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调查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吸烟和戒烟状态,分析患者戒烟动机。方法对280名目前正在冠心病随访门诊规律就诊的PCI治疗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第一次行PCI治疗的时间、吸烟情况、戒烟和戒烟动机等相关问题。比较各组患者初次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年龄。比较不同程度戒烟的患者的吸烟量、戒烟或减少吸烟动机的差异。结果吸烟组的初次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年龄(56.7±16.0)岁,不吸烟组初次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年龄(65.5±9.8)岁,t=-5.457,P=0.000。不吸烟组中被动吸烟者的初次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年龄为(61.8±10.3)岁,低于同组内非被动吸烟患者初次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年龄(66.4±9.5)岁,t=-2.278,P=0.024。到调查的时间为止,只有10%的患者仍维持原量吸烟,83.0%的患者在初次介入治疗出院后戒烟或减少吸烟。戒烟组(91例)每日吸烟量中位数为20(10,20)支,小于吸烟量减少组(26例)的每日吸烟量20(20,30)支,Mann-Whitney检验结果,Z=-2.734,P=0.006。患者戒烟或吸烟的动机多为几个,其中家人、朋友和医生的劝说和担心对心脏疾病产生进一步危害选择比率最高。结论吸烟患者初次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年龄明显低于非吸烟患者,绝大多数冠心病患者在初次介入治疗后戒烟或减少吸烟。医生劝说是最重要的戒烟或减少吸烟的动机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强化门诊戒烟,随访有冠心病的吸烟患者戒烟效果以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在我院心脏中心门诊就诊并确诊有冠心病的吸烟患者140例,按1∶1随机分为强化戒烟门诊随访组(随访组)70例,和常规治疗组(常规组)70例,分别进行不同干预措施。于6个月后比较2组的戒烟情况、戒烟误区、心血管事件率、门诊医疗费用和生活质量。结果:基线时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伴发疾病、每日平均吸烟量、药物使用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统计时,随访组的戒烟率高于常规组(34.29%:5.71%,P<0.01)。同时,2组合计的成功戒烟者与戒烟失败者戒烟前每日吸烟支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42比13.39,P>0.05);总心血管事件率低于常规组(21.43%比47.14%,P<0.01);门诊医疗费用明显低于常规组(3 789.34元比4 984.25元,P<0.01);参考(MYO)健康状况调查问卷,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1)。结论:强化门诊戒烟随访可以明显提高患有冠心病吸烟患者的戒烟率和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不同文化程度吸烟患者戒烟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戒烟门诊就医的吸烟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n=41)和对照组(n=39),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认知疗法,观察随访两组戒烟成功情况。结果干预组时点戒烟成功率和吸烟减少率分别为34.15%和65.8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中大专及以上患者时点戒烟成功率为60.00%,明显高于小学及以下患者(P0.05);中学及中专、大专及以上患者吸烟减少率分别为85.00%和80.00%,明显高于小学及以下患者(P0.05);干预组45岁和≥45岁患者时点戒烟成功率和吸烟减少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明显提高戒烟效果,其与患者文化程度有一定关系,在干预时应考虑吸烟患者文化程度。  相似文献   

4.
吸烟量与初诊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心率变异性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昶  焦峰  田甜  张蓉洲 《山东医药》2010,50(17):42-44
目的分析吸烟量与初诊2型糖尿病(T2DM)男性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各指标的相关性,探讨吸烟对早期T2DM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CVD)的危害性。方法将初诊T2DM男性患者根据吸烟指数分为不吸烟组、少量吸烟组、中量吸烟组、大量吸烟组四组,分析吸烟量与糖尿病相关指标及24 h HRV各指标相关性。结果吸烟量与胰岛素抵抗指数(IRI)、收缩压呈正相关(r=0.54、0.33,P〈0.01或〈0.05),与24 h HRV指标中所有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每5 min窦性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所有邻近窦性RR间期长度差异平方均值的平方根(RMSSD)、50 ms间隔以上邻近周期的比例的对数[lg(pNN50)]、高频带(HF)、总频谱的对数[lg(TP)]呈负相关(r=-0.37,-0.35,-0.53,-0.42,-0.41,-0.33,P均〈0.01),与低频和高频比率(LF/HF)呈正相关(r=0.31,P〈0.05)。在校正患者收缩压、IRI影响后,吸烟量与24 h HRV指标SDNN、SDANN、RMSSD、lg[pNN50(%)]、HF呈负相关(r=-0.38,-0.33,-0.46,-0.30,-0.39,P均〈0.05)。结论吸烟可导致早期T2DM男性患者HRV降低,交感、副交感神经的平衡紊乱,吸烟者较非吸烟者可进一步增加T2DM发生CVD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因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住院患者吸烟状况及其戒烟意愿,探讨医师戒烟干预措施及其效果.方法 对2011年2月至6月在北京同仁医院心内科、神经内科和内分泌科住院的1 237例患者进行吸烟和戒烟状况问卷调查,其中心血管病患者592例,脑血管患者291例,糖尿病患者354例.针对现吸烟患者(n =345)进行戒烟干预,并按随机原则分为常规干预组(n=172)和强化干预组(n=173).通过电话随访出院后6个月时的吸烟和戒烟状况.结果 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住院患者总吸烟率为47.0%(582/1 237),现吸烟率为27.9%(345/1 237).经过住院期间对现吸烟患者进行戒烟干预,患者戒烟意愿向戒烟行动期转变.在6个月随访中,303例接受电话随访患者总戒烟率为30.0%,强化干预组戒烟率(45.8%)高于常规干预组(21.3%),P<0.05.结论 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住院患者吸烟率高,对烟草危害认知度较低.对住院患者采用强化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戒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入院时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与冠脉病变程度和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84例老年ACS患者,在入院后12 h内行血肌酐等常规检查,同时检测血浆hs-CRP.结果 肾功能不全的比率为55.30%,肾功能不全总组及肾功能不全轻、中、重组Gensini评分均较正常肾功能组显著增高(P〈0.01,P=0.01,P〈0.01,P〈0.001).肾功能不全总组及重度肾功能不全组血浆hs-CRP显著增高(P=0.02,P〈0.01).与Gensini评分〈30组相比较,高hs-CRP和肾功能不全比率Gensini评分30~90组和Gensini评分〉90组均显著增高(P〈0.01,P〈0.01).偏相关分析表明,eGFR及血浆hs-CRP分别与Gensini评分相关(r=-0.110,P=0.005;r=0.045,P=0.01).多元回归分析表明,eGFR及血浆hs-CRP分别与Gensini评分独立相关(β=-0.113,P〈0.01;β=0.035,P〈0.01).血浆hs-CRP与eGFR无相关性.结论 老年ACS患者eGFR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独立相关,与血浆hs-CRP结合可能更有利于老年ACS患者的临床评价.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南山区非结核病防治机构(简称“非结防机构”)报告疑似肺结核患者到位情况,探索提高非结防机构报告疑似肺结核患者总体到位率的方法。 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10 520例深圳市南山区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非结防机构报告疑似肺结核患者,对这些患者的转诊、到位、未到位数据资料进行线性趋势性χ^2检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009—2012年深圳市南山区非结防机构对疑似肺结核患者的转诊到位率分别为55.76%(1709/3065)、50.90%(1470/2888)、49.21%(1149/2335)、50.45%(1126/2232);追踪到位率分别为57.11%(699/1224)、49.29%(521/1057)、56.39%(375/665)、63.79%(303/475);总体到位率分别为82.87%(2540/3065)、81.44%(2352/2888)、87.58%(2045/2335)、92.29%(2060/2232)。转诊到位率逐年呈下降趋势(χ趋势^2=17.89, P〈0.001),而追踪到位率(χ趋势^2=4.04, P〈0.05)和总体到位率(χ趋势^2=113.31, P〈0.001)均呈上升趋势。 结论 通过采取综合干预措施,规范疑似肺结核患者转诊报告和追踪流程,使2009—2012年深圳市南山区非结防机构报告疑似肺结核患者的总体到位率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两种不同类型的结核病定点医院肺结核网络报告情况。方法 选择镇江、宜昌和汉中3个地市级定点医院,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分别在每个地市按人均GDP水平分别各抽取3个县(区)级定点医院,排除被确定为结核病定点医院时间少于1年的医院,最终确定3家专科医院和5家综合医院作为调查点,通过核查定点医院门诊科室和住院部在2012年第4季度的工作日志,统计发现所有肺结核患者共659例,并与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进行比较分析网络报告情况;以Excel 2007软件建立数据库和进行数据整理和数据统计,不同结果之间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被调查医院肺结核网络报告率为89.4%(589/659),其中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网络报告率分别为91.4%(374/409)和86.0%(215/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4,P〈0.05);专科医院结核病门诊、非结核门诊和住院部报告肺结核者分别占45.5%(170/374)、19.3%(72/374)和35.3%(132/374),综合医院结核病门诊、非结核门诊和住院部报告肺结核者分别占50.7%(109/215)、29.8%(64/215)和19.5%(42/215),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不同科室报告肺结核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81,P〈0.01),未进行网络报告的科室主要为门诊科室,占61.4%(43/70)。结论 两种类型的定点医院肺结核网络报告总体情况较好;专科医院报告水平高于综合医院。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吸烟、戒烟对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117例健康男性分为不吸烟组、吸烟组、戒烟组,戒烟组依据戒烟时间分为三个亚组。检测受试者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以及血糖、血脂,比较各组各检测指标差异。结果与吸烟组比较,不吸烟组、戒烟组血清TAOC、SOD升高,MDA降低(P均〈0.05);戒烟组各亚组SOD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TAOC、MDA无统计学差异。戒烟2 a后各检测指标基本上同不吸烟组。结论吸烟可引起机体氧化应激反应,戒烟可使其逆转,戒烟2 a以上者体内氧化应激指标基本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戒烟对稳定期COPD的治疗作用。方法纳入2011年7月-2013年7月经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肺功能室检查确诊的稳定期COPD患者193例,按是否采用戒烟治疗及最终完成情况分为戒烟成功组、戒烟失败组及非戒烟组:戒烟成功亚组62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为(60.82±5.63)岁,平均吸烟指数为(852±100)年·支;戒烟失败亚组36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为(60.61±4.91)岁,平均吸烟指数为(812±139)年·支;非戒烟组95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为(60.49±8.77)岁,平均吸烟指数为(833土143)年·支。采用FEV。为肺功能评价指标,CAT评分为COPD病情评价指标。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结果各试验组患者在年龄、体质量指数及吸烟指数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戒烟成功组患者治疗后体质量增加(2.85±1.27)kg,CAT评分下降(6.05±2.60)分,戒烟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7.763、18.351,P值均d0.01);FEV,增加(O.04±0.18)L,戒烟前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00,P=0.062)。而戒烟失败组及未戒烟组治疗前后体质量、CAT评分及FEV,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戒烟半年即对稳定期COPD具有=定的治疗作用,主要表现在体质量增加、临床症状减轻,而肺功能则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农村与城镇肺结核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完善肺结核患者的综合治疗提供社会心理学依据。 方法 病例按1:1配对,随机抽取农村和城镇肺结核患者300例,采用自编基本情况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问卷调查。用Epidata3.02建立数据库、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和stepwise(逐步法)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肺结核患者SCL-90量表评定9项结果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农村肺结核患者SCL-90量表各因子分、总分、阳性项目数与城镇肺结核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影响农村肺结核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是年龄、性别、经济收入、居住面积、生活满意度,结核病知识知晓度;影响城镇肺结核患者的是年龄、生活满意度。SSRS评定农村肺结核患者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社会支持总分都低于城镇肺结核患者(P<0.01)。 结论 肺结核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差,社会支持低。农村肺结核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更差且受多因素影响、在进行治疗时应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心理支持治疗和健康教育,以提高肺结核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对疾病治愈的信心。  相似文献   

12.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生存质量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肠易激综合征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 病人的生存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在消化专科门诊就诊、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的73例IBS病人和78例其他功能性肠病(functional bowel diseases, FBD)患者采用肠易激综合征生存质量量表汉化版( Chinese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Quality Of Life Questinnaires, ChlBS-QOL),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AS)进行问卷调查,并建立病人的资料档案。结果ChIBS-QOL的总条目及各维度得分,尤其是饮食限制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将病人的性别、年龄、婚姻状态、职业、精神心理因素、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病程、罗马Ⅲ分型,以及是否伴随功能性消化不良(FD)作为白变量,ChIBS-QOL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精神心理因素(β=-17.729,t=-4.506,P〈0.001)和文化程度(β=3.897,t=2.688,P〈0.01)是影响ChIBS—QOL总分的主要因素。结论IBS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降低,精神心理因素和文化程度是影响其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短期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84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并常规进行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探讨它们对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结果在84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中,25例短期内死亡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为255.5±92.3pg/ml,终末期肝病模型计分为25.8±7.3,而存活患者则分别为130.3±100.3pg/ml和15.0±4.9(P〈0.005);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与终末期肝病模型计分、凝血酶原时间呈正相关(r=-0.444,r=-0.443,P〈0.0001);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终末期肝病模型计分对预后判断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5和0.882,以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0.9pg/ml和终末期肝病模型计分〉22.9为最佳截断点,其对患者短期死亡判断的特异性为98.3%,准确率为88.1%。结论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和终末期肝病模型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鲁明  高炎  王宁夫  许轶洲  李虹  徐鹏 《心电学杂志》2013,(6):481-482,485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患者吸烟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PCAD患者270例,其中男性158例、女性112例,采集患者吸烟史(吸烟年数、每日吸烟支数)、血脂水平(HDL—C、LDL—C、TG、TC),记录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同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吸烟指数与冠状动脉慢血流之间存在正相关(r=0.156,P〈0.05);HDL—C与吸烟指数及Gensini积分均呈负相关(r=-0.136、-0.156,均P〈0.01);吸烟指数与Gensini积分之间无线性相关关系(r=0.084,P〉0.05)。结论早发冠心病患者吸烟与HDL—C水平下降和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医生电话随访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戒烟依从性、服药依从性及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复查造影的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60例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随访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出院时都叮嘱入选患者术后必须戒烟、长期服药和1年内返院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出院后只对随访组进行电话随访,出院1年后评定两组患者的依从性。结果随访组患者的戒烟依从性[90.32%(56/62)vs.75.00%(45/60),χ2=5.02,P<0.05]、服药依从性[91.25%(73/80)vs.77.50%(62/80),χ2=5.74,P<0.05]及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复查造影依从性[90.00%(72/80)vs.76.25%(61/80),χ2=5.39,P<0.05]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生电话随访对提高冠心病患者戒烟依从性、服药依从性及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复查造影的依从性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脑出血后忧郁状态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77例脑出血后有忧郁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1例)和常规护理组(36例)。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调查表(MLHFQ)分别于入院时和干预1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1个月后,与干预前和常规护理组同期比较,干预组SDS[(58.15±8.57)分、(60.15±9.38)分比(51.20±7.81)分]、SAS评分[(58.55±6.86)分、(54.75±8.03)分比(45.85±7.14)分]显著降低,MLHFQ量表中所有分值均显著减少[总分:(64.75±6.08)分、(60.18±5.72)分比(42.45±4.71)分],P均<0.01。结论:综合性心理干预能够改善脑出血后忧郁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并明显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脂联素和糖化血红蛋白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脂联素(APN)和糖化血红蛋白A(HbA)lc水平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42例,根据造影结果,采用冠脉狭窄程度积分统计其狭窄程度,患者被分为三组:I组(0~10分),Ⅱ组(11~20分),Ⅲ组(〉20分)。所有入选患者均检测APN和HbAle的水平。结果:APN浓度:冠心病I组的明显高于II组及Ⅲ组的[7.60±1.39)mg/L;(6.30±1.00)mg/L;(5.60±0.91)mg/L,P均〈0.05];HbAlc水平:I组的明显低于II组及Ⅲ组的[5.34±0.91)%:(6.85±1.28)%:(7.87±1.52)%,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PN水平与空腹血糖(FPG)(r=-0.431,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509,P〈0.01)、甘油三酯(TG)(r=-0.322,P〈0.05)呈负相关;HbAlc与FPG(r=0.865,P〈0.01)、TG(r=0.312,P〈0.05)呈正相关,与年龄(岁)(r=-0.387,P〈0.05)呈负相关。结论:低脂联素血症和HbAlc水平升高与冠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可能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者呼气一氧化氮(FeNO)及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比较FeNO和hs-CRP两种方法在反映CVA患者气道炎症方面的价值.方法 将25例CVA患者作为实验CVA组,24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肺功能和支气管激发试验.所有CVA患者接受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吸入治疗4周(160 μg/4.5 μg,每12小时1次),比较治疗前后咳嗽症状总积分、FeNO和血浆hs-CRP水平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CVA患者治疗前FeNO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FeNO水平与咳嗽症状总积分明显相关(r=0.602,P<0.01).(2)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治疗4周后患者咳嗽症状总积分、FeNO和hs-CRP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或P<0.05).(3)治疗后咳嗽缓解患者的基线FeNO水平明显高于未缓解者,且FeNO下降的比例与咳嗽总积分下降比例明显相关(r =0.466,P<0.05),而hs-CRP下降比例与咳嗽总积分下降比例无明显相关.结论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治疗4周可以有效改善CVA患者症状,同时降低FeNO和血浆hs-CRP水平.相比血浆hs-CRP水平,监测FeNO在评价CVA患者气道炎症及激素治疗反应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重庆市梁平县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情况,探索与就诊延迟相关的主要因素。方法从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导出重庆市梁平县2005--2012年登记的结核病患者的个案资料共计3365例,采用描述性分析就诊延迟率;采用秩和检验分析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患者来源、登记类型的就诊延迟是否有差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年龄、职业、患者来源、登记类型是否与就诊延迟相关(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重庆市梁平县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率为73.14%(2461/3365),就诊延迟中位数为32d,有52.84%(1778/3365)的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在1个月以上。职业、患者来源和登记类型与就诊延迟相关,农民就诊延迟高于其他职业(OR=1.513,95%CI=1.279~1.778,P〈0.05);因症推荐患者就诊延迟高于转诊患者(OR=2.170,95%CI=1.798~2.618,P〈0.05);复发患者就诊延迟高于新患者(OR=1.222,95%CI=0.9501.572,P〈0.05)。结论重庆市梁平县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率高,就诊延迟与患者职业、来源和登记类型相关,建议采取综合有效措施,减少该地区的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现象。  相似文献   

20.
目的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被认为是监测和评估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病情简单有效的工具,本文观察哮喘患者的ACT评分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门诊确诊为哮喘的患者52例,年龄为18~56岁。患者填写ACT问卷,要求患者回忆近四周的情况并回答5个问题,得分20-24分为良好控制,得分低于20分则未得到控制。上午进行肺功能测定,分析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与ACT分数相关性。结果ACT评分〈20组(n=37)FEV1pred%为(62.22±15.91)%,ACT评分≥20(n=15)组FEV1pred%为(89.85±12.28)%,两组间FEV1pre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EV1pred%〈60%组(n=13)的ACT得分为9.62±3.52,60%≤FEV1pred%〈80%组(n=23)ACT得分为15.91±3.12,FEV1%pred≥80%组(n=16)ACT得分为20.59±2.31,方差分析和3组间均数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5.657,P〈0.01),三组间均数两两比较(P值均〈0.05)。以FEV1pred%为自变量,ACT评分为因变量进行相关分析,两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820,P〈0.01)。结论ACT评分与患者的FEV1有良好的相关性,对不同肺功能水平具有一定的鉴别能力,可作为肺功能测试的补充,筛查哮喘未控制患者,以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