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抗原治疗恶性黑素瘤的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抗原可以与普通抗原不同的形式大量激活T淋巴细胞,调动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功能。利用这一特性,将超抗原与相应的抗肿瘤相关抗原的单抗制成融合蛋白,以此治疗恶性黑素瘤,发现针对表达相应抗肿瘤相关抗原的B16黑素瘤细胞均有强烈的杀伤作用,荷瘤小鼠的存活期可得到延长。通过诱导SEA基因与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Ⅱ类分子结合位点的突变与联用细胞因子,还可降低上述融合蛋白所致的毒副作用,并增强 其抗肿瘤效应。此外,将超抗原基因转染治疗恶性黑素瘤在实验动物身上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在人类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中,对恶性黑素瘤的研究最为广泛深入。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人类恶性黑素瘤的肿瘤免疫主要是由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介导的。很多学者利用特异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克隆,在恶性黑素瘤的抗原研究中获得较大进展,并在分子水平克隆出相应的基因。这些发现为恶性黑素瘤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治疗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黑素瘤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治疗棘手、预后差。随着免疫学的发展及对黑素瘤发生发展机制的进一步认识,黑素瘤抗原疫苗已成为黑素瘤治疗的热点。黑素瘤抗原疫苗通过主动免疫放大黑素瘤患者体内抗肿瘤免疫应答,具有特异性强、耐受性低等优点。本文主要对黑素瘤抗原疫苗分类、作用特点、研发进展现状及佐剂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恶性黑素瘤可伴有多种皮肤色素减退的表现,其发病率高于普通人群,伴发者的预后相对较好.机制可能是对同时存在于正常黑素细胞和黑素瘤细胞上的黑素共同抗原免疫反应的结果,或是一种抗肿瘤药物样反应.色素痣周围或远处突然出现白癜风样皮损、晕痣等皮肤色素减退,有助于普通人群早期发现恶性黑素瘤和已患有恶性黑素瘤者早期发现转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Bax及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在皮肤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SP免疫组化染色检测63例皮肤恶性黑素瘤和21例色素痣组织中Survivin,Bax蛋白水平;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上述组织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水平。结果①凋亡相关蛋白Survivin在皮肤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明显强于其在色素痣中的表达,Bax在二者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hTERTmRNA表达与Survivin相似;②Survivin蛋白和hTERTmRNA表达均与恶性黑素瘤病理学类型、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及预后相关,Bax表达与之无相关;③hTERTmRNA在黑素瘤中的表达水平与Survivin呈高度正相关,与Bax表达无关,Survivin与Bax表达水平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皮肤恶性黑素瘤形成和发展与肿瘤细胞抗凋亡(Survivin)和促进增殖(hTERT)均密切相关;Survivin和hTERT对皮肤恶性黑素瘤的辅助诊断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Bax表达与皮肤恶性黑素瘤的发生发展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恶性黑素瘤中细胞周期素D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7例原发性皮肤恶性黑素瘤及37例转移性恶性黑素瘤中细胞周期素D3和PCNA的表达,并以20例良性痣作为对照。结果①原发性皮肤恶性黑素瘤及转移性恶性黑素瘤中细胞周期素D3的阳性表达及PCNA的表达较良性痣均有不同程度增强:转移性恶性黑素瘤中两者的表达较原发性皮肤恶性黑素瘤也有不同程度增强。②两者在原发性皮肤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与病理Clark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状态显著相关。③浅表扩散性恶性黑素瘤中细胞周期素D3阴性组的3年存活率显著高于细胞周期素D3阳性组,浅表扩散性恶性黑素瘤及结节性恶性黑素瘤中PCNA低表达组3年存活率明显高于PCNA高表达组。④浅表扩散性恶性黑素瘤及转移性恶性黑素瘤中细胞周期素D3阳性表达与PCNA高表达呈正相关。结论细胞周期素D3及PCNA的表达可能与原发性皮肤恶性黑素瘤的发生发展有关,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评估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细胞周期素D3的表达水平可作为浅表扩散性恶性黑素瘤临床预后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7.
生存素在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及与VEGF和PCNA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人恶性黑素瘤组织中凋亡抑制蛋白生存素的表达,及其与恶性黑素瘤临床特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6例人恶性黑素瘤和30例色素痣组织中生存素、VEGF和PCNA蛋白表达.结果 ①生存素在恶性黑素瘤和色素痣中均有表达,但在恶性黑素瘤中表达明显高于色素痣(P<0.01).②在恶性黑素瘤组织中有30例表达VEGF(阳性率83.3%),36例表达PCNA(阳性率100%),而色素痣组织不表达VEGF和PCNA.③生存素的阳性表达与恶性黑素瘤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但其表达与VEGF和PCNA的表达密切相关(P<0.01).结论 生存素可能参与恶性黑素瘤的增殖和与VEGF相关的肿瘤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8.
皮肤恶性黑素瘤的易感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肤恶性黑素瘤是一种多因素相关疾病 ,遗传因素与其密切相关。目前 ,两个高风险性皮肤恶性黑素瘤易感基因%D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剂 2A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 4已被确认 ,而基因p14 ARF和细胞周期素D1基因也可能起一定作用。另外 ,由于发现有染色体 9p2 1不相关家族 ,故其他高风险性基因也可能存在。黑皮质素受体 - 1已确认为低风险黑素瘤易感基因。目前的研究是为了明确其他易感基因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核转运蛋白基因(karyopherin, KPNA)2在皮肤恶性黑素瘤临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应用GEO数据库数据分析,比较KPNA2 mRNA在正常皮肤组织、恶性黑素瘤中表达的差异,并进一步利用两种在线数据库进行生存分析,分析KPNA2 mRNA与皮肤恶性黑素瘤的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KPNA2 mRNA水平在正常皮损组织中明显要低于恶性黑素瘤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生存分析显示KPNA2 mRNA表达水平与皮肤恶性黑素瘤的预后具有的显著相关性,其表达水平高则预后差(P0.05)。结论:KPNA2与皮肤恶性黑素瘤临床预后密切相关,为皮肤恶性黑素瘤治疗提供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0.
应用N-ras癌基因产物p21蛋白单克隆抗体,以ABC法检测150例皮肤、软组织肿瘤。结果显示:48例恶性黑素瘤阳性率54.17%,13例先天性巨痣、13例先天性小痣及15例后天性痣阳性率分别为30.77%、15.38%和0%。肿瘤浸润深、异型性较大、核丝分裂指数高的恶性黑素瘤N-ras p21蛋白表达强于相应的组别。其它皮肤、软组织肿瘤的p21蛋白表达率均低。提示恶性黑素瘤的发生及预后与N-ras p21蛋白的过量表达可能有一定关系,其它皮肤、软组织肿瘤与ras基因的激活可能无明显联系。  相似文献   

11.
皮肤恶性黑素瘤的易感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肤恶性黑素瘤是一种多因素相关疾病,遗传因素与其密切相关。目前,两个高风险性皮肤恶性黑素瘤易感基因一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剂2A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已被确认.而基因p14^ARF和细胞周期素D1基因也可能起一定作用。另外,由于发现有染色体9p21不相关家族,故其他高风险性基因也可能存在。黑皮质素受体-1已确认为低风险黑素瘤易感基因。目前的研究是为了明确其他易感基因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12.
SOⅩ蛋白是由一类SRY相关基因构成的基因家族编码的转录因子,在黑素瘤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SOⅩ10异常表达与黑素瘤密切相关,检测SOⅩ10蛋白有助于黑素瘤的鉴别诊断;SOⅩ9蛋白在黑素瘤中起到保护作用,其与SOⅩ10蛋白在黑素瘤中的相互作用为人们所关注。其他SOⅩ蛋白如SOⅩ2、SOⅩ4、SOⅩ18在黑素瘤发展中也有相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黑素瘤是一种重要的人类恶性肿瘤,其病因学是诸多研究的焦点。近年来学者们定位和分离了一种与家族性黑素瘤相关的基因——MLM,它可以编码细胞周期调节子P16,并在黑素瘤以外的许多散发性人类肿瘤中存在突变。鉴定与黑素瘤形成有关的P16和其他基因是认识、诊断和治疗恶性黑素瘤的一个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4.
微管相关蛋白2基因转染抑制恶性黑素瘤细胞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微管相关蛋白中的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2,MAP2)存在于正常黑素细胞的胞浆内,具有稳定微管束,保持色素细胞树枝状形态学特征的作用.在原位、侵袭性及转移性[1]黑素瘤细胞中,MAP2基因的表达逐渐下降.为探讨是否由于MAP2基因的[2]缺失造成了肿瘤的侵袭,MAP2基因的超表达是否会对肿瘤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同时探索一种基因治疗恶性黑素瘤的理想方法,我们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人类基因组序列的研究成功,为基因组功能分析奠定基础.而DNA芯片技术允许同时检测上千个基因,成为基因组功能分析的方法之一.从正常的黑素细胞、非典型痣、原位黑素瘤到侵袭性黑素瘤的发展过程,使恶性黑素瘤成为使用DNA芯片技术研究肿瘤发病机制的模型.使用DNA芯片技术根据恶性黑素瘤基因表达谱的不同,对恶性黑素瘤进行新的分型,发现恶性黑素瘤形成过程中的基因表达异常、染色体变异及与恶性黑素瘤转移相关的基因等.  相似文献   

16.
血管生成拟态是近年发现的一种新的恶性肿瘤血供方式,由肿瘤细胞自身发生基因逆转,通过重塑、变形及与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形成管道系统,为恶性肿瘤如恶性黑素瘤供应血液及营养。恶性黑素瘤血管生成拟态的分子调节机制十分复杂且不完全清楚,其调节相关因子,如:血管内皮钙黏蛋白、层粘连蛋白-5γ2、磷酸肌醇3激酶、基质金属蛋白酶等,通过其各自的调节途径参与恶性黑素瘤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成,且多数调节相关因子对恶性黑素瘤的生物学行为起促进作用,影响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黑素瘤抑制性活性蛋白(MIA)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以及作用。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技术对38例恶性黑素瘤石蜡标本以及32例色素痣石蜡标本检测MIA及MMP-9表达水平。结果:MIA在所有色素痣中表达阴性,而在原位黑素瘤、侵袭性黑素瘤、有淋巴结转移恶性黑素瘤、无淋巴结转移恶性黑素瘤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1.4%,91.6%、94.1%、42.8%,MMP-9在恶性黑素瘤阳性表达率为71.1%,MIA的表达与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MIA在恶性黑素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MMP-9的表达来实现的。MIA有可能成为临床诊断、治疗恶性黑素瘤的有力靶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大麻素2型受体(CB2受体)在色素痣及皮肤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规律及其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RT-PCR检测色素痣和恶性黑素瘤组织中CB2受体在蛋白和mRNA不同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 CB2受体在色素痣和恶性黑素瘤均有表达;在色素痣主要表达分布于痣细胞和表皮层的基底细胞层,在皮下组织中表达不明显;皮肤恶性黑素瘤与色素痣表达CB2的强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恶性黑素瘤中CB2受体在蛋白和基因水平表达均升高,恶性黑素瘤CB2受体表达强度明显大于色素痣.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微管相关蛋白2(MAP-2)基因对恶性黑素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扩增腺病毒-微管相关蛋白2(Ad-MAP-2)载体,空斑法测定Ad-MAP-2的滴度后,将Ad-MAP-2基因转染入鼠侵袭性恶性黑素瘤细胞B16C29细胞内.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细胞内MAP-2的表达,Ad-MAP-2对B16C2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电镜观察细胞内微管形态,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Ad-MAP-2基因转染后,B16C29细胞胞体延伸出长而细的树枝状突起,近似于较成熟的色素细胞.电镜下见转染后细胞内微管含量增加,微管变长、变粗,延伸至树突,部分微管集合成束.转染后细胞增殖速度减缓,并出现凋亡.结论 MAP-2基因的表达可导致恶性黑素瘤细胞形态及微管状态的变化,抑制细胞增殖,诱导凋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c kit蛋白在人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分析它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44例原发性皮肤恶性黑素瘤、9例转移性恶性黑素瘤及 2 0例良性痣中c kit蛋白的表达。结果 3 4例原发性皮肤恶性黑素瘤、4例转移性恶性黑素瘤、5例良性痣表达c kit蛋白 ,阳性率分别为 77.3 %、44 .4%、2 5 .0 % ,前者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后两者 (P均 <0 .0 5 ) ;原发性皮肤恶性黑素瘤中浅表扩散性恶性黑素瘤 (SSM )的c kit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其它类型 (P均 <0 .0 1) ;c kit蛋白的表达与年龄 性别 发病部位 是否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因素均无关 (P均 >0 .0 5 )。结论 c kit蛋白的表达可能与人恶性黑素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其有望成为治疗黑素瘤的有效靶向分子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