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p53和14-3-3σ在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RT-PCR方法检测慢性宫颈炎2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75例(其中CINⅠ、Ⅱ、Ⅲ级病变各25例)、宫颈癌患者30例组织中p53和14-3-3σ的表达。结果慢性宫颈炎组未见P53阳性表达,宫颈癌组P53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组(p<0.05)。在宫颈癌组、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组4-3-3σ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慢性宫颈炎(P<0.05),宫颈癌组4-3-3σ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组(P<0.05)。而P53和14-3-3σ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各分级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p53和14-3-3σ阳性表达与宫颈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0.05),而与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且二者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533,P<0.05)。结论 p53和14-3-3σ的异常表达可能在子宫颈的恶性转变和细胞分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提示14-3-3σ可能是宫颈癌发生和发展中的重要抑制因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rk protein 70,HSP70)和Ki67蛋白在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SP70和Ki67蛋白在62例宫颈鳞癌、2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12例慢性宫颈炎中的表达。结果 HSP70和Ki67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71.0%、77.4%)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0、0)(P〈0.05);Ki67在CINⅢ中的表达(45.5%)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0)(P〈0.05),Ki67在宫颈鳞癌(77.4%)和CINⅢ(45.5%)中的阳性表达无差异(P〉0.05);宫颈鳞癌中HSP70和Ki67的表达与病理级别、临床期别、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HSP70和Ki67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有关(P〈0.05)。结论 HSP70和Ki67可能协同促进了宫颈鳞癌的发展;CIN中Ki67的过度表达可能预示病变的恶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P53、Ki-67、PCNA在宫颈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鳞状上皮原位癌及浸润性鳞状上皮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9例慢性宫颈炎、6例尖锐湿疣、24例宫颈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13例原位癌、5例早期浸润癌和33例浸润性宫颈鳞状上皮癌P53、Ki-67、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P53在慢性宫颈炎,宫颈尖锐湿疣,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及浸润性鳞状上皮癌之间无明显差异性,但与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O.05)且早期浸润癌与浸润性鳞癌之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Ki-67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0.05),PCNA在慢性宫颈炎中无明显表达,在尖锐湿疣、不典型增生及癌中均有93.3%.100%的表达,且与组织分化程度无关。结论P53异常表达是宫颈癌的早期事件,与宫颈癌发生有关,PCNA和Ki-67在宫颈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及癌中均有高表达,表明它们在宫颈鳞状上皮癌的发生及发展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4.
关会娟  赵琰  曹东辉 《实用全科医学》2010,8(5):584-585,F0003
目的探讨p16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和分级中的意义,以指导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治疗。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15例正常宫颈组织、15例反应性增生、60例不同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和20例宫颈癌中p16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正常宫颈组织中p16蛋白呈阴性表达,p16的表达强度CINⅠ〈CINⅡ〈CINⅢ〈CC;不同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p16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16在不同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分流诊断中有重要意义,可作为早期诊断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标记物,提高宫颈癌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宫颈癌组织中Survivin、Fas和FasL的表达及其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检测不同宫颈病变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Survivin、Fas、FasL的表达,分析宫颈癌组织中Survivin与Fas/FasL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7例宫颈癌、25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20例慢性宫颈炎及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Survivin、Fas和FasL的表达,分析Survivin、Fas和FasL表达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Spearman秩相关法分析宫颈癌组织中Survivin与Fas/FasL表达的关系。结果 Survivi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68.1%)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0%)、慢性宫颈炎组织(15.0%)和CIN组织(3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as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48.9%)明显低于正常宫颈组织(90.0%)、慢性宫颈炎组织(85.0%)和CIN组织(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asL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93.6%)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0)、慢性宫颈炎组织(50.0%)和CIN组织(68.0%),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的表达与宫颈癌临床分期、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FasL的表达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宫颈癌组织中,Survivin与Fas的表达呈负相关(r=-0.517,P〈0.01),与FasL的表达呈正相关(r=0.381,P〈0.01)。结论宫颈癌能通过Survivin和FasL高表达及Fas低表达逃避机体免疫监视,促使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FasL可作为宫颈癌患者病程进展和预后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李淼  李力  陶丽  钱智 《昆明医学院学报》2011,32(10):120-123
目的探讨Ki-67与Survivin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情况与宫颈癌临床特征的关系及其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KiI-67、Survivin在73例宫颈癌,25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20例慢性宫颈炎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从慢性宫颈炎组到宫颈癌组,Ki-67、Survivin表达率逐渐升高;Ki-67及Survivin的表达均与宫颈癌临床分期相关;Ki-67表达与Survivin表达呈正相关(r=0.671,P〈0.01).结论 Ki-67、Survivi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宫颈癌的恶性程度,与宫颈癌的分期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Survivin、Ki67在CIN及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机制及Survivin与Ki67作为早期癌变生物学标志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SABC法),检测70例CIN宫颈标本(CINⅠ2 6例、CINⅡ21例、CINⅢ23例)和22例宫颈鳞癌组织切片中的Survivin和Ki67的表达,以14例正常宫颈组织作对照组。结果(1)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与Ki67指数均为:宫颈癌高于CIN(P〈0.05),CIN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且随CIN级别的升高而升高(P〈0.05)。而Survivin阳性表达率在宫颈癌与CINⅢ之间及CINⅠ与正常宫颈组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i67指数在宫颈癌与CINⅢ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Survivin和Ki67在CIN和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均呈正相关关系(P1〈0.05,r1=0.89;P2〈0.05,r2=0.87)。结论Survivin可能通过抑制凋亡和促进增殖两方面的作用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Survivin和Ki67可能作为一种预测CIN转归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EGFR、P16、Ki67和P53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4例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CIN)和30例宫颈鳞癌中EGFR、P16、Ki67和P53的表达,另选取20例正常宫颈组织作为对照。结果EGFR、P16、Ki67和P53在正常宫颈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10.00%、0、5.00%及5.00%;在CIN中阳性率分别为33.33%、82.14%、54.76%及47.62%;在宫颈鳞癌中阳性率分别为56.67%、100.00%、86.67%及7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P16、Ki67和P53表达强度均随宫颈病变的进展而增加,表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P16、Ki67和P53表达在CIN和鳞癌中两两比较均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结论EGFR、P16、Ki67和P53可能参与了宫颈癌病变的发生及发展,联合检测四者可作为CIN分级与鳞癌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HPV16 cDNA,HPV16E7、HPV6/11、HSV-Ⅱ、CMV在各类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及其在宫颈癌变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10例慢性宫颈炎、10例宫颈尖锐湿疣、4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20例宫颈浸润癌、10例正常宫颈标本行HPV6/11、HSV-Ⅱ、CMV的测定。用原位杂交行HPV16CDNA的测定。结果 HPV6/11在宫颈尖锐湿疣组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P〈0.05)。HPV16 cDNA,HSV-Ⅱ及CMV在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阳性表达率均增高(P〈0.05)。随病变进展HPV16 cDNA表达增加,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呈正相关。HPV16 cDNA在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HSV-Ⅱ、CMV的表达(P〈0.05)。在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时,HPV16E7在HPV16合并HSV-Ⅱ及CMV感染时阳性表达率高于单纯HPV16感染时的表达。结论 HPV6/11是引起宫颈癌和尖锐湿疣的主要病因。HSV-Ⅱ及CMV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与HPV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宫颈癌中CD147、MMP-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剂(CD147)、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表达与宫颈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宫颈癌、3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10例轻度慢性宫颈炎组织中CD147、MMP-3的表达。结果:宫颈癌组织中CD147的阳性表达率为82.0%,高于轻度慢性宫颈炎组织(40.0%),(P〈0.01)。MMP-3在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6.0%,在CIN中的阳性率为83.3%,明显高于轻度慢性宫颈炎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20.0%),(P〈O.05~0.01);CD147、MMP3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O.05),而与年龄、民族、肿块大小无关(P〉O.05)。宫颈癌组中CD147和MMP3的表达呈正相关(r=0.441,P〈0.01)。结论:CD147可能促进了MMP-3的表达,CD147和MMP3可共同作为宫颈癌浸润、转移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1.
收集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妇科体检妇女共9573例,发现细胞学异常274例,阴道镜活检提示正常宫颈组织11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53例,宫颈癌1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74例标本中的p16、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 示正常宫颈组织、CIN Ⅰ、CINⅡ、CINⅢ、宫颈癌的p16阳性率分别为9.0%、69.9%、93.8%、95.5%、10/10,Ki67阳性率分别为76.6%、89.2%、91.7%、95.5%、10/10.p16和Ki67的表达强度与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r=0.681和r=0.314,均P<0.01).应用p16和Ki67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宫颈病变诊断,可作为诊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Survivin、MMP-9在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鳞癌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慢性宫颈炎、2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和50例宫颈鳞癌组织中Survivin、MMP-9的表达水平,并加于分析。结果 Survivin在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鳞癌的表达率分别是10%、35%、68%,MMP-9在上述各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20%、78%。结论宫颈鳞癌中Survivin、MMP-9呈过度表达,Survivin、MMP-9参与了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对预后判断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及上皮内瘤变中Ki-67和PTEN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液基细胞检查患者1 330例,其中,有非典型鳞状细胞以上病变61例,经活检证实24例为上皮内瘤变,包括低度上皮内瘤变(CINⅠ)11例,高度上皮内瘤变(CINⅡ~CINⅢ)13例。同时选取20例宫颈炎作为对照,分别进行超敏TMHRP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Ki-67和PTEN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Ki-67阳性率5%,PTEN阳性率100%;低度上皮内瘤变(CINⅠ)Ki-67阳性率18.2%,PTEN阳性率72.7%;高度上皮内瘤变(CINⅡ~CINⅢ)Ki-67阳性率76.9%,PTEN阳性率15.4%。对照组与低度上皮内瘤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度上皮内瘤变与高度上皮内瘤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上皮内瘤变中,Ki-67和PTEN表达呈负相关。结论: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及上皮内瘤变中Ki-67和PTEN联合检测可作为宫颈良性病变鉴别的重要标志物,对上皮内瘤变风险评估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4.
朱凤琴  胡向阳 《安徽医学》2013,34(11):1601-1603
目的探讨Survivin在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SIL)、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SIL)及宫颈浸润性鳞癌(S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了11例LSIL、11例HSIL和43例sc中Survivin的蛋白表达状况,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定位在细胞核和(或)胞质内。LSIL组、HSIL组、SC组中的Surviv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55%、63.64%和86.05%,呈上升趋势,与LSIL组相比,sc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15,P〈0.05),且Survivin表达强度从LSIL、HSIL到sc组逐渐增强,呈正相关(rs=0.265,P〈0.05)。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与年龄、临床分期和组织分级无相关性。结论Survivin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Survivin表达状况可能是宫颈癌早期诊断的一重要标记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TrkB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以指导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诊断。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10例正常宫颈组织、15例宫颈炎、60例不同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和20例宫颈癌中TrkB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正常宫颈组织中TrkB蛋白呈阴性表达,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中呈阳性表达,TrkB蛋白的表达强度随病变程度增加而增加,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rkB在不同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分流诊断中有重要意义,有望作为早期诊断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标志物,提高宫颈癌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6.
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宫颈癌组织中Ki67、P16的异常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岩  刘晓霞 《宁夏医学杂志》2002,24(11):649-651
目的 研究宫颈癌前病变及癌活检标本中Ki6 7、P16蛋白的异常表达 ,探讨其与宫颈癌变的关系及作为早期癌变生物学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 对正常宫颈黏膜上皮、宫颈上皮内肿瘤性病变 (CIN)及宫颈鳞癌活检组织共 6 2例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宫颈癌变过程中Ki6 7、P16蛋白的异常表达进行研究。结果 宫颈癌Ki6 7阳性表达率 90 .5 %,其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 (P <0 .0 1)。P16在宫颈癌中阳性表达率 5 7.1%,而在正常宫颈黏膜上皮表达率为 90 .4%,其表达与宫颈癌组织学分级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Ki6 7、P16蛋白异常表达与宫颈癌显著相关 ,提示将二者联合起来作为筛选癌前病变高危个体的生物指标可能会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