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发生呼吸衰竭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应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法对新乡市中心医院在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期间, 食管癌术后发生呼吸衰竭的63例患者与63例术后未发生呼吸衰竭者经行病例一对照分析。  结果  肺部疾病史、吸烟、肺功能损坏、手术时间、管状胃、术后并发症及术前心脏疾病这7个相关因素与术后呼吸衰竭的发生有显著关系, 其中管状胃为保护性因素(β < 0);对病例组进行分析发现术前肺功能中度或重度损害、有基础肺疾病、插管及呼吸机使用时间较长、术后出现相关并发症者, 其术后发生呼吸衰竭且死亡风险明显增加(P < 0.05)。  结论  重视对呼吸衰竭危险因素的防治可有效减少呼吸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早期低分化型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从而对早期低分化型胃癌患者, 行腹腔镜下局部切除术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早期低分化型胃癌的临床病理资料, 按照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通过多因素分析, 肿瘤大小≥2cn, 黏膜下癌和淋巴管癌栓阳性对淋巴结转移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无危险因素的患者, 淋巴结转移率为0;三个危险因素都具有者, 淋巴结转移率高达42.9%。  结论  肿瘤大小≥2 cm, 黏膜下癌和淋巴管癌栓阳性是早期低分化型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早期低分化型胃癌患者, 行腹腔镜下局部切除术, 这三项危险因素是判断是否进行附加手术的简单标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低分化型黏膜内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从而对低分化型黏膜内胃癌患者, 制定合理腹腔镜术式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低分化型黏膜内胃癌的临床病理资料, 按照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通过多因素分析, 多发肿瘤, 肿瘤大小≥2 cm和淋巴管癌栓阳性对淋巴结转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无危险因素的患者, 淋巴结转移率为0;三个危险因素均有者, 淋巴结转移率高达66.7%。  结论  多发肿瘤, 肿瘤大小≥2 cm和淋巴管癌栓阳性是低分化型分化型黏膜内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无危险因素的患者, 行腹腔镜下胃局部切除术是可行的; 对于具有危险因素的患者, 可以实施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患者发生肝癌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70例PBC患者的病例资料,随访确定发生肝癌的患者,应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探索PBC患者发生肝癌的潜在危险因素,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计算相关因素的危险比及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  结果  通过随访,确定发生肝癌的PBC患者35例(5.2%),其中4例(女性4例)因相关影响因素不全不可纳入病例对照研究,另有6例(男性2例,女性4例)因与PBC同时或先于诊断而不能纳入研究,因此本研究纳入病例对照研究的患者共25例。男性PBC相关性肝癌患者较女性易伴有饮酒史、吸烟史、输血史和家族性恶性肿瘤史(P < 0.05),且肝功能损害更为严重,表现为ALT、AST和GGT的水平均高于女性患者(P < 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25和饮酒史与PBC患者发生肝癌风险增加呈独立相关(均P < 0.05)。  结论  研究显示BMI ≥ 25和饮酒史为PBC相关性肝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PBC患者除常规筛查外,可从戒酒和控制体质量中受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  使用放射组学与剂量学特征参数,建立机器学习预测模型,预测食管癌患者放射治疗后两年的生存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接受放射治疗的食管癌患者共579例。从食管癌患者的放射治疗计划中提取GTV的放射组学和剂量学的特征,使用最大相关最小冗余与人工方法对特征参数进行筛选,分别选取14项放射组学和14项剂量学特征,并将特征变量进行标准化归一至[0, 1]范围。建立支持向量机、逻辑回归和随机森林等机器学习模型,先使用14项放射组学特征,再使用28项放射组学和剂量学混合特征参数进行训练和测试,来预测食管癌放射治疗患者的两年生存情况。  结果  仅使用放射组学特征预测放射治疗后两年生存情况时,支持向量机、逻辑回归和随机森林模型的准确率分别为84.98%、85.92%和84.51%。使用放射组学和剂量学的混合特征参数进行预测时,支持向量机、逻辑回归和随机森林模型的准确率分别为86.32%、83.02%和90.01%。在放射组学特征参数基础上,增加剂量学特征,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模型的预测准确性得到有效提高。  结论  针对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模型,使用放射组学和放射治疗剂量学特征参数放射治疗,可有效提高对食管癌患者放射治疗后两年生存情况预测评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合并白色苔藓样病变患者临床、内镜及组织病理学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1年8月于四川省南充市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且术后病理诊断为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资料。共198例患者纳入研究,通过内镜下判断是否合并白色苔藓样病变,分为2组,分析其临床、内镜及组织病理学特征有无差异。  结果  198例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中有119例合并白色苔藓样病变,并与ESD术后切缘阳性有关(P=0.032)。ESD术后标本切缘阳性34例,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发现合并有白色苔藓样病变(P=0.036)、病变累计管周范围(>3/4 管周,P<0.001)、术后病理(黏膜内癌以下,P=0.002)、病变浸润深度(M3以下,P<0.001)是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ESD术后切缘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合并白色苔藓样病变患者ESD术后切缘阳性风险性增加;病变累计管周范围>3/4 管周、病变浸润深度是切缘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农村和城市地区差异对食管鳞癌患者生存影响。  方法  36 723例食管鳞癌患者临床诊疗、病理和随访信息全部取自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50万例食管癌和贲门癌生物样本数据库(1973年至2015年)。农村患者33 625例(91.6%),其中男性20 906例,平均诊断年龄(58.98±8.71)岁;女性12 719例,平均诊断年龄(59.59±8.53)岁;城市患者3 098例(8.4%),其中男性2 089例,平均诊断年龄(60.84±9.10)岁;女性1 009例,平均诊断年龄(62.46±9.14)岁。所有患者均行食管癌根治术治疗,并记录完整病理TNM分期。采用χ2检验、Kaplan-Meier,Log-rank和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方法分析各组间差异及生存影响因素。  结果  Kaplan-Meier和Log-rank总体分析显示:农村食管癌患者整体生存明显优于城市患者(χ2=12.971,P < 0.001);年龄、性别和TNM分期多因素分层分析显示:农村年龄≥50岁男性和女性Ⅱa、Ⅱb(中期)的患者生存明显优于城市患者(男性:χ2=16.188,P < 0.001;女性:χ2=5.019,P=0.025);但是,0、Ⅰa、Ⅰb(早期)和Ⅲa、Ⅲc、Ⅳ期(晚期)农村和城市患者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影响农村和城市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均为年龄、性别和TNM分期;而农村和城市患者综合分析显示:男性、诊断年龄≥50岁、城市和TNM分期是食管鳞癌患者预后差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农村地区食管癌患者整体生存优于城市患者;男性、诊断年龄≥50岁、城市和TNM分期是食管鳞癌患者预后差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小细胞食管癌是一种罕见的食管恶性肿瘤。放化疗已成为局限期小细胞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本研究旨在分析广泛期小细胞食管癌的综合治疗方法及预后。   方法   回顾分析1989年1月至2012年4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35例广泛期小细胞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本组33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率为94.3%(33/35)。中位生存期9.5(0.6~42.4)个月。35例患者全部发生广泛转移,其中33例初诊时已发生,2例术后确诊。1、2年生存率分别为27.2%(9/33)和9.0%(3/33)。单因素分析显示化疗周期数(≥4)是其生存的危险因素(P=0.02)。多因素分析显示化疗周期数(≥4)是其独立的危险因素(P=0.049)。   结论   广泛期小细胞食管癌恶性程度高且预后不佳。放疗或许不能改善患者的生存。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是其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S)与胃癌发病风险及其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3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经病理确诊的808例胃癌患者的病例情况、术前检查及临床病理资料,同时选取1 146例随机对照者,分析其Mets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所有胃癌患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较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较低,高血压发病率较高。胃癌患者MetS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9.1% vs.9.6%)。MetS的发生与胃癌发病风险相关[总体:OR=2.535(1.805~3.562),女性:OR=1.514(1.197~2.390),男性:OR=2.683(1.798~4.004)]。MetS包含的各个代谢因素异常均能提高胃癌患者的发病风险,包括高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TG、低HDL-C、高血压和糖尿病。在男性胃癌患者中,高BMI、高血压和糖尿病是胃癌发病风险升高的重要因素;在女性胃癌患者中,低HDL-C、高血压和糖尿病与胃癌发病风险增加密切相关。MetS与低分化腺癌,较晚的T、N分期及TNM分期相关。  结论  本研究胃癌患者MetS及其包含的各项代谢相关因素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并且在低、未分化和进展期胃癌患者中MetS相关的代谢异常更为多见,提示代谢紊乱可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江苏省启东市1993年至2012年的肺癌患者登记数据进行分析,了解本地区肺癌流行现状、疾病负担和可能的原因。  方法  运用Joinpoint回归分析计算江苏省启东市肺癌发病趋势和死亡趋势,使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别评估年龄因素和暴露因素对于肺癌发病趋势和死亡趋势的影响。  结果  江苏省启东市肺癌粗发病率和标化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肺癌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也呈上升趋势。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发现,随着人群年龄的增加,肺癌的发病风险和死亡风险也逐渐增大;出生队列中,越晚出生的人群肺癌发生和死亡的风险越高,其中女性的发病风险和死亡风险上升速度均高于男性。  结论  江苏省启东市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人群肺癌危险因素的暴露逐渐增加,女性人群和年龄≥70岁老年人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增长明显是近年来江苏省启东市肺癌流行特征。   相似文献   

11.
刘沙  王明坤  周平  张爽  王顺 《现代肿瘤医学》2016,(17):2726-2729
目的:探讨中晚期乳腺癌患者发生脑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中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脑转移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由发生脑转移的80例患者组成,对照组由未发生脑转移的100例患者组成。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分析中晚期乳腺癌患者发生脑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PR状况、绝经状况以及临床分期等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年龄、KPS评分、ER状况、HER-2状况、肿瘤直径大小以及组织学分级等临床资料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逐步分析可知,组织学分级(Ⅲ级)的优势比最高(Wald=11.486),是影响患者发生脑转移的最危险因素,其次是肿瘤直径大小(≥5cm)(Wald=10.654)、ER状况(阴性)(Wald=9.123),年龄(<55岁)影响最小(Wald=6.085)。结论:中晚期乳腺癌患者发生脑转移的因素较多,如年龄、KPS评分、ER状况、HER-2状况、肿瘤直径大小以及组织学分级等,治疗过程中,应加以重视,以降低患者转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食管癌患者IMRT后食管瘘及出血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2—2014年在本院行根治性IMRT的128例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食管瘘或出血发生分为对照组105例与严重并发症组23例(食管瘘12例、食管出血11例),χ2分析比较组间差异,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 初诊存在胸背部疼痛、临床分期为cT4期、肿瘤大体类型(为溃疡型)、GTV体积>50 cm3、GTV最大横径>2.45 cm均是食管癌放疗后食管瘘及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P=0.042、0.042、0.019、0.046、0.002)。多因素分析显示大体分型(为溃疡型)(P=0.01,HR=0.329,95%CI为0.142~0.763)、GTV最大横径(>2.45 cm)(P=0.009,HR=3.805,95%CI为1.404~10.312)是影响食管瘘及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食管瘘及出血的发生严重制约IMRT疗效,对于溃疡型和GTV最大横径>2.45 cm的食管癌患者应优化放化疗方案,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合并2型糖尿病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合并2型糖尿病的乳腺癌患者102例作为糖尿病组,按照1∶2的原则选取同期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的非糖尿病乳腺癌患者20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结果:糖尿病组相比对照组,糖尿病组50岁以上人群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6.5% vs 57.8%,P<0.05),糖尿病组绝经后患者的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9.6% vs 53.9%,P<0.05);糖尿病组和对照组相比,其中T2期及以上患者所占比例(79.4% vs 66.2%)、淋巴结阳性患者比例(68.6% vs 55.4%)、Ⅱ/Ⅲ期患者所占比例(82.8% vs 67.6%)糖尿病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5年复发转移率为14.9%。结论:2型糖尿病是乳腺癌发生发展和淋巴结转移的不良危险因素,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理T分期和临床分期偏晚,淋巴结转移更多,其复发转移率较高,合并2型糖尿病的乳腺癌患者可能预后更差,应更加注重术后定期复查及随访。  相似文献   

14.
陈帝  邸雅南 《现代肿瘤医学》2021,(21):3770-3772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营养及代谢指标关系的异常变化,分析血脂水平及营养状态对食管癌发病的影响。方法:回顾2015年01月至2019年01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的食管鳞癌患者75例及癌前病变(食管鳞状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37例患者共112例的代谢指标,包括BMI、营养评分、血压、血糖、血脂、尿酸、白蛋白。由随机选取的78例非食管疾病患者且非恶性肿瘤患者组成对照组,同样取得上述指标。通过对比三组间差异并分析各代谢指标是否为食管癌及食管癌前病变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结果29.33%的初诊食管癌患者存在营养风险,且营养风险评分与其前白蛋白及白蛋白水平分别呈负相关关系。其中BMI、BP、BG、TG、BUA在各实验组中未显示统计学差异;而TC、HDL、LDL、ALB水平在肿瘤组与对照组中存在明显差异(P<0.05),肿瘤患者ALB、HDL水平降低,TC、LDL水平升高的趋势,这种变化在癌前病变组和对照组中不存在统计学差异,而在肿瘤组和其他两组间差异明显。针对TC、HDL、LDL、ALB四项数据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显示LDL升高和HDL降低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结论:患者的血脂水平与食管癌的发病相关,脂代谢异常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杨立新  单利  吴莉 《肿瘤防治研究》2009,36(11):957-960
目的 分析肺癌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及临床特点,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方法收集新疆肿瘤医院2007年1月~12月出院的872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87例资料总结,分析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及真菌种类特点。结果 872例肺癌患者中,肺部真菌感染87例,感染发生率9.9%。真菌类型主要为念珠菌菌属(96.6%),其中白色念珠菌(81%)为主要菌种,主要影响因素有年龄≥50岁,Ⅲ~Ⅳ期的中晚期肺癌患者、住院时间≥14天、化疗、放疗,侵袭性操作、白细胞减少≥Ⅲ度,长时间使用抗生素及激素(P<0.05)。而患者的性别,肺癌的病理分型,是否行手术治疗与肺部真菌感染无关(P>0.05)。结论 减少易感因素,及时治疗是降低肺癌患者真菌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影响子宫内膜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以及二甲双胍对患者预后可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根据患者是否合并糖尿病病史及二甲双胍规律服用史,将患者分为单纯子宫内膜癌组154例、二甲双胍组23例、非二甲双胍组26例。比较三组患者的总生存期(OS)与无进展生存期(PFS),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全组患者的OS为(43.14±1.14)月,单纯子宫内膜癌组、二甲双胍组、非二甲双胍组的OS分别为(42.94±1.37)月、(48.52±2.29)月、(37.54±2.51)月,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二甲双胍组患者的总生存率最好,单纯子宫内膜癌组次之,非二甲双胍组最差。全组患者的PFS为(42.63±1.15)月,单纯子宫内膜癌组、二甲双胍组、非二甲双胍组的PFS分别为(42.51±1.15)月、(48.03±2.47)月、(36.40±1.37)月,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三组患者的PFS存在显著差异(P=0.045),两两比较后发现,二甲双胍组与单纯子宫内膜癌组的PFS无明显差异,但均显著好于非二甲双胍组。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发病年龄≥50岁、病理分期Ⅲ期、组织学分级较高、深肌层浸润、存在淋巴结转移既是影响患者OS,也是影响患者PFS的独立性危险因素(OR>1,P<0.05),服用二甲双胍是影响OS及PFS的独立性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规律服用二甲双胍可明显改善子宫内膜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预后,尤其是总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南疆地区食管癌患者钙化性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及术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于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行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196例食管鳞癌合并隆突下淋巴结钙化或趋于钙化的患者。根据术中隆突下淋巴结钙化严重程度是否行隆突下淋巴结清扫分为两组,隆突下淋巴结清扫组(168例)和隆突下淋巴结未清扫组(28例)。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分化程度与隆突下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肿瘤长度、肿瘤T分期和N分期与隆突下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和N分期与隆突下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肿瘤的长度与隆突下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针对南疆地区食管癌患者多合并隆突下淋巴结钙化的情况,对于肿瘤较小以及T、N分期较早的患者,可选择性清扫隆突下淋巴结或行隆突下淋巴结采样;而对于肿瘤较大以及T、N分期较晚的患者,应按诊疗规范行根治性隆突下淋巴结清除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microRNA-145在中段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6例中段食管癌患者进行研究,同一时期于我院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的食管良性病变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统计并比较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等基本临床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病变组织内microRNA-145的表达情况,比较microRNA-145的表达与中段食管癌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术后对患者辅助放疗后行为期5年的随访,评定并统计患者的生存质量及5年生存率。结果: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方面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microRNA-145在不同病变程度的患者体内表达水平比较:食管癌组<癌旁组<对照组。microRNA-145的表达水平与食管癌患者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肿瘤的分化程度相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肿瘤的病理类型等无关(P>0.05)。microRNA-145阴性表达者生活质量各方面得分及术后5年总生存率明显均低于阳性低表达及阳性强表达者(P<0.05)。结论:中段食管癌患者microRNA-145低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肿瘤的分化程度相关,可影响放疗后患者生存质量和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食管癌患者放疗期间预防性使用吡非尼酮对放射性肺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11月至2020年1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接受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的胸段食管癌患者资料,按是否使用吡非尼酮将患者分为吡非尼酮组和对照组,通过逆概率处理加权法(inverse probability of treatment weighting,IPTW)将各协变量在两组人群进行加权处理,分析两组人群2级及3级以上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  结果  共纳入170例符合要求的病例,其中吡非尼酮组40例,对照组130例。中位随访时间22.6个月,通过对年龄、吡非尼酮用药史、放疗剂量、双肺V5及V20等可能影响放射性肺炎发生的临床因素及肺体积剂量参数等进行IPTW法加权分析,加权后两组基线特征标准化均值差值下降99.72%,两组2级以上、3级以上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3.92% vs. 14.73%(P=0.000 7)及3.92% vs. 10.99%(P=0.014 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吡非尼酮用药史(2级P=0.001 7,3级P=0.019 1)、年龄(2级P=0.033 6,3级P=0.002 8)、放疗剂量(2级P=0.011 9,3级P=0.003 1)均与2级和3级以上放射性肺炎相关。吡非尼酮组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结论  接受IMRT治疗食管癌患者,放疗期间同步使用吡非尼酮可有效降低2级及3级以上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安全性好,值得开展进一步临床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20.
Aims: To determine suitable food textures for videofluoroscopic study of swallowing (VFSS), in order to predict and prevent subsequent aspiration pneumonia in esophageal cancer patients with dysphagia after surgery. Materials and Methods: We evaluated 45 hospitalized esophageal cancer patients who underwent surgery between January 2012 and December 2013. The control group consisted of 43 patients treatmed from January 2010 until December 2011 and were not examined by VFSS. Test foods, which were presented in order of increasing thickness, included thin barium sulfate (Ba) liquid (3 or 10 ml), slightly thickened Ba liquid (3 or 10 ml), a spoonful of Ba jelly, and a spoonful of Ba puree. Results: Patients could most safely swallow puree, followed by jelly. The 3mL samples of both the thin and thick liquids put patients at risk for aspiration pneumonia, with incidence rates of 13% and 11%, respectively. While 64.4% of patients could swallow all test foods and liquids safely, 35.6% were at risk for aspiration pneumonia when swallowing liquids. Even though >30% of patients were at risk, only 1 (2.2%) in the VFSS group developed aspiration pneumonia, which occurred at the time of admission. Following VFSS, no incidence of aspiration pneumonia was observed. However, aspiration pneumonia occurred in 4 (9.3%) control patients during hospitalization. Conclusions: Postoperative esophageal cancer patients were more likely to aspirate any kind of liquid than solid foods, such as jellies. VFSS is very useful in determining suitable food textures for postoperative esophageal cancer pati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