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患者男性,60岁.主因"上腹胀痛1年半"于2013年11月22日就诊于当地医院,行胃镜示:胃小弯至胃角见大片溃疡,僵硬感,距门齿约45 cm;病理示:胃腺癌.2013年11月28日接受远端胃大部切除术+D2区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示:胃黏液腺癌,侵出浆膜,侵犯周围软组织;淋巴结:32/41,下残(+);分期:T4bN3bM0,ⅢC;免疫组织化学检测:EGFR(+++)、HER2(-)、p53 (70%).术后给予辅助化疗:奥沙利铂+希罗达(XELOX)5个周期,患者无法耐受消化道反应拒绝完成第6个周期化疗.术后8个月无意中发现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未予诊治,其后自觉淋巴结较前明显增大,2015年4月1日就诊于沧州市中心医院,结合CT及左锁骨上肿大淋巴结穿刺活检诊断: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纵隔淋巴结转移;免疫组织化学检测:HER-2(+).给予一线化疗:多西他赛、希罗达及奥沙利铂(DOX)方案3个周期.第3周期后疗效评价为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患者再次因无法耐受消化道反应拒绝继续化疗.二线治疗改用阿帕替尼+替吉奥.阿帕替尼起始剂量为500 mg/d;替吉奥60 mg,bid,d1~14, 28 d为1个化疗周期,在用药8个月后调整45 d为1个化疗周期.治疗3周后患者自觉左锁骨上淋巴结较前明显减小.2016年4月影像学检查提示原病灶较前明显减小,无新发病灶,疗效评价为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图1,2).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Ⅱ~Ⅲ级手足综合征及Ⅱ级腹泻.通过短暂停药或下调剂量(均为3~4d)待症状缓解后再恢复原剂量.期间给予马油、热敷、减少活动、易蒙停、蒙脱石散、肠道菌群调节剂等,治疗效果佳.目前患者无疾病进展时间为15个月余. 相似文献
4.
6.
7.
8.
9.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接受阿帕替尼治疗的28例化疗失败的胃癌患者,给予阿帕替尼500 mg/d,直至患者出现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分析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有效率(RR)为10.7%,疾病控制率(DCR)为42.8%,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3.6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5个月,患者耐受性良好,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高血压、手足综合征和蛋白尿。结论:阿帕替尼治疗二线或以上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12.
目的:评价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二线化疗失败的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研究共纳入20例患者,最终分析17例。入组患者口服阿帕替尼片,500 mg或250 mg 每日1次,连用28天为一个观察周期,治疗三个周期后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3个月后,PR占35.3%(6/17),SD占11.8%(2/17),ORR为35.3%,DCR为47.1%。起始剂量为500 mg组(ORR,30%;DCR,30%)及250 mg组(ORR,42.9%;DCR,71.4%)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患者的中位PFS为2.2个月,中位OS为6.3个月。患者出现的最主要不良反应为高血压(70.6%)、手足综合征(52.9%)、口腔黏膜损伤(35.3%)。结论:针对二线以上化疗失败的晚期卵巢癌患者,阿帕替尼口服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且安全性好,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甲磺酸阿帕替尼用于标准治疗失败后卵巢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多线耐药的卵巢癌患者提供一种治疗方式。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3月二线及二线后化疗失败的晚期卵巢癌患者26例,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后观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1例患者CR,17例患者PR,2例患者SD,6例患者PD,客观有效率69%,疾病控制率77%,中位PFS达4.3个月。患者总体耐受性良好,常见的不良反应为1-3级的胃肠道反应,包括腹痛、恶心及呕吐,其中以腹痛最为常见。结论:对于经标准治疗失败后的晚期卵巢癌患者,阿帕替尼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2012年全球新诊断胃癌90万例,死亡50万例,仅次于肺癌和肝癌,居癌症死因的第3位,我国每年胃癌新发病例数居世界首位。大型Ⅲ期临床试验To GA研究所得出的晚期胃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median overall survival,m OS)为13.8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edian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m PFS)为6.7个月[1]。根据肿瘤的特征及分期,目前肿瘤治疗包括手术、化疗及放疗等[2],但由于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属进展期胃癌,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靶向药物崭露头角, 相似文献
16.
18.
目的 探讨小剂量阿帕替尼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XELOX)方案治疗晚期结肠癌的疗效。方法将108例晚期结肠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52)与观察组(n=56)。对照组采用XELOX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剂量阿帕替尼联合XELOX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72-4 (C A72-4)、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肠道菌群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客观缓解率与疾病控制率分别为57.14%(32/56)、76.79%(43/56),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6.54%(19/52)、57.69%(30/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A72-4、MMP9与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CA72-4、MMP9与VE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双歧杆菌、乳杆菌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大肠杆菌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双歧杆菌、乳杆菌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大肠杆菌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性,46岁,2015年9月因“头痛进行性加重伴呕吐、右下肢定位障碍、运动性失语”就诊于当地医院,头颅CT检查发现左颞侧占位。头颅MRI显示:左颞侧异常强化,病灶大小为72 mm×55 mm。2015年9月30日行开颅肿瘤切除术,术后瘤腔周围较大肿瘤残留。术后病理示:多形性黄色细胞瘤,局部为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WHOⅣ级)。分子病理检测结果示: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methyltransferase,MGMT)无甲基化。2015年10月31日复查头颅MRI示肿瘤较术后增大。2015年11月9日行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同步放化疗,2016年1月18日复查头颅MRI示:肿瘤病灶较前无明显变化,疗效评价为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图1)。2016年1月21日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神经肿瘤化疗中心行化疗,方案为:阿帕替尼(500 mg/d)联合TMZ 5/28方案(300 mg d1~5)。用药期间定期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未见异常,用药2周后,患者出现手足综合征,表现为双手出现散在红斑,未伴瘙痒和疼痛,评级为1级,1周后红斑自行缓解;用药约3周,出现血压一过性升高,最高180/110 mmHg,为高血压3级,给予降压药对症治疗后血压下降,之后未再升高;无其他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较好。1.5个月后复查头颅MRI示:增强相肿瘤较化疗前明显缩小,疗效评价为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FLAIR相高信号区域也缩小,除外假性反应(图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