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儿童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儿童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的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治疗和预防。儿童NIDDM的发病率呈升高趋势,它是遗传易感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患儿常有家族史,青春期发病,伴有肥胖、黑棘皮病等高胰岛素血症的表现。血胰岛素和自身抗体的测定有助于该病与儿童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的鉴别。治疗主要参照成人NIDDM治疗方案,其可行性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成人Ⅰ型糖尿病(IDDM)患者的胰岛素治疗中,试用了多次注射和皮下持续注射疗法,收到效果。但是,关于小儿方面的报告很少。作者在小儿JDDM患者中,试用1日1次注射人类长效胰岛素加用Novopen(携带型笔式胰岛素注射器)1  相似文献   

3.
30%~45%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DDM)患者并发症糖尿病肾病,后者是增加病死率的主要原因。肾病早期迹象是尿白蛋白排泄率(AER)持久增加,但不能用常规方法检出。微量白蛋白尿持续,预示有糖尿病肾病。本文评价血管紧张素抑制剂(ACE)Cap-topril(巯甲丙脯酸)对血压正常伴微量白蛋白尿IDDM患儿的疗效。方法糖尿病门诊210例12岁~18岁的IDDM患儿,3个月内先以1小时集尿筛查微量白蛋白尿。阳性者(AER15~200μg/分)则收集2次24小时尿液检查,以确诊AER升高。11例AER阳性,按下列标准再次筛选:(1)第3次24小时尿液微量白蛋白尿阳性;(2)IDDM病程≥2年;(3)该血压≤该年  相似文献   

4.
材料及方法本文报告12例小儿糖尿病用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的结果。12例中8例酮症酸中毒,4例高血糖无酸中毒(3例耐胰岛素性糖尿病,1例胸部手术后)。男女各半。年龄4~15岁。体重14~60公斤。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断标准包括高血糖、酮尿和严重的酸中毒(碳酸氢盐<12毫当量和/或血PH<7.2)。其中6例是近期确诊的,另6例已接受过胰岛素治  相似文献   

5.
小儿糖尿病绝大多数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属Ⅰ型糖尿病。必须终身注射胰岛素治疗,同时配合计划饮食和适当的运动锻炼,这三者是治疗Ⅰ型糖尿病的三个方面,必须互相配合好,才能收到相应的疗效。小儿糖尿病的治疗中在胰岛素应用方面易发生的问题如下: 1.如何调整胰岛素用量普通(短效)胰岛素的开始作用时间为15~30分钟,作用高峰在2小时,然后逐渐减低,至4~6小时消失,剂量越大维持时间越长。早餐前注射胰岛素时,其作用要在午餐前的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1型糖尿病(T1DM)患儿应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与每日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DI)治疗对血糖控制的疗效差异.方法 回顾性收集91例应用CSII方式治疗1年以上T1DM患儿的临床资料,评估其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再发生情况,通过与75例应用MDI治疗的T1DM患儿...  相似文献   

7.
儿童1型糖尿病9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儿童1型糖尿病(IDDM)的发病情况、临床特点、远期并发症及酮症酸中毒(DKA)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2003年我院90例IDDM患儿的发病情况,临床特点,远期并发症,并探讨DKA的治疗。结果10~16岁儿童发病率最高,感染是诱发DKA的常见原因,未长期坚持胰岛素治疗易导致IDDM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滴、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调节酸碱平衡是抢救DKA的关键;坚持长期胰岛素治疗是防治远期并发症IDDM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合并使用烟酰胺(NA)对早期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疗效的影响。方法对新诊IDDM患儿进行加用NA治疗的对照研究。将新诊IDDM患儿按随机双盲法分为两个组即Ⅰ组(加用烟酰胺组)和Ⅱ组(单纯胰岛素组),分别予NA及安慰剂50mg·kg-1·d-1,早晚餐前各服1次。结果(1)Ⅰ组在用药后6、9、12个月时餐后2小时血糖,24小时尿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Ⅱ组,差异有显著意义。(2)Ⅰ组空腹C肽和刺激性C肽在用药后6、9、12个月时均高于Ⅱ组,差异有显著意义;Ⅰ组C肽水平在治疗后半年内显著高于治疗前,疗程6~12个月时回落至治疗前水平,Ⅱ组在治疗3个月后,C肽水平逐渐下降。(3)在随访的各时点Ⅰ组胰岛素用量均低于Ⅱ组,差异有显著意义。(4)Ⅰ组缓解期和缓解率均长于和高于Ⅱ组。结论合并使用NA可使早期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儿代谢控制状况得到更大改善,以6~9个月时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IDDM并黎明现象6例的治疗南京市儿童医院(210008)倪世宁黎明现象是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DDM)患者最常见的现象,也是病情不稳定原因之一。、由于胰岛素注射的剂量不足或者剂型不合理,清晨出现高血糖,甚至酮症。现将我院6例住院儿IDDM合并黎明现...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由于体内血清胰岛素水平降低或缺乏引起的高血糖,高有机酸和酮体堆积导致的代谢性酸中毒,若不及时诊治,患者可呈昏迷状态称为糖尿病昏迷,预后极为严重。儿童Ⅰ型糖尿病(IDDM)酮症酸中毒的发病率可高达50~70%。近年来由于临床上广泛应用胰岛素,DKA的病死率已大为下降,约1%左右,若不及时诊治仍然是儿童糖尿病致死的主要急性并发症。我院于1986~1995年11月共收住院儿童Ⅰ型糖尿病患者209例,其中合并酮症酸中毒者90例占43%,现将诊断与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1型糖尿病儿童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中国1型糖尿病病儿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变化。方法 糖尿病组46例,测定胰岛素治疗前、后血IGF-1、IGFBP-3等指标。对照组为正常儿童78例,测定空腹血IGF-1,IGFBP-3。结果 1.糖尿病组胰岛素治疗前血IGF-1和IGFBP-3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经过胰岛素治疗,血IGF-1和IGFBP-3的水平随血糖水平的下降和C-肽水平的升高明显上升,仍低于对照组,P<0.05。2.糖尿病组使用胰岛素治疗前血IGF-1和IGFBP-3分别与治疗前血糖浓度呈高度负相关关系,P<0.05。胰岛素治疗前、后血IGF-1与血C-肽水平呈高度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1型糖尿病病儿血IGF-1和TGFBP-3明显下降,青春期前血胰岛素和C-肽可能对IGF-1和IGFBP-3起主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强化治疗对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长期并发症的发生与进展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 :胰岛素多次注射、严格控制血糖接近正常水平 ,能有效地延缓糖尿病远期并发症的发生与进展。胰岛素多次注射治疗是否对糖尿病侏儒症的症状有改善 ,报道甚少。我们对5例糖尿病侏儒症进行为期1年的胰岛素多次注射治疗 ,观察临床症状及生长的变化。材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临床确诊为糖尿病侏儒症5例 ,男4例 ,女1例 ;年龄12.4岁~14.8岁 ,平均13.5岁±1.0岁 ;患Ⅰ型糖尿病5.6年~9年 ,平均7.6年±1.6年。近3年生长速率减慢 ,平均为…  相似文献   

13.
儿童糖尿病胰岛素治疗后的胰岛素性水肿:附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星  顾威  王崇伟 《临床儿科杂志》2002,20(10):610-610,624
儿童时期的糖尿病以Ⅰ型糖尿病为多见 ,治疗的关键在于胰岛素的应用。Ⅰ型糖尿病用胰岛素治疗发生胰岛素性水肿是一个少见的并发症 ,它会给病人和家长带来一定的焦虑和不安 ,影响病情的稳定。这些年来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现将我院近10年对Ⅰ型糖尿病治疗中11例次胰岛素性水肿病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性4例 ,女性7例 ;年龄 :<6岁1例 ,~10岁4例 ,~14岁5例 ,>14岁1例。全部病例均有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的征象 ,空腹血糖均≥7 .0mmol/L ,餐后2小时≥11 .1mmol/L或任意时间血糖≥11 .1m…  相似文献   

14.
应用胰岛素泵治疗儿童1型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使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的可行性。方法 将在我院住院的1型糖尿病合并酮症或酮症酸中毒的患儿12例,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例,分别使用胰岛素泵皮下输注胰岛素和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常规胰岛素的用量为0.05~0.10IU/(kg.h),观察血糖、β-羟丁酸、尿酮体的变化,结果 ⑴两组患儿的血糖在使用量为0.05~0.10IU/(kg.h)经  相似文献   

15.
儿童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糖尿病绝大多数为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DDM),其基本病理改变即是胰岛素缺乏,因此,胰岛素替代治疗是IDDM治疗中的关键。一、胰岛素的种类和作用时间自从1921年胰岛素被发现,次年应用于临床以来,胰岛素制剂的研究进展很快。根据其来源及成分可分为:1.由猪或牛胰腺提取的胰岛素:2.半合成胰岛素,置换猪胰岛素中的一个氨基酸使其成人胰岛素;3.由重组DNA技术合成的人胰岛素。此外,胰岛素的纯度也越来越高,开始的制剂常含有一些杂质,如前胰岛素、胰高糖素、胰多肽和生长抑素,近年来的一些新型胰岛素如单峰…  相似文献   

16.
作者对重症低血糖的发生次数及其原因和预防进行了探讨。对象和方法对象是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D-DM)患儿60例,男22例,女38例,年龄1~22岁,患病时间1~13年,胰岛素注射,每日2次。自1984年  相似文献   

17.
1型糖尿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其结合蛋白3水平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 10月~ 2 0 0 1年 10月我们测定了 30例 1型糖尿病患儿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 1)及其结合蛋白 3(IGFBP 3)水平 ,并研究其与空腹C 肽、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增高值 (ΔHbA1c)与持续时间 (以月计算 )的乘积即糖化血红蛋白月 (ΔMA1c)的关系。旨在探讨 1型糖尿病患儿上述指标的变化及生长障碍的发病机理。对象1 观察组 :本组 30例均为本院儿科住院及门诊治疗的1型糖尿病患儿 ,其中男 16例 ,女 14例 ,年龄 3~ 15 (9 8±3 3)岁。均具有典型症状 ,急性发病 ,12例 (40 % )有酮症酸中毒 ,其中 3例并发酮症酸中毒…  相似文献   

18.
儿童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并发脑水肿是治疗酮症酸中毒的一种致命性合并症。文献复习17例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于治疗中发生脑水肿,14例死亡。作者报告1例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应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滴注而发生脑水肿,经立即静脉输入甘露醇洽愈。患者为13岁男孩,因10天来多尿,3天来烦渴,数月内体重减轻11kg而入院。尿化验酮体强阳性,尿糖定量2g/dl以上,血糖400~800mg/dl(手指毛细血管法(?),乃给予正规胰岛素5μ静注,继之按0.1μ/kg/小时,持续静脉点滴(4μ/小时)。2小时后患儿共接受正规胰岛素7.4μ和1,600ml的静脉输液,排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对儿童1型糖尿病并酮症或酮症酸中毒(DK/DKA)的疗效。方法本院内分泌科2003~2005年收治的1型糖尿病并DK/DKA患儿43例,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17例。治疗组予胰岛素泵治疗,对照组予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比较二组患儿血糖、尿酮体、血pH值变化,住院时间长短。结果1.治疗组血糖下降相对稳定,纠正酸中毒后无反复。2.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未出现低血糖,对照组2例出现。3.住院时间治疗组[(11.92±4.72)d]较对照组[(17.35±4.83)d]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01)。结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并DK/DKA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及C肽、胰岛素水平在儿童1型糖尿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6例确诊的1型糖尿病合并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患儿及16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健康小儿(对照组1)和30例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对照组2)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及C肽、胰岛素水平进行检测并作比较。结果患儿组C肽、胰岛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ΔP<0.05),提示空腹C肽、胰岛素测定对诊断儿童1型糖尿病有重要价值;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在儿童1型糖尿病中的检出率为62.5%,对儿童1型糖尿病的的诊断有重要意义;1型糖尿病患儿谷氨酸脱羧酶抗体阳性者C肽水平与谷氨酸脱羧酶抗体阴性者无差别(P>0.05)。结论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及C肽、胰岛素水平的联合检测对儿童1型糖尿病的诊断更加敏感并可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