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坚  华维一 《药学进展》1998,22(4):221-227
介绍了目前处于研究开发中的Ⅲ类抗心律失常药以及它们所作用的离子通道;讨论了该类药物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人们对抗心律失常药的要求已从单纯的控制症状,到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及高危患者致死率等远期疗效等的重视。正是基于对致死率的充分重视,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抗心律失常药已明显有从Ⅰ类转向Ⅲ类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抗颤动疗法与抗异位搏动疗法,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中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那些主要通过提高心肌电稳定和颤动电阈值,而防治室颤的药物,特称为抗颤动药,以Ⅲ类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为代表;通过抑制室性异位搏动,而纠治心律失常的药物,则被称为抗异位搏动药,以Ⅰ类的奎尼丁为代表。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对预防心脏猝死、提高存活率有重要价值。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的电生理特征是,延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从而延长复极时  相似文献   

5.
6.
Ⅲ类抗心律失常药UK—68798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UK-68798是处于Ⅱ期临床研究阶段的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它对多种动物模型和临床心律失常均有明显的防治作用,能降低实验动物心脏猝死发生率。该药能延长心肌细胞的ADP和ERP,作用强度远大于其它正在研究中的甲磺酰胺类E-4031、UK-66914和d-索他洛尔,以及氯非铵和溴苄铵等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其作用机制是阻断钾通道。UK-68798的人体半衰期约7h。  相似文献   

7.
目的合成多非利特并改进合成工艺.方法以对硝基苯酚为起始原料,经取代、还原、甲磺酰化等反应制得4-(β-溴乙氧基)甲磺酰苯胺(5);以对氨基苯乙醇为起始原料,经甲磺酰化、甲氨化等反应制得4-[β-(甲氨基)乙基]甲磺酰苯胺(8),再与5经取代反应制得多非利特.结果所得产物经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及质谱等确证了结构.结论此路线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新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及开发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9.
第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研究表明第III类抗心律失常药对室颤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且致心律失常的可能性较小。近年来,对该类药物的研究已成为抗心律失常药物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0.
蒋莉娟  吉民  华维一 《药学进展》2001,25(6):354-357
度非替丁(Dofetilide)为一单纯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通过阻断心肌延迟整流钾电流的快速激活部分,延长心肌动作电位时程(APD)和有效不应期(EPR)。研究表明,度非替丁可用于治疗和预防房性节律障碍如房颤、房扑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也可用于预防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缓解心衰病人的病情,其可能的副作用是引起心室节律异常,特别是尖端扭转型心动过速(TdP)。综述度非替丁的药理学特点及其对心脏节律障碍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Ⅲ型抗心律失常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近几年来Ⅲ型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发展趋势,并根据结构特点进行分类讨论。  相似文献   

13.
杜吕佩  尤启冬  夏霖 《药学进展》2004,28(9):385-391
综述Ⅲ类抗心律失常药——选择性ⅠKr、ⅠKs阻滞剂的研究进展,着重探讨工ⅠKr、ⅠKs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及其阻滞剂的药理学、定量构效关系和药效团模型。  相似文献   

14.
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静梅  戴德哉 《药学进展》2004,28(5):199-203
综述近年来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研究进展,分类介绍单纯型ⅠKr阻滞剂、单纯型ⅠKs阻滞剂和复合型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药理作用和药效学,探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新靶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抗心律失常药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吴跃进(广东医学院药理教研室,湛江524023)心律失常的产生与持续是心肌电活动紊乱的结果,而电活动则是离子通过离子通道跨膜流动形成的。抗心律失常药主要通过影响心肌电活动而发挥作用,因而以离子通道作为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的靶...  相似文献   

16.
苯并呋喃环系为许多具心血管活性药物的基本母核。为了寻找心血管系的新药,作者从开林(Khellin)着手合成了一系列N-[6-[烷基(和二烷基)胺]-烷氧基]-4,7-二甲氧基-5-苯并呋喃衍生物。动物筛选发现,第8类衍生物在哇巴因在狗诱发的心律失常试验以及Harris试验中,作用均较强,其中尤以8m和8j最强。与  相似文献   

17.
新型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阿齐利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阿齐利特是一种能同时阻断Ikr和Iks的新型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其作用机制是延长心肌动作电位时程(APD)和有效不应期(ERP)而延长心肌复极。临床用于转复防止房扑、房颤、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复发和减少近期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律失常性猝死的危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阐明抗心律失常药 E- 4 0 31增强 Na+ /Ca2 + 交换的特点及这种作用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离体心脏灌流方法观察 E- 4 0 31对正常大鼠心脏功能的影响。结果 :E- 4 0 31剂量依赖性地提高了正常大鼠左室主动脉收缩压 (L VSP- L VDP)及左室压最大上升速率 (+DP/DTmax)和左室压最大下降速率 (- DP/DTmax)。结论 :E- 4 0 31在抗心律失常治疗中具有正性肌力作用  相似文献   

19.
Almokalant是一个新的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它延长心房/心室的单相动作电位和不应期,不影响传导速度,具有正性肌力作用,无β受体阻滞效应。 10例恢复期心肌梗塞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24小时Holter监测中室性早搏次数≥720次或非持续性室速发作≥10次。随机静脉滴注almokalant 4.5mg(12.8μmol)或安慰剂,10分钟滴完;次日两者交换。滴注almokalant前后,心率、心电图PR间期和QRS时限无明显变化。滴注后,QTc间期由445±15延长至548±53毫秒(p=0.0015),持续120分钟;室性早搏的联  相似文献   

20.
黄伟 《中国医药指南》2012,(26):433-434
随着临床应用与基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应用他汀类药产生的获益大于降脂作用本身,提示他汀类药有着独立于降脂作用之外的其他作用。近年的临床试验证明,他汀类药物除具有调节血脂的作用外,还具有减少心房颤动发生,改善房颤复律后窦律维持,减少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作用。目前临床对他汀类药的抗心律失常作用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心房颤动与室性心律失常两方面。本文就他汀类药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机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