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 要:鼻咽癌是我国南方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涉及多个阶段过程。虽然近年来鼻咽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有明显提高,但鼻咽癌的死亡率仍然很高。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许多新的分子标志物的出现给鼻咽癌的预防、诊断、治疗和预后等各个方面带来了新的希望。全文就近年来一些鼻咽癌各阶段相关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鼻咽癌标志物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鼻咽癌是我国南方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是个多阶段的过程。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发现肿瘤不同发展阶段的一些分子可作为标志物有助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很有意义。现就近些年鼻咽癌标志物研究状况作一介绍。[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我市是鼻咽癌高发区,寻找早期诊断鼻咽癌的方法是研究工作的重点。目前鼻咽癌诊断方法是检测抗 EB病毒壳抗原的 IgA抗体(VCA-IgA),虽然该检测有助于鼻咽癌的早期诊断,但存在不同程度的假阳性和假阴性。本研究将血清肿瘤标志物酸溶性蛋白和唾液酸与 EBVCA-IgA作联合检测,通过联合检测提高对鼻咽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减少漏诊和误诊。1材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 76例鼻咽癌选自本校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研究所,临床分期参见1988年长沙会议编写的鼻咽癌诊治规范。鼻咽部及颈部良性病变52例,其中鼻咽慢性…  相似文献   

4.
5.
鼻咽癌相关生物学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鑫  曹亚 《实用癌症杂志》2004,19(3):329-331
鼻咽癌是中国南方1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虽然近年来鼻咽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已有很大提高,但是鼻咽癌的死亡率仍然很高。大量研究表明肿瘤的发生是1个多阶段、多步骤的发展过程。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发展,检测不同阶段分子标志物对肿瘤的早期诊断、肿瘤转移的预测和预  相似文献   

6.
EB病毒与鼻咽癌相关的前瞻性观察   总被引:14,自引:11,他引:14  
闵华庆  黄腾波 《癌症》1991,10(5):367-370
1986—1990年我们对广东省鼻咽癌高、中、低发区的四会、中山、广州、湛江、汕头共123087名健康人群进行了包括EB病毒血清学、鼻咽脱落细胞学、间接鼻咽镜及鼻咽光纤镜、鼻咽活检在内的前瞻性观察。在这队列中共发现鼻咽癌126例。通过本研究我们发现:(一)、EB病毒IgA/VCA阳性人群中鼻咽癌检出率是阴性人群的40.7倍;但阴性不能完全排除鼻咽癌可能性(二),IgA/VCA抗体的出现可先于鼻咽癌确诊4—46个月。(三)、有下列指标之一者应被视为鼻咽癌的高危人群;①IgA/VCA≥1:80。②IgA/VCA、IgA/EA、DNase三项中任何两项阳性。③上述三项中任何一项滴度持续上升。对列入高然对象者应争取作鼻咽光导纤维镜检查,并在好发部位取活检以发现更多临床T_0或T_1患者。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治疗前血液标志物在尼妥珠单抗治疗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中的预测作用目前尚未明确。探讨治疗前血液标志物与鼻咽癌分期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其在治疗后近期疗效的预测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8年10月收治的Ⅲ~Ⅳa期鼻咽癌患者共8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放化疗综合治疗,放疗过程中予以尼妥珠单抗治疗。治疗前检测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及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DNA拷贝数。结果:治疗前血小板计数、PLR及血浆EBV DNA水平均未显示出与鼻咽癌患者的T分期、N分期、临床分期及治疗后的肿瘤缓解程度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治疗前联合血小板计数和淋巴细胞计数与治疗后颈部淋巴结的缓解程度显著相关,血小板计数及淋巴细胞计数均正常的患者颈部淋巴结完全缓解率显著升高。结论:对于尼妥珠单抗治疗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疗前联合血小板计数和淋巴细胞计数较单独血小板计数、PLR和血浆EBV DNA水平更能预测患者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8.
鼻咽癌患者的EB病毒IgM/VCA抗体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满枝  简少文 《癌症》1991,10(4):312-315
本文应用免疫酶法检测了162例鼻咽癌、34例鼻咽癌粘膜病变、41例其他肿瘤和80例正常人(其中35例已知IgA/VCA抗体阳性)血清中IgM/VCA抗体,并与IgA/VCA和IgA/EA抗体进行比较。发现鼻咽癌患者血清中不仅含有高滴度的IgA/VCA抗体,而且含有高滴度的IgM/VCA抗体,阳性率(≥1:10)分别为97.53%和93.20%,GMT为157.60和95.75。两种抗体水平均明显高于其他对照组。有临床分期的62例鼻咽癌患者的IgM抗体水平,有随病程进展而略有升高的趋势。提示鼻咽癌患者体内的EB病毒慢性持续感染和活跃的复制。 鼻咽癌患者与IgA/VCA阳性的正常人血清中IgA/VCA和IgM/VCA抗体双阳性率分别为92.0%和31.43%;IgA/VCA和IgA/EA抗体双阳性率为48.76%和14.29%。鼻咽癌患者血清中,前者双阳性率高于后者双阳性率,且与正常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表明IgA/VCA和IgM/VCA抗体一起作为早期发现鼻咽癌的血清学指标,可能优于沿用的IgA/VCA和IgA/EA指标,操作和成本亦较方便和便宜。  相似文献   

9.
EB病毒感染与鼻咽癌发病机制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钦塘 《癌症》2009,28(8):791-804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一种在中国南方、台湾、新加坡及特定地域的其它国家或地区很常见的肿瘤,其发病因素尚不明确。目前,还未发现与NPC发生过程的遗传因素有关的主要基因;而一些环境因素可能与诱发NPC有关。如食用腌鱼和长期暴露于硫酸蒸汽,研究指出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与NPC发病机理密切相关。为了探索NPC与EBV之间的关系,我们建立了10个NPC细胞株。经过广泛研究,我们认为EBV通过IgA受体(分泌组分蛋白)介导的细胞内吞作用,可能仅感染鼻咽肿瘤细胞,而不感染化生上皮细胞。我们发现EBV对于促进NPC进展起着重要作用,但并不参与启动及促进NPC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鼻咽清毒颗粒合用鼻渊舒口服液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后EB病毒壳抗原抗体VCA/IgA滴度水平和鼻咽部症状的作用。[方法]将62例鼻咽癌放疗后患者按就诊时间顺序分成实验组(鼻咽清毒颗粒联合鼻渊舒口服液组)32例和对照组(鼻咽清毒颗粒组)30例。[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EB病毒VCA/IgA几何平均滴度分别为1:86.68和1:70.63(P〉0.05)。治疗后实验组VCA/IgA几何平均滴度为1:28.07;对照组VCA/IgA几何平均滴度为1:53.90(P〈0.05)。实验组治疗后对于鼻咽部脓性分泌物的症状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结论]鼻咽清毒颗粒合用鼻渊舒口服液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后EB病毒VCA/IgA滴度水平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其鼻咽部症状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鼻咽癌在不同高发区人群的发病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腾波  李景廉 《癌症》1998,17(2):84-86
探索在广东省不同鼻咽癌高发区人群发病差异,探讨相关病因发病因素。方法1986-1995年对广东省四会市、广州市近6万人前瞻性研究,通过对现坐人群鼻咽癌检出率,EBVVCA/IgA阳性率,阳性人群癌前病变,癌变检出率,并以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其差异。  相似文献   

12.
《中国肿瘤》1995,4(3):24-25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曾毅报道,他们对此项研究工作进行了肥年的研究。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EB病毒等多方面的研究得出如下的结果:一、遗传因素的研究应用细胞毒性方法检测家庭同胞兄弟姐妹中有两例以上鼻咽癌患者本人、父母及其他兄弟姐妹的HLA抗原,发现70%的兄弟姐妹鼻咽癌患者的HLA抗原相同,证明存在着与HLA连锁的鼻咽癌易感基因。此基因为隐性基因,带有此基因者鼻咽癌发病的机率较无此基因者高21倍。进一步克隆这个基因将有重要的意义。二、环境促癌和致癌因素的研究1973年从EB病毒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鼻咽…  相似文献   

13.
鼻咽癌相关肿瘤标记物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想的肿瘤标志物应能早期诊断,检测病灶的残留、复发、远处转移,评价放化疗敏感性,判断预后.本文探讨了近年来鼻咽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研究状况,以便了解该领域的相关进展.  相似文献   

14.
EB病毒LMP1在鼻咽癌细胞系中上调EGFR表达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阐明LMP1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中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上调作用。方法 以稳定表达LMP1及其3种突变体的NPC细胞系为材料,以瞬间转染方法将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associated factor,TRAF)1,2,3及其显性负性突变体导入稳定表达LMP1的NPC细胞系,用Western blottingy方法检查EGFR表达特征,以确定LMP1是否通过TRAF调控EGFR表达。在补加EGF无血清培养中,绘制HNE2-LMP1和HNE2-pSG5生长曲线,以了解LMP1诱导EGFR的功能效应。结果 在NPC细胞系中,LMP1通过TRAF1,2,3上调EGFR,其中LMP1 CTAR1(carboxy terminal activating regionl)介导该效应,与HNE2-pSG5细胞相比,在补加EGF无血清培养条件下,HNE2-LMP1细胞增殖较快。结论 LMP1CTAR1通过TRAF1,2,3上调EGFR,可能在NPC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He YW  Zeng J  Ou XL  Zhang G  Du J 《癌症》2008,27(5):455-459
背景与目的: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在不同组织类型鼻咽癌细胞内的增殖周期特征决定了基因治疗所采取的策略。本研究探讨EBV感染鼻咽癌细胞后的增殖周期特征。方法:利用EBV阳性的B95-8细胞标准株与鼻咽癌细胞CNE2接触培养,通过补体激活的细胞毒性试验去除共培养体系中的B95-8细胞,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及Southern印迹杂交的方法分析鼻咽癌细胞中病毒的初始感染状态。结果:B95-8细胞与CNE2细胞接触共培养的方法使EBV成功感染CNE2细胞,EBV裂解期标志性基因BZLF1转录时间平均为12d,病毒感染标志性基因EBER转录时间平均为22d。结论:EBV侵入CNE2细胞后可能多数病毒开始处于裂解期增殖,之后EBV从裂解期进入了相对稳定的潜伏期,并随着细胞的传代培养病毒逐渐丢失。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EB病毒(EBV)与鼻咽癌(NPC)2008分期的相关性;比较EBV IgA抗体滴度与EBV DNA拷贝数在NPC诊断与疗效评价中的差异.[方法]将初诊为NPC的患者98例,在放化疗前予以TNM分期;在放化疗前、后分别监测血清EBV抗体滴度与全血EBV DNA拷贝数.在放化疗后2个月,复查鼻咽部磁共振及全身检查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前,血清EBV IgA抗体滴度阳性患者28例,全血EBV DNA拷贝数阳性42例.EBV IgA抗体滴度及全血EBV DNA拷贝数在不同TNM分期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89,P=-0.074).全血EBV DNA拷贝数在Ⅲ期与Ⅱ期、Ⅲ期与Ⅳa期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4,P=0.022).放疗后,全血EBV DNA拷贝数转阴率高;但在提示转移或复发方面,EBV IgA抗体与EBV DNA比较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5).[结论]血清EBV IgA抗体与NPC 2008分期无相关性.全血EBV DNA拷贝数与NPC 2008分期具有一定相关性.全血EBV DNA拷贝数转阴率高,优于EBV IgA抗体,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评价治疗疗效及监测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19.
20.
鼻咽癌组织学类型与EB病毒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组织学类型鼻咽癌与EB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收集4种主要组织学类型的鼻咽癌288例,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癌巢及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EB病毒编码小RNAs(EBERs)的表达,其中EBERs阳性的31例非角化性癌和19例角化性鳞状细胞癌,进一步用原位杂交法检测EB病毒溶解期产物EA-D(early antigen-diffuse,EA-D)mRNA的表达.[结果]接近100%的鼻咽非角化性癌(99.32%,145/146)显示出EBERs阳性信号,鼻咽腺癌EBERs阳性率明显小于角化性鳞状细胞癌,分别是35.90%(14/39)、84.38%(81/96).双向分化的腺鳞癌的EBERs阳性率(71.43%,5/7)处于非角化性癌/角化性鳞状细胞癌(93.39%,226/242)与腺癌(35.90%,14/39)之间.非角化性鳞状细胞癌、腺癌、角化性鳞状细胞癌分别有23例(23/146,15.75%)、16例(41.03%,16/39)、31例(31/96,32.29%)可见表达EBERs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角化性鳞状细胞癌的EA-D mRNA表达率高于非角化性癌,分别是78.95%(15/19)、16.13%(5/31).[结论]4种不同组织学类型鼻咽癌的EB病毒感染率与感染状态不完全一致.鼻咽非角化性癌总是与EB病毒的潜伏感染密切相关,角化性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分化不良成分也与EB病毒潜伏感染关系密切,其中分化良好的癌细胞经常可以检测到EB病毒的溶解性感染产物表达.鼻咽腺癌与EB病毒感染的关系并不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