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产儿呼吸暂停的预防和护理。方法:回顾分析92例呼吸暂停早产儿的护理,体会到原发性呼吸暂停、呼吸道阻塞、胃食管返流、体温波动等是早产儿呼吸暂停的主要原因。加强呼吸监护,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氧气及时供给以及控制好院内感染也是护理不可忽视的环节。早产儿尤其是极低体重儿,该病的发生率愈高。加强NICU病房早产儿的专人监护,有效的预防,科学的护理以及成功的急救措施是控制好早产儿呼吸暂停、提高早产儿成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防治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护理经验。方法:对41例早产儿认真观察,采取体温管理,呼吸管理,预防感染,合理营养等临床护理措施,并使用心电监护仪监测,触觉刺激,药物治疗,必要时使用呼吸器通气治疗。结果:积极地防治早产儿呼吸暂停,提高了其生存率。结论:通过防治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护理,可使早产儿生存能力增强,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早产儿的存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减少呼吸暂停在早产儿中的发生率,提高早产儿生命质量。方法对入住我科的96名早产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实施水床及俯卧位护理,比较措施实施前后呼吸暂停的发生率。结果实施水床及俯卧位护理的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发生率显著下降。结论早产儿由于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易发生呼吸暂停,水床及俯卧位护理可显著降低早产儿呼吸暂停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对早产儿呼吸道疾病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早产儿呼吸道疾病的护理体会,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按照早产儿呼吸管理要求,结合早产儿呼吸特点,应用氧疗、雾化吸入、胸部物理治疗及辅助通气等技术,重点做好呼吸监护、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和预防感染等。结果183例早产儿治愈149例,死亡14例,放弃治疗及自动出院20例。结论做好呼吸道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84例早产儿的监护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分析早产儿的监护与护理,旨在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对我院新生儿科2005年1~12月收治的84例早产儿从呼吸管理、体温管理、营养管理、预防感染、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早期干预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产儿最易并发肺炎,其次为硬肿症、窒息等其他疾病,故呼吸管理在早产儿护理中优为重要,另外,早产儿由于特殊的生理状态,保暖及喂养也是非常重要的。早期干预可帮助早产儿健全其生理功能,预防/治疗并发症。结论早产儿的监护及护理非常重要,早产儿室实行24小时专人护理,利用各种仪器监护,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制定各项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是高水平护理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早产儿呼吸暂停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分析78例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发生情况、护理、治疗及转归. 结果 78例呼吸暂停早产儿治愈好转69例,死亡5例,放弃治疗4例. 结论加强早产儿呼吸暂停病情观察、及时处理,早期干预,可降低呼吸暂停对患儿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相关因素并提出预防及解决措施,提高呼吸暂停早产儿的治愈率和存活率.方法 回顾性总结50例呼吸暂 停早产儿的就诊过程,并分析其诱发原因,给予不同的护理解决措施.结果 分析就诊的50例早产儿呼吸暂停其相关因素有:呼吸道的护理不当、营养 不足、保暖不够、用药、以及感染等方面,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结论 通过提前预防以及及时采取解决措施,可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减少并发症 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早产儿呼吸系统发育不成熟,容易出现呼吸窘迫综合症、呼吸暂停等疾病,有效的呼吸支持是早产儿治疗工作的核心内容之[1].因经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HHFNC)治疗能有效治疗早产儿的肺部疾病,且通过精心护理,患儿并发症少,从而被我科采用.现将我科应用HHHFNC治疗早产儿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祁莉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2):295-296
目的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和生命质量。方法对56例发生呼吸暂停的早产儿,给予严密观察病情、加强监护、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体温稳定、合理喂养、防止感染、适当的腹部按摩等护理干预,观察分析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早产儿发生呼吸暂停的次数明显减少,缩短了发作后恢复的时间,提高了早产儿的存活率及避免了后遗症的发生。结论临床护理中应结合早产儿发育未成熟及容易发生各种合并症的特点,加强监护,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呼吸暂停并给予正确的处理。  相似文献   

10.
20例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护理体会ExperienceWithNursingforApneaof20PrematureInfants韦江源(广西桂林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桂林市541001)关键词早产儿;呼吸暂停;护理呼吸暂停是早产儿的常见症状。如护理不当、处...  相似文献   

11.
早产儿呼吸暂停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分析216例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发生情况、临床表现、护理、治疗及转归。结果216例呼吸暂停早产儿治愈201例,死亡9例,放弃治疗6例,平均住院天数(16±4)d。结论加强早产儿呼吸暂停病情观察、及时处理,可降低呼吸暂停对患儿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产儿临床护理过程中采用袋鼠式护理方法的效果。方法:将6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有早产儿30例,对照组有早产儿30例。对两组早产儿采取积极护理措施,其中试验组在护理过程中采用袋鼠式护理,而对照组在护理过程中则采用常规护理。详细记录所有患儿的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全天奶摄入量以及体重等生理指标。经过护理之后,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总结观察与对比。结果:通过本研究可知试验组早产儿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较对照组稳定,尤其是血氧饱和度有显著的改善;试验组早产儿全天奶摄入量均大于对照组;试验组早产儿出院时的体重比对照组有一定的增加,两组通过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产儿护理而言,采用袋鼠式护理能取得比常规护理更好的护理效果。袋鼠式护理属于一种有效、科学且人性化的早产儿护理模式,属于一种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的早产儿临床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产儿呼吸暂停的预防及护理措施,为临床护理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本院新生儿科的早产儿35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回顾性分析这35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并对早产儿呼吸暂停的预防和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 35例早产儿中,共发生呼吸暂停5例,早产儿呼吸暂停发生率为14.29%。结论呼吸暂停是早产儿中较常见的情况,主要是由于患儿的呼吸中枢发育不全所致。发生呼吸暂停的患儿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会有所升高,因此,临床医师和护理人员一定要充分掌握早产儿呼吸暂停的诱发因素,并做好相应的预防和护理工作,从而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保障患儿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解决早产儿体温变化、喂养、呼吸暂停等护理问题.方法对2011年1~12月NICU收治的247例早产儿(观察组)应用循证和实施护理干预,并与2010年同期未实施循证护理的226例早产儿(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体温稳定,喂养不耐受降低,继发感染减少,住院时间缩短,新生儿呼吸暂停及窒息发生率下降均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有效解决早产儿护理中的问题,是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早产儿呼吸暂停干预措施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呼吸暂停早产儿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干预,设为观察组;另随机选择呼吸暂停早产儿50例应用常规治疗护理,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护理干预后呼吸暂停出现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对2组患儿在接受护理干预后的第1~5天出现呼吸暂停情况进行观察记录,观察组早产儿每天发生呼吸暂停例数均明显比对照组早产儿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呼吸暂停早产儿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降低患儿发生呼吸暂停频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呼吸暂停早产儿的急救及护理风险管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美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5):95-95,97
目的 总结呼吸暂停早产儿的急救及护理风险管理的体会.方法 对我院采取护理风险管理的30例呼吸暂停的早产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呼吸暂停早产儿,除3例放弃治疗外,其余27例均治愈出院.结论 通过对呼吸暂停早产儿的急救及采取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地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早产儿呼吸暂停的观察及护理体会3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产儿因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容易发生呼吸暂停,是威胁早产儿生命的严重症状,如何控制好呼吸暂停是提高早产儿存活率和生命质量的重要环节。而控制呼吸暂停的关键在于能及时发现呼吸暂停,并及早给予干预,所以在NICU中对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护理尤为重要。我院2003年3月至2004年3月共收治50例呼吸暂停早产儿,现就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发病机理、预防及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春凤 《广西医学》2007,29(8):1226-1228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早产儿能存活的体重和胎龄越来越小,其生命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是当今临床护理的新课题.呼吸暂停是早产儿的早期临产表现之一,也是病情加重的一个征象,反复发作的呼吸暂停可严重损害早产儿的健康,如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长时期缺氧可引起脑损伤,导致脑性瘫痪及高频性耳聋等后遗症,甚至造成早产儿死亡[1].为了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及生命质量,现对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发病机理、预防及护理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呼吸暂停的措施,从而降低早产儿的病死率。方法严密监护呼吸变化,消除引起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因素,一旦发生呼吸暂停立即给予触觉刺激、应用呼吸兴奋剂、合理的氧疗以及选择早产儿俯卧位等护理措施。结果通过采取一系列干预措施,以减少呼吸暂停的发生率或使呼吸暂停症状减轻,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及时发现和处理呼吸暂停,是减少其并发症,促进早产儿呼吸的稳定,防止脑损伤,提高其存活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低体重早产儿由于呼吸中枢、体温调节中枢、吸吮和吞咽等功能发育不成熟易发生呼吸暂停、低体温、溢乳、呛奶等不良情况,严重者可引起肝硬肿、窒息等危及生命安全[1]。鸟巢式护理法能够有效降低低体重早产儿呼吸暂停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低体重早产儿体重和体温恢复。现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鸟巢式护理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