(6):22-23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颌面部常见疾病之一,其病因复杂,治疗方法繁多,疗效不一。近4年来,作者采用内服中药配合局部西药封闭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06例患者均系确诊的门诊患者,其中男性50例,女性56例;年龄16~62岁,平...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 ,笔者采用针刺加艾灸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同时设立耳穴贴压加超短波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 ,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74例均为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针刺加艾灸组 (简称治疗组 ) 40例 ,耳穴贴压加超短波治疗组 (简称对照组 ) 34例。 74例中 ,男 2 8例 ,女 46例 ;年龄最小 1 9岁 ,最大 5 3岁 ,平均 36岁 ;病程最短 2 d,最长 3年。2 治疗方法2 .1 治疗组 取穴 :颊车、下关、合谷。治疗时 ,患者侧卧位 ,穴位常规消毒 ,针刺后采用平补平泻手法使之得气 ,留针 30 min,留针期间对颞下颌关节部施以艾条温和灸。每…  相似文献   

19.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是五官口腔颌面常见的疾病之一。从 1 998年~ 2 0 0 2年 4月门诊收治 2 2例病人 ,采用针刺天容穴取得了明显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 2 2例 ,均是男性患者 ;最大 39岁 ,最小 1 7岁 ,平均年龄 2 8岁 ;病程最短 7天 ,最长 6个月。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及体征 ,经X线摄片检查未发现骨折、脱位等器质性病变。2 治疗方法2 .1 取穴 :一侧痛取患侧天容 ,双侧痛取双侧 ;配穴 :颊车、合谷、中渚等穴。2 .2 采用泻法 常规消毒 ,选好天容穴。针刺后针感向耳后放射 ,作强刺激 ,嘱患者作张口及咀嚼运动动作 …  相似文献   

20.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IDS)是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本病虽属功能性紊乱,但疗程较长,经常发作,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自1990年以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50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