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006年10月--2008年10月,我们采用改良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术后颅内感染15例,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脑室及腰大池双向穿刺救治脑室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室穿刺尿激酶稀释灌洗结合腰大池持续引流对脑室出血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诊断明确的脑出血继发脑室出血病人及8例自发性脑室出血病人行脑室穿刺及腰大池穿刺术;术后每天向脑室内缓慢滴入溶有尿激酶4~10万单位的生理盐水约200 ml,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血脑脊液。定期复查头颅CT,术后3~7 d脑室内出血基本清除后拔出脑室外引流管,10 d左右脑脊液基本清亮后拔出腰大池引流管。结果:本组30例患者引流通畅,23例患者术后2~4周意识恢复清醒,3例患者持续昏迷,4例因术后再出血死亡。结论:该方法治疗脑室出血是一种较为简便,损伤较轻,疗效较好,安全可行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双侧侧脑室引流治疗脑室内出血效果。方法:选择脑室内出血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为双侧侧脑室引流,采用穿刺外引流联合尿激酶脑室内灌注,并同时应用腰大池引流术;对照组非手术治疗后,采用腰大池持续引流并行脑脊液置换。观察比较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级恢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O.05)。结论:双侧侧脑室引流治疗脑室内出血效果优于腰大池持续引流并行脑脊液置换。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疑为动脉瘤性脑血肿脑疝患者急诊探查术后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005年5月~2013年5月共17例疑为动脉瘤性脑血肿脑疝行急诊探查患者病例资料,分析并发症原因,总结治疗方法.结果 术后发生脑血肿3例,1例手术清除血肿、2例保守治疗,3例均成功救治;颅内感染2例,经抗感染、持续腰池引流等治疗治愈;脑血管痉挛致大面积脑梗死4例,经解痉、扩容、提高灌注压、亚低温等治疗,死亡2例,1例植物生存,1例重残;急性脑积水4例,均于手术开始时即行侧脑室额角穿刺,术后持续引流脑脊液3~5 d,2例脑积水消失,2例转为慢性脑积水;慢性非梗阻性脑积水8例,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或腰池-腹腔分流术,临床治愈.本组共死亡3例.结论 丰富的手术经验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预防并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并发症,可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伤残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腰大池持续引流辅助治疗重型脑外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接收的76例重型脑外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治疗方式的不同为依据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减压术治疗,并行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行腰大池持续引流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两组患者比较治疗总有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重型脑外伤患者腰大池持续引流辅助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腰大池持续引流不仅能引流脑脊液,降低颅内压,还能鞘内注药。而且还可促进脑脊液循环通路的通畅,临床应用报道日益增多。本院2005年6月-2008年2月应用经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16例患者,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2009年4月~2010年5月,我科选择典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8例和开颅术后脑水肿、脑膨出患者2例,会同麻醉科医师行持续腰大池外引流治疗,观察临床效果明显,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创伤性脑脊液鼻漏内镜手术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2019年8月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内镜与脑积水中心收治创伤性脑脊液鼻漏患者12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7例;年龄23~73岁,平均38.4岁。术前头颅CT及MRI定位瘘口位置,均行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结果术中发现瘘口位置与影像学检查结构一致,12例初始有效率100%。1例患者拔除腰大池外引流管后出现颅内感染,并再次出现高流量脑脊液鼻漏,予患者行经颅显微外科治疗后治愈。1例经过多次内镜手术手术修补后仍有脑脊液鼻漏,经腰大池腹腔分流术后治愈。12例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经鼻内镜治疗创伤性脑脊液鼻漏具有创伤小、定位准确、视野显露佳、成功率高等优点。随着颅底重建技术的不断完善及提高,内镜修补创伤性脑脊液鼻漏将成为首选治疗方式,术后早期腰大池外引流及早期感染控制,是提高疗效的关键。由于颅内压力增高,伴有颅内压增高的多次修补无效患者,可行分流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科对46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其动脉瘤栓塞后进行持续腰大池引流,将该组病人作为治疗组;将2006年6月—2008年12月收治的在动脉瘤栓塞后采取常规腰椎穿刺的37例动脉瘤性蛛网下腔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头痛程度、脑血管痉挛程度、脑积水等有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头痛程度、脑血管痉挛程度、脑积水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腰大池引流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是安全的,具有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的特点,能够明显降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头痛及脑血管痉挛程度、降低脑积水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张杰  陈淳  邓发斌  刘跃辉  周宇  孙杰 《西南军医》2009,11(1):119-120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V-P)分流术后颅内感染的早期诊断及有效治疗。方法7例中4例经腰穿抽取脑脊液细菌培养,3例从分流阀抽取脑脊液细菌培养。7例均拔除原分流管同时行脑室外引流或腰池穿刺置管外引流。并脑室内或鞘内应用万古霉素或庆大霉素,全组病例均静脉应用敏感的抗生素,其中5例颅内感染治愈后再行下一次V-P分流术;其中2例经MRI发现隐匿病变。去除病变待颅内感染治愈后再行下一次V-P分流术。结果5例为表皮葡萄球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1例阴沟肠杆菌感染,1例屎肠球茵感染。7例均治愈。结论拔除原分流管,脑脊液外引流,敏感抗生素的使用,去除颅内隐匿病灶及感染治愈后再次分流是治疗V-P分流术后颅内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软通道技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软通道技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采用软通道技术置管引流血肿。结果 48例均1次置管成功,无颅内出血、颅内感染、急性脑膨胀、张力性气颅及癫痫等并发症,46例治愈,2例效果不佳,考虑为血肿机化,行开颅手术治疗后治愈。结论软通道技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安全可靠,方法简便易行,并发症少,恢复快。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颅内血肿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我科收治的7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4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术,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恢复时间,血肿清除率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疗效,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明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TBI)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及发生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2年1月—2015年12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1 349例TBI患者,道路交通伤542例,高处跌落332例,重物砸伤291例,其他原因184例。其中47例在术后出现颅内感染(感染组),男性31例,女性16例;年龄21~65岁,平均42.0岁;按照年龄、性别进行1∶2匹配的原则选取94例术后未发生颅内感染的TBI患者作为对照组,男性58例,女性36例;年龄20~65岁,平均40.7岁。分析TBI患者发生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TBI患者手术后并发颅内感染主要与开放性创伤、受伤至手术时间、脑室外引流时间、术后白蛋白水平有关(OR=1.629、95%CI:1.284~4.429,OR=1.531、95%CI:1.227~4.302,OR=1.776、95%CI:1.363~5.728,OR=0.601、95%CI:0.275~0.930,P0.05),与患者入院时的GCS评分关系不显著(OR=0.581、95%CI:0.241~0.836,P0.05)。结论 TBI患者术后容易并发颅内感染,开放性创伤、受伤至手术时间、脑室外引流时间是TBI患者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术后白蛋白水平是患者并发颅内感染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大量出血的适宜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老年高血压脑大量出血患者112例,分为传统骨瓣开颅组和钻孔引流手术组,对两组患者术后7 d神志转清比率、术后再出血发生率、术后2周并发症(肺部感染)发生率、住院期间病死率、术后30 d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及术后3个月MR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钻孔引流手术组和传统骨瓣开颅组7 d内意识恢复率分别为74.07%和43.10%,2周内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9.26%和25.86%,术后气管切开比率分别为3.70%和10.34%,钻孔引流手术组明显优于骨瓣开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0 dMRS评分(χ2=18.907,P=0.002)及出院后3个月随访MRS评分(χ2=12.642,P=0.027),钻孔引流手术组与骨瓣开颅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钻孔穿刺引流术是一种相对简单有效的方法,对脑组织的损伤较小,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患者意识恢复更快,有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是此类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宗银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7):1131-1132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5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疗效和ADL分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术后发生脑积水的危险因素及预防策略。方法回顾2008年10月~2010年3月间收治的312例开颅手术的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按有、无脑积水分组,对照分析性别、年龄、GCS评分、脑疝、脑挫裂伤及梗死体积、蛛网膜下腔出血、血肿位置、伤后手术时间、术后颅内压等对脑积水发生的影响。结果 312例中发生脑积水31例,未发生脑积水281例。通过χ2检验、Fish确切检验单因素分析发现并发脑积水的影响因素为:患者年龄、入院GCS评分、脑疝、脑组织挫裂伤及梗死体积、血肿位置、弥漫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颅内压,而与性别、伤后至第一次手术时间无关。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影响因素发现,脑疝、脑组织挫裂伤及梗死体积、蛛网膜下腔出血与术后脑积水密切相关,而GCS评分、血肿位置、颅内压与术后脑积水相关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疝、脑组织挫裂伤及梗死体积、弥漫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颅脑损伤术后发生脑积水的主要危险因素,争取脑疝形成前手术、改善手术技巧、引流血性脑脊液可能减少脑积水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分别减影脑动脉、混合脑动静脉、脑静脉血管成像在自发性颅内出血术前评估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同时行CT血管造影(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的自发性颅内出血患者共215例。 CTA检查全部行64层螺旋CT平扫、增强动脉早期和静脉早期扫描,将动、静脉早期数据减去平扫数据分别重建动脉及混合动静脉,静脉早期数据减去动脉早期数据重建静脉。结果减影脑动脉、脑静脉血管图像去除了颅骨并且动脉、静脉无相互干扰,分别清晰显示动脉或静脉病变,混合脑动静脉则去除颅骨干扰且同时显示脑动静脉病变。215例颅内出血患者中14例CTA和DSA检查颅内均未见畸形血管,2例动脉瘤DSA发现而CTA未显示,3例动脉瘤CTA发现而DSA未显示。 CTA和DSA共同显示畸形血管196例,敏感性为99.9%,特异性为82.4%,其中动脉瘤179例,动静脉畸形9例,静脉瘤3例,烟雾病5例。结论64层螺旋CT分别减影脑动脉、混合脑动静脉、脑静脉血管成像在颅内出血检查,病变及周围结构显示清楚,对临床术前评估有较大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同期行分流与颅骨修补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13例颅骨缺损患者(10例外伤性,2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1例大面积脑梗死术后)合并慢性脑积水,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与颅骨缺损修补。结果术后无颅内感染,术后近期观察9例患者意识及神经功能障碍不同程度改善。远期随访,所有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同期手术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降低分期手术费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术后血压控制情况。方法对2007~2010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11例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并对术后血压控制情况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术后24~72h复查CT,血肿完全清除46例,90%以上清除104例,60%~90%清除26例,清除不足60%为丘脑出血破入脑室者35例。211例患者中未出现术后再出血,术后并发症有肺部感染15例,消化道出血17例,急性肾功能衰竭3例。术后4周,恢复良好120例,中度残废42例,重度残废37例,死亡12例(术前脑疝、合并心肌梗死、2型糖尿病),术后1月死亡率5.69%。术后对患者进行降压治疗健康教育,术后3个月、6个月随访中,达标率不高,在随访中不断对患者进行高血压相关知识宣教,嘱患者坚持规律服用药物,在术后1年及2年随访中,达标率逐渐提高。后2年随访中,所有患者未再出现脑出血,通过康复功能治疗后,中度残废59例,重度残废20例。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应选择最佳术式,结合显微操作技术,清除血肿,减少脑组织损伤,减少并发症。手术治疗脑出血是重要手段,但手术后患者长期血压控制达标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及预防再次脑出血更为重要,作为外科医生在对手术患者随访的同时,进行血压情况的随访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诊超早期应用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意义。方法6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手术时期分为超早期组和早期组,每组32例,均行脑出血血肿钻孔引流术。结果超早期手术组患者死亡率为6.25%,早期手术组为34.3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超早期手术组24例中生活自理的有20例,占83.3%;早期手术组17例中生活自理的有7例,占41.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有手术适应证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在发病6 h内急诊行颅内血肿钻孔引流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