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单斌 《中国医药指南》2011,9(12):265-266
目的探讨胸外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住院治疗的30例胸外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机械通气。结果 30例患者抢救成功27例,死亡3例。结论早期诊断、采取机械通气改善低氧血症是减少胸外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病死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严重胸外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机械通气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夏艳武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7):1190-1190
目的探讨胸外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2例严重胸外伤合并ARDS患者采用机械通气治疗,比较治疗前后PaO2、PaCO2、PaO2/FiO2。结果42例患者抢救成功34例(81%),死亡8例(19%)。撤机时血气分析较通气前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机械通气治疗严重胸外伤致ARDS能改善患者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严重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5例严重胸外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治疗措施。结果25例中死亡6例,其中先兆期ARDS5例中死亡1例,早期14例中死亡2例,晚期6例中死亡3例,治愈19例。结论严重胸外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应采用机械正压通气为重点的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4.
重症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升  覃少洲  郑培秋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7):166+168-166,168
目的总结重症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1年10月本科收治的31例严重胸部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经积极治疗,本组31例患者治愈25例(80.6%),死亡6例(19.4%),死因为重型颅脑损伤、继发肝肾等多器官功能衰竭及失血性休克;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为6.5d(2~21d)。结论重症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情危重、死亡率高,早期诊断、综合治疗以及正确使用保护性机械通气对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重症胸外伤极易合并出现多器官的衰竭,尤其是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的发生率较高,病死率高[1]。人工机械通气是重要的支持治疗方法。对于机械通气治疗胸外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征的多有报道,而对于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吗啡治疗胸外伤后呼吸衰竭的报道笔者所见较少,本研究在综合基础治疗上应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吗啡治疗胸外伤后呼吸衰竭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对胸外伤致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进行早期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我院2008年2012年收治的胸外伤致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共90例,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延迟机械通气,观察组患者进行早期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改善,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改善程度相对于对照组患者更具有优越性,二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外伤致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应用有创机械通气进行治疗能够有突出的临床效果,早期及时的有创通气则能够让患者出现病死或者并发症事件概率显著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严重胸外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机械通气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春  刘琼  周发春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3):2475-2477
目的 :探讨严重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诊断和机械通气治疗。方法 :回顾58例严重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治经过。本组病例分成两组 :传统机械通气组26例 ,肺保护性通气组32例。结果 :传统机械通气组带机时间平均7.4天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50.0 %,病死率38.5%。肺保护性通气组带机时间平均5.5天 ,VAP发生率21.9 %,病死率15.6%。结论 :ARDS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肺保护性通气治疗该病比传统机械呼吸终末正压通气效果更优越 ,可明显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并减少VAP的发生率 ,从而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胸外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 探讨胸外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 36例严重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进行回顾性临床总结 ,分析其血气PaO2 /FiO2 、Qs/Qt等与诊断及治疗的关系。结果 本组病人ARDS占同期胸外伤 (5 0 0例 )的 13 9%。早期血气分析显示PaO2 为 6 5 8± 0 96kPa,Pa CO2 为 4 5 4± 1 0 7kPa ,Qs/Qt为 2 4 83%± 8 75 % ,PaO2 /FiO2 为 11 99± 2 93kPa ,36例均给予机械通气 ,平均 7 2d。全组死亡 5例 ,死亡率约 13%。治愈者平均住院 2 9 6d。结论 早期诊断和治疗ARDS ,正确使用呼吸机治疗并及时处理并发伤和休克是降低本病死亡率的最有效措施。同时早期处理并发症和合理应用抗生素也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9.
严重胸外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严重胸外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89例严重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诊断、治疗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全组89例,死亡22例,死亡率为25%,主要死亡原因是多器官功能衰竭(MSOF)。结论早期诊断,保持呼吸道通畅,正确使用呼吸机治疗,及时处理休克和多发伤等综合治疗,是降低本病死亡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症胸外伤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疗方法。方法对43例重症胸外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除2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外,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呼吸窘迫综合征一经确诊,应积极进行早期有效治疗,同时改善低氧血症是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有创机械通气联合血必净注射液在严重胸外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5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28例,伤后24 h内采用早期有创机械通气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后生命体征、氧合情况、血乳酸、Hs-CRP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24 h、72 h后,观察组的生命体征指标改善明显,pH、PaO2、PaCO2、PaO2/FiO2、乳酸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Hs-CRP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胸外伤致ARDS患者,早期采用有创机械通气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能更好改善患者动脉血氧合、稳定血流动力学,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对45例严重多发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全组45例,死亡9例,病死率20%,主要死亡原因是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早期诊断、正确使用呼吸机、积极抗休克、治疗原发病是降低本病病死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持续小剂量肝素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综合ICU病房67例严重脓毒性休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肝素组,前者36例,采用常规治疗;后者3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确诊严重脓毒症当日开始持续应用小剂量肝素,疗程5~7d。监测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AVFT、PT、FIB、AT—Ⅲ的变化及出血倾向,观察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急性肾衰竭(ARF)及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统计患者7d及28d病死率。结果肝素组患者的ARDS(38.71%vs58.33%)、DIC(16.13%vs27.78%)、MODS(32.26%vs52.78%)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肝素组患者28d病死率(29.03%)也较常规治疗组(44.4J4%)降低(P〈0.05)。两组患者在血小板计数、APTT、PT、FIB、AT—III、机械通气时间、机械通气率、ARF发生率及7d病死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持续小剂量肝素治疗严重脓毒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改善病情、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的高危因素及防治。方法回顾分析13例明确诊断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且为足月儿的患儿的发病高危因素、胸片表现及救治过程。结果经呼吸机辅助通气为主的综合治疗后12例患儿救治成功,1例合并严重持续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pulmonaryhypertensionofnewborn,PPHN)家属放弃治疗后死亡。结论对于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要以预防为先:严格遵从剖宫产指征,掌握正确新生儿窒息复苏,避免新生儿窒息缺氧;治疗上只有早发现、早治疗,把握好窗口期,才能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急重症颅脑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急重症颅脑损伤合并ARDS患者的治疗过程。结果本组患者均给予人工开放气道及呼吸机辅助呼吸,13例死亡,死亡率为27.66%。结论早期诊断并尽早呼吸机治疗可有效降低本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刘东  支永乐  秦英智 《天津医药》2018,46(8):877-880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是由肺内外多种原因导致的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顽固性低氧血症为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 目前临床对严重低氧血症患者实施俯卧位 (PP) 通气治疗需观察监测的指标仍有争议。本文通过总结1例甲型H1N1重症肺炎并发重度ARDS患者应用PP通气改善氧合的治疗过程, 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王伋  袁伟  李悟  马诚  刘旺林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3):1945-1946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模式(NIPPV)对连枷胸合并肺挫伤的早期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连枷胸合并肺挫伤患者使用NIPPV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NIPPV治疗后患者症状、氧合指数、PaO2明显改善。其中5例呼吸窘迫进行性加重,行有创正压通气(11.1%),6例死产(133%);治疗有效率75.6(34/45)%,结论:对连枷胸合并肺挫伤患者NIPPV治疗能起到胸廓内固定同时治疗ALI,ARDS的双重作用.必须警惕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降低此类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胸部外伤后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的因素,以及防治方法。方法通过对我院2005年9月至2011年9月期间,胸外科收治胸部外伤并急性呼吸衰竭(ARDS)67例患者发生的原因、治疗方法等因素的分析,讨论如何防治胸部外伤后ARDS的发生,提高胸部外伤的治愈率,减少患者的死亡率。结果67例患者中,61例患者是由于胸部外伤本身所致连枷胸、肺广泛挫裂伤、血气胸、休克等严重损失并发ARDS,6例是由于不正确胸部外固定、未有效排痰、输液过多等医源性因素所致,60例治愈,7例死亡。结论胸部外伤的严重程度是并发ARDS的最重要因素,正确、及时的治疗方法,能减少或避免ARD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Five patients are described in whom deep jaundice developed following severe trauma. Only two of the patients showed acute renal failure. All showed the adul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The livers at autopsy were enlarged and showed centrilobular congestion and cholestases. This syndrome, which is closely analogous, to that described as "benign postoperative jaundice", is mo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hypoxic hypoxia of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than with the stagnant hypoxia of acute circulatory failure. It is accentuated by transfusion, and often by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