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 研究接受亲属高龄供肾者肾移植的患者近期移植肾功能状态,探讨高龄供肾者是否可保证移植肾的长期存活.方法选择接受父母供肾的肾移植患者86例,于近期观测肾功能指标.供者43~64岁,受者19~40岁.肾功能指标由血肌酐和尿素氮确定,由检验科提供.结果 86例肾移植患者中42例患者肾功能正常,其中24例患者接受的供者年龄大于或等于55岁,18例患者接受的供者年龄小于55岁.44例患者肾功能不正常,其中34例患者接受的供者年龄大于或等于55岁,10例患者接受的供者年龄小于55岁.接受供者年龄大于或等于55岁的患者与小于55岁的患者肾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供肾者不适宜作为肾移植的最佳供者,但亲属移植的患者移植肾功能下降后仍可维持较长时间肾功能.  相似文献   

2.
刘美英 《当代护士》2013,(10):34-35
总结了肾移植术后患者的家庭护理体会,主要包括心理疏导、定期复查、预防感染、饮食指导及自我监测.认为对肾移植术后患者实施家庭护理,有利于提高肾移植的生活质量,延长移植肾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3.
肾移植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移植患者的长期存活是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共同关心的问题,而移植肾能否长久存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是否能主动配合。随着整体护理的深人开展,健康教育显得日趋重要。健康教育能够促进肾移植患者自我护理、有规律生活、正确用药,可激励肾移植患者积极参与健康维护,改变不良生活力式,进行终身有规律门诊随访和治疗,促进肾移植患者的长期存活,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背景:下尿路异常能够导致终末期肾病,但是在国内这部分患者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并且因为移植物无功能及脓毒性并发症的高发生率,下尿路异常患者通常被认为不适合进行肾移植。 目的:回顾性分析4例下尿路异常患者的肾移植特点及术后随访情况。 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于2002—07/2006—06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全军器官移植中心完成。 对象: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的4例下尿路异常终末期肾病患者。 方法:4例患者在肾移植术前接受了详细评估,术中将移植肾输尿管再植入原来膀胱中,尿液引流方式均采取膀胱造瘘方法。 主要观察指标:监测肾移植术后患者及移植物存活率、移植肾功能、尿路感染、排斥反应情况,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满意度进行评价。 结果:①2例患者术后肾功能恢复良好,未发生排斥反应,有轻度但容易控制的尿路感染,患者能够处理尿液引流并对生活质量满意度良好。②1例患者术后17d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治疗后逆转,带有功能移植肾存活至今。③1例患者术后因血管吻合部位反复出血导致移植肾丢失,恢复血液透析治疗。 结论:下尿路异常患者可以进行肾移植,但具有特殊性,仔细的术前评估、适当的尿液引流方式以及严密的术后随访是此类患者肾移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肾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尿毒症的最佳方式。随着肾移植长期存活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部分育龄女性肾移植术后有了生育的要求,但肾移植患者妊娠危险因素高,一方面妊娠可加重移植肾的功能损害,甚至导致移植肾丢失,另一方面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和皮质激素,妊娠后容易发生早产、胎儿发育迟缓等现象。因此,加强肾移植术后妊娠患者围产期的监护,将危险因素降到最低,以保证母子安全,是肾移植术后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的又一热门课题。我院有4例肾移殖术后女性患者成功妊娠生育,现将其监护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肾移植患者痛风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谭超  王桂清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6):1543-1544
目的:探讨移植后并发高尿酸血症及急性痛风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对24例肾移植后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发作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本组23例患者均能定期到专科门诊复查,使血尿酸控制在正常水平;1例痛风反复发作,导致足部感染性坏疽截趾。结论:全面、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肾移植后痛风的急性发作,使血尿酸控制在正常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移植肾长期存活年限。  相似文献   

7.
感染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肾移植术后患者受诸多因素影响易发生各种感染 ,直接威胁到移植肾的存活和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临床尚无有效治疗方法 ,只是在抗感染治疗的同时 ,常需撤减免疫抑制药物的用量 ,结果导致患者体内的净免疫抑制状态降低 ,发生排斥反应的风险加大 ;另外 ,抗感染药物与免疫抑制剂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使术后抗感染治疗时药物的毒副作用明显增加。可见早期预防尤为重要 ,因此 ,要求护理人员应提高对预防肾移植术后感染的认识 ,从预防环节入手 ,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 ,提高肾移植患者的成活率 ,现将感染对肾移植术后感染的影响及预防措施综述如…  相似文献   

8.
肾移植术后病人依从性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目的评估肾移植术后病人的依从性及相关因素,为提高其依从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情况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肾移植病人依从性评定量表对124例肾移植术后超过6个月的病人进行调查.结果肾移植术后病人具有良好的免疫抑制药物依从性,依从性的主要相关因素为性别、职业、术后时间及有无提醒服药.结论研究肾移植术后病人的依从性,采取措施提高其依从性,有助于移植人(肾)的长期存活及病人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对肾移植术后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和移植肾的长期存活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肾移植术后高血压患者根据手术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一般护理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以及移植肾出现排斥反应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出现急性排斥反应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管控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及早的发现移植肾排异的临床表现,降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有利于移植肾的长期存活。  相似文献   

10.
健康教育减少肾移植术后阴道菌群改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肾移植术后由于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及间断应用大量广谱抗生素 ,导致部分女性患者于移植后发生不同程度的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 ,且常反复发作[1] 。肾移植术后并发感染可诱发排斥反应 ,而抗排斥治疗则进一步降低机体抵抗力而加重感染[2 ] 。如何使患者正确认识肾移植术后所并发的阴道炎 ,正确掌握防治阴道炎的知识及技巧 ,可有效减少阴道炎的发生 ,促进人 /肾长期存活 ,减轻患者的经济及心理负担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作者对 6 0例肾移植女性患者于肾移植术后 1月内行健康教育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  相似文献   

11.
肾移植术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肾移植术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 对肾移植术后门诊随访的220例患者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治疗依从性、肾移植相关知识水平、社会支持,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依从性总得分为(10.34±1.56)分,其中,生活方式依从得分最高,定期复查依从得分最低.影响肾移植术后患者依从性的因素为经济状况、肾移植相关知识、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移植术后时间、社会支持.结论 肾移植术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影响人/肾存活率及患者生活质量,应从加强患者健康教育及随访、提供多方位、多层次的社会支持等方面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移植肾长期存活的受者体内人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抗体的变化及其对移植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92例接受环孢霉素等为基础免疫治疗方案的肾移植受者进行HLA抗体检测,观察HLA抗体对移植肾长期存活的影响。结果:92例患者中,移植前检出HLA-Ⅰ类抗体27例,HLA-Ⅱ类抗体16例;移植10年后检出HLA-Ⅰ类抗体12例,HLA-Ⅱ类抗体18例。移植肾长期存活患者的HLA-Ⅰ类和HLA-Ⅱ类抗体均为移植后新出现的HLA抗体。根据移植10年后HLA抗体检测的结果,将移植肾长期存活的肾移植受者分为HLA抗体阳性组(n=23)和阴性组(n=69),两组患者的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别为(66.52±14.52)mL/(min.1.73 m2)和(69.09±25.54)mL/(min.1.73 m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2例患者中,有3例(3.26%)检出供者特异性抗体,检出率显著低于普通肾移植人群。结论:肾移植术后移植肾长期存活的患者体内的HLA抗体均为移植后产生,移植前的致敏抗体均已消失。移植肾长期存活的肾移植患者体内HLA抗体存在与否对移植肾功能的影响低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手术后移植肾及患者的存活率。方法:对32例异体肾移植术后患者进行监测及护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保证移植肾供血充足;监测尿量,保持出入量基本平衡;采取各种措施预防感染,预防并发症。结果:29例移植肾及患者存活,存活率达93%,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异体肾移植术后采取及时有效的监测及护理措施,是提高移植肾存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肾移植技术是终末期肾病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案,目前已经非常成熟。移植后除了免疫因素、非免疫因素,护理及患者依从性等相对独立因素也是影响移植肾长期存活的原因之一。健康教育已被证实是通过帮助患者树立健康信念、获取健康知识、采取遵医行为以便达到提高人/肾长期存活率和移植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在以往以临床为主对术后住院康复期的患者施行集中授课发放资料的基础上,将临床路径引入到健康教育中,利用电话、网络、社团等形式拓宽实施的对象、空间、时间,是今后对肾移植术后康复期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思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手术后移植肾及患者的存活率.方法对32例异体肾移植术后患者进行监测及护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保证移植肾供血充足;监测尿量,保持出入量基本平衡;采取各种措施预防感染,预防并发症.结果29例移植肾及患者存活,存活率达93%,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异体肾移植术后采取及时有效的监测及护理措施,是提高移植肾存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背景:作为评价疗效的重要指标,关于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越来越多,而关于肾移植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报道还很少,尤其在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更少。目的:采用一系列调查问卷对肾移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方法:116例尿毒症患者,其中肾移植受者62例,等待肾移植受者54例;男性71例,女性45例。统计患者年龄、性别、婚姻状态、文化程度、经济水平和医疗费支付情况等情况。采用Beck抑郁量表、健康状况调查表、终末期肾脏疾病移植患者症状调查表以及就业信息表调查分析116例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与结论:肾移植受者组与等待肾移植受者组在基础疾病、性别、婚姻状态、教育程度、经济水平、医疗费支付情况等方面无明显差异。肾移植受者组抑郁水平明显低于等待肾移植受者组(P≤0.01),肾移植受者组在躯体功能和躯体总分值、总体健康感知和社会功能方面明显优于等待肾移植组(P≤0.001,P≤0.01)。在肾移植受者组中,与术后无并发症者相比,术后产生并发症者表现为更低的社会功能水平、总体精神健康状态和躯体总价值(P≤0.05)及更高水平的抑郁(P≤0.05)。肾移植后超过1年的患者比肾移植后少于1年的患者表现出更差的心理适应性(P≤0.05)。在肾移植受者组中,与血肌酐〈150μmol/L的患者相比,血肌酐≥150μmol/L的患者表现为更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P≤0.05)。肾移植提高了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但肾移植前后患者的就业状态无明显的改变。除了躯体因素外,社会支持被证实对肾移植受者生活质量有着很大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肾移植术后出院随访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出院随访是肾移植术后提高生活质量和移植肾长期存活的关键之一。随着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HLA)配型技术提高和多种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使用,肾移植术后护理随访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本院从1997年至2001年对40例肾移植病人进行随访,给每位肾移植病人建立个人档案及个人记录本,动态监测肾移植病人的康复情况。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亲属肾移植患者术后群体反应性抗体(PRA)产生的频率和肾功能的变化,为预测移植肾长期存活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对2003年12月至2007年9月可追踪的74例亲属肾移植患者进行PRA检测和血肌酐/尿素氮观察。74例患者术前PRA均阴性。结果 23例患者接受了父亲提供的肾脏,5例PRA阳性患者,其中1例抗HLA-I+II类抗体,4例抗HLA-II类抗体。23例患者中21例患者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在正常范围,2例患者血肌酐/尿素氮水平不正常,且均为抗HLA-II类抗体患者。19例患者接受了母亲提供的肾脏,2例PRA阳性患者,其抗体分别为抗HLA-I+II类抗体和抗HLA-II类抗体,且血肌酐/尿素氮水平不正常。在26例兄弟姐妹之间供肾的患者中,25例患者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在正常范围,仅1例患者肾功能不正常;26例兄弟姐妹之间供肾的患者PRA均阴性。结论接受亲属移植肾的肾移植患者术后产生抗HLA抗体的几率低,移植肾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19.
肾移植术后常发生多种术后并发症,这将直接关系到移植肾的存活和患者的生命,本文对78例肾移植术后进行彩色多普勒分析认为应用彩色普勒可随时观察移植肾成活情况及变化,为临床诊断提供快捷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背景:作为评价疗效的重要指标,关于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越来越多,而关于肾移植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报道还很少,尤其在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更少.目的:采用一系列调查问卷对肾移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方法:116例尿毒症患者,其中肾移植受者62例,等待肾移植受者54例;男性71例,女性45例.统计患者年龄、性别、婚姻状态、文化程度、经济水平和医疗费支付情况等情况.采用Beck抑郁量表、健康状况调查表、终末期肾脏疾病移植患者症状调查表以及就业信息表调查分析116例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与结论:肾移植受者组与等待肾移植受者组在基础疾病、性别、婚姻状态、教育程度、经济水平、医疗费支付情况等方面无明显差异.肾移植受者组抑郁水平明显低于等待肾移植受者组(P ≤ 0.01),肾移植受者组在躯体功能和躯体总分值、总体健康感知和社会功能方面明显优于等待肾移植组(P ≤ 0.001,P ≤ 0.01).在肾移植受者组中,与术后无并发症者相比,术后产生并发症者表现为更低的社会功能水平、总体精神健康状态和躯体总价值(P ≤ 0.05)及更高水平的抑郁(P ≤ 0.05).肾移植后超过1年的患者比肾移植后少于1年的患者表现出更差的心理适应性(P ≤ 0.05).在肾移植受者组中,与血肌酐<150 μmol/L的患者相比,血肌酐≥ 150 μmol/L的患者表现为更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P ≤ 0.05).肾移植提高了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但肾移植前后患者的就业状态无明显的改变.除了躯体因素外,社会支持被证实对肾移植受者生活质量有着很大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