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背景与目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严重影响患者生存。探讨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T细胞亚群在CRC和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流式细胞术对51例健康人(对照组)、46例结直肠腺瘤(腺瘤组)、100例CRC(癌症组)和15例CRC术后(癌术后组)患者进行T细胞亚群检测。结果:① 对照组、腺瘤组及癌症组3组中CD4+T细胞的阳性率分别是90.00%、43.75%及32.65%,CD8+T淋巴细胞的阳性率分别是30.00%、56.25%及75.51%,CD28+T淋巴细胞的阳性率分别是42.86%、30.00%及20.00%。② 对照组、腺瘤组及癌症组3组中CD4+、CD4+/CD8+、CD28+、CD8+CD28+和CD8CD28+逐渐降低,CD8+、CD8+CD28逐渐增加(P<0.05);癌术前术后T细胞亚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 CRC微环境T细胞亚群中CD4+、CD4+/CD8+、CD28+、CD8+CD28+和CD8CD28+呈递减趋势,CD8+、CD8+CD28呈递增趋势,且在癌前病变腺瘤中已逐步出现上述趋势变化。② CRC患者行肿瘤切除术后,其T细胞亚群有所恢复,故在一定程度上,CRC中T细胞亚群的变化可以早期预测结直肠疾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HCC)患者肝癌组织中CD68+肿瘤相关巨噬细胞(CD68+ TAM)的数量与增殖指标Ki-67及肝癌预后的关系,寻找评估肝癌预后更可靠的指标。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73例HCC组织中CD68+ TAM的分布情况及增殖指标Ki-67蛋白表达,运用化学发光测定法检测血清AFP水平。结果 CD68+ TAM高密度组Ki-67阳性率明显高于低密度组(P=0.0191)。CD68+ TAM数量与HCC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P>0.05),而与HCC病理分级有关(P=2.83E-04)。血清AFP水平与HCC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分级无关(P>0.05)。CD68+ TAM高密度组的总生存时间显著短于低密度组(P=0.0004)。而AFP高水平组与低水平组比较,总生存时间、Ki-67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C患者肝癌组织中CD68+ TAM数量与肝癌增殖活性密切相关,是HC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与AFP相比,CD68+ TAM有望成为评估肝癌预后更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肿瘤浸润CD8+T细胞表达CD39的可能机制。方法:通过TCGA数据库的肺腺癌(LUAD)组织及正常肺组织转录组数据分析CD39在LUAD组织和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CD39表达与T细胞浸润、激活的关系。用小鼠LUAD Lewis细胞建立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FCM检测淋巴结、脾脏以及移植瘤组织中CD8+CD39+T细胞。收集Lewis细胞培养上清液作为条件培养基(CCM),免疫磁珠法(MACS)分选CD8+T细胞、CD11b+细胞;在培养基中分别加入CCM、IL-6和采取非接触或接触培养方式进行培养,探索CD8+T细胞表达CD39的可能机制。结果:CD39在LUAD组织中呈低表达(P<0.01),其表达水平与LUAD患者OS、T细胞浸润和激活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或P<0.001)。FCM检测结果显示,在移植瘤组织中CD8+CD39+T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淋巴结及脾脏(P<...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CD20+B、CD3+T淋巴细胞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髓样癌中的表达分布,探讨淋巴细胞浸润与浸润性导管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亲和素生物素法检测128例浸润性导管癌,44例髓样癌中CD20、CD3的表达,分析表达差异与预后的关系。组间采用Kruskal-Wallis Test,组内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1)CD20+B、CD3+T这两种淋巴细胞在浸润性导管癌中分布均是瘤周多于瘤内,在髓样癌中淋巴细胞表达高于浸润性导管癌(P<0.05)。(2)浸润性导管癌中CD20+B、CD3+T淋巴细胞浸润越多,无病生存率越高(P<0.05)。(3)CD20+B淋巴细胞与组织学分级、肿瘤pTNM分期、淋巴结状态、复发情况呈负相关(P<0.05);CD3+T淋巴细胞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状态、复发状态呈负相关(P<0.05)。结论 CD20+ B、CD3+ T淋巴细胞在浸润性导管癌和髓样癌中表达差异有显著性,在浸润性导管癌中其浸润程度与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CD8+T淋巴细胞浸润(CD8+Tils)的特点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术前行新辅助化疗的126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CD8+Tils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无病生存时间(DFS)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高密度CD8+Tils浸润与年龄<60岁、病理高分级、临床高分期显著相关(P<0.05)。CD8+Tils高密度浸润患者术后pCR率较低密度组高(66.7% vs. 19.8%, P=0.000)。高密度组中位DFS显著长于CD8+Tils低密度组(49 vs. 25月, 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高分级、肿瘤直径>2 cm 、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CD8+Tils低密度浸润均为预后不良影响因素(P<0.05),CD8+Tils为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CD8+Tils有可能是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独立预后指标,高密度浸润患者术后pCR率高、DFS长、远期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术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变化及其与颅内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92例行手术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根据胶质瘤级别分为低级组(n=42)、高级组(n=50),比较2组手术前后T淋巴细胞水平变化;根据术后是否出现颅内感染,分为感染组(n=15),未感染组(n=77),分析T淋巴细胞水平与颅内感染的关系。结果手术前,高级组外周血CD3+、CD4+、CD4+/CD8+均显著低于低级组,CD8+显著高于低级组;术后7 d,高级组外周血CD3+、CD4+、CD4+/CD8+均显著低于低级组,CD8+显著高于低级组(P<0.05)。92例行手术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率为16.30%(15/92),其中高级别胶质瘤患者11例、低级别胶质瘤患者4例。手术前,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外周血CD3+、CD4+、CD4+/CD8+、CD8+比较未见差异(P>0.05)。术后7 d,感染组外周血CD3+、CD4+均显著低于非感染组,CD8+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外周血CD3+、CD4+、CD8+、CD4+/CD8+四者联合预测脑胶质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AUC为0.892,高于单独检测的0.814、0.756、0.699、0.748。结论脑胶质瘤患者经手术治疗可显著改善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低级别胶质瘤患者免疫抑制改善程度优于高级别胶质瘤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CD8+四者联合可用于胶质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评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硬膜外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老年肺癌根治术患者认知功能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查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老年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照组采用静脉全身麻醉。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CD3+、CD4+、CD8+、CD4+/CD8+细胞和NK细胞水平,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ES)评估认知功能,VAS评分法及Ramsay镇静评分法评估疼痛和镇静状况,并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恢复自主呼吸时间、苏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恢复自主呼吸时间、苏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6 h、12 h VAS疼痛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 d CD3+、CD4+、CD4+/CD8+、NK细胞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CD8+细胞水平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d 和7 d CD3+、CD4+、CD4+/CD8+、NK细胞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CD8+细胞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CD3+、CD4+、CD4+/CD8+、NK细胞水平明显高于术后1 d(P<0.05),CD8+细胞水平明显低于术后1 d(P<0.05);观察组术后7 d CD3+、CD4+、CD4+/CD8+、NK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8+细胞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MME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但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硬膜外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老年肺癌根治术后认知功能影响较小,同时可促进细胞免疫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对胃癌组织中免疫细胞浸润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下载胃癌转录测序数据及临床资料。采用CIBERSORT反卷积算法获得胃癌微环境中浸润的免疫细胞占比,分析其与Her-2表达的关系,筛选Her-2基因潜在的调控浸润免疫细胞的类型。采用基因集变异分析(gene set variation analysis,GSVA)评估与胃癌组织Her-2表达相关的信号通路集合,利用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收录的胃癌转录组数据验证Her-2基因表达与胃癌免疫细胞浸润程度的关系。结果 CIBERSORT分析TCGA数据库胃癌样本发现CD8+T细胞、静息状态记忆性CD4+T细胞、M0型巨噬细胞及肥大细胞在Her-2高表达及低表达组中的浸润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0.049,0.027,0.008)。GEO数据库与TCGA数据库分析结果均显示,Her-2基因高表达与CD8+ T细胞、静息状态记忆性CD4+T细胞、M0型巨噬细胞及肥大细胞的发育、诱导分化、迁移调控有关(P<0.05),并影响胃癌组织中部分免疫细胞的浸润能力和程度。结论 在胃癌中Her-2基因高表达可能对部分免疫细胞形成和功能发挥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TP53突变型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肿瘤免疫微环境特征。方法 收集2018—2019年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外科手术切除的38例HCC患者活体组织标本及其配对癌旁组织标本,提取组织DNA,并进行基因突变分析。采用质谱流式细胞术(CyTOF)比较TP53突变组和TP53未突变组中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以及两组癌组织之间的免疫微环境特点。结果 采用CyTOF鉴定TP53突变组和TP53未突变组所有免疫细胞,结果鉴定为22个细胞亚群,包括CD4+T细胞亚群、CD8+T细胞亚群、B细胞亚群、树突细胞亚群、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 cell,NK)细胞亚群、NKT细胞亚群、粒细胞亚群和2个未知细胞亚群。其中,TP53突变组癌组织中CD8+T细胞和CD4+T细胞的表达比例均较未突变组癌组织高(2.26% vs 0.47%,P=0.028;7.53% vs 3.55%,P=0.046)。结论 TP53突变型HBV相关性HCC的肿瘤免疫微环境具有免疫异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D15在胶质瘤的表达及分布特征,与目前公认的脑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作对照,并探讨两者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0例胶质瘤组织(高级别39例,低级别41例)CD15和CD133的表达。用Image-Pro Plus 6.0图像分析处理软件计算CD15和CD133阳性细胞积分光密度值(IOD)。结果CD15与CD133在高、低级别的胶质瘤均有表达。CD15及CD133阳性细胞数以及壁龛随胶质瘤病理级别增高而增多。在高、低级别胶质瘤中CD15+细胞与CD133+细胞IOD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432,P=0.001;z=-4.192,P=0.000);CD15+细胞与CD133+细胞IOD值呈显著正相关(r=0.535,P=0.000);CD133还表达于含有肥胖细胞成分的胶质瘤肥胖细胞中,并可见CD133+血管。结论CD15及CD133阳性细胞数以及壁龛随胶质瘤病理级别增高而增多。CD15及CD133表达成正相关关系。含有肥胖细胞成分的胶质瘤中大量肥胖细胞CD133阳性,与其不良临床预后相符。关键词:  相似文献   

11.
CD8+T细胞又名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具有直接杀死病原体感染细胞和癌细胞的作用.然而,CD8+T细胞常常丧失其效应功能,继而限制肿瘤微环境中的抗肿瘤免疫,因此,如何重新激活CD8+T细胞的抗肿瘤效力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最近研究发现,胆固醇代谢在肿瘤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细胞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一般情况的影响。方法 采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常规方法体外扩增CIK细胞,分三次回输患者体内,流式细胞仪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前与治疗3次后T细胞亚群的变化,分析其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差异,并观察CIK细胞治疗前后患者一般情况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NSCLC患者外周血中CD3+ T 细胞比例、CD3+CD4+T细胞比例、CD4+/CD8+ 比值显著下降(P<0.05),CD3+CD8+ T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5)。CIK细胞治疗后与治疗前,CD3+ T 细胞比例、CD3+CD4+ T细胞比例、CD4+/CD8+ T细胞比值显著升高(P<0.05),CD3+CD8+ T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5)。CIK细胞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CD3+ T 细胞比例、CD4+/CD8+T细胞比值显著下降(P<0.05)。CD3+CD4+ T细胞比例、CD3+CD8+ T细胞比例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K细胞治疗前Tregs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CIK细胞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Tregs比例显著下降(P<0.05)。结论 CIK细胞输注治疗可以增强NSCLC患者的免疫功能,并改善患者的一般情况,提高生活质量,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与目的: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在调节外周免疫耐受中发挥重要作用,PD-1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的表达状态与效应细胞CD8+T淋巴细胞的关系尚不清楚,探讨HCC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PD-1的表达及预后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CD8+淋巴细胞浸润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681例可手术切除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用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原发灶中CD8+淋巴细胞浸润情况,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42.0%(286/681)的乳腺癌间质存在CD8+淋巴细胞高浸润。CD8+淋巴细胞浸润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月经情况、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脉管癌栓、组织学分级、激素受体表达、HER-2表达有关(P<0.05)。全组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9.2%和87.6%;其中CD8+淋巴细胞高浸润者与低浸润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3.2% 和68.8%,5年生存率分别为89.5%和8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CD8+淋巴细胞浸润是影响患者无病生存和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CD8+淋巴细胞浸润可作为预测可手术乳腺癌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