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0 毫秒
1.
目的调查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吸烟和戒烟状态,分析患者戒烟动机。方法对280名目前正在冠心病随访门诊规律就诊的PCI治疗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第一次行PCI治疗的时间、吸烟情况、戒烟和戒烟动机等相关问题。比较各组患者初次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年龄。比较不同程度戒烟的患者的吸烟量、戒烟或减少吸烟动机的差异。结果吸烟组的初次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年龄(56.7±16.0)岁,不吸烟组初次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年龄(65.5±9.8)岁,t=-5.457,P=0.000。不吸烟组中被动吸烟者的初次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年龄为(61.8±10.3)岁,低于同组内非被动吸烟患者初次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年龄(66.4±9.5)岁,t=-2.278,P=0.024。到调查的时间为止,只有10%的患者仍维持原量吸烟,83.0%的患者在初次介入治疗出院后戒烟或减少吸烟。戒烟组(91例)每日吸烟量中位数为20(10,20)支,小于吸烟量减少组(26例)的每日吸烟量20(20,30)支,Mann-Whitney检验结果,Z=-2.734,P=0.006。患者戒烟或吸烟的动机多为几个,其中家人、朋友和医生的劝说和担心对心脏疾病产生进一步危害选择比率最高。结论吸烟患者初次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年龄明显低于非吸烟患者,绝大多数冠心病患者在初次介入治疗后戒烟或减少吸烟。医生劝说是最重要的戒烟或减少吸烟的动机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不同文化程度吸烟患者戒烟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戒烟门诊就医的吸烟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n=41)和对照组(n=39),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认知疗法,观察随访两组戒烟成功情况。结果干预组时点戒烟成功率和吸烟减少率分别为34.15%和65.8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中大专及以上患者时点戒烟成功率为60.00%,明显高于小学及以下患者(P0.05);中学及中专、大专及以上患者吸烟减少率分别为85.00%和80.00%,明显高于小学及以下患者(P0.05);干预组45岁和≥45岁患者时点戒烟成功率和吸烟减少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明显提高戒烟效果,其与患者文化程度有一定关系,在干预时应考虑吸烟患者文化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因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住院患者吸烟状况及其戒烟意愿,探讨医师戒烟干预措施及其效果.方法 对2011年2月至6月在北京同仁医院心内科、神经内科和内分泌科住院的1 237例患者进行吸烟和戒烟状况问卷调查,其中心血管病患者592例,脑血管患者291例,糖尿病患者354例.针对现吸烟患者(n =345)进行戒烟干预,并按随机原则分为常规干预组(n=172)和强化干预组(n=173).通过电话随访出院后6个月时的吸烟和戒烟状况.结果 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住院患者总吸烟率为47.0%(582/1 237),现吸烟率为27.9%(345/1 237).经过住院期间对现吸烟患者进行戒烟干预,患者戒烟意愿向戒烟行动期转变.在6个月随访中,303例接受电话随访患者总戒烟率为30.0%,强化干预组戒烟率(45.8%)高于常规干预组(21.3%),P<0.05.结论 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住院患者吸烟率高,对烟草危害认知度较低.对住院患者采用强化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戒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强化门诊戒烟,随访有冠心病的吸烟患者戒烟效果以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在我院心脏中心门诊就诊并确诊有冠心病的吸烟患者140例,按1∶1随机分为强化戒烟门诊随访组(随访组)70例,和常规治疗组(常规组)70例,分别进行不同干预措施。于6个月后比较2组的戒烟情况、戒烟误区、心血管事件率、门诊医疗费用和生活质量。结果:基线时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伴发疾病、每日平均吸烟量、药物使用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统计时,随访组的戒烟率高于常规组(34.29%:5.71%,P<0.01)。同时,2组合计的成功戒烟者与戒烟失败者戒烟前每日吸烟支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42比13.39,P>0.05);总心血管事件率低于常规组(21.43%比47.14%,P<0.01);门诊医疗费用明显低于常规组(3 789.34元比4 984.25元,P<0.01);参考(MYO)健康状况调查问卷,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1)。结论:强化门诊戒烟随访可以明显提高患有冠心病吸烟患者的戒烟率和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南山区非结核病防治机构(简称“非结防机构”)报告疑似肺结核患者到位情况,探索提高非结防机构报告疑似肺结核患者总体到位率的方法。 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10 520例深圳市南山区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非结防机构报告疑似肺结核患者,对这些患者的转诊、到位、未到位数据资料进行线性趋势性χ^2检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009—2012年深圳市南山区非结防机构对疑似肺结核患者的转诊到位率分别为55.76%(1709/3065)、50.90%(1470/2888)、49.21%(1149/2335)、50.45%(1126/2232);追踪到位率分别为57.11%(699/1224)、49.29%(521/1057)、56.39%(375/665)、63.79%(303/475);总体到位率分别为82.87%(2540/3065)、81.44%(2352/2888)、87.58%(2045/2335)、92.29%(2060/2232)。转诊到位率逐年呈下降趋势(χ趋势^2=17.89, P〈0.001),而追踪到位率(χ趋势^2=4.04, P〈0.05)和总体到位率(χ趋势^2=113.31, P〈0.001)均呈上升趋势。 结论 通过采取综合干预措施,规范疑似肺结核患者转诊报告和追踪流程,使2009—2012年深圳市南山区非结防机构报告疑似肺结核患者的总体到位率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6.
吸烟量与初诊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心率变异性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昶  焦峰  田甜  张蓉洲 《山东医药》2010,50(17):42-44
目的分析吸烟量与初诊2型糖尿病(T2DM)男性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各指标的相关性,探讨吸烟对早期T2DM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CVD)的危害性。方法将初诊T2DM男性患者根据吸烟指数分为不吸烟组、少量吸烟组、中量吸烟组、大量吸烟组四组,分析吸烟量与糖尿病相关指标及24 h HRV各指标相关性。结果吸烟量与胰岛素抵抗指数(IRI)、收缩压呈正相关(r=0.54、0.33,P〈0.01或〈0.05),与24 h HRV指标中所有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每5 min窦性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所有邻近窦性RR间期长度差异平方均值的平方根(RMSSD)、50 ms间隔以上邻近周期的比例的对数[lg(pNN50)]、高频带(HF)、总频谱的对数[lg(TP)]呈负相关(r=-0.37,-0.35,-0.53,-0.42,-0.41,-0.33,P均〈0.01),与低频和高频比率(LF/HF)呈正相关(r=0.31,P〈0.05)。在校正患者收缩压、IRI影响后,吸烟量与24 h HRV指标SDNN、SDANN、RMSSD、lg[pNN50(%)]、HF呈负相关(r=-0.38,-0.33,-0.46,-0.30,-0.39,P均〈0.05)。结论吸烟可导致早期T2DM男性患者HRV降低,交感、副交感神经的平衡紊乱,吸烟者较非吸烟者可进一步增加T2DM发生CVD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男性患者性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相互间的关系,为伴有性功能减退的OSAHS患者是否需要性激素替代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对男性OSAHS患者(OSAHS组)和对照组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应用美国强生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测定血清促卵泡刺激素(follicular-sti 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及睾酮(total testosterone,T)水平,分析其间的变化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OSAHS组患者FSH、LH[(4.10±1.61)U/L、(3.70±1.74)U/L]显著低于对照组[(11.68±3.33)U/L、(12.48±3.10)U/L;P均〈0.01];T[(11.14±3.82)nmol/L]低于对照组[(13.15±1.36)nmol/L;P〈0.05]。血清LH水平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呈显著负相关(r=-0.548,P〈0.01),与氧减〈90%的时间(min)和血氧饱和度〈90%时间占总监测数据的百分比(TS90%)呈负相关(r=-0.317,P〈0.05;r=-0.315,P〈0.05);与LSpO2呈显著正相关(r=0.633,P〈0.01)。血清FSH水平与AHI呈显著负相关(r=-0.557,P〈0.01);与LSpO2呈显著正相关(r=0.540,P〈0.01)。血清T与AHI和TS90%呈显著负相关(r=-0.468,P〈0.01;r=-0.442,P〈0.01)、与氧减〈90%的时间(min)呈负相关(r=-0.378,P〈0.05);与LSpO2呈正相关(r=0.335,P〈0.05)。结论 OSAHS男性患者存在垂体-性腺轴激素分泌异常,反馈调节紊乱,并与AHI和夜间低氧相关。  相似文献   

8.
70例肺结核患者心理特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研究肺结核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完善肺结核综合治疗提供社会心理学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70例肺结核病人进行评定.结果肺结核病人偏执、人际关系均分低于国内常模,有显著性差异(0.05〉P〉0.01).余项因子均分及阳性项目数明显高于常模,以躯体化、精神病性、焦虑、忧郁为突出(P〈0.01);女性心理障碍严重程度高于男性(P〈0.05),中年组抑郁程度超过青、老年组(P〈0.05);文化程度在高中及以上者的心理障碍程度均超过初中及以下者(P〈0.05).病程长组心理障碍程度高于病程短组(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广度大,在进行躯体治疗时应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和支持性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吸烟、戒烟对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117例健康男性分为不吸烟组、吸烟组、戒烟组,戒烟组依据戒烟时间分为三个亚组。检测受试者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以及血糖、血脂,比较各组各检测指标差异。结果与吸烟组比较,不吸烟组、戒烟组血清TAOC、SOD升高,MDA降低(P均〈0.05);戒烟组各亚组SOD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TAOC、MDA无统计学差异。戒烟2 a后各检测指标基本上同不吸烟组。结论吸烟可引起机体氧化应激反应,戒烟可使其逆转,戒烟2 a以上者体内氧化应激指标基本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老年男性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睾酮(Ts)、雌二醇(E2)水平与树突状细胞(DC)前体各亚群分布情况及相关性。方法41例ACS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20例,对照组20例为稳定型心绞痛(SA),非冠心病(CHD)组10例。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外周血Ts、E2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髓样DC(mDC)和浆细胞样DC(pDC)亚群占比例(%),计算其绝对数(个/μl),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并对ACS组内各项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HD组血清Ts水平低于非CHD组(P〈0.01),其中AMI、UA组低于SA组(P〈0.05,P〈0.01);CHD组血清E2水平,AMI组高于SA组与非CHD组(均P〈0.01);CHD组Ts/E2比值、mDC、pDC占PB-MC的比例、绝对数及其比值低于非CHD组(P〈0.01,P〈0.05),直线相关分析得出外周血Ts水平与mDC/pDC、mDC绝对数呈正相关(r=0.433,r=0.319;P〈0.01,P〈0.05);E2水平与mDC绝对数及其与pDC绝对数的比值呈负相关(r=-0.359,r=-0.508;P〈0.05,P〈0.01);Ts/E2与mDC所占PMBC比例、mDC/pDC、mDC绝对数及mDC/pDC绝对数呈正相关(r=0.344,r=0.467,r=0.590,r=0.724;P〈0.05,P〈0.01)。结论男性血清Ts水平降低、Ts与E2之间平衡失调、Ts与DC的关系表明Ts水平降低影响了对免疫反应的调控,可能促进ACS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鲁明  高炎  王宁夫  许轶洲  李虹  徐鹏 《心电学杂志》2013,(6):481-482,485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患者吸烟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PCAD患者270例,其中男性158例、女性112例,采集患者吸烟史(吸烟年数、每日吸烟支数)、血脂水平(HDL—C、LDL—C、TG、TC),记录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同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吸烟指数与冠状动脉慢血流之间存在正相关(r=0.156,P〈0.05);HDL—C与吸烟指数及Gensini积分均呈负相关(r=-0.136、-0.156,均P〈0.01);吸烟指数与Gensini积分之间无线性相关关系(r=0.084,P〉0.05)。结论早发冠心病患者吸烟与HDL—C水平下降和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相关。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探讨脑白质病变(WML)严重程度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电力教学医院经头部MRI诊断为WML的患者48例。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测评,应用与年龄相关的脑白质改变分级量表(ARWMCRs)对WML的严重程度进行评分。根据ARWMCRs评分,将WML患者分为轻度组(〈7分),和中重度组(≥7分),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并分析ARWMCRs评分与认知功能评分的相关性。结果@WML轻度组MoCA评分为(22.3±3.0)分,高于中重度组的(20.3±2.3)分,P〈0.01;两组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ARWMCRs评分与MoCA(b=-0.105,P〈0.01)及MMSE评分(b=-0.057,P〈0.01)呈负相关。③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ARWMCRs评分与MoCA量表中的视觉空间执行功能(rs=-0.398)、即刻回忆(rs:-0.459)、注意力(rs:-0.332)、语言(rs=-0.184)、抽象(rs=-0.229)、延迟回忆(rs=-0.348)及分类提示(rs=-0.236)子项呈负相关,均P〈0.01;与MMSE评分量表中的计算力(rs=-0.235)、延迟回忆(rs=-0.294)及语言(rs=-0.423)子项呈负相关,均P〈0.01。结论WML严重程度对认知功能有影响,WML程度越严重,认知功能受损越重。  相似文献   

13.
韩俊  张爱珍  李毅  杜永成 《国际呼吸杂志》2014,34(21):1628-1631
目的探讨低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cOPD患者肺功能受损程度、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62例,根据BMI分为4组:低体重组(BMI%18.5kg/m2)、正常体重组(BMI18.5~23.9kg/m2)、超重组(BMI24.0H27.9kg/m2)、肥胖组(BMI≥28kg/m2)。所有患者进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自我评估测试(COPDassessmenttest,CAT)问卷、肺功能检测及高分辨CT(highresolutionCT,HRcT)检查,并同时应用HRCT相关软件测定肺气肿评分、气道壁厚度及管腔面积等气道重塑指标。观察各组上述指标的变化,并研究其与BMI的相关性。结果①所有患者中低体重组患者12例,正常体重组患者30例,超重组患者7例,肥胖组患者13例,各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与正常体重、超重及肥胖患者比较,低体重患者FEV。%pred、MVV、Dt.co/VA%pred、FEV,/FVC均下降(P〈0.05),而RV/TLc增高(P〈0.05);③与正常体重、肥胖患者比较,低体重患者CAT评分增高(Pd0.05);④与正常体重、超重及肥胖组患者比较,低体重组患者肺气肿评分高(Pd0.05);⑤低体重患者管壁面积百分比(WA%pred)、壁厚与外径比率(TDR%pred)与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⑥BMI与CAT评分、肺气肿评分、RV/TLC均呈负相关(r=-0.351,P〈0.05;r=-0.628,P〈0.05;r=-0.256,P〈0.05),而与WA%pred、TDR%pred无相关性(P〉0.05);BMI与FEV1/FVC、DLCO/VA%pred呈正相关(r=0.387,P〈0.05;r=0.549,P〈0.05)。结论低BMI的COPD患者肺气肿程度严重,通气及弥散功能明显下降,这对临床综合评估COPD病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事件相关电位中的P300检测并结合神经心理测试量表评价OSAHS患者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及行为改变.方法 前瞻性观察多导睡眠图确诊的10例中度OSAHS患者、26例重度OSAHS患者及17例正常对照,以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判断参加者是否存在MCI,并行Epworth嗜睡量表(ES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症状自评量表及P300检测.分别比较中、重度OSAHS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的认知功能及行为改变.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MoCA评分、P300相关参数及ESS评分的相关性及相关程度.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中、重度OSAHS患者在Cz,C3,C4点P300潜伏期明显延长(F分别为4.164,4.018,3.960;P <0.05);重度组MoCA评分明显延长(25.42±2.76 vs 27.41±1.80,F=3.954,P<0.01),MoCA亚项分析重度组记忆/延迟回忆评分(2.81±0.98 vs4.06±0.97,Z=13.075,P<0.01)明显降低;中、重度组HAMA评分及重度组HAMD评分明显增加(F分别为3.576,3.487;P<0.05).Fz,Cz,Pz,C3,C4点P300潜伏期分别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r分别为-0.422,-0.410,-0.374,-0.424,-0.442;P值均<0.01).Fz点P300波幅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r=-0.346,P=0.013) ;ESS评分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呈正相关(r分别为0.409,0.342;P值均<0.05),与平均手指脉搏血氧饱和度(MSPO2)呈负相关(r=-0.342,P=0.041),记忆/延迟回忆与最低SPO2(LSPO2)呈正相关(r=0.355,P=0.041).Pz点P300潜伏期及Fz点P300波幅对MoCA评分影响较大.结论 ①中、重度OSAHS患者存在MCI;②中、重度OSAHS患者存在焦虑症状,重度OSAHS患者存在抑郁症状;③P300检测可作为评价OSAHS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电生理指标之一,能早期发现OSAHS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结合MoCA评分可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心内科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515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按照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370例)和冠脉造影结果正常组(145例);冠心病组患者再按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为HbA1 c<7%组(282例)和 HbA1 c≥7%组(88例),按SYNTAX评分分为SYNTAX评分低危组(1-22分,181例)、中危组(23-32分,125例)及高危组(≥33分,64例)三个亚组,分析比较各组间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差异。结果:HbA1 c≥7%组冠心病患者的冠脉SYNTAX 评分显著高于HbA1 c<7%组[(25.6±9.97)分比(20.92±10.26)分, P<0.01]。SYNTAX评分高危组和中危组HbA1c水平显著高于冠脉造影正常组、低危组[(8.74±0.83)分、(7.74±0.62)分比(5.12±0.49)分比(5.68±0.59)分],且低危组也显著高于正常组(P均<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 HbA1c水平与SYNTAX评分呈正相关(r=0.764,P<0.01)。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SYNTAX评分高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SYNTAX评分低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短期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84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并常规进行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探讨它们对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结果在84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中,25例短期内死亡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为255.5±92.3pg/ml,终末期肝病模型计分为25.8±7.3,而存活患者则分别为130.3±100.3pg/ml和15.0±4.9(P〈0.005);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与终末期肝病模型计分、凝血酶原时间呈正相关(r=-0.444,r=-0.443,P〈0.0001);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终末期肝病模型计分对预后判断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5和0.882,以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0.9pg/ml和终末期肝病模型计分〉22.9为最佳截断点,其对患者短期死亡判断的特异性为98.3%,准确率为88.1%。结论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和终末期肝病模型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农村与城镇肺结核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完善肺结核患者的综合治疗提供社会心理学依据。 方法 病例按1:1配对,随机抽取农村和城镇肺结核患者300例,采用自编基本情况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问卷调查。用Epidata3.02建立数据库、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和stepwise(逐步法)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肺结核患者SCL-90量表评定9项结果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农村肺结核患者SCL-90量表各因子分、总分、阳性项目数与城镇肺结核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影响农村肺结核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是年龄、性别、经济收入、居住面积、生活满意度,结核病知识知晓度;影响城镇肺结核患者的是年龄、生活满意度。SSRS评定农村肺结核患者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社会支持总分都低于城镇肺结核患者(P<0.01)。 结论 肺结核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差,社会支持低。农村肺结核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更差且受多因素影响、在进行治疗时应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心理支持治疗和健康教育,以提高肺结核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对疾病治愈的信心。  相似文献   

18.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生存质量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肠易激综合征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 病人的生存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在消化专科门诊就诊、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的73例IBS病人和78例其他功能性肠病(functional bowel diseases, FBD)患者采用肠易激综合征生存质量量表汉化版( Chinese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Quality Of Life Questinnaires, ChlBS-QOL),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AS)进行问卷调查,并建立病人的资料档案。结果ChIBS-QOL的总条目及各维度得分,尤其是饮食限制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将病人的性别、年龄、婚姻状态、职业、精神心理因素、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病程、罗马Ⅲ分型,以及是否伴随功能性消化不良(FD)作为白变量,ChIBS-QOL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精神心理因素(β=-17.729,t=-4.506,P〈0.001)和文化程度(β=3.897,t=2.688,P〈0.01)是影响ChIBS—QOL总分的主要因素。结论IBS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降低,精神心理因素和文化程度是影响其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医生电话随访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戒烟依从性、服药依从性及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复查造影的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60例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随访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出院时都叮嘱入选患者术后必须戒烟、长期服药和1年内返院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出院后只对随访组进行电话随访,出院1年后评定两组患者的依从性。结果随访组患者的戒烟依从性[90.32%(56/62)vs.75.00%(45/60),χ2=5.02,P<0.05]、服药依从性[91.25%(73/80)vs.77.50%(62/80),χ2=5.74,P<0.05]及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复查造影依从性[90.00%(72/80)vs.76.25%(61/80),χ2=5.39,P<0.05]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生电话随访对提高冠心病患者戒烟依从性、服药依从性及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复查造影的依从性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在广州地区综合医院心内科门诊就诊的患者进行焦虑、抑郁症状和躯体症状的现状调查,并探讨躯体症状与焦虑、抑郁的相互关系。方法通过随机抽样从广州市卫生局抽取广州6家大型综合医院,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和患者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15,PHQ-15)对906例在综合医院心内科门诊就诊的患者进行量表评定,统计患者焦虑、抑郁检出率及不同程度躯体症状患者焦虑、抑郁患病相对危险度。结果906例门诊患者中,焦虑、抑郁及焦虑、抑郁合并现患病率分别为12.6%、9.7%、16.6%。躯体症状与焦虑、抑郁的相关分析显示,PHQ-15总分、PHQ-15阳性症状数目与HADS总分(r=0.512,P<0.01;r=0.475,P<0.01)、HAD-A因子分(r=0.504,P<0.01;r=0.469,P<0.01)及HAD-D因子分(r=0.431,P<0.01;r=0.399,P<0.01)呈正相关。躯体症状轻度(PHQ-15,5~9分)、中度(PHQ-15,10~14分)、重度(PHQ-15,15~30分)患者焦虑患病的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及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分别为4.41(1.98~9.86)、13.95(6.38~30.51)、47.73(18.74~121.53);抑郁患病的相对危险度[RR(95%CI)]分别为2.14(0.95~4.83)、6.96(3.12~15.51)、15.70(6.26~39.36);焦虑、抑郁合并患病的相对危险度[RR(95%CI)]分别为3.56(1.59~7.95)、10.70(4.91~23.32)、32.66(13.68~78.02)。结论综合医院心内科门诊就诊患者焦虑、抑郁常见;躯体症状与焦虑、抑郁密切相关,躯体症状程度越重,躯体症状数目越多,患焦虑、抑郁相对危险度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