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半肝血流阻断与全肝血流阻断下行肝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将80例需行肝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半肝血流阻断组(HLO)与全肝血流阻断组(TLO),其中HLO组35例,TLO组45例,比较两种术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术后肝功能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等的差异。结果两种术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肝功能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围手术期死亡率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半肝血流阻断法优于传统全肝血流阻断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在肝癌半肝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在肝癌半肝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将54例行半肝切除术的肝癌患者分为两组:HVC组30例,行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HVC法),Pringle组24例,行第一肝门阻断(Pringle法),比较两种方法对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肝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失血量、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肝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半肝切除术中采用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能安全有效地控制术中出血.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术后肝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改良半肝血流阻断在大肝癌切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半肝血流阻断在大肝癌切除中的可行性。方法:分别应用改良的半肝血流阻断法(MHVC)与第一肝门阻断(Pringle法)对63例大肝癌病人进行非规则性肝切除,其中MHVC 33例,Pringle法30例。观察不同的肝血流阻断方法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肝功能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切除肝癌,无死亡病例。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HVC术后肝功能恢复快,腹腔引流量少,住院时间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半肝血流阻断法同样可以达到传统第一肝门血流阻断减少术中失血的目的,其操作更为简单、易行,对肝脏功能损害的程度较轻,适合于大肝癌合并肝硬化、肝功能代偿欠佳患者的肝切除。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探讨第一肝门阻断与半肝血流阻断在肝切除术中的优点与缺点,为临床行肝切除术选择血流阻断方法提供参考。方法将病人分为两组:第一肝门阻断组(Pringle,n=35)及半肝血流阻断组(HVC,n=24),比较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及术后1、4、7天血清白蛋白、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ALT)的变化,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Pringle组与HVC组比较,Pringle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白蛋白明显低于HVC组(P〈0.05),总胆红素及谷丙转氨酶明显高于HVC组(P〈0.05)。结论半肝血流阻断较第一肝门阻断操作相对复杂,但肝功能损伤较轻,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7.
2种肝血流阻断法在肝癌切除术中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2种肝血流阻断法在肝癌切除术中的作用及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6例行肝切除术的肝癌病例随机分为半肝血流阻断组(hemihepatic vascular control,HVC法,n=24)和第一肝门阻断组(Pringle's法,n=22),比较2组病例术中失血量、手术持续时间、术后并发症和术后肝功能恢复。结果2组病例术中失血量和手术持续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HVC组术后3d和7d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明显低于Pringle's组(P<0.05),HVC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Pringle's组(P<0.05)。结论2种肝血流阻断法均能有效控制术中出血,半肝血流阻断法更安全,对肝功能恢复的不良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8.
常温下全肝血流阻断肝切除术1例报告李冰,赵荣宇,高若辉(第一临床学院外科)常温下全肝血流阻断(HVE)技术为现代较复杂的肝脏外科手术提供了安全保障。我们于1995年8月采用HVE进行了位于肝尾状叶右段、肝第Ⅴ、Ⅷ段间的肝肿瘤切除,现报道如下。并对有关... 相似文献
9.
一种简易半肝血流阻断行肝叶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者介绍用沙氏钳阻断血流行肝切除术8例,与同期采用Pringle法阻断肝门切肝10例作比较,结果表明,这种半肝血流阻断行肝切除术,术后病人肝功能损害轻、恢复快,并发症少,该法简单、易行、安全、有效、容易推广、尤其适用于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半肝血流阻断前入路半肝切除术在巨块型肝癌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7年5月半肝切除术43例,其中行半肝血流阻断前入路规则性半肝切除术者为前入路组(n=18),传统的半肝切除术者为传统入路组(n=25);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肝功能的变化、术后3d总引流量、术后生存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d总引流量、术后生存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前入路组术后3d和7d的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传统入路组,而血清前清蛋白高于传统入路组.传统入路组有1例术中死于气体栓塞,术后有2例出现肝功能衰竭,其中1例死亡.前入路组围手术期无死亡.结论 对于巨块型肝癌施行半肝血流阻断前入路规则性半肝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可降低围手术期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半肝血流阻断在肝癌手术切除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对60例肝癌患者行半肝血流阻断(A组),30例肝癌患者行全肝血流阻断(B组),分析两种血流阻断方式在肝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结果:A组的阻断时间及出血量高于B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清醒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肝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发生肝衰2例,A组术后未发生肝衰者。结论:半肝血流阻断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健侧肝脏组织的血液供应,减少再灌注损伤,防止术后肝衰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原发性肝癌(PHC)进行手术治疗时加入综合性护理模式干预,观察干预后PHC患者对机体炎症因子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进行治疗的200例PHC患者临床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地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在两组患者进行治疗的期间,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模式基础上,加入综合性护理进行干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率,机体炎症因子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TNF-α、IL-8及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PHC患者治疗中给予综合性护理模式的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率和护理满意度,降低TNF-α、IL-8及hs-CRP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肝癌血管性介入治疗临床主要有3种治疗方式,分别为肝动脉灌注治疗(TAI)、肝动脉栓塞(TAE)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3种治疗方式的区别在于肝动脉灌注治疗主要是通过导管向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肝动脉栓塞主要是通过导管将明胶海绵、碘化油等栓塞剂注入肿瘤供血动脉;肝动脉化疗栓塞则是经导管既灌注化疗药物,又使用栓塞剂,目前在临床广泛应用。在编码肝癌血管性介入治疗的操作时,首先要通读操作记录来区分本次介入治疗的方式,明确是单纯灌注化疗药物还是物理性栓塞,或者是两者同时进行,选择性肝动脉灌注治疗一般需要3个编码,分别为99.25注射或输注癌瘤化学治疗药物,50.93肝局部灌注和88.47其他腹内动脉造影术(肝动脉造影)。选择性肝动脉栓塞一般需要2个编码,分别为39.79为其他血管的其他血管内修补术(肝动脉栓塞术)和88.47其他腹内动脉造影术(肝动脉造影)。选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一般需要4个编码,分别为99.25注射或输注癌瘤化学治疗药物,50.93肝局部灌注(灌注部位),39.79为其他血管的其他血管内修补术(肝动脉栓塞术)和88.47其他腹内动脉造影术(肝动脉造影)。编码时注意不要遗漏附加编码和另编码。 相似文献
14.
肝钳与肝门阻断的肝损害及其防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观察不同阻断时刻肝钳与肝门阻断的肝损害以及预防性应用抗氧化剂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1)SGPT、TB在肝钳组的变化比肝门阻断组表现得更为一过性。而肝门阻断给药组的改变要比非给药组的轻微且恢复得快。(2)肝门阻断时,MDA含量显著升高,机体的T-AOC和SOD下降。而给药组可明显减轻上述改变。(3)随着肝门阻断时间的延长,肝组织损害也相应加重,抗氧化剂的给予缓解了肝缺血和再灌注造成的组织损害。肝钳组由于健肝血供未受干扰,因此,不同阻断时刻肝组织学形态与对照组相似无甚改变。结论:(1)肝钳较肝门阻断的肝损害轻,且实用安全。(2)肝门阻断预防性使用抗氧化剂,可明显减轻肝缺血再灌注损害。(3)肝门阻断时经门静脉较外周静脉输注抗氧化剂,其保护作用更直接、明显 相似文献
15.
健脾活血中药对介入治疗引起的肝癌患者肝储备功能损害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健脾活血中药对肝癌介入治疗后引起肝储备功能损害的影响。【方法】将 7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分成治疗组 (N =35 )和对照组 (N =35 ) ,两组在介入治疗后均予西药常规护肝治疗及对症处理 ,治疗组在介入治疗前、后服用健脾活血为主的中药。两组分别在第一次治疗前和第二次介入治疗后 1个月各检查吲哚靛青绿 15min潴留率 (简称ICGR15)。【结果】治疗组第一次治疗前ICGR15为 (11 2 0± 7 4 0 ) % ,第二次治疗后 1个月ICGR15为 (11 6 3± 5 5 0 ) % ,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对照组第一次治疗ICGR15为 (11 72± 7 19) % ,第二次治疗后 1个月ICGR15为 (19 6 2± 11 15 ) % ,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第一次治疗前两组ICGR15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第二次治疗后 1个月两组ICGR1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健脾活血中药在肝癌介入治疗后肝储备功能损害中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不阻断入肝血流切除合并肝硬化肝癌的临床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合并肝硬化肝癌采用不阻断入肝血流切除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均为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合并肝硬化肝癌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全肝入肝血流阻断切除术,观察组采用不阻断入肝血流切除术,回顾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前两组谷丙转氨酶(ALT)及总胆红素水平(TB)均无明显差异,术后1d及7d对照组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以切口感染、腹水、上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胆漏为主要并发症,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观察组为7.5%,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不阻断入肝血流切除合并肝硬化肝癌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降低了不良事件发生率,对肝功能影响较小,缩短了术后康复进程,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癌手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2010年6月确诊的182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手术后发生腹腔感染并发症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未发生感染的9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以与发生腹腔感染有关的因素为变量组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8个因素中与腹腔感染发生有关的3个分别是术中失血量、术前合并症、联合胰体尾及脾切除。结论胃癌手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原因是多因素的,术前合并症、术中出血量和联合胰体尾及脾切除是其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区域性肝血流阻断在解剖性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解剖性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区域性肝血流阻断32例(A组)、全肝入肝血流阻断28例(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肝血流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肝功能情况。结果 A组肝血流阻断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A组术中平均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P〈0.05)。A组术后第7天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术后第3天、第7天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解剖性肝切除时采用区域性肝血流阻断技术能显著减少肝切除过程中的出血量并减轻肝功能损害,是一种合理有效的肝血流阻断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
《医学综述》2015,(20)
目的探讨结肠癌术后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区域灌注化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07年7月至2010年7月淄博市淄川区医院收治的90例结肠癌术后发生肝转移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分为全身化疗组和TACE联合区域灌注化疗组,各45例。全身化疗组给予500 mg氟尿嘧啶+40 mg顺铂静脉全身给药,TACE联合区域灌注化疗组先给予500 mg氟尿嘧啶+40 mg顺铂灌注给药,后使用超液态碘油2~3 m L加羟基喜树碱注射液10 mg。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不良反应和随访情况。结果 1TACE联合区域灌注化疗组甲胎蛋白及肝内转移灶体积均显著小于全身化疗组[(56±4)μg/L比(290±25)μg/L,(22±4)cm3比(45±9)cm3,P<0.01];2TACE联合区域灌注化疗组治疗后CD3+、CD4+、CD4+/CD8+、CD16+CD56+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TACE联合区域灌注化疗组CD3+、CD4+、CD4+/CD8+高于全身化疗组[(74±10)%比(62±4)%,(44±10)%比(31±7)%,(2.7±0.6)比(1.3±0.4),P<0.01];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全身化疗组2、3年生存率显著低于TACE联合区域灌注化疗组(44.4%比66.7%、26.7%比5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联合区域灌注化疗可有效预防结肠癌术后肝转移,且可提高患者的总生存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