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全肠外营养79例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全肠外营养支持对手术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测定手术病人术前、手术后d l(营养支持前)血生化,对手术后短期内不能经消化道进食、血生化提示血浆总蛋白和白蛋白偏低、营养状况差的病人给予全肠外营养支持.采用葡萄糖+脂肪乳剂+氨基酸系统补充能量和氮量、适当补充维生素、精氨酸、调整电解质.营养支持6 d后(d 7)重新测定血生化.对术前、术后d 1、营养支持6 d后血生化进行统计分析,观察血生化变化.结果利用Excel分析工具对3组血生化检测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为:术前及营养支持6 d后与营养前血生化总蛋白、白蛋白样本分析(P<0.05),差异呈显著性;术前与营养支持6 d后总蛋白和白蛋白样本分析(P>0.05),差异不显著.结论全肠外营养支持能迅速提高术后病人血浆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改善营养状况、促进伤口愈合,促使病人迅速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4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症状及体征恢复时间及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症状及体征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4 d时血清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疗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张憬  秦建伟  邵永丰 《江苏医药》2007,33(11):1124-1125
目的 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的安全性、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80例行食管、贲门癌根治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术后第1天开始分别给予营养支持7 d,于术前及术后第8天检测体重、血常规、肝功能,并观察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营养支持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EN组术后红细胞、血红蛋白、白蛋白降低及白细胞、转氨酶升高的幅度均显著小于PN组(P<0.01).EN组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PN组,营养支持费用显著少于PN组(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PN组(P<0.05).结论 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是安全、可行、有效、经济的,较PN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观察.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采取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治疗,对照组33例采取全肠外营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白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均有所改善,治疗组的血清白蛋白营养指标略高于对照组,手术失败率、病死率、感染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结论 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优于全肠外营养治疗,它减少了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患者病死率,缩短平均住院时间,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安全有效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两种不同供养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重症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1例,A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B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2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营养指标水平、病死率和死亡患者存活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 A组较B组并发症较少,血红蛋白(Hb)与血清白蛋白(Alb)含量高,血糖(BG)水平低,住院时间短且费用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对重症脑卒中患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营养指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节省患者医疗开支,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
刘莹 《中国实用医药》2014,(34):104-105
目的 探讨和研究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于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100例胰腺炎患者,根据患者的病情需求进行非手术或手术治疗,根据治疗后营养支持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通过鼻饲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以及各项营养指标进行统计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0%(6/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8.0%(24/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从两组营养情况来看,治疗前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及Hb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胰腺炎患者的几天营养状况,能够加速患者恢复正常饮食,促进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程仁强 《上海医药》2010,31(6):264-265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预后影响,以明确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回顾4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这些患者分为全胃肠外营养组(A组,22例)和全胃肠外营养+肠内营养组(B组,22例)。观察两组各项临床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变化,以判断预后的差异。结果:与A组相比,B组患者在血清白蛋白、血肌酐、肠道功能的恢复等方面有明显改善。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肠内营养措施是安全有效的,且能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8.
关海燕 《医药世界》2010,(5):409-410
目的:观察早期空肠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4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治疗对象,发病7d之后置入空肠营养管,持续使用2周,并与同期采用静脉高营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为对照。结果:18例患者实施空肠营养,占重症急性胰腺炎的45%。治疗前行空肠营养和静脉营养者APACHE-Ⅱ积分和CT分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空肠营养组和静脉营养组住院时间分别为29~33d、30~34d,住院平均费用分别约为45000~50000、55000~60000元,治愈率分别为95%、91%,病死率分别为5%、9%。结论:空肠营养者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缩短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干预对肠瘘患者预后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选取本院胃肠外科收治的128例肠瘘患者,根据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应用肠内营养支持,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7d血红蛋白、白蛋白、前蛋白及转铁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986、14.563、12.036、16.234,均P<0.05).观察组感染率、肠造口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3.076、12.507,均P< 0.05),7d营养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801,P<0.05),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23,P<0.05).结论 肠内营养支持较肠外营养支持更能有效提高肠瘘患者营养水平,降低患者感染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肠外营养(TPN)在治疗重症胰腺炎病人发病早期及整个病程中的作用。方法:根据营养底物不同随机选取1998-12~2002-12同期住院的重症胰腺炎病人60例。将其中应用肠外营养治疗的30例重症胰腺炎病人列为实验组,未用肠外营养治疗的重症胰腺炎病人3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病人的相关生化指标,并发症,病死率,中转手术率,住院天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实验组治疗5d后,血淀粉酶、转氨酶、尿素氮、白细胞总数及血糖明显下降;并发症、中转手术率、病死率及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肠外营养(TPN)治疗可有效提高重症胰腺炎病人的抗病能力,帮助病人顺利度过急性反应期和感染期,能改善肝肾功能,降低并发症及病死率,降低手术中转率,缩短住院天数,临床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和开放手术后肠外营养对机体恢复情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胃癌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行腹腔镜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和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行开放手术和肠外营养.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营养支持期间的肠胃功能恢复情况、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和住院天数.测定术前和术后1天、7天的肝功能、电解质、营养指标(体重、血清总蛋白、血清清蛋白、前清蛋白)和免疫指标(外周血CD4、CD8、CD4/CD8).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7天肝功能损害比对照组轻,而血清前清蛋白、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结论 腹腔镜手术和早期肠内营养有利于胃癌患者术后的肠胃功能恢复,对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和促进免疫功能恢复具有积极意义,能缩短术后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空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免疫功能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8月本院收治入院的SAP患者56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患者人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给予完全肠外营养;营养支持治疗前后测定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细胞水平,观察两组的病死率、腹痛缓解时间、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等。结果营养支持后两组患者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19^+比例明显增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腹痛缓解时间、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P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促进患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大黄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将64例SAP患者随机分为3组:全肠外营养(TPN)组20例,早期肠内营养(EEN)组23例和大黄联合早期肠内营养(REN)组21例。观察3组患者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死亡人数、肠道功能恢复时间、A-PACHEⅡ评分、并发症,检测血浆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前白蛋白、CD3%、CD4%、CD8%、CD4/CD8、IgG、IgA及IgM并进行比较。结果:REN组无1例死亡,EEN组死亡1例,TPN组2例;REN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2.6±0.7)d,平均住院天数(24±4)d,费用(5.5±0.7)万元,均低于其他两组(TPN组,P<0.01;EEN组,P<0.05)。治疗2周后REN组APACHE-II评分由11.8±2.4下降为3.1±1.0,CRP由(151.1±45.6)mg/L下降至(16.6±2.1)mg/L,PCT阳性例数由19例下降为2例(P<0.01),与其他两组比较,均下降更低(TPN组,P<0.01;EEN组,P<0.05)。REN组血前白蛋白由(121±9)升高为(315±21)mg/L(P<0.01),比TPN组上升更显著(P<0.01);REN组IgG、IgA、IgM、CD4%、CD3%、CD4/CD8均比其他两组上升更明显(TPN组,P<0.01;EEN组,P<0.05),而CD8%下降更显著(TPN组,P<0.01;EEN组,P<0.05)。结论:REN治疗SAP是有效的,促进消化道功能恢复,改善SAP患者营养和免疫状况,降低炎症反应,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优于TPN及EEN。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外营养(TPN)与肠内营养(EN)的疗效。方法将因胃癌行全胃切除术的48例随机分为TPN组与EN组,每组24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手术前后各组血清蛋白的变化及免疫功能状况指标。结果 EN组与TPN组比较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并发症低、住院时间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及术后第14天,EN组的总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明显高于TPN组(P<0.05);术后第7天两组CD4+T细胞、NK细胞、IgM、IgG均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胃切除术后早期EN是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途径,可迅速恢复患者的免疫状态,缩短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普外科术后患者行肠外营养支持(PN)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行普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对比两组视黄醇结合蛋白、前白蛋白和白蛋白水平,胃排空恢复时间、肠道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空腹血糖水平。结果观察组视黄醇结合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分别为(37.40±4.87)mg/L、(289.47±49.82)g/L,均高于对照组的(23.51±4.56)mg/L、(226.66±46.23)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排空恢复时间、肠道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第7天空腹血糖水平高于术后第1天和观察组术后第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普外科术后患者采取肠外营养支持干预效果好,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可加速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SAP患者随机分为EN组和PN组,每组各3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PN组采用肠外营养治疗,EN组采用肠内营养治疗。分别在入院时及治疗14d后采血测定C一反应蛋白(CRP)及相关生化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感染并发症、手术治疗率、住院时间及死亡率。结果治疗14d后,两组患者的CRP及生化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与PN组比较,EN组治疗后血清白蛋白明显升高(P〉0.01),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明显降低(P〈0.01),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但两组手术治疗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PN治疗SAP相比,EN在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和缩短住院时间等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鼻空肠管早期肠内营养(EN)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综合治疗措施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近3年我科收治的41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接受EN分成EN组(24例)和常规组(17例),比较两组患者治愈率、病死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和血清白蛋白的差异。结果41例患者中5例(12.2%)出现并发症。经鼻空肠管早期EN可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住院费用;血清白蛋白水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愈率、病死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应尽可能采用经鼻空肠管早期肠内营养(EN),合理应用EN有助于改善病情,显著改善机体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临床药师通过儿童营养风险筛查工具STRONGkids (screening tool risk on nutritional status and growth)评分观察不同营养风险等级的肠套叠患儿使用肠外营养支持对营养指标、术后恢复情况等是否有影响,根据结果对医生进行宣教并干预,推动肠外营养的使用更加合理,减少住院费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采用STRONGkids评分对肠套叠患儿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根据STRONGkids评分的不同分值将患儿分组,各组按仅使用肠外营养、未使用任何营养支持再分为A、B组,分别统计2组的比例,以及术后第7天患儿营养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和住院费用,观察不同分值组肠外营养使用率以及使用肠外营养是否有必要。临床药师根据研究结果与医生沟通并干预,1年后比较干预前后肠外营养使用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住院费用等。结果:1~2分的患儿中A组与B组在营养指标、术后住院时间上没有显著差异,但A组住院费用显著高于B组;3分的患儿中B组较A组患儿的体质量、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显著降低,住院天数A组显著短于B组;总体使用肠外营养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临床药师根据上述结果指导医生根据相关指南对肠外营养适应证进行探讨和改进。干预1年后再次统计,STRONGkids评分1分组肠外营养使用率由77.78%下降至7.50%,2分组由85.42%下降至17.65%;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由18.80%下降至7.27%,住院费用由16 599.50±1 952.22元下降至14 647.09±2 300.16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通过临床药师干预,低营养风险患者肠外营养使用率降低,合理性增加,患者住院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住院费用降低。临床药师在推动肠外营养合理使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与肠外营养(totalparenteral nutrition,TPN)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11年5月行胃癌根治术后患者75例,并将其分为肠内营养组和全肠外营养组,分别于术前第1天及术后第1天、7d对血清白蛋白(g/L)、血总淋巴细胞计数(109/L)及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费用等进行比较。结果肠内营养组与全肠外营养组患者的术后营养状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前者肠功能恢复较后者快、住院费用较后者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肠内营养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营养支持同肠外营养一样安全有效,但能促进肠功能恢复、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肠内肠外营养联合应用分析。方法将邯郸市第一医院2009年6月—2012年6月之间收录的58例胃癌手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19例患者采取肠内营养方法给予补充,B组19例患者采取肠外营养方法给予补充,C组20例患者采取肠内肠外联合的营养方法给予补充,观察三组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c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和胃肠的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与术后并发症情况均明显低于A组和B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三组给予营养支持8d后的患者体内的转铁蛋白和血清白蛋白以及前白蛋白均明显的高于治疗后1d的情况,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营养支持8d后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胃癌手术后的患者采取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方法支持能够有效的降低术后的并发症和缩短胃肠功能的恢复时间。并且安全可靠.操作简单.佰得临床中府用和椎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