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非血栓性肺栓塞包括羊水栓塞、脂肪栓塞、瘤栓栓塞、气栓栓塞、细菌栓栓塞及寄生虫卵栓塞等,上述栓塞仅占肺栓塞的少数(10~15%),但病情严重,如不及时适当处理可危及患者的生命。羊水拴塞(Amniotic Fluid Embolism,AFE)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血管内栓塞治疗医源性肾迟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例医源性肾迟发出血患者先行肾动脉造影明确出血灶,根据出血性质采用相应栓塞方法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其中明胶海绵栓塞3例,带毛钢圈栓塞2例,带毛钢圈加明胶海绵栓塞3例,直径700μm的聚乙烯醇颗粒栓塞1例,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胶栓塞2例。结果栓塞治疗后造影均显示栓塞完全,无出血表现;术后随访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医源性肾迟发出血的血管内栓塞治疗较传统保守治疗及外科手术安全快速,止血疗效好,对肾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3.
不同栓塞剂对介入治疗咯血短期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栓塞剂对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咯血短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咯血患者46例,进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咯血。栓塞前进行造影,根据病灶是否有难以栓塞的非支气管体循环动脉供血进行配对分组,分别以明胶海绵颗粒或PVA颗粒栓塞。结果明胶海绵栓塞组的有效率为78.3%,PVA颗粒组有效率为82.6%。两组有效率无明显差别。所有疗效不佳的病例都发生在非支气管体循环供血动脉不能充分栓塞者。结论充分栓塞支气管和非支气管体循环动脉是介入治疗咯血成功的关键;选择何种栓塞剂对短期疗效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颅内动脉瘤患者血管内栓塞效果及影响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血管内栓塞治疗的112例老年颅内动脉瘤患者,根据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判断动脉瘤栓塞效果,对比分析不同栓塞效果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患者颅内动脉瘤栓塞结果的可能因素。结果 112例患者经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后,致密栓塞60例,非致密栓塞52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致密栓塞组和非致密栓塞组性别、年龄、慢性病史、吸烟史、动脉瘤部位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动脉瘤大小、形态、破裂状态、手术类型及术前Hunt-Hess分级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动脉瘤破裂状态、动脉瘤形态、大小、手术类型及Hunt-Hess分级均是影响老年颅内动脉瘤栓塞效果的独立因素。结论术前Hunt-Hess分级程度低,动脉瘤形态规则、体积偏小,术中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或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均有利于动脉瘤的致密性栓塞,而患者动脉瘤破裂则不利于形成致密栓塞。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原发性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血栓栓塞的预防作用。方法符合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400例随机分成阿司匹林组和安慰剂组,每组各200人,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等疾病的基础上采用双盲法进行肠溶阿司匹林(0.3g/d)或安慰剂(0.3g/d)治疗并进行随访。主要终检标准发生血栓栓塞。评估阿司匹林或安慰剂对血栓栓塞的预防作用,用Kaplan-Meier曲线表示,并作对数秩检验。结果400例病人中平均年龄59岁,平均随访3.6年,血栓栓塞61例,总血栓栓塞率15.3%,平均年血栓栓塞率4.3%。其中,阿司匹林组平均随访3.7年,血栓栓塞18例,血栓栓塞率9.0%,平均年血栓栓塞率2.4%;安慰剂组平均随访3.6年,血栓栓塞43例,血栓栓塞率21.5%,平均年血栓栓塞率6.0%。阿司匹林组血栓栓塞率明显低于安慰剂组血栓栓塞率(对数秩检验统计量为12.4,υ=1,P=0.0004)。结论阿司匹林能有效降低原发性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血栓栓塞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研究肝硬化患者脾栓塞的栓塞面积与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降低的关系,探讨脾脏介入栓塞面积对肝硬化患者HVPG的影响,同时观察脾栓塞前后的血细胞及肝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东院消化内科2010年9月至2014年2月肝硬化失代偿期进行部分脾栓塞术的1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栓塞面积、栓塞前后HVPG变化为主要研究指标,探讨脾脏栓塞面积与患者HVPG降低的线性关系。结果部分脾栓塞术对降低HVPG有显著意义(P0.05)。脾栓塞的面积与HVPG降低程度具有线性正相关,可拟合Y=0.658X-0.180的直线方程式。根据此方程式,若使HVPG较术前下降20%,得出栓塞面积至少为55%。白细胞及血小板较术前有明显提高。结论部分脾栓塞可显著降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的HVPG,栓塞面积不小于55%即可有效预防再出血。同时可显著升高白细胞和血小板,有效控制脾功能亢进。部分脾栓塞术术后无严重并发症,为一种安全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7.
大多数脑动静脉畸形(AVM)需要积极治疗,手术切除是治疗脑AVM的主要手段之一。血管内栓塞为AVM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但根治率较低,术前栓塞治疗可明显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文章就脑AVM术前栓塞治疗,包括栓塞目标、栓塞前评估、栓塞的策略和方法等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多种血管内栓塞方法对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88例颅内动脉瘤中,56例给予电解可脱式微弹簧圈(GDC)栓塞治疗,12例行微弹簧圈栓塞治疗,7例行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6例行动脉支架结合GDC栓塞治疗,4例行机械可脱式微弹簧圈(MDS)栓塞治疗,3例行球囊辅助结合GDC栓塞治疗。结果88例全部治愈。1例在GDC栓塞术后出现一过性失语及肢体瘫痪,经内科治疗后,24小时恢复正常。1例微弹簧圈栓塞术后出现对侧肢体肌力1-2级,经治疗后,3个月恢复正常,随访2年无复发。结论GDC是目前血管内栓塞动脉瘤的首选方法;对宽颈口或梭形动脉瘤,可应用球囊结合GDC或动脉支架结合GDC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以动脉栓塞为首发症状的心脏黏液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7例经手术治疗证实以动脉栓塞为首发症状的心脏黏液瘤病例,回顾其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病理学改变进行分析。结果:①7例均因动脉栓塞症状就诊,其中肺动脉栓塞3例,腹主动脉及髂动脉栓塞2例,股总动脉栓塞1例,腘动脉及胫后动脉栓塞1例,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黏液瘤栓塞。②7例中男性5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为(47. 57±10. 39)岁。③3例伴有肺动脉栓塞表现,2例有非特异性全身症状,1例只出现下肢动脉栓塞症状,无心内梗阻及非特异性全身表现,另1例无任何症状,系外伤后出现动脉栓塞症状入院。④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房黏液瘤4例,右心房黏液瘤2例,右心室黏液瘤1例。结论:心脏黏液瘤引起的栓塞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栓塞部位,与血栓栓塞性疾病难以鉴别,常易导致误诊及漏诊,因此,遇到动脉栓塞的患者时要排除心脏黏液瘤引起的栓塞的可能,并充分结合影像学检查做出准确、及时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应用Onyx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体会。方法:采用Onyx-18栓塞治疗11例脑动静脉畸形。结果:11例中,畸形血管团栓塞80%以上2例,栓塞50%~80%7例,栓塞50%以下2例;并发脑室出血1例,无一例死亡和黏管。结论:Onyx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较为理想的栓塞材料,但需注意掌握栓塞技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肝癌碘油栓塞后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3例肝癌碘油栓塞后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观察,与非栓塞的肝癌手术标本对照研究。结果发现,碘油抗癌混合剂与明胶海绵联合栓塞治疗肝癌,其肿瘤坏死率和假包膜增厚作用均明显优于单纯碘油抗癌药混合剂的栓塞作用,碘油的远端栓塞与明胶海绵近端栓塞联合应用有明显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2.
<正>很多肺动脉栓塞患者临床症状隐匿,但严重肺动脉栓塞容易引起明显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甚至导致猝死。肺动脉栓塞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改善预后非常重要。我们主要讲述影像学检查在肺动脉栓塞评估中的价值。1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肺动脉栓塞发病率很高,美国每年50万~60万人患有症状性肺动脉栓塞,其中住院患者约有30万例,约5万人死于肺动脉栓塞,病死率达10%。肺动脉栓塞是老年人的多发病,年龄>60岁的患者患病率可高达20%。肺动脉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对矛盾性栓塞的认识,减少误诊和漏诊。方法采用病例分析和文献复习的方法。结果本组8例肺栓塞合并矛盾性栓塞患者,男性6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为47.6岁。3例发生脑血管栓塞,2例为肾动脉栓塞,左心房血栓、下肢动脉和主动脉栓塞各1例;3例发现卵圆孔开放合并右向左分流。确诊矛盾性栓塞是发现嵌顿于动静脉交通处的栓子,其余皆为临床诊断。本组矛盾性栓塞诊断,7例为临床诊断,1例为确诊。结论矛盾性栓塞并非少见,应加强诊断意识。对于静脉血栓栓塞症合并体循环动脉栓塞或不明原因的体循环动脉栓塞应考虑到矛盾性栓塞可能。  相似文献   

14.
◎肝癌的栓塞治疗肝癌的栓塞治疗机理肝癌的栓塞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肝癌的栓塞治疗方法肝癌的栓塞后注意事项肝癌的栓塞治疗后常见并发症及处理肝癌的栓塞治疗的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15.
目前,对大部分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DAVF)均可以采取血管内栓塞治疗,患者可得到治愈。血管内栓塞已成为各型DAVF的主要治疗手段。随着介入材料的发展,球囊已初步应用于血管内栓塞DAVF的辅助治疗中。当单纯经静脉途径或动脉途径进行栓塞困难或不能达到满意栓塞效果时,我们采用了球囊辅助技术进行栓塞,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介绍经皮经肝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胶,n-butyl-2-cyanoacrylate)和生物蛋白胶联合栓塞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应用。方法采用经皮经肝NBCA胶和生物蛋白胶联合栓塞胃冠状静脉和胃短静脉为主的方法治疗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20例,生物蛋白胶以栓塞胃部曲张静脉的流出端为主,NBCA胶栓塞胃部曲张静脉的主体和输入段,部分加用弹簧圈栓塞减慢血流。15例患者同时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结果栓塞成功16例(80%),术后即刻食管胃底曲张静脉血流消失而且出血控制。随访1~11个月(平均4.3个月),成功栓塞的16例患者无1例发生再出血,其中胃镜复查11例,5例曲张静脉基本消失,4例明显减轻,2例稍有减轻。4例患者曲张静脉内NBCA充填不充分,致使栓塞不彻底,其中2例发生再出血。无1患者发生异位栓塞和胃黏膜的过度栓塞。结论经皮经肝NBCA胶和生物蛋白胶联合栓塞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可有效防止异位栓塞及过度栓塞,安全而且疗效确切,可作为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出血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能否彻底栓塞是决定疗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E)并发血管栓塞的临床特征。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比分析了38例并发血管栓塞的IE和149例未并发血管栓塞的IE患者。结果 IE并发血管栓塞的发生率为20.3%。与对照组比较,栓塞组发热常见(92.1%)、血培养阳性率高(76.3%)、绿脓杆菌感染相对多见(10.5%)、赘生物直径较长及预后差。结论 IE并发血管栓塞者与无栓塞比较,在临床表现、血培养、赘生物大小等方面有所不同,并发栓塞是IE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钟杭美 《心电学杂志》2011,30(3):210-215,228
急性肺动脉栓塞简称肺栓塞,是指嵌塞物质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阻断组织血液供应所引起的病理和临床状态,它包括血栓栓塞、脂肪栓塞、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其中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lism,PTE)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肺动脉栓塞的风险因素及CT影像特点,提高对肺动脉栓塞的CT诊断及预测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临床怀疑为肺动脉栓塞患者的CT图像及相关临床资料,根据临床上评估肺动脉栓塞风险度的Wells标准,将患者分为低度、中度、高度风险性组。以CT诊断肺动脉栓塞为标准,对临床上相关风险因素Wells积分与CT诊断肺动脉栓塞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Wells积分不同风险度患者组间的肺动脉栓塞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084,P0.05),以高度风险患者组的阳性率最高,达到93%。相关系数为0.658,提示Wells积分的风险度与肺动脉栓塞的阳性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肺动脉栓塞Wells积分的风险因素分析能提高对肺动脉栓塞的认识,进一步提高CT对肺栓塞的诊断准确度以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20.
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内栓塞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20年来,随着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以及导管和栓塞材料的发展,血管内栓塞治疗已成为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主要方法之一。因此,有关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内栓塞治疗的适应证、栓塞材料和技术以及并发症的研究也日新月异,尤其是新型栓塞材料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