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为了加强对抗糖尿病药物利拉利汀的质量控制,合成了与利拉利汀相关的5个化合物:A、B、C、D和E。方法:利拉利汀1经取代反应分别得到化合物A和B;利拉利汀1经加成反应得到化合物C;利拉利汀1经三步取代反应得到化合物D;利拉利汀1经多步取代反应得到化合物E。结果与结论:合成了5个化合物,经HPLC确证,其中化合物A、B、D、E分别对应杂质A、B、D、E,其中化合物C的结构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李维辉  苟佳佳  李靖柯 《中国药房》2012,(34):3242-3244
目的:为利拉利汀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对利拉利汀作用机制、药动学、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利拉利汀是一个口服有效、市场前景良好的药物,单用或与二甲双胍、吡格列酮、磺酰脲类联用都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且服用安全、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拟对利拉利汀(linagliptin)进行临床应用评价。方法:查阅筛选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文章或综述,对利拉利汀的药理学,药动学特征,药效学,耐受性包括药物相互作用等做一综述。结果:利拉利汀单用或联合用药后均能够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降低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较之其他已上市二肽基肽酶抑制剂,利拉利汀的优势在于较高的肾脏安全性,接受治疗的患者无需定期检查肝、肾功能以及剂量调整。利拉利汀单用,与二甲双胍或噻唑烷二酮类联用发生低血糖的风险较低,但与促胰岛素分泌剂联用时易诱发低血糖事件。此外,有研究指出利拉利汀不宜与CYP3A4以及P-gp酶诱导剂同时服用以免降低疗效。结论:利拉利汀作为新上市的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能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浓度,且肾脏安全性较高,在肾损伤患者中也无需调整剂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石卫峰  李晓宇  刘皋林 《中国新药杂志》2012,(20):2346-2348,2367
利拉利汀(linagliptin)是口服的强效、选择性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2011年5月2日获美国FDA批准上市。临床研究表明,利拉利汀作为单药治疗或与二甲双胍、吡格列酮等药物联合治疗能有效改善血糖控制,没有明显的体重改变,发生低血糖的风险较低。文中就其作用机制、药效学、药代动力学、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中国新药杂志》2012,(21):2461-2462
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治疗药物最新动态CHMP建议扩大批准Trajenta片剂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人用药品委员会(CHMP)支持批准勃林格殷格翰和礼来公司关于扩大Trajenta)(利拉利汀,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片剂适应症的申请,包括在  相似文献   

6.
美国FDA2011年5月宣布批准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公司的利拉利汀(linagliptin,商品名Tradjenta)与体育运动和饮食控制结合用于治疗成人2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7.
药学资讯     
《现代食品与药品杂志》2013,(11):I0002-I0003
利拉利汀治疗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安全有效 2型糖尿病中,老年人(≥65a)占有一定比例,但这些老年患者很多都未纳入降糖药物临床研究中。近期发表了一项随机双盲多围Ⅲ期临床研究,评价了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使用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利拉利汀的疗效。入组的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70a,糖化血红蛋白(HbAlc)≥7.0%,  相似文献   

8.
《齐鲁药事》2011,(6):339-339
<正>2011年5月2日,美国FDA批准治疗2型糖尿病的口服新药Tradjenta(利拉利汀)上市,此药由美国勃林格殷格翰制药公司出品,用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能力。口服,每日一片。一项招募  相似文献   

9.
利拉利汀     
利拉利汀(linagliptin)是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制药公司(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ceuticals Inc.)开发的口服降糖药物,于2011年5月2日经美国 FDA 批准上市,商品名为 Tradjenta 。本品为片剂,与饮食和锻炼结合用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能力。利拉利汀的中文化学名称:8-[(3R)-3-氨基-1-哌啶基]-7-(2-丁炔基)-3,7-二氢-3-甲基-1-[(4-甲基-2-喹唑啉基)甲基]-1H-嘌呤-2,6-二酮;英文化学名称:8-[(3R)-3-amino-1-piperidinyl]-7-(2-butynyl)-3,7-dihydro-3-methyl-1-[(4-methyl-2-quinazolinyl)methyl]-1H-purine-2,6-dione;分子式:C25H28N8O2;分子量:472.54;CAS登记号:668270-12-0。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莫沙必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胃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邻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FD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汀利组和莫利组,每组100例。莫利组给予莫沙必利治疗,汀利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比较2组患者胃动素(motilin,MOT)、胃泌素(gastrin,GAS)、胃肠道症状分级量表(gastrointestinal symptom rating scale,GSRS)评分、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4周后,汀利组和莫利组MOT和GAS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汀利组MOT和GAS水平明显高于莫利组;汀利组和莫利组GSR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汀利组GSRS评分显著低于莫利组;汀利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莫利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汀利组和莫利组药物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莫沙必利可有效改善FD患者胃激素及临床症状,提高治疗疗效,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利拉萘酯喷雾剂的经皮渗透性。方法 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以小型猪皮肤为渗透屏障,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拉萘酯含量。结果 利拉萘酯喷雾剂和乳膏剂的稳态透皮速率分别为(0.017±0.006),(0.014±0.003)μg·cm-2·h-1;利拉萘酯喷雾剂和乳膏剂的24 h累积渗透量分别为(0.60±0.23),(0.44±0.15)μg·cm-2;利拉萘酯喷雾剂和乳膏剂在皮肤中的药物残留量分别为(8.2±1.3),(7.7±1.6)μg·g-1。结论 利拉萘酯喷雾剂的稳态透皮速率、24 h累积渗透量、在皮肤中的药物残留量均稍大于利拉萘酯乳膏剂,但2种剂型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利拉萘酯的合成方法进行改进。方法以吡啶为原料,通过光氯气化、缩合、取代、对接等反应得到利拉萘酯。结果得到了目标化舍物利拉萘酯,其熔点、红外光谱、NMR均与文献报道一致。结论此工艺稳定可行,原料易得、操作简单,适于利拉萘酯的开发与生产。  相似文献   

13.
封常霞  刘洪泉  刘乐坤 《中国药师》2009,12(12):1795-1796
目的:观察利拉萘酯治疗手足癣和体股癣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160例诊断明确的手足癣和体股癣患者,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0人,治疗组外用利拉萘酯乳膏,对照组外用酮康唑乳膏。结果:利拉萘酯治疗手足癣及体股癣的有效率为98.75%,明显高于对照组(85.00%),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利拉萘酯治疗手足癣及体股癣疗效高,副作用少,用药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拉萘酯及其软膏的含量.方法:采用Shimpack C18(150 mm×6.0mm,5 μm)色谱柱,以pH 3.5磷酸盐缓冲溶液(磷酸二氢铵2 g-三乙胺2 mL-磷酸1 mL-水1 000 mL)-甲醇(10:9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在254 nm波长处同时检测利拉萘酯和米氮平(内标物质).结果:利拉萘酯浓度在1.0~150μg·mL-1范围内,色谱响应线性良好(r>0.999 9),软膏中利拉萘酯含量测定的平均回收率为100.1%,精密度良好(RSD=0.42%).结论:HPLC内标法测定软膏中利拉萘酯的含量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RP-HPLC法测定利拉萘酯乳膏中利拉萘酯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65∶35),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84 nm,流速为1.2 mL.min-1。结果利拉萘酯在40~200μg.mL-1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99.1%,RSD为0.8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利拉萘酯乳膏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硫必利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方法将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硫必利)和对照组(单用帕罗西汀联合安慰剂),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的减分率评定药物的起效时间和症状改善时间,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2、4及8周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检测,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药物安全性。结果①研究组在起效时间和症状改善时间均比对照组快;②治疗第2、4周时两组在躯体化、焦虑、抑郁及偏执分值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治疗第8周时SCL-90除偏执因子分外,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③两组在不良反应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硫必利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较单用帕罗西汀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7.
倍他司汀与氟桂利嗪联合治疗眩晕8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倍他司汀、氟桂利嗪联合治疗眩晕的疗效。方法选择85例眩晕病人,倍他司汀8mg,每天3次;氟桂利嗪5mg,每天1次,疗程4周。结果倍他司汀、氟桂利嗪对眩晕的有效率为93.9%。结论倍他司汀与氟桂利嗪治疗眩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医药科学》2017,(11):36-39
目的采用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HPLC-Q-TOF-MS)分析利拉萘酯原料中主要杂质并对其结构进行鉴定。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Extend C18(2.1×100 mm,1.8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A)-乙腈(B),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4m L/min;离子源:ESI离子源;扫描模式:正离子扫描。结果根据各降解杂质的二级质谱图以及高分辨数据,利拉萘酯原料中主要存在6个有关物质,主要来源于原料中间体和降解产物。结论建立的方法能有效地分离主成分利拉萘酯与有关物质,为利拉萘酯原料药的质量控制、工艺优化及贮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利拉萘脂乳膏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 采用 2种乳化方法 ,制备适宜微生物检测的供试液 ,同时采用离心 增富 稀释法和离心 薄膜过滤法两种灭活方法消除该药物抑菌作用。结果 供试液制备方法中第二种方法制得均匀细腻的混悬液。离心 薄膜过滤法灭活后消除药物的抑菌效果好。结论通过上述试验确定了利拉萘酯乳膏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倍他司汀与氟桂利嗪治疗眩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倍他司汀组 4 2例给倍他司汀片 8mg ,po ,tid× 4wk ;氟桂利嗪组 4 1例 ,给氟桂利嗪片 5mg ,po ,qn× 4wk ,早上与中午各服 1次安慰剂 ,均于入组前及治疗 4wk后对眩晕强度、频度和持续时间进行定量评价及统计学处理。结果 :2组治疗 4wk ,眩晕 3项指标均明显改善 (P <0 .0 1) ,倍他司汀组眩晕强度及频度的改善较氟桂利嗪组更显著 (P <0 .0 1)。倍他司汀不良反应少 ,而氟桂利嗪不良反应较多 ,并有因不良反应重而停药者。结论 :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的疗效和安全性均优于氟桂利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