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仇善海 《中国保健》2010,(9):104-106
祖国医学认为,人的生命和生殖与肾精的物质功能有密切关系。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阴阳元气之宅,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精是生命的基本物质,既能充养肺腑,化生气血,又能聚贮于肾而化生为生殖之精。《素向·金匮真言论》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泄”;“。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泄,阴阳和,故能有子。”  相似文献   

2.
慢性肾炎蛋白尿的出现,其主要原因是肾气不固。中医学认为:肾气充,则精关固,蛋白精微自能内藏。若肾气不固,蛋白精微失守,则可漏泄于尿,随尿排出外体。此病由肾本身精气虚衰而引起,亦可因其它脏腑功能失常或病邪内扰所造成。临床上多表现为寒热虚实错杂,病程冗长,病情迁延难愈。治疗肾炎蛋白尿既要重视肾虚失固的主要矛盾,还要注意辨明引起肾气失固的各种原因,然后针对这些因素治疗。  相似文献   

3.
孙雪松 《健康生活》2006,(10):20-20
慢性肾炎蛋白尿的出现其主要原因是肾气不固。中医学认为:肾气充,则精关固,蛋白精微自能内藏。若肾气不固,蛋白精微失守,则可漏泄于尿,随尿排出体外。此病由肾本身精气虚衰而引起,亦可因其它脏腑功能失常或病邪内扰所造成。临床上多表现为寒热虚实错杂,病程冗长,病情迁延难愈。治疗肾炎蛋白尿既要重视肾虚失固的主要矛盾,还要注意辨明引起肾气失固的各种原因,然后针对这些因素治疗。下面介绍七种治疗方法:一、祛风法本法适用于慢性肾病者外感风邪,内扰及肾而致病情加重、尿蛋白增多之证。证见恶风发热,头痛肢酸,喷嚏,流涕,或喉痒咳嗽。兼寒…  相似文献   

4.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常有阳痿、早泄、遗精、尿频、尿后余沥等临床表现。上述病证中医学认为常由肾阳亏虚、阳事不振、精关不固、膀胱不藏所致,治疗应以补肾壮阳、固精缩尿方药为宜,一些患者也多要求服壮阳药。但实际上应慎用温补方药,理由是: 1、慢性前列腺炎有湿热下注、气滞血瘀、脾气下陷、肾气亏虚等不同病机,其病理演变过程常是湿热瘀滞在先,脾肾亏虚在后。由于湿热之邪缠绵不去,血瘀脾虚、肾亏复生,形成虚实夹杂的病机特点,故临床上本病属单纯脾肾亏虚者不多见。因此,治疗上应以清热、解毒、利湿化浊贯穿始终才行。在具体治疗时可根据病情,有所偏  相似文献   

5.
肾是人体重要的脏器,也是结石好发部位。其主因是湿热蕴结于下焦,致使肾脏的过滤吸收机能紊乱,肾内的代谢物质因过滤吸收机能发生障碍而积储,久则正气受伤,御病无力,积储的代谢物质再受湿熬热煎而凝结为石。 肾主藏精,一旦发生结石堵塞肾体,精气就会有所失藏,造成肾气衰微,肾亏精虚髓少的恶果。肾气衰微,不仅人显得衰老,而且妇女月经  相似文献   

6.
中医养生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人体随着肾气的逐渐旺盛而生长发育,直至成熟,继而又随着肾气的逐渐衰老而死亡。这就是说肾的精气主宰着人的生和死,人体的衰老与否及衰老的速度,取决于肾气的盛衰《内经·素问》早就阐述了人体衰老的原因,在于:“肾气衰,精气亏”。认为“肾气有余,气脉常通”才是延年益寿的首要条件。故养生学把养肾护精,作为抗衰老的重要措施。中年人是肾气逐渐衰退的关键时期,因此,中年养肾尤为重要。一、搓揉头皮法肾主胃,其华在发。搓揉华发,即可疏通经络,补益肾腰。方法是用左右两手交替轻轻擦摩头皮,早、中、晚各一  相似文献   

7.
古代中医和养生家认为,肾具有冬季“水”的属性,功能藏精,主司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和水液代谢。冬季人的阳气、精气宜内潜固藏,可使毛发黑润,齿牙坚固,腰背挺直,反应敏捷,耳聪目明。若冬季封藏不固,阳气外泄,精气流失,可发枯齿摇,耳闭失聪,喘息咳嗽,腰膝酸软,二便不利。故冬季养生宜注意下述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8.
中医小知识     
肾藏精 精,是生命的基本物质。”肾藏精”的含义有两层。①。肾藏五脏六腑水谷之精气(为”后天之精”).是维持生命、滋养人体各部组织器官并促进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②藏肾本脏之精(即”先天之精“).即男女媾精的精气.这是生殖功能的最基本物质,和人的生殖、生长、发育和衰老有关,它的生成、储藏和排泄.  相似文献   

9.
1.双目有神 目光炯炯,说明视觉和大脑功能良好。目传神,是人体精、气、神汇集之处,五脏的精气皆上注于目,主管视觉,“目受血而能视”。眼有神是精气旺盛,五脏功能良好的表现。特别是心、肝、肾功能正常。 2.双耳聪敏 耳主管听觉,“肾气通耳”,指肾与耳有内在联系。故肾气充足,则听觉灵敏。若老年人肾气充足,至高龄仍会  相似文献   

10.
蛋白尿是慢性肾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也是慢性肾炎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其病机比较复杂,多由于脾不摄精,清气下陷和肾不藏精,精气外泄,加上致病的重要因素风邪、湿热、瘀血等,致使蛋白尿经久不消,即便消失也反复出现,治疗也颇为棘手,疗效虽在不断提高,但仍未达到彻底解决问题的程度,现将个人十几年治疗蛋白尿的五种方法介绍一下。1祛风法  相似文献   

11.
从中医学角度看男性健康有以下八条标准: 1、力壮气足,不易感冒 男性富有阳刚之气,力壮气足,是脾肺阳气旺盛的反映。因为肺主一身之气,“脾主身之肌肉”(《素问·痿论》)。阳气充足,则卫外抗邪有力,故不易感冒。 2、骨坚牙固,腰腿灵便 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骨;齿为骨之余,腰为肾之府。故骨坚牙固、腰腿灵便是男性精气充沛的健康征象。  相似文献   

12.
脏者,人之神气所舍藏也。故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与智,肾藏志与精。六腑者,所以受水谷而行化物者也。所谓五脏藏精气而不泻,故满而不能实。六腑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黄帝内经·素问》  相似文献   

13.
朱铁丽 《工企医刊》2003,16(1):71-71
1 临床资料慢性肾炎多具有反复浮肿,腰以下尤甚,小溲不利,脉沉弱,舌淡等脾肾两虚征象,因此温补脾肾应为治疗慢性肾炎大法之一,但本病因病程长,迁延不愈,正气大伤,故在治疗中仍需注重维护阳气,如果不注重固本,恣意攻伐,可能取一时之快但阳气一衰,则百药莫医,所以温补脾肾应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贯彻始终,然后兼顾利水消肿,疏散风邪,但用药须避刚燥、呆腻、着眼温而不燥、补而不腻、利不伤正、消不损元为原则。自拟“慢肾饮”药用鹿含草、生芪、冬早夏草、白术、土茯苓、内金、鹿角胶、陈皮、白茅根、怀牛膝、芡实、砂仁。方中  相似文献   

14.
遗精、滑精的药膳及家庭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认为遗精的发生是肾气虚损,不能藏精,而致精关不固。多与情志失调,房事过度,手淫,饮食失节,湿热下注等有关。  相似文献   

15.
<正> 祖国医学认为,人的生、长、壮、老过程以及生殖功能主要决定于“肾气”的盛衰。“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素问·上古天真论》),故五脏盛,乃能泻;五脏皆衰,天癸竭而无子耳;待五脏皆虚,则形骸独居而终。我国古人早就认识到头发在脏象中的地位。如《内经》中就巳指出: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索问·六节脏象论》)在国外,到十五世  相似文献   

16.
早泄是男子性功能障碍中常见的症状,目前对早泄的概念尚缺乏统一的认识。(一般认为,只有在性交时,男方尚未与女方接触,或阴茎进入阴道后不到2分钟,便发生射精以至不能进行正常性交,才谓之早泄)。根据中医理论,肾藏精主生殖,司精关开阖,出现早泄,在辨病的基础上施治,如肾气虚损治则温补肾气,阴虚火旺治则滋阴清热,心脾两虚治则补益心脾,固涩精气,肝经湿热治则清泄湿热等等。但单一以中医方法往往以奏效,还须结合西医观点治疗。  相似文献   

17.
汤婕 《健康博览》2012,(8):13-14
足浴疗法的原理 “精、气、神”——人生三大宝中“精”为首位,足与脏腑中肾关系最甚,故有“肾主两足”之说,而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主藏精气.因此,人之有脚,犹似树之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所以养树护根,养人护足,足是人之根,足疗治全身.  相似文献   

18.
正《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生之本也。"肾所藏的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它是与生俱来的,是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后天之精"是指人出生以后,摄入的饮食通过脾胃运化功能生成的水谷精气,以及脏腑生理活动中化生的精气通过代谢平衡后的剩余部分,藏之于肾。肾为封藏之本,《素  相似文献   

19.
中医小知识     
肾恶燥《素问·宣明五气篇》中说:"五脏所恶,……肾恶燥。"因为肾主骨、生髓,燥则阴精受伤,肾气耗损,骨髓桔竭,津液消灼,故有"肾恶燥"之说。肾主恐心中畏惧不安为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到肾"在志为恐",意思是说五脏的精气相并于肾,如果肾经经脉的脉气不足或肾气不足以及肝、心,胃的某些病症,均可能出现"恐"的症候。其中主要还是肾本身的因素,因为肾水充则肝血足而胆壮,肾水虚则肝血不足而胆弱易"恐"。"恐则气下",结果又伤精  相似文献   

20.
中医学无“前列腺”这个器官名称。其功能多概括干肾、三焦、膀胱等脏腑功能之中。概括而言,前列腺隶属于肾,其主要生理功能是生精、藏精、主气化。开窍于前阴。前列腺所生藏之精是肾精的主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人的生殖能力。前列腺的精气以肾之精气为物质基础,并在肾精的化生下发育成熟,在生殖时期,二者又相互化生和促进。前列腺主气化。关系到水液和精液两个方面,同时前列腺的气化功能也是人体气化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前列腺的气化作用。尿液和精液能通过前阴排出体外。精液的排出能完成生育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