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乳腺癌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发病率也逐年上升[1],预计到2030年,世界范围内乳腺癌的发病和死亡人数将分别达到264万和170万,在这些癌症新病例中,预计大多数将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印度和中国[2]。乳腺癌是激素依赖性肿瘤,雌激素信号传导通路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3]。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表达阳性的  相似文献   

2.
新的雌激素受体ERβ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雌激素受体ERβ解答了单一雌激素受体ERα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不能解释的部分问题.近年来,有关ERβ在乳腺癌中的作用的研究在国外形成了一个新的热点.ERβ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内分泌治疗耐药及预后等各方面.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雌激素受体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是一种雌激素依赖性肿瘤,目前认为,雌激素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而雌激素须通过雌激素受体(ER)介导发挥作用,ER包括雌激素受体α(ERα)和雌激素受体β(ERβ),是由其基因编码的一种核转录因子,ER相关基因包括ERα基因和ERβ基因,相关研究表明ERα基因表达缺失或突变与乳腺癌预后不良有关,而ERβ基因表达与乳腺癌预后关系的相关研究却不尽一致,且基因多态性可能会影响ER在不同个体中的表达水平或功能,进而影响生物学作用的发挥。本文简要综述ER基因结构功能、基因多态性及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治疗预后和内分泌治疗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证实,雌激素与人类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特别是雌激素受体(ER)的发现使人们对此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目前的许多有关研究都是围绕ER机制来进行的。本文回顾近年来国外有关文献,对ER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一、ER的结构和功能近代研究表明ER存在于细胞核内。雌激素与ER结合后,其部分分子转移并结合至DNA上,并由此调节mRNA的合成,发挥雌激素的效应。在细胞碎片中,大部分ER的质量为300千道尔顿(KD),并构成8~9Svedber单位(S)的稳定沉淀。这种碎片由2个克分子的90KD热凝蛋白及2个克分子的65KD激素结合蛋白构成。经过雌激素处理后,一种由2个分离的热凝蛋白分子构成的细胞核成分比较突出,这种活性5S分子是由2个分子4S、65KD激素结  相似文献   

5.
雌激素受体研究在乳腺癌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肿瘤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的发现和临床应用,是近20年来乳腺癌研究的一个重要进展。ER发现推动了乳腺癌生物特性的研究,众多的资料表明,测定乳腺癌组织中ER水平对乳腺癌的治疗和估测预后有指导意义。本文就ER的作用机理、分子生物学与乳腺癌的关系及其检测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γ(ERRγ)是孤儿核受体家族(NRs)的成员之一,可在无天然配体存在时转录调控多种基因的表达,在维持细胞的基本生物学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ERRγ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包括肿瘤细胞代谢、增殖、转移以及血管生成等。而ERRγ在肿瘤进展及预后中的作用具有细胞和组织特异性,本文就ERRγ在肿瘤中的临床相关性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代谢、雌激素相关肿瘤发生及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王晨  杨红健  凌志强 《中国肿瘤》2016,25(4):286-289
MicroRNA(miRNA)能调节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和凋亡等活动,与各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乳腺癌亦不例外.在乳腺癌中,雌激素受体(ER)阳性者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约75%,因此雌二醇(E2)、ER与miRNA的相互联系以及相互调节机制需予以重视,进而有助于探索miRNA对ER阳性乳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全文就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加以概述和总结,旨在为转化医学提供信息,将相关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
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是一类有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介导大部分的雌激素反应,在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效应。ER主要分为ER-α和ER-β两个亚型,其中ER-α主要表达于乳腺和子宫组织内,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ER-α36是ER-α的一个分子量大小为36kD的新亚型,缺少ER-α的转录活化结构域AF-1及AF-2。ER-α36主要表达于乳腺癌细胞的细胞膜与胞质中,介导非核途径的雌激素信号转导。目前的研究认为ER-α36的调节异常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治疗疗效密切相关,其有可能成为一个新的乳腺癌诊断、治疗及预后的标志物。在此,本文将对ER-α36的生物特性与功能、及其在乳腺癌内分泌耐药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评价其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1 ERα、ERβ、ERα亚型和ERβ亚型的研究现状 1.1 Erα、Erβ及其基因结构 ER属于类固醇受体超家族中的一员,雌激素主要是通过与它们的结合发挥生物学功能.研究认为[1,2],ER是由两个独立基因编码的,有两种分型:Erα和Erβ.在人体内,Erα基因位于6号染色体的长臂段,长度约140 kb,其翻译蛋白含596个氨基酸,Erα基因包括8个外显子,分别被7个独立内含子区隔开,共跨140×103个碱基,上游启动子部位有大量TA碱基重复,Erβ基因定位于14号染色体的第22~24位点上,其编码蛋白由约530个氨基酸构成,该基因只包括8个外显子,无内含子间隔,共跨越40×103碱基.  相似文献   

10.
雌激素通过与其受体(ERα和ERβ)的特异性结合发挥生物学功能。雌激素受体属于类固醇激素受体家族,与配体结合后调节靶基因的转录。这些转录因子的活性受多种因素调节,包括配体结合、磷酸化、辅助调节因子和效应信号通路(ERE,SP1,AP1)等。靶基因转录的最终结果是调节各种生理过程,例如生殖器官的发育和功能,骨密度,但也可促使乳腺和子宫内膜癌的生长和发育。雌激素受体调节的各种复杂的生物效应与多种蛋白-信号通路关系密切。本文就雌激素受体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肿瘤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唐和孝  廖永德 《中国肿瘤临床》2012,39(20):1568-1571
雌激素不仅对人体生长、发育和器官功能维持等起重要的生理作用,而且与众多肿瘤的进展密切相关。雌激素主要通过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发挥作用。雌激素受体β在肿瘤中的重要作用受到普遍关注,但是雌激素受体β(ERβ)的功能存在较多争议,而ERβ亚型1~5的突破性研究很可能是解释这些争议的关键点,并且ERβ1~5在肿瘤中的研究可以深化对ERβ信号通路在肿瘤进展中作用的认识。因此,本文就ERβ1~5的组织细胞分布、功能、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Liu GY  Shen KW  Shao ZM  Shen ZZ 《中华肿瘤杂志》2004,26(11):664-668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α(ER α)的异质性表达与多种缺氧标志的关系。方法  5 1例经配体结合法证实E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观察其ER α的异质性表达与多种缺氧标志的关系 ,同时观察体外缺氧环境对乳腺癌细胞系ER α表达的影响及其特异性。结果  4 9例乳腺癌为ER α阳性。无论乳腺导管内癌 (2 9例 )还是浸润性癌 (2 0例 ) ,ER α蛋白在邻近坏死灶的区域均下调 (P值分别≤ 0 .0 0 0 1) ;ER α的区域性下调还与缺氧诱导基因CA IX和Glut 1的表达有关 (P <0 .0 0 0 1)。缺氧可以直接诱导乳腺癌细胞系ER α蛋白和mRNA水平的下降 ,但其他一些应激因素 ,如低pH值、低糖及缺氧细胞的培养液等却无此作用。长时间、间歇性缺氧可以导致MCF 7细胞ER α表达的持久抑制。结论 乳腺癌ER α区域性的表达下降与缺氧有关 ,长时间、间歇性的缺氧可以持续性抑制ER α的表达。缺氧可能促使乳腺癌在进展过程中向ER α阴性的表型演变 ,并可能导致对内分泌治疗的耐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d)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雌激素受体(ER)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112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TNF—α的表达,分析TNF—α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的关系以及和ER的相关性。结果正常乳腺组织、乳腺小叶增生标本中TNF—α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1/15)、12.00%(3/25)。乳腺癌中TNF—α的阳性表达率为33.93%(38/112)。乳腺癌中TNF-α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和乳腺小叶增生组织(X^2=8.573,P=0.014)。乳腺癌组织学分级为Ⅰ、Ⅱ、Ⅲ级时,TNF—α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分别为27.77%(15/54)、37.83%(14/37)、38.10%(8/2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04,P=0.521)。ER阴性时TNF—α的阳性率为25.00%(21/84),ER阳性时TNF-α的阳性率为60.70%(17/28)。ER和TNF-α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X^2=11.949,P=0.001)。结论TNF—α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组织和小叶增生组织,与E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机制尚不明确.有待更多研究。  相似文献   

14.
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受多种因子的调控 ,其中包括类固醇激素如雌激素、雄激素、孕激素等 ;生长因子如表皮样生长因子、胰岛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Ⅰ等。其中 ,临床流行病结果和内分泌治疗的良好效果均提示雌激素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90 0年Boyd等报告 ,有 1/3绝经期前的晚期乳腺癌患者 ,在切除卵巢后病情得到缓解 ,他认为乳腺癌对内分泌治疗的反应有选择性[1] 。 60年代后Jacobson和Jensen等采用放射性核素标记发现了雌激素受体 (estrogenreceptor ,ER) ,这种现象才得以解释[2 ] …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β(ERβ)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96例乳腺癌组织中ERβ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ERβ蛋白在96例乳腺癌组织标本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5·0%(72/96),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0·5%(57/63),二者差别具有显著性(P<0·05);ERβ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乳癌组织中的ERα蛋白水平、PR蛋白水平及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与年龄、肿瘤大小、腋淋巴结转移、病理分型、绝经状态无关(P>0·05)。结论:ERβ在乳腺癌癌旁组织内广泛表达,在癌组织内亦有表达,但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组织;ERβ蛋白的阳性表达可能是乳腺癌预后良好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雌激素受体(ER)属于核受体超家族成员,是一类重要的核转录因子,有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 α,ERα)和雌激素受体β(estrogen receptor β,ERβ)两种亚型。ER在膀胱癌和前列腺癌中表达,且关系密切。文章从ER不同亚型的结构特点、组织学分布、生理功能以及与膀胱癌和前列腺癌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7.
雌激素受体(ER)调节剂类药物,主要包括选择性ER调节剂和纯ER拈抗剂药物。选择性ER调节剂中三苯氧胺一直是治疗雌激素阳性乳腺癌患者的首选药物,但其对ER有激动作用。1987年研发的纯ER拈抗剂氟维司群(fulvestrant),没有雌激素激动活性,且与三苯氧胺之间没有交叉耐药,因此可更好地预防和治疗与雌激素水平相关的疾病。  相似文献   

18.
乳腺癌雌激素调节基因与雌激素受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影响其发生 ,发展和预后的因素较多。自 70年代Jensen发现雌激素受体 (ER)以来 ,对ER的大量研究表明其与乳腺癌的治疗及预后的判断有关。但ER并不是一种完美的判定预后和激素治疗效果的指标 ,近年来乳腺癌雌激素调节基因—包括孕激素受体 (PR)、pS2、热休克蛋白 2 7(heatshockprotein 2 7)、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D ,Cath -D)等 ,越来越多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1 雌激素受体与孕激素受体ER基因位于第 6号染色体 ,其mRNA长6 32 2bp ,编码 595个氨基…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前列腺特异抗原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ER、PR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同102例乳腺癌的抗人体前列腺特异抗原(PSA),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结果:26例PSA阳性(25.5%),PSA^+和ER^+、PR之间存在密切关系(P〈0.05)。PSA^+、ER^+的乳腺癌液下淋巴结转移率明显低于PSA^-、ER^-的乳腺癌(P〈0.05)。结论:PSA、ER、P  相似文献   

20.
100例乳腺癌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的测定和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思齐  王盛乾 《癌症》1992,11(2):123-126
对100例乳腺癌选用ER和PR抗血清,采用ABC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发现:ER和PR同时阳性者为40例(40%),ER和PR同时阴性者为26例(26%);所有病例随访3~4年,40例ER和PR同时阳性中有1例复发,占2.5%,26例ER和PR同时阴性中有12例复发,占46.2%,二者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果提示:乳腺癌ER和PR同时阳性病预后较阴性病例好,因此,同时测定乳腺癌ER和PR对临床制定乳腺癌的治疗方案和判定预后有重大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