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冠心病的发病机制至今未明。近年来已做了大量研究,其中有炎症浸润学说、脂质破坏学说、内皮功能损伤学说等等。冠心病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AS),血栓形成、冠脉痉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对损伤的血管内膜而言既是免疫反应过程又是炎症反应过程〔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由巨噬细胞产生的一种细胞因子,是免疫和炎症反应的主要调节因子,同时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也可分泌TNF-α,并可作用于血管壁而引起血管壁损伤,促进血管内皮和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产生。而血管内皮细胞目前已不仅仅是单一的屏障功能而且具有内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2.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个以血管内皮细胞(VEC)损伤为基础、以脂质浸润和血管壁炎症为特征的病理过程。内皮细胞可在多种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受到损伤,从而启动炎症反应,使血液中的脂质进入血管内膜,导致炎性细胞聚集,并吞噬脂质成为泡沫细胞,坏死形成粥样斑块的脂质核心。炎症反应又造成纤维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增生,  相似文献   

3.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属于趋化因子家族中的C-C亚家族成员,大量的研究表明单核细胞的趋化主要是由MCP-1来实现的,它能使血液中的单核细胞迁入内膜下,活化为巨噬细胞,吞噬脂质形成泡沫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Artherosclerosis,AS)的早期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在AS发生后期,MCP-1对于促进斑块的不稳定也发挥着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量单核细胞在血管壁黏附并穿壁募集于血管内膜是AS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细胞黏附分子在介导单核细胞向内皮细胞黏附方面起重要的作用。许多单味中药和复方能够有效地使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减少,为AS的防治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诸多因素促成的以动脉血管壁炎症改变为主的慢性、进展性的疾病,可波及全身动脉血管,炎症因子在病症形成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从炎症学说的角度探讨,协同中药复方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活血方与阳与汤对高脂饮食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并发非酒精性脂肪肝的apoE~(-/-)小鼠全身、主动脉血管和肝脏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10周龄雌性apoE~(-/-)小鼠给予高脂饮食,治疗组同时给予活血方或阳和汤干预18周,检测血脂肝功能水平、血浆细胞因子、外周血单核细胞比例、单核细胞亚型比例及其表面受体TLR4的表达、主动脉和肝脏的病理变化及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结果:18周高脂饮食导致apoE~(-/-)小鼠外周血TC和LDL水平显著增高,肝功能ALT和AST水平没有明显改变,外周血单核细胞比例、单核细胞炎症亚型Ly6C++及其表面受体TLR4的表达显著升高,血浆细胞因子IL-10、IL-1b、MCP-1、M-CSF和TNF-a水平升高;模型组小鼠主动脉血管检测到明显的AS斑块,肝脏油红O染色阳性;主动脉组织炎症因子TNF-a、MCP-1、IFN-γ、NOS2和IL-1b表达显著升高,肝组织炎症因子TNF-a、IL-6、MCP-1、IFN-γ、NOS2和IL-1b表达显著升高。18周的中药活血方和阳和汤干预并未引起血脂明显改善,肝功能ALT和AST水平也没有明显变化;但活血方降低外周血单核细胞及其Ly6C++亚型比例,活血方和阳和汤降低核细胞及其Ly6C++表面受体TLR4表达;对于血浆炎症因子,活血方降低IL-10、IL-1b、MCP-1和TNF-a水平,显著减低M-CSF水平,阳和汤仅对TNF-a水平略有降低;活血方和阳和汤干预18周肝脏油红O染色较模型组弱,活血方较阳和汤减弱更为显著。主动脉血管和肝脏实时定量PCR检测发现,活血方和阳和汤明显减低炎症因子TNF-a、MCP-1、IFN-γ、NOS2和IL-1b表达,活血方降低效果更为显著。结论:长期高脂饮食导致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并发非酒精性脂肪肝,引发机体全身性炎症反应及主动脉血管和肝脏局部炎症反应。中药活血方和阳和汤通过不同机制、不同程度地抑制炎症反应,以独立于降脂作用的方式,调节高脂血症引发全身炎症反应、主动脉血管和肝脏局部免疫反应,抑制或延缓AS和NAFLD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总结近些年来中药在抗动脉粥样硬化中相关实验研究进展,发现一些生物碱类、单萜和三萜类、酮类和醇类、以及一些中药复方可以通过抑制NF-kB信号通路下游的IL-Iβ、TNF-α、CRP、MMPs、VCAM-1、ICAM-1、MCP-1,IL-6、IL-8等细胞因子表达,进而影响内皮细胞功能,泡沫细胞形成、单核细胞的粘附,斑块的稳定性等AS的发病机制,来发挥抗AS作用;一些虫类,酮类,生物碱类也可通过调控MAPKS有关信号通路下的CRP、IL-6、MCP-1、CD-68、TNF-α等相关炎症因子发挥抗AS作用。仅发现制何首乌中的大黄素可通过提高JAK2/STAT3信号通路中抑制因子SOCS3的表达发挥抗AS作用。本文希望通过阐述这些中药有效成分调控NF-kB/MAPKs/JNK信号通路介导的炎症反应,能够为寻求更多相关抗炎中药治疗AS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宋芸  魏欣冰  丁华  程秀民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9):2062-2065
目的:研究鲜姜有效部位对离体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与单核细胞的黏附力及对单核细胞趋化蛋白和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过氧化氢建立离体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ECV-304)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取健康大鼠每日灌服不同剂量的鲜姜有效部位(200,400,800 mg·kg-1)或阳性对照药洛伐他汀(40 mg·kg-1),取含药血清作为受试药物,用孟加拉玫红染色法测定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力;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细胞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以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的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MCP-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鲜姜有效部位能够显著降低内皮细胞与单核细胞的黏附力,并减低受损的血管内皮细胞表达ICAM-1,VCAM-1及MCP-1。结论:鲜姜有效部位可以降低由氧化损伤所引起的ECV-304细胞过度表达ICAM-1,VCAM-1及MCP-1,阻止单核细胞向内皮细胞黏附,从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免受损伤。  相似文献   

9.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是众多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共同的病理基础,其形成过程涉及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活化等多个方面。血管内皮损伤是AS斑块产生的始动因素,内皮受损处招募单核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并吸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ox-LDL)慢慢转变为泡沫细胞。平滑肌细胞(smooth muscle cells, SMCs)则不断增殖、迁移,作为纤维帽中唯一产生间质胶原纤维的细胞,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斑块是否破裂。AS形成过程中不断放大的炎症反应招募血小板黏附至血管内皮受损区域,并刺激血小板过度聚集。自噬活动与血管病变和血小板异常激活有关,过度自噬被认为是斑块稳定的不利因素。因此,精确调节不同类型血管细胞自噬和血小板自噬以治疗AS可为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提供新的治疗视角。目前,AS的治疗策略仍主要集中在使用高强度他汀类药物降低血脂水平,药物通常会引起明显的副作用。因此开发更安全、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模式是现阶段研究的重点方向。中药及天然化合物具有靶向自噬治疗AS的潜力,已在我国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中发...  相似文献   

10.
从20世纪90年代起,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动脉粥样硬化(AS)是血管壁的慢性炎症对血管壁损害的反应.多种细胞因子在AS发生、发展中起着复杂的作用[1],其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较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段宝贵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4):109-110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形成冠心病、脑梗塞等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疾病的始动环节和病理基础。AS的发生发展过程极其形态学的变化主要有内皮细胞损伤、血浆脂质沉积、单核细胞浸润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和内膜下迁移、泡沫细胞的形成等。大量研究表明:活血化瘀中药在调节血脂代谢、抑帝3血管平滑肌增生和迁移、抗氧化、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复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损伤模型,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放射性免疫方法检测MCP-1、IL-1β的表达,并观察丹参酮ⅡA的作用。[结果]丹参酮ⅡA能够抑制TNF-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MCP-1、IL-1β的过度表达。[结论]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MCP-1、IL-1β的表达可能是丹参酮ⅡA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目前世界上主要的致死性疾病,目前愈来愈多的证据表明动脉粥样硬化(AS)是发生在血管壁的慢性炎症过程,基本病理损害符合慢性炎症疾病的特点,涉及多种炎症细胞、细胞因子等。  相似文献   

14.
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VECs)是介于血液和血管壁组织间高度分化的单层细胞, VECs除具有天然屏障作用外,还是一个多功能的内分泌器官,能合成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参与机体复杂功能的调节[1]。VECs可产生包括一氧化氮(NO)和前列环素(PGI2)在内的舒血管因子和内皮素(ET)在内的缩血管因子,调节血管紧张度和局部血流;调节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影响血栓形成;表达表面黏附分子,影响白细胞和单核细胞的相互作用,进而影响炎症细胞的募集和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2]。  相似文献   

15.
<正>自噬是真核细胞利用溶酶体降解细胞内受损的细胞器及蛋白等大分子物质的过程,在营养缺乏、组织缺氧、氧化应激、DNA损伤等环境压力下被激活。机体可通过自噬回收利用内源性细胞成分(氨基酸、游离脂肪酸、核苷酸)以维持细胞稳态~([1])。动脉粥样硬化(AS)是以脂质积累、炎症细胞浸润为特征的慢性炎症过程。巨噬细胞能够摄取脂蛋白,使脂质积聚,形成泡沫细胞,并释放多种酶和炎性介质,影响AS斑块进展。斑块中巨噬细胞凋亡以及胞葬作用缺陷,也会促进斑块坏死,从而导致斑块的不稳  相似文献   

16.
动脉粥样硬化作为一种复杂的炎症性疾病,已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肿瘤坏死因子α是一种多效性的细胞因子,可通过多种信号通路介导炎症反应。大量研究表明,肿瘤坏死因子α能够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损伤,诱导单核细胞的迁移并与内皮细胞黏附以及泡沫细胞的形成,同时还能影响斑块的稳定性,深度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文章就近年来肿瘤坏死因子α介导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制的研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丹皮酚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和维生素D3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大鼠AS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丹皮酚高剂量组(20 mg·kg-1)、丹皮酚低剂量组(10 mg·kg-1),每组8只。灌胃给药4周后,各组取血清,ELISA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取主动脉切片,光镜下作病变分级评分,免疫组化法检测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结果:丹皮酚高剂量组能改善AS大鼠的主动脉病变,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丹皮酚可明显降低血清TNF-α和IL-6水平(P0.01);丹皮酚可显著下调主动脉MCP-1和ICAM-1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丹皮酚治疗大鼠AS的作用机制与降低炎性因子的表达、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原代培养,加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共同孵育,用MTT法测细胞生存率、ELISA法测白介素(IL-6)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并设空白组进行对照。结果:ox-LDL能造成血管内皮细胞具有某些动脉粥样硬化(AS)特征的改变,如内皮损伤、IL-6、MCP-1水平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可用ox-LDL刺激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来进行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绞股蓝总甙(gyrenosides,GP)对高脂诱导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病变部位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饲和腹腔注射维生素D3建立大鼠AS模型。60只雄性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GP 3个剂量组、辛伐他汀组。7周后处死大鼠,光镜下观察胸主动脉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主动脉壁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的表达;ELISA法测定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ox-LDL);比色法测定血清总抗氧化能力、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血清丙二醛(MDA)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GP各剂量组可减轻AS病变;下调主动脉壁ICAM-1、MCP-1和NF-κBp65的表达(P0.01);降低血清MDA、ox-LDL水平(P0.01),升高血清总抗氧化水平(P0.01)。结论GP可下调ICAM-1及MCP-1的表达、抑制实验性大鼠AS病变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进而抑制NF-κB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20.
血管疾病对患者危害严重,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增殖、迁移及表型转化是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发展的主要病理基础,也是AS病变的重要病理学特征之一。AS病变初期的血管壁细胞数量增多、内膜增厚、管腔狭窄,与VSMC过度增殖和凋亡减少密切相关。大量临床研究发现,中医药对AS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相关治疗机制研究表明,中医复方对VSMC的调节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现将近年来中医复方对VSMC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