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观察加味当归四逆汤结合大剂量甲钴胺和胰岛素强化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5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和大剂量甲钴胺静脉点滴。在此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当归四逆汤组予当归四逆汤口服,西药对照组予甲钴胺片口服,观察2组患者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评分、神经电生理检查和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前后及2组间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评分、正中神经、腓神经传导速度和临床疗效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加味当归四逆汤结合大剂量甲钴胺和胰岛素强化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优于单纯西药综合疗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联合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标准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观察组2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糖尿病基础治疗。观察组予当归四逆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每日1次。对照组予α-硫辛酸静滴,每日1次。疗程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及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腓肠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及TCSS评分均较前有改善(P0.01),并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患者MNCV、SNCV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治疗后进行组间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四逆汤联合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并且能改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3.
当归四逆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治疗组(30例),2组均采用弥可保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当归四逆汤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总体疗效、周围神经传导速度、Toronto临床神经病变(TCSS)评分、中医症状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2组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优于对照组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4周后,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所增加(P0.05)。治疗组速度增加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4周后,TC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治疗组TCSS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4周后,中医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治疗组中医症状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肝肾功能无明显改变,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应。无脱落病例。结论:当归四逆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疗效,能增强神经传导速度,改善临床症状,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4.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6,(2):218-220
目的:探讨当归四逆汤辅助常规西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以期提高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1月8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2组,对照组44例,常规西药方法治疗;观察组44例,当归四逆汤辅助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疗效比较。结果:疗效上,对照组显效率34.09%、总有效率79.54%;观察组显效率47.73%、总有效率93.1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对照组治疗前后在腓总神经、胫神经、腓浅神经传导速度无明显改善,观察组治疗后和治疗前在腓总神经、胫神经、腓浅神经传导速度上明显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治疗后在腓总神经、胫神经、腓浅神经传导速度上较对照组治疗后升高显著;TCSS评分上,两组治疗后4周、8周和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治疗后4周、8周在TCSS评分上较对照组治疗后4周、8周改善更加显著,两组治疗前空腹血糖、2h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8周后上述指标均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改善效果更明显。结论:当归四逆汤辅助常规西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DPN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予当归四逆汤和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对照组予前列地尔及鼠神经生长因子,均治疗4周。记录治疗前后2组患者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腓肠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MNCV、SNCV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MNCV及SNC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组TC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常见不良反应治疗组为消化道不适,均可耐受,对照组为静脉炎,需改变用药方式,1例出现不可耐受。结论:当归四逆汤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以及前列地尔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均能提高DPN的神经传导速度,但前者能更好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且不良反应较少,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联合甲钴胺和胰岛素强化疗法并应用加味当归四逆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5月~2012年8月就诊的21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仅应用甲钴胺静脉滴注和胰岛素强化疗法,治疗组在应用甲钴胺静脉滴注和胰岛素强化疗法的基础上加服当归四逆汤。两组患者各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综合的临床疗效,并用多伦多临床临床评分系统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分判断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在临床治疗效果和多伦多临床评分上均有显著性差异,并且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O.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甲钴胺和胰岛素强化疗法并应用加味当归四逆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当归四逆汤加减联合a-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4例采用a-硫辛酸治疗,观察组44例采用当归四逆汤加减联合a-硫辛酸治疗。治疗前后进行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TCSS)和密西根神经评分(MNSI),比较2组神经传导速度改变情况、临床病症改善情况、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TCSS评分、MNSI评分均显著降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增加,临床病症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当归四逆汤加减联合a-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显著提高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内服外用当归四逆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气虚血瘀兼阳虚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2组均予控制血糖,治疗组内服外用当归四逆汤,对照组口服依帕司他胶囊,2组疗程均为3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多伦多临床评分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多伦多临床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多伦多临床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在临床观察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内服外用当归四逆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和神经功能受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安全、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胶囊辅助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包括胰岛素、甲钴胺肌注等;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血府逐瘀胶囊口服。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记录治疗前后两组下肢神经传导速度、TCSS评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下肢神经传导速度均提高(P〈0.05),TCSS评分均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下肢神经传导速度、TC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7%,对照组为75.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胶囊辅助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当归四逆汤治疗寒凝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66例寒凝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当归四逆汤治疗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未应用当归四逆汤治疗)与试验组(33例:应用当归四逆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试验组患者多伦多临床评分(TCSS)以及腓总神经、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以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等相关数值均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3个疗程后试验组患者疾病控制总有效率(93. 94%)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 0. 05)。结论寒凝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当归四逆汤治疗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和机制探讨。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患者均在糖尿病基础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应用当归四逆汤治疗,对照组应用弥可保500μgtid治疗。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总有效率、神经传导速度、血液流变学、RBC-AR、Na+-K+-ATPase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当归四逆汤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改善血液粘稠度,影响多元醇通路,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代谢紊乱,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2.
《陕西中医》2016,(6):660-661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震动感觉阈值的影响。方法: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两组均采用弥可保作为基础治疗,观察组加用当归四逆汤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总体疗效、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评分、震动感觉阈值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其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评分、震动感觉阈值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作用。结论:当归四逆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疗效,对糖尿病患者的震动感觉阈值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新中医》2016,(12)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联合中药足浴与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33例予甲钴胺与中药足浴治疗,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当归四逆汤治疗。2周为1疗程,治疗2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腓总神经、尺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积分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腓总神经、尺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加快,观察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7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当归四逆汤联合中药足浴、甲钴胺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促进神经传导功能恢复,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AEGs和其受体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糖尿病基础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当归四逆汤,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血液流变指标及AEGs及其受体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运动神经(腓总神经)、感觉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患者显著提高;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压积较对照组患者显著降低;AEGs及其受体水平较对照组患者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基础治疗之上加服当归四逆汤较加服甲钴胺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提高临床疗效,加快神经传导速度,改善血液流变,最重要的是降低患者AEGs及其受体的水平参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益肾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每组20例,空白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在空白对照组基础上予硫辛酸治疗,治疗组在空白对照组基础上予中药汤剂益肾通痹汤口服。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TSP)、神经传导速度(NCV)、交感皮肤反应(SSR)及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均较前加快(P0.05),中医证候积分、多伦多临床评分均较前降低(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NCV、TCSS及TSP的改善程度优于空白对照组(P0.05);治疗组TCSS、TSP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3组患者SSR的异常率均高于本组NCV的异常率(P0.05)。结论:益肾通痹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发挥抗神经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加味当归四逆汤联合中药外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7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按标准给予糖尿病饮食及合理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加味当归四逆汤及中药外洗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电生理的变化情况,并对临床有效率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3%,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神经电生理指标均得到改善,且治疗组患者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当归四逆汤联合中药外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显著优于单独西药治疗,并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电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五藤通痹方外用联合高压氧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常规控制血糖治疗,治疗组予五藤通痹方外用联合高压氧治疗,每天1次;对照组予甲钴胺注射液0.5 mg加入生理盐水200 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神经传导速度,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TCSS评分、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67%(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五藤通痹方外用联合高压氧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壮医基础理论的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及观察组33例。两组均给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壮医基础理论的辨证护理及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治疗。比较两个疗程(20d)后,两组TCSS评分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TC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的TC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基于壮医基础理论的护理干预可以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苍柏逐瘀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除基础治疗外,对照组给予甲钴胺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苍柏逐瘀汤,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TCSS评分及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及TC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双侧正中神经、胫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均明显改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苍柏逐瘀汤可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当归四逆汤配合周围神经松解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以随机抽样法选取本院2018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72例DPN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36例。参照组采用周围神经松解术治疗,实验组采用当归四逆汤配合周围神经松解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TCSS评分。结果: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4.44%,34/36)明显高于参照组(66.67%,24/36),P0.05(χ2=8.8670,P=0.0029)。实验组治疗4周后TCSS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当归四逆汤配合周围神经松解术可有效缓解DPN患者疼痛、麻木等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