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针灸的发展面临许多新问题 ,此次论坛将就目前面临的临床问题展开研讨 ,希望能就几个目前制约针灸临床发展的关键问题达成共识 ,为振兴针灸医学 ,发展针灸学术 ,提高针灸地位贡献一份力量。*主题 “适应新形势 ,拓展新思路 ,努力提高针灸临床疗效”*内容  1.针灸临床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2 .针灸临床发展与创新的思路与模式 ;3.提高针灸临床科研水平的思路与方法 ;4 .指导针灸临床的新理论、新方法 ;5 .针灸临床规范化与标准化 ;6.针灸临床主要适应症分析 ;7.针灸临床人才培养与针灸教育 ;8.针灸临床与专科、专病、专技的发展 ;9.国…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在针灸临床实践中运用仲景<伤寒论>"六经辨证"体系指导针灸治疗的体会,以开拓针灸工作者的临床辨证思路.  相似文献   

3.
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铃木聪  田伟  李学武 《中国针灸》2005,25(2):147-150
目的:总结国内针灸防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近况,为临床科研提供参考依据和思路.方法:综合相关文献60余篇,筛选出临床常用穴并重点介绍了不同治疗方法.结果:针灸在防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其独特的疗效.结论: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
《辽宁中医杂志》2016,(3):590-593
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神"的概念及其内涵进行研究,剖析穴位命名与"神"的联系,并对《黄帝内经》提出的"上工治神"的要求进行探讨,探寻针灸"治神"思路及理论基础,为提高针灸临床疗效提供帮助与指导。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中医针灸发展与国际化的需要,提高针灸核心竞争力,彰显中医药软实力,以《中医药科学研究发展纲要(2006~2020年)》为指导,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总体发展规划,对建立国家级针灸临床实用技术应用与发展基地进行前瞻性的软科学研究。国家级针灸基地建设坚持以加强针灸临床病种研究为主体,强化针灸临床科研规范和高水平中医针灸临床科研人才队伍培养为两翼,走"一体两翼"基地业务建设模式,集医疗、科研、国际培训、国际交流为一身,形成全国一流的针灸临床中心。  相似文献   

6.
针灸疗效已经得到世界公认,但其疗效的好坏取决于正确的辨证取穴.本研究试从针灸适宜的辨证方法着手,通过几则验案引出脏腑病、经络病取穴方法及取穴思路,以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7.
针灸治疗疾病疗效的关键在于穴位的选取,随着现代康复的原理研究的深入及康复疗法的广泛应用,对脑卒中偏瘫针灸取穴也有一定指导和借鉴作用,本文在学者们的研究基础上总结现代神经康复学理论在偏瘫针灸取穴中的应用,以期为该病的针灸临床取穴提供新的启发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针灸治疗疾病疗效的关键在于穴位的选取,随着现代康复的原理研究的深入及康复疗法的广泛应用,对脑卒中偏瘫针灸取穴也有一定指导和借鉴作用,本文在学者们的研究基础上总结现代神经康复学理论在偏瘫针灸取穴中的应用,以期为该病的针灸临床取穴提供新的启发和思路.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易经》中有关内容,探讨利用易理指导临床针灸治疗痛证的取穴思路,并结合临床实例佐证针刺选穴结合易理思维治疗痛证的疗效。临床实践表明易理结合针灸对治疗痛证有切实的临床疗效,因此临床制定针灸治疗方案时应重视对《易经》理论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朱江教授在多年临床和科研的反复实践中感有诸多体会,认为针灸治疗的对象、载体、方法和时机是影响针灸疗效的主要因素,总结出"针因病而效、穴因人而异、刺因证而定、效因时而变"4个观点.笔者通过研习教授多年的论文论著,并结合科研、临床实例,对朱江教授所提出的4个观点逐一进行阐述,望同道共飨.  相似文献   

11.
实现针灸科研思维模式的转变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对现有针灸科研思维模式(单因素分析法)的局限和弊端进行剖析。在系统科学及系统工程学理论指导下形成新针灸科研思维模式(现代系统模式),内容包括多因素分析法;优选针灸治疗方案;定量研究,倡导正交设计;优选病症,联用他法等。新科研思维模式可以避免现有科研思维模式的不足,较好解决目前针灸临床与科研互相脱节的矛盾,提高针灸科研质量,促使科研成果高质量服务于临床,进一步提高针灸疗效。为此,应该尽快实现针灸科研思维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近10年针灸治疗肥胖症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总结近10年针灸治疗肥胖症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临床科研应该注意的问题及发展方向.方法:从针灸取穴的特点、各种疗法的分析、临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几个方面,对近10年针灸减肥的文献进行综述.结论:针灸治疗该病取穴灵活、方法多、疗效显著、副作用少,但临床研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3.
论神经干细胞在缺血性脑病针灸研究中的新思路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刘喆  赖新生 《中国针灸》2004,24(1):69-72
目的:探索针灸治疗缺血性脑病的研究思路.回顾近年国外大量有关神经干细胞(NSC)的研究成果,系统复习了大量国内外关于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结果,从临床疗效与作用机理两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并对这两者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能促进了内源性NSC参与缺血性脑损伤后神经结构与功能的修复与重塑.开展针灸与NSC的主要研究策略为:针灸对脑缺血后内源性NSC激活作用的研究;针灸对内源性NSC影响的分子机制研究.并认为开展此类工作尤其是重点研究针灸对脑缺血后NSC的分化、增殖和迁徙的影响规律等,是进行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与基础的关键切入点.  相似文献   

14.
针灸治疗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要介绍了近年来针灸治疗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概况,分析了针灸治疗的特点、临床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针灸作为非光性授时因子调整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的可能机制,指出了今后该领域研究的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15.
刘清国 《中国针灸》2008,28(4):297-301
杨甲三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的针灸学家,少年习医,17岁独立悬壶,一生致力于发展针灸学术,师古不泥,勇于创新,成功地将现代医学知识与传统针灸相结合,在针灸取穴方法、针刺技术、穴理研究、临床用穴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体系。临床以深厚的理论素养和精湛的技术,取得了卓越的疗效。以针灸名世,但方药的应用也炉火纯青。担纲北京中医药大学的针灸科研、教学、临床工作,培养了大批针灸人才,为针灸学术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长期承担中央首长的医疗保健工作,并多次为外国高级领导人治愈顽疾,为祖国赢得了声誉。  相似文献   

16.
为体现近10年来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概况,整理2000~2010年相关文献,从临床治疗方面进行归纳阐述,认为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多样,且大多疗效满意,但在临床疗效评定标准、研究方法及内容、治疗选穴的规范化等方面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韩燕 《中国针灸》2004,24(4):287-288
针对针灸在国内外不同的发展状况,反思针灸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只有系统学习中医针灸理论,才能掌握辨证论治的规律而实际应用于临床;只有真正地肯定疗效,才能进一步进行研究工作.对中医针灸在自身科学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是目前研究的中心问题;对中医针灸疗法中"辨证论治"的规律探索是研究的最终方向和目的.  相似文献   

18.
针灸组方配穴是针灸临床疗效得以发挥的关键因素之一,近年来有关腧穴间配伍规律及协同效应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该文通过探讨腧穴协同作用的概念,古代常用腧穴的配伍,腧穴配伍的临床应用和现代研究,并结合作者的相关研究,提出对今后腧穴协同作用研究的思考和展望,旨在进一步揭示腧穴间协同效应及选穴配伍的规律,以指导临床配穴,提高针灸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由于针灸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相关文章较少,故查阅文章年限较长,现通过搜索近年来包括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中的相关资料,总结出针刺、灸法、温针灸、火针、针药并用、电针等不同方法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阐述近年来针灸治疗本病的研究进展。针灸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疗效明确、治疗方法多样化。但仍需探索能达到临床最佳疗效的针灸方法,明确针灸治疗甲状腺功能的相关作用机制,为临床提供更多的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