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腹膜透析(PD)是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的一种重要的替代性治疗手段,已逐年应用于更多的患者,并在日益提高着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率.但是,就目前的腹膜透析现状来看,仍存在诸多的并发症,其中心血管病变被列为腹透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1], 而高血压则是心血管并发症的最重要因素,几乎所有的ESRD患者在开始透析时均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2].它与感染、营养不良等其它并发症一起,成为影响PD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3], 同时有无高血压是决定肾衰竭患者存活的主要因素[4].本文从PD患者的血压监护这一出发点去探讨预防心血管并发症的护理手段.  相似文献   

2.
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中有70%-80%的患者存在透析前血压升高,并且难以较好地控制。高血压同MHD患者的心血管死亡率和全因死亡率密切相关。血液透析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使心血管死亡率增加3倍。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在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中发生率约为90%,且与患者心血管患病率和病死率呈正相关;大多数ESRD患者通过透析治疗可降低血压水平,但一些患者在透析过程中会出现血压升高,即透析中高血压(intradialytic hypertension).研究表明,透析中高血压在长期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发生率可高达15%,更好地了解透析中高血压对于确定高危人群、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现对透析中高血压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未被理想控制的高血压是透析病人长期存活的主要威胁。为了熟悉其变化规律,对44例透析高血压患者进行了动态血压监测及护理观察研究,发现(1)透析高血压多以收缩压升高为主,透析程序中血压升高较透析间期为甚;(2)血压波动规律,收缩压在透析程序中于穿刺、进食、回血时呈现3个小高峰,引血、回血前30min略趋下降,回血后2~4h呈较高趋势,舒张压总体波动较平坦;(3)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基本消失;(4)透析时的血压波幅、间期的平均动脉压均与左室重量指数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透析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监测及护理观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未被理想控制的高血压是透析病人长期存活的主要威胁。为了熟悉其变化规律,对44例透析高血压患者进行了动态血压监测及护理观察研究,发现:(1)透析高血压多以收缩压升高为主,透析程序中血压升高较透析间期为甚;(2)血压波动规律,收缩压在透析程序中于穿刺、进食、回血时呈现3个小高峰,引血、回血前30min略趋下降,回血后2~4h呈较高趋势,舒张压总体波动较平坦;(3)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基本消失;(4)透析时的血压波幅、间期的平均动脉压均与左室重量指数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对腹膜透析患者血压及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将165例高血压肾病或肾性高血压腹膜透析患者经过 2 周安慰剂导入期筛选出145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和贝那普利口服;对照组65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和贝那普利口服,治疗1月后随访血压24月,每1月随访1次,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压、血压变异性的差异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包括心力衰竭(根据临床表现判断级NYHAⅡ 以上),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结果 2组治疗前后血压及血压变异性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 <0.01),治疗组血压变异性降低幅度比对照组降低幅度大( P<0.01),两组间血压降低幅度没有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后治疗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1),心血管事件死亡率亦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 治疗组和对照组都能有效的控制腹膜透析患者的血压,但治疗组能有效的降低腹膜透析患者的血压变异性,从而降低腹膜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心血管事件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透析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监测及护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透析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化状况,找出护理规律。方法对44例透析高血压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1)透析高血压以收缩压升高为主,透析程序中血压升高较透析问题为甚;(2)血压波动规律,收缩压在透析程序中于穿刺,进食,回血时呈现三个小高峰,引血,回血前30min略趋下降,回血后2-4h呈较高趋势,舒张压总体波动较平坦;(3)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基本消失;(4)透析时的血压波幅,间期的平均动脉压均与左室重量指数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以上结果使我们对透析高血压有了深层次认识,对提高透析护理质量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透析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监测及护理观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未被理想控制的高血压是透析病人长期存活的主要威胁。为了熟悉其变化规律,对44例透析高血压患者进行了动态血压监测及护理观察研究,发现:(1)透析高血压多以收缩压升高为主,透析程序中血压升高较透析间期为甚;(2)血压波动规律,收缩压在透析程序中于穿刺、进食、回血时呈现3个小高峰,引血,回血前30min略趋下降,回血后2-4h呈较高趋势,舒张压总体波动较平坦;(3)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基本消失;(4)透析时的血压波幅、间期的平均动脉均与左室重量指数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患者居家自测血压与透析日血压的关联。方法选取门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分别收集患者居家自测血压与透析日上机前30min及上机后1、2、3、4h不同时间点的血压进行比较。结果居家自测血压与透析后1、2、3、4h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上机后30min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后1h判定高血压、正常血压与居家自测血压判定高血压、正常血压一致性高,分别为80.0%和65.7%(κ=0.44,P=0.00)。结论透析后1h血压对透析方案制定有重要意义,对不能自测血压的患者指导服用降压药也有一定指导作用。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家庭自测血压与血液透析中心测量血压的关联度,患者在透析中心测量的血压中,哪一个能更好反映非透析日血压的状态. 方法 有56名血液透析患者参与研究,分别采集患者家庭自测血压、上机前血压及上机后不同时间点血压情况,比较不同时间点血压测量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上机后1h血压判定为高血压组、正常血压组与家庭自测血压判定为高血压组、正常血压组的符合率最高,分别为81.8%、61.8%.将患者按照家庭自测血压状态分为高血压组和正常血压组后,可见高血压组上机前30min的收缩压、舒张压与家庭自测收缩压、舒张压的差值最小,而正常血压组,上机前30min的收缩压、舒张压与家庭自测收缩压、舒张压的差值最大. 结论 上机后1h血压判定为高血压组、正常血压组与家庭自测血压判定为高血压组、正常血压组的符合率最高,可以通过上机后1h血压状态估计患者透析间期的血压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家庭血压监测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评估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比分析101例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诊室血压及家庭血压的情况,并根据家庭血压水平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干预,观察干预后患者血压的变化。结果 101例患者的家庭血压比透析前诊室血压低[140.5±13.6/76.2±12.8mmHg(1mmHg=0.133kpa)比147.1±14.6/81.5±15.9mmHg,P〈0.05],透析前高血压的患者为67例(66.3%),通过家庭血压监测诊断的高血压患者为51例(50.5%)。对于存在家庭高血压的患者进行干预(下调干体质量和/或药物调整)后,家庭血压及诊室透析前血压均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前诊室血压和家庭血压水平存在差异;家庭血压监测可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评估和治疗中。  相似文献   

12.
碳酸氢盐透析对血压的影响:附208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娄探奇  陈珠江 《新医学》1999,30(11):657-657
1 引 言碳酸氢盐透析与醋酸盐透析相比,前者能更有效地充分地纠正酸中毒,且明显减少头痛、呕吐、低血压等并发症,故近年来国内已广泛应用,但也逐渐暴露出其不足,如高血压的发生率较高等。2 资料和方法2.1 病例来源本组208例为我院血液透析中心1994年6月至1998年6月的维持性透析病人,并符合以下条件:1慢性肾功能衰竭;2维持性碳酸氢盐透析1年以上;3每周透析2~3次;4超滤恒定(不超过0.5kg/h);5大部分患者未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小部分患者透析前后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恒定;6透析治疗前血压高者应用1~3种降压药,透析治疗后若血压正常则停药。其…  相似文献   

13.
心血管疾病(CVD)是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超过50%的高龄透析患者死于CVD,其风险比普通人群高出20~30倍[1].临床研究提示40%~60%的CKD3~5期患者存在冠状动脉和主动脉的钙化,而CKD 5期患者的钙化率高达80%~90%[2].临床组织学和影像学研究表明[3],CKD 5期患者在发生心血管事件之前即有广泛的血管钙化,其血管和瓣膜钙化程度较普通人群更加严重.血管钙化已成为CKD患者心血管事件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充分认识血管钙化的危险因素,早期发现血管钙化,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降低CKD患者CVD的病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心血管疾病是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最主要的死因。而高血压被认为是ESRD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1]。近年来已显示除了血压本身,不同时间的血压变异也与预后相关。已有证据指出动态血压监测的短时血压变异是ESRD患者心血管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2]。最近,又有研究发现访间或家庭自测的长时血压变异也与不良预后独立相关。这些研究为透析患者的血压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将就现阶段透析患者长时血压变异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腹膜透析(PD)是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的一种重要的替代性治疗手段,已逐年应用于更多的患者,并在日益提高着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率。但是,就目前的腹膜透析现状来看,仍存在诸多的并发症,其中心血管病变被列为腹透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1],而高血压则是心血管并发症的最重要因素,几乎所有的ESRD患者在开始透析时均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2]。  相似文献   

16.
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肾病(ESRD)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血液透析的远期并发症中,心血管系统疾病占的比例最高,危害性最大,而高血压又是其中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与透析患者的长期存活率及生活质量密切相关,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透析高血压中有一类特殊类型的高血压就是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的高血压,它是指一部分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平均动脉压较透析前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升高,并且这现象并不能随着血液透析超滤的增加得到有效改善.这是透析高血压中的一特殊类型.本文就透析间期高血压的诊断、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自发性脑出血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之一,病死率高,大多数幸存者遗留严重残疾[1 ].高血压是自发性脑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不仅与功能障碍和早期病死率有关,而且也可在脑出血后的前24 h内预测不良预后[2 ] ,但脑出血急性期血压管理仍然存在争议[3 ].脑出血后最初24 h血压变异性(BPV )与血肿扩大、早期神经系统恶化...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是血液透析患者的高发病 ,也是较难控制的病症之一 ,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和病死率升高的重要因素。据有关资料显示 :80 %~ 85 %的透析患者透析前有高血压 ,经透析及药物治疗仍有 10 %的患者持续性高血压[1 ] 。我们在透析过程中设计一种透析液钠离子变化曲线 ,观察其与一般透析液相比对血透患者血压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选择我院透析中心维持透析病情稳定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 2 2例 ,其中男 14例 ,女 8例 ,年龄 30~ 74岁 ,平均5 1岁± 6 .2岁。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碳酸氢盐透析 ,每周 2~ 3次 ,每次 4h…  相似文献   

19.
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治疗状况的多中心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调查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高血压治疗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南京市5所三级甲等医院电97例MHD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进行调查,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该组人群人口学资料、透析时间、透析剂量、降压药物应用情况以及各种实验室参数与透析前、透析后高血压的关系。结果 ①297例MHD患者中,221例(74.4%)血压控制不理想[透析前和(或)透析后血压≥140/90mmHg(1mmHg=0.133kpa)],242例患者服用降压药物,其中91例(37.6%)用单药降压,151例(62.4%)患者联合降压;所有降压药物中CCBs应用最为广泛(85.1%),其次为β-受体阻滞剂、ACEIS、ARBs(分别为44.6%、20.7%、16.5%),所有患者平均用药数量为1.54种;②MHD患者主要以单纯收缩压(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升高为主,透析前、透析后所占比例分别为63.9%、72.0%。单纯舒张压升高(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的患者较少(透析前、透析后仅为2.1%、6.9%);③应用降压药物数量与血红蛋白浓度(r=-0.250,P=0.001)存在负相关关系。④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透析不充分(Kt/v〈1.4)(OR=5.308,95%CI1.60817.560)、血红蛋白浓度(OR=O.956,95%C10.914~0.999)是透析前血压未得到控制的主要危险因素;中重度贫血(OR=2.493,95%CI 1.085~5.728)是透析后血压未得到控制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MHD患者高血压控制不达标仍较突出,以收缩压升高为主,提高透析充分性、纠正贫血可能有助于透析患者血压控制。  相似文献   

20.
透析患者高血压的发生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透析开始时高血压发病率高达80%,大多数患经透析后,容量控制,高血压的发生率比不透析减少。但高血压在透析患仍相当常见,多项研究显示约超过50%-60%血液透析患(有些报道仍高达85%)有高血压。而腹膜透析患因容量控制较好,仅约30%的腹膜透析患有高血压。由于血压升高长期结果与透析患心血管患病率和死亡率相关,临床医师应努力控制透析患的高血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